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控制顶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线,顶点,曲率,曲面,矩阵,迭代,工程。
控制顶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大鹏,纪小刚,朱仕魁,何雪明[1](2017)在《任意控制顶点曲线多分辨光顺中的快速小波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曲线曲面光顺领域,任意分辨率小波光顺将小波光顺技术推广到了一般领域,大大提高了其应用范围,但是多分辨分析小波光顺的重构算法至今没有完善。文章着重研究了任意控制顶点曲线多分辨光顺过程中,重构矩阵的具体算法。该算法将小波重构归纳为零空间的求解问题,并通过系数矩阵E构造m-n个矩阵Ei,对其进行分解与简化,保证了得到的解为对角占优的带状矩阵,实现了重构矩阵的快速求解,从而快速地实现了紧支集小波构造。文章最后通过光顺一条叶片截面线,对算法进行了验证,说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魏栋,张树有,刘晓健[2](2016)在《基于压缩控制顶点的B样条曲线逼近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压缩逆向工程中重构物体轮廓的B样条曲线的控制顶点,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提取及改进粒子群算法的B样条曲线逼近技术。利用等弦长法计算离散点的曲率,基于曲率分析提取出离散点列的特征点并构造初始逼近曲线。在误差最大处插入新的插值点,构造新的逼近曲线。重复该过程,当增加插值点不能较大幅度地降低逼近误差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曲线控制顶点的位置,由此得到最终的B样条逼近曲线。实例验证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方法能更有效地降低控制顶点个数,迭代效率高,逼近效果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6年06期)
纪小刚,杨艳,薛杰[3](2015)在《基于多分辨技术的任意控制顶点曲面光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由曲面的光顺过程中,针对曲面u、v方向控制顶点数任意的情况,以任意控制顶点曲线的多分辨光顺算法为基础,通过张量积的方法,把任意分辨率下的多分辨光顺技术推广到了二维空间。该算法基于张量积运算,用严格的数学推导实现了二维B样条小波的构造及其分解重构算法,由此把原始曲面的控制顶点分解成了低频部分和叁个细节部分,其中,低频部分即为光顺曲面的控制顶点,细节部分即为过滤掉的噪声。由于整个计算过程严格遵循多分辨分析思想,原始曲面仍然可以通过重构算法由低频部分和细节部分进行精确重构。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复杂的实例,验证了本多分辨光顺算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吴婷,张礼兵,黄风立[4](2015)在《基于过控制顶点曲线的微线段过渡插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线段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插补问题,为减小微线段数控加工中的速度波动,实现转接点的平滑过渡,提出过控制顶点曲线的过渡插补算法。首先构建微线段曲线的过渡矢量模型,根据基于特征多边形顶点的曲线模型的几何特性,构建过控制顶点曲线的过渡矢量模型,然后采用过控制顶点曲线过渡模型对微线段进行插补计算,根据加工误差计算控制顶点,确定约束速度并实时进行前瞻处理,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微线段转接速度,缩短了加工时间,实现了曲线的平滑过渡。(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5年10期)
高晖,寿华好,缪永伟,王丽萍[5](2014)在《3个控制顶点的类叁次Bézier螺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使得过渡曲线的设计更为简单高效。提出基于3个控制顶点的类叁次Bézier螺线。方法通过对基函数的研究首先构造了3条在一定条件下曲率单调递减的类叁次Bézier曲线,并由参数的对称性得另3条曲率单调递增的曲线。它们具有端点性、凸包性、几何不变性等叁次Bézier曲线的基本性质,特点是只有3个控制顶点。接着严格地证明了此类曲线曲率单调的充分条件。结果有两条曲线比叁次Bézier曲线的曲率单调条件范围大,且类叁次Bézier螺线与叁次Bézier螺线存在一定的位置关系。这6条曲线中有4条曲线的一个端点处曲率为零,可组合成4对类叁次Bézier螺线来构造两圆弧间半径比例不受限制的S型和C型G2连续过渡曲线;剩下的两条曲线在两圆弧半径相差较大的情况下都可做不含曲率极值点的过渡曲线。最后用实例表明了此类曲线的有效性。结论在过渡曲线设计中基于3个控制顶点的类叁次Bézier螺线比叁次Bézier螺线更为简单高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陆利正,裘海洋[6](2014)在《—对Bzier曲线基于控制顶点优化的显式G~2约束拼接(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e and explicit method for G~2-constrained merging of a pair of Bezier curves by minimizing the l_2 distance defined in terms of control points.After expressing the l_2 distance as a quadratic function of two parameters,the optimally merged curve can be explicitly obtained,which is achieved by control point optimization such that the l_2 distance is minimized.The existence of the unique solution is shown by proving that the l_2 distance is convex.The proposed method is explicit and efficient since it is non-iterative and expressed by known control points.Numerical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method.(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陶淑一[7](2014)在《反求叁次均匀B样条曲线控制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为对曲线的形状做局部的修改,通常需要通过给定型值点反求曲线的控制顶点,通过个别控制顶点的调整来达到调整曲线形状的目的。在实际的形状表示与设计中,叁次均匀B样条较为常见。而型值点与控制顶点之间,可由方程组确定。本文根据反求问题所对应方程组的特点,利用迭代的思想,构造易于计算机实现的反求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4年03期)
徐家川,薛远水,宋增祥,郑伟成[8](2013)在《曲率对车身A级曲面控制顶点排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车身A级曲面光顺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曲面曲率对曲面控制顶点排列的影响。对于基本曲面,可根据曲面曲率的大小调整曲面控制顶点的排列;在过渡曲面中,根据其曲率大小和连续性调整控制顶点排列。以某轿车后备箱盖为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控制顶点排列,获得了良好的形状品质并达到连续性要求,提高了曲面光顺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13年09期)
蒋水秀,单岩[9](2013)在《面向控制顶点优化的自由曲线交互拟合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CAD软件中全自动曲线拟合功能存在的控制顶点分布的缺陷,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自由曲线交互拟合技术。通过人工交互手段保证了拟合曲线控制顶点的分布质量,并通过对控制顶点位置的全自动迭代调整,保证了拟合效率及精度,从而较好地满足了自由曲线拟合综合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3年12期)
章舜哲[10](2012)在《关于3顶点控制临界图的一个猜想的证明》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叁十多年的发展,图的控制理论已经成为图论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1)图的控制理论与组合优化、理论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关系;(2)图的控制理论在设施选址、监视系统、通信网络等现实问题中得到应用.目前,关于图的控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控制参数的计算复杂性、算法、界、极值图刻画、临界图的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给定一个图,如果任意删去其中一个点后,得到的图的控制数比原来的小,我们则称这个图是顶点控制临界图.当控制数为1或者2时,顶点控制临界图已经得到完全的刻画;但是当控制数大于等于3的情况,这些图的刻画还远没有解决.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着重对控制数为3的顶点控制临界图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如果图G是一个有偶数个顶点(n≥18)的3顶点控制临界图,且不包含导出的K1,7子图,那么G有完美匹配或者G包含几类特殊的子图.我们的结论解决了N. Ananchuen和M.D. Plummer提出的一个猜想.(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2-04-30)
控制顶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压缩逆向工程中重构物体轮廓的B样条曲线的控制顶点,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提取及改进粒子群算法的B样条曲线逼近技术。利用等弦长法计算离散点的曲率,基于曲率分析提取出离散点列的特征点并构造初始逼近曲线。在误差最大处插入新的插值点,构造新的逼近曲线。重复该过程,当增加插值点不能较大幅度地降低逼近误差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曲线控制顶点的位置,由此得到最终的B样条逼近曲线。实例验证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方法能更有效地降低控制顶点个数,迭代效率高,逼近效果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制顶点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大鹏,纪小刚,朱仕魁,何雪明.任意控制顶点曲线多分辨光顺中的快速小波构造[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7
[2].魏栋,张树有,刘晓健.基于压缩控制顶点的B样条曲线逼近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
[3].纪小刚,杨艳,薛杰.基于多分辨技术的任意控制顶点曲面光顺[J].机械工程学报.2015
[4].吴婷,张礼兵,黄风立.基于过控制顶点曲线的微线段过渡插补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5
[5].高晖,寿华好,缪永伟,王丽萍.3个控制顶点的类叁次Bézier螺线[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4
[6].陆利正,裘海洋.—对Bzier曲线基于控制顶点优化的显式G~2约束拼接(英文)[J].自动化学报.2014
[7].陶淑一.反求叁次均匀B样条曲线控制顶点[J].科技通报.2014
[8].徐家川,薛远水,宋增祥,郑伟成.曲率对车身A级曲面控制顶点排列的影响[J].汽车技术.2013
[9].蒋水秀,单岩.面向控制顶点优化的自由曲线交互拟合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13
[10].章舜哲.关于3顶点控制临界图的一个猜想的证明[D].湖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