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金沙岛(五首诗)

遥远的金沙岛(五首诗)

一、遥远的金沙岛(诗五首)(论文文献综述)

王赛男[1](2021)在《阮元诗歌笺注》文中认为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阮元在经学、金石考据等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其创作的诗歌在清代诗歌发展中亦独树一帜,数量衆多,特色鲜明,但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研究及艺术成就的认识尚且不足,故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邓经元点校本《揅经室集》为底本,校以《文选楼丛书》本,对其中阮元诗卷部分进行笺注,同时参考学者颜建华的1佚成果,从《清代名人墨迹》《长离阁集》以及《扬州北湖续志》中补入佚诗共12首,以期为学界研究阮元之诗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笺注本。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为笺注。一、前言。该部分先是介绍阮元生平与着述,总结其在经学、史学、金石学以及文学四个方面的成就,以期对阮元本人及学术成就有全面的了解。然後《揅经室集》的版本流传情况,说明所选用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缘由。其次介绍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的研究现状,详细列举这一领域内的学术成果,并予以适当评述。最後论述阮元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所体出的“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从丰富的诗歌内容、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典雅的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对阮元诗歌所体现出的诗学思想作出深入分析,对其诗歌的成就给予客观评价。二、凡例。该部分介绍本次笺注所使用底本与参校本、学界1佚成果以及笺注的内容与形式。三、笺注。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将阮元诗歌内容完整呈现,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笺注,力求详尽。凡人物、地名、史实、典故等均加笺注,疑难或重点字词亦有注释。凡异体、俗体字等,径改为通用字。所引书籍一律注出篇名。本文在对阮元诗歌作系统而全面的笺注基础上,结合阮元诗学思想的根源和内涵,来论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做到诗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刘伟[2](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王悦笛[3](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提出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孙克诚[4](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李晓洁[5](2020)在《唐代婚恋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婚恋是人类必经的过程,爱情、婚姻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特别是《诗经》中的婚恋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对唐代婚恋诗的关注不够,未有成体系的研究成果,对唐代婚恋题材的诗歌研究往往局限在爱情、艳情、宫怨、闺怨等单一角度。唐代婚恋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题材的作品在唐代可谓是佳篇云集,层出不穷,唐代诗坛的名家都参与了婚恋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婚恋诗。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唐代婚恋状况和唐人的婚恋观,对于了解唐代社会、历史以及文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唐代婚恋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唐代婚恋诗的搜集整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唐代婚恋诗的创作流变、发展状况、基本类别、艺术特色以及与婚姻制度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挖掘与论述。本文所研究的唐代婚恋诗主要是从彭定求所编的《全唐诗》中挑选的符合的诗作,并加以分析探讨。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缘由,其次对唐代婚恋诗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成果和不足,最后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正文部分由以下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唐前婚恋诗概述。本章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的婚恋诗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关照唐前婚恋诗发展,追根溯源,一探婚恋诗的写作传统。第二章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本章从制度着眼,考察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对婚恋诗歌书写的影响,以代表性的婚恋诗窥探唐代婚恋制度下唐人的婚姻观念、婚姻缔结以及婚姻解除等各方面的社会现象。第三章唐代婚恋诗的发展概况。本章主要从初唐、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四个唐诗发展的历史阶段,分别梳理不同时期婚恋诗的创作特征。第四章唐代婚恋诗的基本类别。本章从内容的角度对唐代婚恋诗进行分类,将唐代婚恋诗以恋爱和结婚两个阶段分为恋诗与婚诗两大类,恋诗中既包括婚前的恋情也包括婚后的恋情;婚诗中包含嫁娶、赠内、闺怨、弃妇、离婚、悼亡诗,并分析其中婚诗与恋诗的交叉现象。通过对婚恋诗进行分类,了解婚恋诗创作上的内容倾向。第五章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本章从情感表达、意象使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四个方面剖析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王石堆[6](2019)在《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文中提出蔡献臣(1563-1641)福建省同安县浯洲平林(今金门县琼林村)人。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第二,次年廷试二甲第六名。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光禄少卿。晚年家居讲学近二十年。着有《清白堂稿》等。《清白堂稿》有崇祯刻本,又有咸丰琼林族人抄本。献臣盐籍,世居琼林。琼林蔡氏科名自十四世蔡标始。献臣祖蔡标举人,父蔡贵易进士,至献臣三世科名。献臣及子女姻亲均闽南科举人家。献臣重要交游有王世贞、汤显祖、何乔远等;考论献臣与他们交游,可补王、汤研究之缺。献臣生长海岛,又曾任巡海道,对海上防御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筑铳台、铳城十分必要,同时应辅以舟火攻,攻即是防;他痛击“与其守外,何若守内”的谬论,坚决反对撤兵澎湖。制义理论方面,蔡献臣认为制义是“我明神物”,制义与诗赋古文相通,并以通变的眼光审视明代各时期的制义。蔡献臣还是理学家,以万历四十三年(1615)为浙江巡海道为界,前期继承明兴以来泉州蔡清等理学家学脉,“务在专朱”;後期转而治王阳明“致良知”说,以为“良知是我师”;“致良知”说源於孔孟,也就是孔孟学说。文学方面,献臣主张“文章经济”与“实用身亲”,强调文章的经国济世功用。他偏爱宋代的邵雍与苏轼。他以诗家的眼光审视《伊川击壤集》,拉近了理学与文学的距离;认为苏轼“文章擅天下”,特别欣赏“万斛泉源”、“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的行文风格。献臣年少即有诗名,创作跨度超过六十年。他认为抒写襟胸怀抱是诗的本质,其诗多抒写个人品格、情怀、志向,关心国家安危。蔡献臣的抗倭防夷诗尤有特色,诗表达了对整个中国海洋安全的关注,及克敌制胜的信念;海无波澜,民众安居乐业是他的理想。其诗风格七言古“抑扬纵送”,五律及绝句“明净简远”。琼林蔡氏家族三代八人能诗,形成了一个家族诗人群,对金门历史文化、文学有重要的贡献。他的古文叙事颇得要领,论说以识力见长,墓志铭和哀祭文情真意深。笔力劲健豪迈,行文如风过水,流畅自然。《附录》五种:一、《〈清白堂稿〉1佚》;二、《亲友致蔡献臣尺牍1》;三、《蔡献臣〈清白堂稿〉注释补正》;四:《蔡献臣生平事迹与作品繋年》。五、田野调查图片。《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是两岸第一篇以蔡献臣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将来修改後如能正式出版,可能是第一部研究蔡献臣的专着。

郁吉玲[7](2019)在《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在我国自古就有较高的评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的形成累积了历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本文以杭州西湖湖上堤岛为研究对象,借助史志、文书、类书等古籍文献与近现代文献的梳理与评述,明晰潜在的研究空间,进而以历史上杭州西湖初成内陆湖泊的时期——东汉至建国前为纵向时间轴,系统梳理挖掘其历史形成脉络,并以湖上堤岛历史上的地域传播表现为横向空间轴,为湖上堤岛的历史形态作出补充。在此基础上,分析湖上堤岛历史上的自然山水、生产空间、人居环境等物象形态与金石绘画、文学创作、名人遗韵、园林意境等意象表现,辨析论证物象与意象交织作用下的艺术形式表现,籍此深入探寻其设计美学意境的内在机制与本体意理,重新审视思考湖上堤岛的传承。本文总结了历史上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的形态表现是从一堤一岛最终发展为三堤四岛,布局表现从外环式发展为向心式,设计营造则从自然式逐渐转化为功利式人为设计,逐渐规范化,人性化表现日渐突出,整体形态逐渐向西移动,在历史上其形态较为突出,对中国北方、朝鲜、日本等地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强调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是建基于物象的客观表现、意象的意识形态、艺术形式表现的内在机制以及湖上堤岛所特有的体验与参与感,进而通过虚实相生、转形为意、迁想妙得等方式实现的,是一种无意识反应,其中体验与参与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尝试探索湖上堤岛在当下这一新时代的历史承袭表现。论证提出由于湖上堤岛人居环境形态、意象形态表现的历史承袭始终不曾中断,突出的历史层累效应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发展也为湖上堤岛在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机遇,跨地域文化的交融,意象形态的当代解读与表现,湖上堤岛人居环境形态的有效保护,体验参与感的进一步发展等等也提供了新时代的发展路径,因此,杭州西湖湖上堤岛仍可以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论证分析,说明湖上堤岛的设计美学意境表现与形成机制,以及其在时代更迭作用下的表现形态。

何贤慧[8](2019)在《认知语义分析视角下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教学的实质是揭示词汇符号在语境中丰富的所指义,要揭示有别于常用义或原生义的第二层级义,应在符号层级性理论与认知语义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实现。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认知语义视角下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研究。本文由五章组成,包括:绪论,符号层级性与认知语义的理论,共时语义层面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历时语义层面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以及关于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的原则与策略。第一章阐述选题缘由与意义,从语义演变与词汇教学的符号与认知角度、以及符号学与认知语义范畴外的词汇教学角度进行文献综述,提出文章的创新之处,以及文章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从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与认知语义理论及二者之间的缔结必要性进行论述,在分析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在认知语义视角下分析词汇教学的必要性。第三章在符号层级性理论与认知语义分析的视角下,分析共时语义层面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状况。包括第二层级所指义为《现汉第七版》中第一义项,第二层级所指义为《现汉第七版》中第二、三义项,与第二层级所指未作为义项列出,依赖于语境三种类型。第四章在符号层级性理论与认知语义分析的视角下,分析历时语义层面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状况。包括第二层级所指义为《大词典》中第一义项,第二层次所指义在《大词典》中收录为第二、三义项,与第二层级所指义未作为义项列出且依赖于语境三种类型。同时,立足于中学语文古汉语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从符号层级性理论的角度分析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词教学的符号学依据。第五章从认知语义与符号层级性理论的角度,综合整个中学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词汇教学的差异,结合两个语义层面词汇教学的状况,提出中学语文词汇教学原则与策略的思考。中学语文词汇教学应坚持词汇教学与符号的本质相结合的原则,与词义的认知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的目标;最后在分析初中与高中阶段、共时语义层面与历时语义层面两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秦婷婷[9](2019)在《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鹏展,广西上林县留仙村人,主要活动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文名政声。其编纂《峤西诗抄》,着有《谷贻堂全集》、《读鉴释义》等,是清代广西着名壮族文人,在清代诗坛、广西诗坛都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对张鹏展诗歌进行了辑录和校注,并在此基础上对张鹏展及其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张鹏展所作诗歌较多,但亡佚甚夥,今仅存百余首,加之存处较为分散,故对张诗进行辑录和校勘,以尽量减少讹误,较大程度地展示诗歌原貌;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典故以及整体句意等,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注释,以便读者深入了解其诗意。研究部分,主要对张鹏展家世、生平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准确考证其生年、字号等;对其与刘定逌、韦天宝、李秉礼等同期着名文人的交游和思想进行了考述;诗学观方面,张鹏展认为诗歌创作当以性情为主,情志并重,与高密派诗学密切相关;所编《峤西诗抄》,辑录广西文人诗歌,其编纂目的、选人选诗标准等,皆与其诗学思想密切相关;在诗歌创作方面,其所用题材较为丰富,在艺术上既有对前人诗句的巧妙化用,史实、典故、白描手法等的运用,又在宗唐人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古朴淡雅、自然直率的诗风。

戴文霞[10](2017)在《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南宋为时间截段,以诗文为主要研究对象,总体考察南宋文学与道家、道教之关系。深入探究南宋诗文受道家、道教影响的情况,挖掘道家、道教对南宋文人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影响与渗透,以及南宋文人对道家、道教思想的继承、促进、提升的作用,进而揭示文学与道家、道教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分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绪论评述目前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南宋文学与道家、道教的研究状况,由此分析相关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七章:第一章总述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的概况。首先大致勾勒南宋文人批注老庄的情况、道教流派及其发展概况,然后总体分析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的互动情况。道家、道教对南宋文人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反过来,南宋文人与道教徒吟诗作赋、践行道教活动、游览道教胜地等活动,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提升道教的社会声誉。第二章探讨中兴诗文的道家、道教情结。中兴文人选择道家、道教与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冗官、党争使得大多数心怀恢复之志的中兴文人投闲置散,陆游、辛弃疾、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等人莫不如是。他们以道家的旷达人生观来调适人生矛盾,过着养生修道、逍遥闲适的生活,在诗歌中吟咏游仙之乐。诗歌风格方面,杨万里、喻良能、王质等人受道家审美趣味的影响,各自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章四灵诗文之道家、道教取向。四灵活动范围不广,主要在道教氛围特别浓厚的永嘉,诗文中涉及到神霄雷法、内丹道、净明道等道教文化,以及采药服食、炼形养心的修道活动。他们生活贫困,却不拘于外物,极力追求天和与人和的思想境界,尤其是人的身体养和、心闲懒散的理想状态。在诗歌艺术风格方面,他们趋于对清旷、独寒的艺术追求。第四章江湖诗文之道家、道教意蕴。江湖文人数量众多,与道家、道教有关联者不在少数。姜夔、刘过终身布衣,却不甘做个落魄文人,故以道人自居,姜夔的孤芳自赏、刘过的清狂自傲都有道家、道教的影响因素。吴文英的词想象丰富,蕴含众多的道教神仙意象、缥缈仙境,寄托自己对人生迷茫、失望之情。乐雷发、赵汝鐩等人善于在大自然中涤荡心胸,以道家思想提升自我心性修养,保持澄澈明净的心境,表现高迈超拔的品质。第五章遗民作家之道家、道教情结。遗民文人入道的情况较前三个时期更突出,还有一些虽没有入道、但以道人自居的。他们在诗文中表现出对故国的悲痛与无奈,除去身份改变,与普通文人并无差别。也有一些本身就有道教信仰,入道后更抱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如郑思肖、邓牧等,通过对理想社会的构建来表现自己想要治世救国的心愿。刘辰翁通过对老庄评点,接受了道家核心观念和思想,并将其融会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中,尤其是庄子傲睨尘世、批判现实的精神。第六章理学家诗文之道家、道教踪迹。南宋理学家大多对道家思想有所批判、继承,在诗文中往往表现出儒道融合的特点。道家、道教对理学家文学风格影响较大,帮助他们避免学者之诗的枯燥乏味,朱熹诗之高渺超逸、林希逸之恣肆洒脱、楼钥诗之想落天外等等,都明显受其影响。此外,在儒、道融合的影响下,理学家们大量创作青词,如真德秀、魏了翁等人,将理学思想、家国情感熔铸于其中。第七章南宋道教徒诗文之创作特色。道教徒兼文人身份者大多有文学创作的自觉意识,将诗文看做思想感情的载体。白玉蟾将吟诗与炼丹相提并论,认为学诗难于学道,并且重视炼字炼句。道教徒以修道为业,而在南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之下,他们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也始终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表现出苦己利人之济世情怀、悠游山林之隐世情趣、翛然出尘之超世情调。在文学的艺术追求上,有出尘脱俗的审美理想、含蓄典雅的艺术风格。

二、遥远的金沙岛(诗五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远的金沙岛(诗五首)(论文提纲范文)

(1)阮元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阮元生平与着述
    (二)版本流传
    (三)阮元诗歌研究现状
        1.诗歌整理
        2.诗歌内容与艺术分析
        3.诗学思想
    (四)“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及艺术特色
二、凡例
三、笺注
    (一)《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集》四集诗卷一)
    (二)《文选楼诗存》(《揅经室集》续集卷五)
    (三)补遗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意义
特别说明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第二节 文学家族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一 生平轨迹
        二 师承交游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三 悼亡与追思
    小结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一 探寻流放之路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四 训诫与期望
    小结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一 生平轨迹
        二 师承交游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致谢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二)园林文学研究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一、辋川别业概况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一、成都浣花草堂
        二、夔州之园
        三、植物与寄兴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本章结语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一、窗竹意象简史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本章结语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一、“种木”即“种德”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一、苏白之同
        二、苏白之异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本章结语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一、“出墙”的画趣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本章结语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二、学术专着类
    三、论文类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唐代婚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婚恋诗界定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本文研究重点
第一章 唐前婚恋诗概述
    第一节 先秦婚恋诗
        一 《诗经》中的婚恋诗
        二 楚辞中的婚恋诗
    第二节 两汉婚恋诗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婚恋诗
    第四节 隋朝婚恋诗
第二章 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
    第一节 婚恋观念
    第二节 婚姻缔结
    第三节 婚姻解除
第三章 唐代婚恋诗发展概况
    第一节 初唐婚恋诗
    第二节 盛唐婚恋诗
    第三节 中唐婚恋诗
    第四节 晚唐婚恋诗
第四章 唐代婚恋诗的主题与类别
    第一节 恋诗
        一 婚前恋诗
        二 婚后恋诗
    第二节 婚诗
        一 嫁娶诗
        二 闺怨诗
        三 赠内诗
        四 弃妇诗
        五 离婚诗
        六 悼亡诗
    第三节 恋诗与婚诗的交叉
        一 婚前恋与婚后恋
        二 婚后夫妻的恋爱
        三 既有恋爱又有婚
第五章 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第二节 意象使用丰富贴切
        一 动物类意象
        二 植物类意象
        三 自然类意象
        四 生活类意象
    第三节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一 巧用典故
        二 穿插回忆
        三 合理想象
        四 生动比喻
    第四节 艺术风格深挚温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唐代婚恋诗歌选编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致谢

(6)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金门诸岛地理历史与文化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路径
    四、论文结构及预期
第一章 金门琼林蔡氏家族考论
    第一节 五代由河南迁入金门
    第二节 琼林始祖十七郎繁衍成族
    第三节 七座八祠与祭祀
    第四节 “御赐里名琼林”辨
第二章 蔡献臣家世考论
    第一节 蔡献臣祖
    第二节 蔡献臣父
    第三节 蔡献臣同
    第四节 蔡献臣子孙
第三章 蔡献臣生平分期之讨论
    第一节 求学应试时期
    第二节 两京四部时期
    第三节 常镇及降调时期
    第四节 仕宦浙江时期
    第五节 光禄少卿时期
    第六节 乞休家居时期
第四章 蔡献臣姻亲考论
    第一节 妇翁池浴德及内弟
    第二节 诸子之姻亲
    第三节 诸女之姻亲
第五章 蔡献臣若干交游考论
    第一节 太仓王世贞、临川汤显祖
    第二节 晋江何乔远
    第三节 己丑科泉漳诸同年
    第四节 浯洲许獬、蔡复一、卢若腾
    第五节 龙溪张燮
第六章 蔡献臣着述及版本考
    第一节 蔡献臣着述考
    第二节 咸丰抄本《清白堂稿》异文举例
第七章 蔡献臣论海防思想
    第一节 蔡献臣论海防
    第二节 海防思想成因
第八章 蔡献臣制义理论
    第一节 制义为“我明神物”
    第二节 明代制义通变观
    第三节 意胜探微抉奥
    第四节 制义与诗赋相通
第九章 蔡献臣理学学说
    第一节 理学学说渊源
    第二节 前期:“务在专朱”
    第三节 後期:“良知是我师”
第十章 蔡献臣文学观
    第一节“文章经济”与“实用身亲”
    第二节“诵诗偏爱邵尧夫”
    第三节 东坡“文章擅天下”
第十一章 蔡献臣诗歌之讨论
    第一节“伊予少称诗”
    第二节“诗写情事之襟胸”
    第三节“海天万里净烟霏”
    第四节“抑扬纵送”与“明净简远”
    第五节 蔡献臣与琼林蔡氏家族诗人
第十二章 蔡献臣古文之讨论
    第一节 叙事颇得要领
    第二节 论说“以识力胜”
    第三节 墓志哀祭情真意深
结语
附录
    一、蔡献臣诗文辑佚
    二、亲友致蔡献臣尺牍辑
    三、蔡献臣《清白堂稿》注释补正
    四、蔡献臣生平事迹与作品繋年
    五、田野调查的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选题背景与来源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堤岛的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古代文献研究
        1.3.1.1 史志
        1.3.1.2 文书
        1.3.1.3 类书
        1.3.1.4 图录
        1.3.1.5 总集与别集
        1.3.1.6 笔记
        1.3.2 近现代文献研究
        1.3.2.1 关于历史变迁研究现状
        1.3.2.2 关于造景理法研究现状
        1.3.2.3 关于文化特色研究现状
        1.3.2.4 关于设计美学研究现状
        1.3.2.5 关于堤岛影响研究现状
        1.3.3 前人研究成果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田野考察
        1.5.3 类比、对比研究
        1.5.4 定性分析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技术路线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研究内容
        1.7.1 系统梳理历史变迁脉络
        1.7.2 分析概述物象与意象表现
        1.7.3 挖掘论证艺术形式与内在机制
        1.7.4 探讨思考本体意理与传承发展
2 湖上堤岛形成
    2.1 湖城初开:一堤一岛
        2.1.1 江海围绕,堤岛始萌
        2.1.2 相关文献记载
    2.2 依湖而居:两堤两岛
        2.2.1 白公筑堤,两堤纵横
        2.2.2 绍岩建寺,楼阁参差
        2.2.3 相关文献记载
    2.3 城湖共生:三堤两岛
        2.3.1 苏赵筑堤,造景比苏
        2.3.2 敬古怀贤,两岛雅化
        2.3.3 相关文献记载
    2.4 湖依城兴:三堤三岛
        2.4.1 杨公筑堤,仿苏造景
        2.4.2 白苏补植,稍复堤景
        2.4.3 聂杨营岛,湖中有湖
        2.4.4 两孙营岛,风月无边
        2.4.5 相关文献记载
    2.5 湖融入城:三堤四岛
        2.5.1 李卫筑堤,杨堤接岸
        2.5.2 苏白增扩,两堤通车
        2.5.3 阮元堆岛,孤山盛会
        2.5.4 两岛增建,御书勒石
        2.5.5 相关文献记载
    2.6 湖上堤岛形成的影响因素
        2.6.1 宏观:城湖关系,动力源泉
        2.6.2 中观:堤岛变迁,现实需求
        2.6.3 微观:工程技术,基础条件
    2.7 小结
3 湖上堤岛美的传播
    3.1 中国北方地区的传播表现
        3.1.1 圆明园
        3.1.2 颐和园
        3.1.3 承德避暑山庄
    3.2 朝鲜半岛的传播表现
        3.2.1 堤岛诗画创作
        3.2.2 题名形制营造
    3.3 日本地区的传播表现
        3.3.1 堤岛诗画创作
        3.3.2 日本园林意造
    3.4 小结
4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物象
    4.1 自然山水的空蒙存在
        4.1.1 仰籍自然,堤岛始出
        4.1.2 山环水抱,增丽堤岛
    4.2 生产空间的造化丘壑
        4.2.1 城市生活,水源存蓄
        4.2.2 水利灌溉,旱涝保收
        4.2.3 酿酒养殖,衍生产业
        4.2.4 交通船运,旅游渐兴
    4.3 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式
        4.3.1 景深:桃柳相间,花木杂植
        4.3.2 情宜:亭台趣生,祠庙崇拜
        4.3.3 境远:堤岛纵横,园林兴造
        4.3.4 人至:佳境独成,理想归处
    4.4 小结
5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意象
    5.1 金石绘画:处世情怀与社会意象
        5.1.1 金石
        5.1.1.1 印章
        5.1.1.2 碑刻
        5.1.2 绘画
    5.2 文学创作:山水情怀与人生意象
        5.2.1 诗词
        5.2.1.1 诗
        5.2.1.2 词
        5.2.2 记文
        5.2.3 戏剧
        5.2.3.1 西湖三塔记
        5.2.3.2 疗妒羹
        5.2.3.3 雷峰塔
        5.2.4 楹联匾额
        5.2.4.1 楹联
        5.2.4.2 匾额
    5.3 名人遗韵:人文情怀与理想意象
        5.3.1 林逋
        5.3.2 苏小小
        5.3.3 秋瑾
    5.4 园林意境:旷达情怀与空灵意象
        5.4.1 南宋西湖十景
        5.4.2 元钱塘十景
        5.4.3 清西湖十八景
        5.4.4 清西湖二十四景
    5.5 小结
6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神理
    6.1 外化表现:艺术形式
    6.2 内在机制:堤岛三境
        6.2.1 虚实相生,堤岛移境
        6.2.2 转形为意,堤岛入境
        6.2.3 迁想妙得,堤岛化境
    6.3 本体意理:溯源传承
        6.3.1 设计美学意境的本体认知
        6.3.2 湖上堤岛美的传承思考
    6.4 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结论
    7.2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1 画
    附2 诗
    附3 记文
    附4 楹联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认知语义分析视角下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2 选题文献综述
        1.2.1 语义演变与词汇教学的符号与认知角度研究
        1.2.2 符号学与认知语义范畴外的词汇教学研究
        1.2.3 现行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选题的立足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3.2 论文研究思路
        1.3.3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符号层级性与认知语义的理论
    2.1 符号理论与符号层级性
        2.1.1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
        2.1.2 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层级性理论
        2.1.3 皮尔斯符号学的语言学阐释
        2.1.4 小结
    2.2 认知语义学的符号学分析
        2.2.1 认知语义的符号学分析
        2.2.2 语义认识机制的符号学分析
        2.2.3 小结
    2.3 符号层级性与认知语义于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2.3.1 词汇教学的内容确定
        2.3.2 当下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2.3.3 词汇教学与符号层级性及语义认知结合的必要性
第三章 共时语义层面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
    3.1 “第二层级所指义为第一义项”的类型
        3.1.1 “第二层级所指义为第一义项,无第一层级所指义”的情况
        3.1.2 “第二层级所指为第一义项,有第一层级所指义”的情况
        3.1.3 该类型词汇教学方法分析
    3.2 “第二层级所指义为第二、三义项”类型
        3.2.1 “语境中同时具有第一层级义与第二层级义”的情况
        3.2.2 “在语境中只具有第二层级义”的情况
        3.2.3 该类型词汇教学方法分析
    3.3 “第二层级所指未作为义项列出,依赖于语境”的类型
        3.3.1 “在语境中同时具有第一层级义与第二层级义”的情况
        3.3.2 “在语境中只具有第二层级义”的情况
        3.3.3 该类型词汇教学方法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历时语义层面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
    4.1 “第二层级所指义为第一义项”的类型
        4.1.1 “第二层级所指义为第一义项”的情况
        4.1.2 该类型词汇教学方法分析
    4.2 “第二层级所指义为第二、三义项”类型
        4.2.1 “语境中同时具有第一层级义与第二层级义”的情况
        4.2.2 “在语境中只具有第二层级义”的情况
        4.2.3 该类型词汇教学方法分析
    4.3 “第二层级所指未作为义项列出,依赖于语境”的类型
        4.3.1 “在语境中同时具有第一层级义与第二层级义”的情况
        4.3.2 该类型词汇教学方法分析
    4.4 立足于文言词汇教学重难点的符号学分析
        4.4.1 “一词多义”的符号层级性分析
        4.4.2 词类活用的符号层级性分析
        4.4.3 古今异义词的符号层级性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5.1 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的原则
        5.1.1 坚持“词汇教学与符号本质相结合”的原则
        5.1.2 坚持“词汇教学与词义认知相结合”的原则
        5.1.3 明确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的教学目标
    5.2 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5.2.1 对中学语文词汇教学中两组关系问题的认识
        5.2.2 改进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中学语文教师词汇教学状况调查
    附表2:中学语文学生词汇学习状况调查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9)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张鹏展及其主要着述
    二、张鹏展诗歌收录概况
    三、张鹏展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张鹏展的家世、生平与交游
    第一节 张鹏展的家世
        一、张氏家族迁移说
        二、曾祖张鸿翮及叔祖张鸿?
        三、祖父张友朱
        四、父亲张滋和母亲廖氏
        五、兄张鹏衢与张鹏超
        六、鹏展三子——鼎、衡、铭
        七、其他
        结语
    第二节 张鹏展的生平
        一、字号、生卒年
        二、生平概述
    第三节 张鹏展的交游考略
        一、恩师刘定逌
        二、南崧之徒
        三、“带江园”黄体正
        四、寓桂李氏兄弟
        五、朱鹤年
第二章 张鹏展思想述论
    第一节 张鹏展的孝德观念
        一、至孝事双亲
        二、德行启后辈
    第二节 张鹏展的为政理念
        一、清廉无私
        二、心忧黎民
        三、唯才是举
    第三节 张鹏展的教育思想
        一、学在实践,求真笃实
        二、忠孝廉节,德育诸生
第三章 张鹏展与《峤西诗抄》的编纂
    第一节 编纂目的与选录标准
        一、编纂目的
        二、选录标准
    第二节 高密诗派对《峤西诗抄》选录的影响
        一、高密诗派对《峤西诗抄》选录诗人的影响
        二、高密诗学对《峤西诗抄》选录诗作的影响
    第三节 《峤西诗抄》选录诗歌的主要类别
        一、离别类
        二、咏怀类
        三、酬唱赠答类
        四、游记类
        五、行旅类
        六、咏史类
第四章 张鹏展的诗学观
    第一节 诗歌创作当以性情为主
        一、实景传达真性情
        二、休言物变,性情为一
        三、以情为主,情志合一
    第二节 崇尚诗人与诗气的契合
        一、气与人相合,人与诗相契
        二、“精气”与“春气”之论
    第三节 张氏诗学与高密诗学的关联
        一、“师古亦能变古”
        二、“崇实、浮黜”与祛“躁妄、矫饰、浮靡、熟俗”
        三、为“清苦者”发声
第五章 张鹏展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张鹏展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怀古咏史诗
        二、拟古诗
        三、题画诗
        四、写景咏物、即景抒怀诗
        五、行旅诗
        六、酬和诗
        七、其他诗
    第二节 张鹏展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自然化用前人诗句
        二、喜用历史典故题材
        三、以白描之笔描摹意象
        四、诗宗唐人,兼罗诸家
        五、诗歌风格
余论
张鹏展诗歌校注
    凡例
    古剌泉
    杨椒山先生故宅
    容江夜泊怀辛大
    家某明府之西安
    蒋四云亭刺史归太仓
    拟古七首
    春日
    清风
    江楼怀人
    东方三大图
    辛未除夕与同人饮于四照楼和东坡寄子由韵馈岁
    别岁
    守岁
    丁丑三月蒙恩赐人参恭纪
    丁丑东崖十四弟希吕挑得教职南旋书以志别
    送黄春庭散馆归班旋粤
    朱八野云,年六十,野云与余同岁,且同日生,伊年五十六始举一子,予亦以是年得一儿,野云例选少尉,不愿仕,眈精绘事
    留仙村杂咏——莲花寺钟
    璃霞日出
    廸麓
    小蓬莱
    松亭
    金斗
    送谢芷川先生之任四川渠邑
    夏日同周藕塘、曹芝轩、李小松、钱添林、顾雪宕逰万柳堂纪事分韵得斗字扁字
    唐慕渠世叔归《青湘集》选三十韵
    清明用张曲江元韵
    上巳和乌五元韵
    李郎中芸圃村居图
    自题蕉窗听雨小照
    代题李郎中芸圃村居
    李松甫我园
    题廖候麓桐阴读易图
    丙寅九月廿一日,李芸甫邀至笑阁赏菊,时在坐李云甫、吴橡村家东麓、王春城、万某并余七人以菊花须插满头,归余得须字
    题俞衰一秋声读易图
    题罗绣亭南涧图
    题陈汉池味谏图
    刘星湶灌园图
    题某年伯读书饮酒图
    题材寒江蟹舍图
    题藤阴小憩图
    题汤应求后雕图
    董家堤遇雪
    鱼花行
    温观察殉难
    盘石溪
    癸未八月陈研凹惠寿诗兼致缎轴反缎次元韵
    题杨华农少府戴笠出山图
    十六夜偕汤谦山、郑榕塘步月至曾紫光参府迎秀堂畅饮,适梁宜亭、陈兆瑞亦同至,共援笔分体赋诗得田字
    题吴渭川赞府橹摇背指菊花开小照
    题陈石鏚观察榆关试马图小照
    涵九彭大翁寿
    昆仑关
    山心塘
    听夜泉
    送淮阴丁明府
    秋杪江亭有作
    陈处士书斋
    送顾某下第归越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过湖南羊处士别业
    至桂林与郑榕塘访桂
    经漂母墓
    涿州道中
    赵州留别何不园刺史
    安阳道中
    转斗湾阻风
    合江亭
    浔江遇雨
    蝉
    舟过松林滩
    得八兄秋闱喜捷
    刘司户祠
    黄鹤楼
    衡阳留别范大青子
    苍梧夜泊
    秋日登楼
    桃源洞口
    庚午奉命典试山左闱中用蒋司马韵
    落叶
    为吕祟如题水花蛱蝶图
    樊城晓发
    槐庭
    将放榜仍用前韵
    秋日偕宗弟廷仰廷鉴游白鹤观七律二首
    镆鎁关
    猪头山
    题赵萃园《春江泛櫂图》四绝
    听荷小阁
附录
    一、赋
    二、颂
    三、奏疏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二、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总述
    第一节 南宋道家、道教发展概况
        一、南宋道家发展概况
        二、南宋道教发展概况
    第二节 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之关系
第二章 中兴诗文的道家道教情怀
    第一节 老庄之闲旷与人生价值取向
        一、仕与隐之间的艰难抉择
        二、闲旷心境与诗意栖居
    第二节 文人身心炼养与道教信仰
        一、高洁品志与游仙情怀
        二、心性修为与道教养生
    第三节 审美取向与庄子之自然天真
第三章 四灵诗文的道家道教取向
    第一节 向道活动与贫中求和思想
        一、四灵向道概况及原因探析
        二、贫中求和的理想与追求
    第二节 清寒之审美与道家道教
        一、四灵诗“清”与道家道教
        二、孤独苦寒之审美意境
第四章 江湖诗文的道家道教意蕴
    第一节 江湖文人与道家道教之联系
    第二节 道人形象:落魄文人的自我设想
        一、白石道人之孤芳自赏
        二、龙洲道人之清狂自傲
    第三节 仙境与梦:道教想象与情志寄托
        一、缥缈词风:含蓄沉郁之情感抒发
        二、游仙寄怀:高洁超迈之人格理想
第五章 遗民作家的道家道教情结
    第一节 遗民作家与道家道教的联系
        一、遗民文人的入道、修道概况
        二、求仙问道与天下苍生之念
    第二节 虚无的仙境与沉郁的家国情感
        一、汪元量:仙国幻想与故国之思
        二、郑思肖:“醉乡”理想与忠孝观
    第三节 对庄子思想和文风的继承
第六章 理学家诗文之道家道教踪迹
    第一节 理学家与道家道教之联系
        一、理学家与道教徒交往之概况
        二、理学家诗文中的养生活动
        三、理学家诗文之融贯儒道
    第二节 理学家诗文风格与道家道教
        一、对《庄子》美学价值的关注
        二、超逸出尘:理学家之仙境憧憬
    第三节 理学家之人生境界与道家
        一、“冷眼闲看世”:林希逸之超脱
        二、“野服归林泉”:楼钥之洒落
        三、“清酌涧中泉”:韩淲之隐趣
    第四节 诚敬忠孝:理学家青词的思想内核
        一、理学家青词中的诚敬与忏悔
        二、理学家青词中的忠、孝观念
    第五节 刘克庄文学思想与道教
        一、刘克庄与道教之关联
        二、后村诗学思想与道教修仙
第七章 南宋道教徒诗文之创作特色
    第一节 道教徒的文学活动概况
        一、道教徒与文人的交往活动
        二、道教徒文学创作之概况
    第二节 出入凡尘、济世度人的丰富情感
    第三节 道教徒诗文之艺术特色
        一、出尘脱俗的审美意境
        二、含蓄典雅的艺术风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四、遥远的金沙岛(诗五首)(论文参考文献)

  • [1]阮元诗歌笺注[D]. 王赛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唐代婚恋诗研究[D]. 李晓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D]. 王石堆.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D]. 郁吉玲.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认知语义分析视角下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研究[D]. 何贤慧.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9]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D]. 秦婷婷.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10]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D]. 戴文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遥远的金沙岛(五首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