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矿料级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沥青,骨架,钢渣,公路,油石,关键,薄层。
矿料级配论文文献综述
王涵[1](2019)在《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计算精确度和效率,设计了一种矿料级配计算模型:SG法,包括数据预处理、优化组合、比例计算、评分四个环节,编制了具有自动计算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基于AC-25级配将SG法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SG法的计算结果优于规划求解法和Linest法,与拉格朗日法相仿,但SG法能够一次给出多组最优结果;且该方法在最佳级配选择时综合考虑了曲线范围、贝雷评价、合成值与中值差值等人工经验,比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更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李建强,李强[2](2019)在《关于沥青拌合楼中加热筒引风功率对矿料合成级配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拌合楼中加热筒的引风功率对混合料中的细集料(<0.6mm)含量影响显着,从而可能扰动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同时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工程质量。其中,加热筒的引风功率越大,混合料的料帘温度越高,细集料被吸出的比例也会增大,导致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中(0-0.6mm)出现间断级配;加热筒的引风功率越小,混合料的料帘温度越低,细集料被吸出的比例逐渐减少,导致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中(0-0.6mm)出现小驼峰。因此,应该存在最佳的加热筒引风功率,保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细集料级配的稳定。(本文来源于《全国第二届品质工程论坛暨惠清高速公路绿色科技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论文集(续)》期刊2019-07-10)
唐秀明[3](2019)在《基于GTM法钢渣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钢渣集料工程特性的基础上,对不同级配的AC-13细粒式钢渣沥青混合料分别采用GTM法确定其最佳油石比与体积参数,并对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得出骨架嵌挤密实型钢渣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组成,然后对优化的混合料性能开展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相比,骨架嵌挤密实型钢渣沥青混合料膨胀性、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更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4期)
罗立峰[4](2019)在《骨架密实型矿料级配设计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料级配决定了矿料颗粒间嵌挤力的大小及混合料密实程度,对路面的抗剪强度影响很大。目前的级配设计方法没有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矿料的性状,只考虑了矿料粒径的大小,矿料性状对级配及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只能通过完成配比后进行试验验证。针对骨架密实型级配设计方法,提出了将骨架密实级配混合料的骨架及密实分开进行设计的思路。"骨架"设计思路是由粗到细,逐级填充逐级找出最强"骨架",直至倒数第二档;密实设计思路是骨架级配设计完成的矿质级配集料的间隙率应等于最后一档料(最细的一档料)的体积,通过体积法完成密实填充。两种方法合并在一起,简称强度体积法(CBR-V法)。(本文来源于《广东公路交通》期刊2019年01期)
陈云耀,李睿[5](2018)在《热拌薄层AC-5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及矿料级配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试验研究8种空隙率下热拌薄层AC-5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出最佳目标设计空隙率;借鉴国内外对热拌薄层AC-5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范围的规定,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体积参数范围;以此为基础进行热拌薄层AC-5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研究,提出改进的矿料级配范围。(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8年06期)
胡德勇,李芳武,黄郁林,王滔[6](2018)在《基于高温稳定性的浇注式沥青矿料级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线性插值法分析了国内外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范围,通过贝雷法参数CA比的研究,提出了关键筛孔(0.075 mm、2.36 mm、4.75 mm)通过率和CA比的适宜控制范围,以及基于高温稳定性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设计矿料级配范围,解决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抗高温变形能力差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刘铎[7](2018)在《矿料级配及粉胶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道路交通工程采用沥青混合料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影响着道路工程的耐久性和行车安全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在此想通过试验了解矿料级配和粉胶比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7期)
李自立[8](2018)在《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矿料级配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路面结构中起到重要的承重作用,应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强度,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适应路床蠕变特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具有较高强度,整体性好的特点。其中骨架密实型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结果能够适应多变地质水文条件和山区地形,填挖以及填料变化,在国内高速公路普遍得到应用。目前粗集料级配设计多以密实度为标准,没有对粗集料骨架嵌挤力的强弱进行验证,粗骨料在矿料级配中的形成的强嵌挤力骨架结构混合料CBR和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悬浮密实型结构。本文以广东某高速公路为例,采用CBR试验方法,对不同矿料比例形成的骨架强度进行试验,从而确定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的合理矿料组成比例。(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8年05期)
吴文亮,黄士桐,赵超,陈立坤,郭超海[9](2018)在《矿料级配对沥青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沥青含量检测结果受矿料级配影响的问题,采用以比表面积估算油石比的方法研究矿料级配与油石比的关系。通过模拟级配离析取样的燃烧试验,建立油石比与关键筛孔的相关关系;通过目标级配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与矿料2.36mm及4.75mm筛孔的通过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且通过目标级配计算的油石比与目标油石比接近。(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8年03期)
王民,尚飞,肖丽[10](2018)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矿料评价法级配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波动范围大和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结合混合料结构组成特点,基于矿料最大密度理论及贝雷理论,初拟10种级配曲线的矿料,通过体积性能、流动性能、嵌挤性能等多个参数的测试评价,提出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矿料评价指标,并制定了优化的级配范围。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矿料级配评价指标及级配范围是合理可行的,级配范围内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贯入度及增量波动范围极小,对指导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保障混合料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非常有限。(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2期)
矿料级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沥青拌合楼中加热筒的引风功率对混合料中的细集料(<0.6mm)含量影响显着,从而可能扰动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同时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工程质量。其中,加热筒的引风功率越大,混合料的料帘温度越高,细集料被吸出的比例也会增大,导致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中(0-0.6mm)出现间断级配;加热筒的引风功率越小,混合料的料帘温度越低,细集料被吸出的比例逐渐减少,导致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中(0-0.6mm)出现小驼峰。因此,应该存在最佳的加热筒引风功率,保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细集料级配的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矿料级配论文参考文献
[1].王涵.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计算模型研究[J].山东化工.2019
[2].李建强,李强.关于沥青拌合楼中加热筒引风功率对矿料合成级配的影响研究[C].全国第二届品质工程论坛暨惠清高速公路绿色科技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论文集(续).2019
[3].唐秀明.基于GTM法钢渣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与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4].罗立峰.骨架密实型矿料级配设计方法探究[J].广东公路交通.2019
[5].陈云耀,李睿.热拌薄层AC-5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及矿料级配范围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8
[6].胡德勇,李芳武,黄郁林,王滔.基于高温稳定性的浇注式沥青矿料级配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8
[7].刘铎.矿料级配及粉胶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8].李自立.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矿料级配验证[J].低碳世界.2018
[9].吴文亮,黄士桐,赵超,陈立坤,郭超海.矿料级配对沥青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
[10].王民,尚飞,肖丽.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矿料评价法级配优化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