井渠结合论文_金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井渠结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灌区,地下水,河套,盐分,水井,机井,冬小麦。

井渠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1](2019)在《灌区井渠结合节水改造技术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新疆灌区普遍存在地下水超采、地表水与地下水调配利用程度低、灌溉效益低下等问题,灌溉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灌区农业生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迫切要求建立起灌区可循环利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文章以新疆石河子灌区为例,在对灌区井渠结合节水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对井渠结合节水灌溉工程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对井渠双灌和井渠分灌两种井渠结合节水改造灌溉技术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通过井渠结合提灌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能减少土壤库容量,通过降水再次补给水资源蒸发和渗漏损失,从而实现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联合调度、综合利用,应在我国北方灌区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9年11期)

乔冬梅,韩洋,齐学斌,黄仲冬,李平[2](2019)在《考虑盐分累积及冬小麦产量品质的井渠结合灌溉模式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井渠结合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适时适量灌溉模式,以田间小区为研究尺度,探索不同渠井灌水比例(0、33%、67%、100%)、不同灌水定额(600、900、1 200 m3/hm2)对2013-2016年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根层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灌溉定额对纯渠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较纯井水灌溉模式大。高定额纯渠水(灌水定额为1 200 m3/hm2,渠井灌水比例为100%)灌溉模式下的冬小麦产量最大,2015年为9 195 kg/hm2。2)增大灌水定额有利于冬小麦容重、湿面筋和稳定时间的增加,而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井水有利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和稳定时间的增加,有利于弱化度的降低。在地表水资源相对充足且追求产量最大化的情况下,可选择高定额纯渠水灌溉模式;在地表水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可选择中、高定额"井水+渠水+渠水"灌溉模式。3)连续4 a年灌溉后冬小麦根层土壤盐分有小幅增加趋势,纯渠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根层土壤盐分增量最小,其次是井水+渠水+渠水灌溉模式,纯井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根层土壤盐分增量最大。在地表水量相对充足且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情况下,可选取高定额纯渠水灌溉模式。地表水资源不充足的地区,可选择高定额"井水+渠水+渠水"灌溉模式,而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可选择中定额"井水+渠水+渠水"灌溉模式。(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张晓辉,王瑞,马宁宁,袁宾[3](2019)在《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碱》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淮海平原,历史上就存在旱涝碱的危害。为了改变"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1952年,引黄人民胜利渠兴建竣工通水,从此揭开了在黄河下游兴利除害的序幕。通过66a的管理运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合理利用地表水,适量开采地下水,实行井渠结合灌溉的基础上,通过对灌区地下水,土壤盐分的观测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理论研究成果。因此,深入总结井渠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碱,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9年01期)

张乙[4](2019)在《山东聊城引黄灌区节水改造中井渠结合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是我国最大的引黄灌区之一,位山灌区建立时间比较久,在过去虽然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在灌区运营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水资源的浪费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为此,当地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位山灌区的节水改造,其中井渠结合就是比较好的改造措施。基于此,首先介绍了位山灌区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位山灌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井渠结合在位山灌区节水改造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1期)

伍靖伟,杨洋,朱焱,余乐时,杨文元[5](2018)在《考虑季节性冻融的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位动态模拟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季节性冻融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灌区冻融期地下水补排模型,与叁维地下水数值模型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季节性冻融灌区的生育期-冻融期全周年地下水动态模拟模型。采用河套灌区2006—2013年灌区实测地下水埋深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针对河套灌区不同地下水矿化度可开采区(分别为2.0、2.5及3.0g/L)、不同渠井结合比设置了18种井渠结合节水情景,对其地下水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文构建的冻融期模型能准确反映其地下水动态过程;井渠结合后地下水埋深变化与井渠结合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的矿化度上限和渠井结合比有关,井渠结合区地下水矿化度上限越大,渠井结合比越小,地下水埋深增加越多;实施井渠结合后,灌区生育期平均地下水埋深增加0.103~0.445 m,秋浇期增加0.076~0.243 m,冻融期增加0.096~0.216 m;从空间上看,全灌区年均地下水埋深增加0.096~0.316 m,井渠结合区增加0.346~0.635 m,非井渠结合区变化较少,一般不足7 cm。该文为季节性冻融灌区开展大规模井渠结合灌溉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杨洋,朱焱,伍靖伟,余乐时,杨金忠[6](2018)在《河套灌区井渠结合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均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河套灌区叁维地下水数值模型,用2006—2013年灌区实测地下水埋深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在规划的井渠结合区内,设置3种不同井灌区灌溉定额和3种秋浇频率,组合共9种井渠结合节水情景,分别分析了9种节水情景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井渠结合后全灌区地下水埋深范围为1.863~2.029 m,较现状条件增加0.084~0.250 m;不同灌域结合区井渠结合后地下水埋深差别很大,解放闸结合区地下水埋深最大,为2.308~2.803 m,永济结合区地下水埋深最小,为2.079~2.455 m;井渠结合后,入渗补给量减少2.01×10~8~3.63×10~8m~3/a,潜水蒸发量减少1.69×10~8~3.03×10~8m~3/a.(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毛威,杨金忠,朱焱,伍靖伟[7](2018)在《河套灌区井渠结合膜下滴灌土壤盐分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井渠结合的问题,基于SaltMod模型建立井灌区和渠灌区水盐均衡模型,并引入含水层侧向交换量对模型进行改进,利用隆胜井渠结合试验区15 a水盐观测资料对改进的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隆胜井渠结合区在现状条件下以及在井渠结合膜下滴灌推广实施后区域的土壤盐分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隆胜井渠结合区土壤盐分基本稳定,尤其是渠灌区根系层盐分基本稳定,保持在较低水平,可以在长时期内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当推广井渠结合膜下滴灌后,井灌区的生育期灌溉定额和地下水埋深对其灌溉用地根系层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较小,而地下水矿化度与秋浇频率的影响较大。对于井灌区,建议采用黄河水2年1次进行秋浇压盐,可以长期将土壤全盐维持在3 g/kg以下,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嘉星[8](2017)在《基于GIS的井渠结合灌区机井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灌区机井的空间合理布局对于改善灌区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科学利用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研究区域,在用ArcGIS技术分析了灌区地下水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使用MATLAB工具,以灌区灌溉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及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并将优化模型与MODFLOW模型耦合,构建灌区地下水管理模拟模型。针对人民胜利渠灌区供用水特点,设置8个情景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预报了各方案运行5年后的水量和水位数值,初步提出了变化环境条件下灌区地下机井优化布局与水资源合理开发方案,研究结果为灌区进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进行了灌区地下水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为满足灌区作物灌溉需水,地下水开采量越来越大,研究可知,近35年来,灌区地下水埋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降雨量、引黄水量及地下水开采量是影响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降雨量和引黄水量呈下降趋势,而灌区的地下水开采量越来越大,灌区井渠灌水比例过大,已经过度开采地下水,某些地域已形成地下水漏斗。为此需要采取措施改变灌区地下水超采状况,防止灌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进行了灌区水资源和作物种植面积优化配置:为了改变灌区水资源环境恶化的现状,采用MATLAB编程对引黄水量和地下水资源的配置及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若采用优化后的井渠用水和作物种植面积方案,可以抬升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地区的水位,特别是地下水严重下降区中游3区和下游6区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范围减小,灌区地下水超采情况得到改善。通过优化算法调整后,上游1区、中游2区、4区、5区尚有开发潜力,共计可增加小麦及玉米的种植面积为43710.9hm~2,中游3区和下游6区需要压缩小麦及玉米的种植面积1047.39hm~2。上游1区和中游3区共计需压缩水稻种植面积14952.02hm~2,可显着改善灌区地下水漏斗现状和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的趋势。(3)建立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为了验证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准确性,根据多年实测数据使用MODFLOW结合ArcGIS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动态模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观测点的实际水位和水位的计算结果相比,各点均匀分布在1:1相关线附近,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所识别的水文地质参数可以客观反映灌区实际地质情况,MODFLOW模型可用于模拟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的变化。(4)进行了8种情景方案下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变化模拟预报:结果表明,变化环境条件下,削减灌区的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恢复有着明显的作用,随着地下水开采量削减幅度的增大,全灌区的平均地下水位也在不断上升。平水年间削减10%的地下水开采量,可以使灌区地下水保持动态平衡。预测结果表明,灌区井渠灌水比例调整为1/0.78,灌区规划机井数从原来的20261眼调整为14315眼,可以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显着改善灌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余乐时[9](2017)在《河套灌区井渠结合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套灌区是我国叁大灌区之一,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长期以来只能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随着黄河沿线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突出,河套灌区迫切需要采取节水措施,以保证灌区的持续发展。井渠结合联合地下水和地表水共同灌溉,减少了地表水消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节水灌溉模式。井渠结合后,灌区内的地下水系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对井渠结合之后河套灌区地下水系统各种变化特征加以预测分析,保证河套灌区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模拟软件,研究和分析河套灌区的地下水变化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历史资料分析以及相关文献收集得到了河套灌区地理水文信息、地下水水位、地质资料、气象数据、灌溉排水数据等资料,建立河套灌区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分析井渠结合后地下水各项特征,为河套灌区井渠结合规划布置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建立了基于Visual MODFLOW软件的河套灌区地下水叁维数值模型,通过模型率定及实测资料验证获得灌区内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河套灌区灌溉用水生育期的综合入渗系数为0.281,秋浇期为0.344,全年平均为0.301,降雨入渗系数为0.1。给水度在0.02~0.06之间,弹性释水系数为0.000005 m-1~0.00005m-1之间,渗透系数总体趋势为南部大,北部小,数值在2.0m/d~13.0m/d之间。通过地下水流场、地下水位以及地下水均衡多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估,模型准确合理,可用于对井渠结合后河套灌区的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预测分析。(2)井渠结合后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主要受单个井渠结合井灌区面积、灌溉定额、周边补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得到不同方案的井渠结合井灌区地下水降深,拟合得到井渠结合井灌区地下水降深与井渠结合井灌区面积以及灌溉定额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井渠结合井灌区地下水降深与井渠结合井灌区面积为幂函数关系、与灌溉定额为二次函数关系,随着面积增大而增大,但增长速度趋缓;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加,且增长速度趋急。(3)井渠结合后,冻融期、生育期和秋浇期叁个时期井渠结合区地下水流场特征为:冻融期流场整体趋势无变化;生育期井渠结合井灌区生育期和秋浇期地下水形成明显的下降漏斗。受地下水整体流场影响,降落漏斗均不在井渠结合井灌区中心,而是稍向北或东方向偏移。在周围地下水水平补排状况良好、井渠结合井灌区灌溉定额为196m3/亩、秋浇两年进行一次、单个井渠结合井灌区面积为9375亩,非井渠结合区和井渠结合渠灌区节水10%的条件下,河套灌区全区、井渠结合区、井渠结合井灌区和井渠结合渠灌区地下水位分别平均下降0.43m、1.16m、1.44m、1.07m,地下水平均埋深变为2.13m、2.86m、3.03m、2.68m。(4)河套灌区采取节水措施后,减少引黄水量8.08亿m3左右。全区年均潜水蒸发量为11.60亿m3,减少约3.77亿m3,井渠结合井灌区和井渠结合渠灌区潜水蒸发分别减小66.5%、43.2%,是最主要的节水来源。灌区地下水每年开采量1.76亿m3左右,年均入渗补给量为11.45亿m3,减少约2.55亿m3,依旧是地下水最主要的补充来源。井渠结合前后排水量、黄河侧渗量和湖泊侧渗量有轻微的波动,但变化量较小。(5)通过观测咸水区和淡水区边界处示踪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现模型运行5年后,示踪粒子的运动距离为0.5m~1.1m左右,运动方向为淡水区流向咸水区,因此不会发生咸淡水界面往淡水区移动的情况,井渠结合区地下水长期开采使用。(6)地下水模型中,地下水平均水位对参数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潜水蒸发系数、灌溉入渗系数、土地利用系数、降雨入渗系数、给水度、渗透系数。地下水变幅对各参数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潜水蒸发系数、灌溉入渗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渗透系数、给水度、降雨入渗系数。地下水位对潜水蒸发系数和灌溉入渗系数双参数敏感性弱,地下水变幅则敏感性强。(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4-01)

谢磊[10](2016)在《河北省井渠结合灌区节水改造及其对地下水位影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省是全国地下水开采利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含水层疏干、泉水断流、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机井报废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对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井渠结合灌区发展节水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河北省井渠结合灌区的发展模式,分析了节水工程技术改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石津灌区1980-2000年的水资源数据分析,石津灌区的高水位期发生在9月,地下水的埋深在5.0m~15.0m之间;低水位期发生在6月,在低水位期地下水的埋深在5.0m~20m之间,并且西部地区地下水的埋深比较大。同时石津灌区存在水资源短缺,工程老化失修,弃渠兴井现象严重,水费负担不合理,地下水超采严重等诸多问题。(2)通过静水测定法,测出渠系水利用系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与室内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适宜储水灌溉定额阈值;通过试验,确定井渠结合适宜的田间畦田规格,畦长一般控制在30-50m、单宽流量3-5L/(s·m)为宜。经过对比筛选,选出了适合河北省井渠结合灌区的模式:渠井合一模式和渠井双灌模式。(3)通过冬小麦氮肥试验、冬小麦磷肥试验、冬小麦钾肥试验和冬小麦灌溉制度试验,得出随着灌溉水量和肥料的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过大的水肥施用的处理并不能增加产量,反而会抑制产量的增产。通过对井渠结合灌区工程改造和制定灌溉制度,有效的遏制了地下水为下降,并制定出了配方施肥方案和配套农艺措施。(4)通过2007年至2009年在试验区布置地下水位观测井进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观测,年内地下水水位低水位期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地下水水位高水位期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2008年以来的地下水位的上升,主要和自然降雨有关,尤其是灌溉季节的降雨能大量减少超采地下水。同时,田间输配水系统节水技术改造、节约用水行动和严格管理等措施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这一实际,可以初步认为地下水超采的总量得到遏制,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有所缓解。(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井渠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井渠结合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适时适量灌溉模式,以田间小区为研究尺度,探索不同渠井灌水比例(0、33%、67%、100%)、不同灌水定额(600、900、1 200 m3/hm2)对2013-2016年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根层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灌溉定额对纯渠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较纯井水灌溉模式大。高定额纯渠水(灌水定额为1 200 m3/hm2,渠井灌水比例为100%)灌溉模式下的冬小麦产量最大,2015年为9 195 kg/hm2。2)增大灌水定额有利于冬小麦容重、湿面筋和稳定时间的增加,而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井水有利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和稳定时间的增加,有利于弱化度的降低。在地表水资源相对充足且追求产量最大化的情况下,可选择高定额纯渠水灌溉模式;在地表水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可选择中、高定额"井水+渠水+渠水"灌溉模式。3)连续4 a年灌溉后冬小麦根层土壤盐分有小幅增加趋势,纯渠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根层土壤盐分增量最小,其次是井水+渠水+渠水灌溉模式,纯井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根层土壤盐分增量最大。在地表水量相对充足且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情况下,可选取高定额纯渠水灌溉模式。地表水资源不充足的地区,可选择高定额"井水+渠水+渠水"灌溉模式,而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可选择中定额"井水+渠水+渠水"灌溉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井渠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1].金鑫.灌区井渠结合节水改造技术模式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

[2].乔冬梅,韩洋,齐学斌,黄仲冬,李平.考虑盐分累积及冬小麦产量品质的井渠结合灌溉模式优选[J].农业工程学报.2019

[3].张晓辉,王瑞,马宁宁,袁宾.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碱[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

[4].张乙.山东聊城引黄灌区节水改造中井渠结合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5].伍靖伟,杨洋,朱焱,余乐时,杨文元.考虑季节性冻融的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位动态模拟及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8

[6].杨洋,朱焱,伍靖伟,余乐时,杨金忠.河套灌区井渠结合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均衡分析[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8

[7].毛威,杨金忠,朱焱,伍靖伟.河套灌区井渠结合膜下滴灌土壤盐分演化规律[J].农业工程学报.2018

[8].张嘉星.基于GIS的井渠结合灌区机井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9].余乐时.河套灌区井渠结合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预测分析[D].武汉大学.2017

[10].谢磊.河北省井渠结合灌区节水改造及其对地下水位影响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4.12.5g/L可开采狂分布图4...5.2河套灌区典型井渠结合区和观...注3非井渠结合区地下水降深与引黄...4.17井渠结合汇地下米位变化...4.化井渠结合前后地下水位变化...井梁结合前后井灌区与梁灌区水均衡变...

标签:;  ;  ;  ;  ;  ;  ;  

井渠结合论文_金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