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粘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度,模型,特性,双流,钢渣,体系,正则。
粘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贾志宏,仇盛,陈昊轩,刘建伟,马奥林[1](2018)在《镁铝合金熔体粘度测量及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温粘度计对镁铝合金在液相线以上不同温度的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镁铝合金熔体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符合Arrhenius公式。通过热力学通用几何模型对Eyring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一种新的预报二元镁铝合金熔体粘度的数学模型,并用测得的Mg-Al合金熔体粘度进行验证,预报的粘度数据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缪梦华,谷波,李萍[2](2018)在《POE VG32润滑油及R410A/油混合物的粘度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根据原始数据特性而分段拟合的POE VG32润滑油/R410A制冷剂粘度计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纯油粘度计算,所提出的模型在0℃到100℃的范围内平均相对误差为0.9%,精度高于其他模型。在用于润滑油及润滑油与制冷剂混合物粘度计算时,单个增强型模型计算公式无法适应油浓度从0到100%全范围混合物粘度计算,而迭加型模型在计算混合粘度时精度较低。本文提出在不同区间内使用增强型模型,使全范围内粘度计算误差低于0.6%。(本文来源于《制冷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陆生琪,陈淼超,刘其林[3](2018)在《Ericksen-Leslie抛物双曲液晶模型的正则性与消失的粘度极限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Ericksen-Leslie模型,我们证明了当空间维度n=3时,局部强解的正则性准则和粘度极限为零.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叁维广义波动图的局部适定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期刊2018年01期)
黄兵,祝明妹,钟勇,朱鹏[4](2018)在《含铬炼钢渣的粘度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找到一种适用于计算非均相含铬炼钢渣的粘度模型,本文实验测量了12组渣样在1500℃时的粘度值,采用几种常用的均相粘度模型计算原始渣样的粘度。通过FacSage软件计算1500℃时熔渣的液相成分、含量以及固体颗粒的质量分数来对炉渣成分进行修正,并换算出了固体颗粒的体积分数。将得到的结果用于Einstein-Roscoe方程计算炉渣的表观粘度并对方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使用Iida模型计算修正后渣样的粘度值与实验结果最接近,平均误差为24.66%,因此可以将其计算结果作为Einstein-Roscoe方程中的η0。使用优化后的Einstein-Roscoe方程计算得到的熔渣粘表观度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只有20.32%,优化后的方程为η=η0(1-0.14f)-2.5。(本文来源于《2018年(第二十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5-17)
徐睿妤[5](2018)在《基于偏心因子修正的孤北稠油粘度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开展复杂的地层稠油粘度测试,简化PR粘度预测模型求解过程并提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建立了一种基于偏心因子修正的孤北稠油粘度预测模型。通过稠油脱水、掺水实验及不同含水率下的粘度测试,建立可用于PR粘度预测方程的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与含水率和温度的计算关联式,简化地面脱气原油粘度测定实验;通过修正Edmister偏心因子的求解误差,提高PR粘度预测方程的预测准确性。针对孤北1-38井稠油建立粘度预测模型,以多因素、多水平数的地层稠油环境参数为初始条件,进行地层稠油粘度数值模拟。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重质馏分含量高,导致地层压力升高,轻质组分降粘效果不明显,温度、含水率和气液比是影响地层稠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8年02期)
凡友康,李进,廖加栋[6](2018)在《CO_2-原油体系粘度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和模型计算,研究了CO_2-原油体系粘度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规律。在相同含水率、CO_2注入摩尔分数条件下,体系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一定温度下,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粘度随压力的减小而减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粘度随压力的减小而增加。油样的粘度计算结果符合相对粘度与CO_2注入摩尔分数呈线性关系。与现有的粘度计算模型相比,改进的PR模型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计算精度更高,可以用于CO_2-原油体系粘度的计算。(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张晶,白国君,马文强,王刚[7](2017)在《粘度模型对U型封闭腔内Al_2O_3-水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四种不同的粘度模型计算纳米流体粘度,对二维U型封闭腔内Al_2O_3-水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粘度模型、瑞利数Ra和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对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数值模拟时参数变化范围为:Ra=10~3~10~6,φ=0.02~0.08。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粘度模型时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效果相差较大,特别是在瑞利数Ra=10~5和Ra=10~6时,采用粘度模型Ⅱ和粘度模型Ⅲ计算得到的纳米流体平均Nu数变化趋势与采用粘度模型Ⅰ和粘度模型Ⅳ得到的平均Nu数变化趋势完全相反。(本文来源于《甘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邹文龙[8](2017)在《水基拉延油体系粘度模型的建立及放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进水基拉延油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无法应用于钢板冲压车间的生产需求,本文选用乙二醇为添加剂,改善其应用范围。同时为了更方便的得出根据不同冲压件的拉延粘度需求所对应的水基拉延油的原料配比,建立了水基拉延油粘度模型。针对3个样品体系建立了粘度模型并验证。在不同的体系温度下,针对叁种牛顿型与非牛顿型的混合体系的不同比例完全水溶性拉延油体系,以水和乙二醇为溶剂和稀释剂,对高粘度和固态组分进行稀释调节。将温度和稀释剂作为可调变量,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Eyring方程和方程参数模型进行联合回归计算,得到了用于预测该类体系粘度的四参数模型以及模型参数与助剂含量的关系式。其方程平均相对百分误差分别为A1:15.67%,A2:18.16%,B1:19.48%。该模型满足工程放大需求,可用于该混合体系的粘度预测。为了更好的适应生产需求,本文对水基拉延油的合成进行了放大处理。由于原料的更换,本文首先对叁乙醇胺硼酸酯、叁乙醇胺脂肪酸盐、水基拉延油的小试、中试合成路线进行了重新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比试验、放大和粘度的测定,确定了水基拉延油的优选配方;然后,通过拉延油体系重度拉伸配方,向里面加入适量的水,配成8个样品体系,通过粘度的测定,确定了中度拉伸和轻度拉伸配方;最后,对9个水基拉延油样品进行了性能测试,经检测均符合使用要求。成功开发出适用于生产的水基拉延油配方,该重度拉伸、中度拉伸以及轻度拉伸配方对指导工业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吕国彬[9](2017)在《油水两相流动特性与混合粘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水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工业中,因湍流及剪切作用易生成稳定的油包水乳状液。本文在内径25.8 mm,长30.8 m的水平管中对不同粘度范围的油水两相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采用可视拍摄、局部取样、显微拍照和压差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粘度范围油-水两相流的流型进行了检测,根据各流型压降特性,将其分为两大类:油主导区流型与水主导区流型。油品粘度可以决定流型的种类,叁种油品油主导区流型相同,均为油包水分散流(E w/o)、间歇流(E w/o&wintermittent)。其中,间歇流压降梯度波动剧烈,呈类周期性变化。除此之外,水主导区流型存在一定差别:中粘、高粘油品中未观察到常见于低粘油流型中的水包油分散流(D o/w),但发现水包油团分散流(D(E w/o)/w)及环状流(Ew/o&w core-annular)。此外,油品粘度还会影响流型的转换,油品粘度升高,流型转换的临界含水率降低。在流型及其转变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流动参数及油品粘度对压降特性、反相特征与分散流水滴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动参数及油品粘度对压降特性、反相特征影响的本质是其对流型及其转换起作用:流速增大及粘度增加可降低流型转换的临界含水率,进而促进反相的发生。相比于油基流,水基流压降梯度较小,且含水率与温度对其影响甚微,因此宜采用水基流输送原油。流动参数及油品粘度对分散流水滴粒径影响的本质是其对水滴的破裂与聚并起作用:含水率及温度较高时,油相剪切作用减弱,水滴间的碰撞聚并效应起主导作用,分散水滴索特平均直径(SMD)较大。流速增大,油相剪切作用增强,SMD变小并趋于稳定。当连续相为油相时,油品粘度较高时分散相水滴粒径较小。采用因次分析法,关联多相流动、微观颗粒及非牛顿特性叁个因素,提出了一种应用简单、适用性较强的油包水乳状液粘度建模方法,只需给出含水率、油相粘度、水滴粒径,便可准确地得到管流状态下的油水两相混合粘度。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而且对发展和完善多相流理论及原油流变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7-05-01)
贾峥瑞,耿淑君,刘晓星,李振花,马新宾[10](2016)在《固相粘度模型对A类颗粒鼓泡流化特性CFD模拟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双流体模型,采用修正的Gibilaro曳力模型,研究了A类颗粒在气固鼓泡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讨论了不同固相粘度模型(Gidaspow经验模型、KTGF模型、KTGF+Schaffer模型)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种粘度模型预测的床层膨胀特性基本一致,但Gidaspow经验模型预测的颗粒平均向上/向下速度显着小于KTGF模型和KTGF+Schaffer模型,且采用KTGF+Schaffer模型时系统处于节涌而非鼓泡状态.合理选择固相粘度模型对双流体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粘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了根据原始数据特性而分段拟合的POE VG32润滑油/R410A制冷剂粘度计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纯油粘度计算,所提出的模型在0℃到100℃的范围内平均相对误差为0.9%,精度高于其他模型。在用于润滑油及润滑油与制冷剂混合物粘度计算时,单个增强型模型计算公式无法适应油浓度从0到100%全范围混合物粘度计算,而迭加型模型在计算混合粘度时精度较低。本文提出在不同区间内使用增强型模型,使全范围内粘度计算误差低于0.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贾志宏,仇盛,陈昊轩,刘建伟,马奥林.镁铝合金熔体粘度测量及模型分析[J].铸造技术.2018
[2].缪梦华,谷波,李萍.POEVG32润滑油及R410A/油混合物的粘度计算模型[J].制冷技术.2018
[3].陆生琪,陈淼超,刘其林.Ericksen-Leslie抛物双曲液晶模型的正则性与消失的粘度极限研究(英文)[J].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2018
[4].黄兵,祝明妹,钟勇,朱鹏.含铬炼钢渣的粘度预测模型[C].2018年(第二十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2018
[5].徐睿妤.基于偏心因子修正的孤北稠油粘度预测模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8
[6].凡友康,李进,廖加栋.CO_2-原油体系粘度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8
[7].张晶,白国君,马文强,王刚.粘度模型对U型封闭腔内Al_2O_3-水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的影响[J].甘肃科学学报.2017
[8].邹文龙.水基拉延油体系粘度模型的建立及放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7
[9].吕国彬.油水两相流动特性与混合粘度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10].贾峥瑞,耿淑君,刘晓星,李振花,马新宾.固相粘度模型对A类颗粒鼓泡流化特性CFD模拟结果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