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小说论文-孙大海

王韬小说论文-孙大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王韬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王韬,异国女性,淞隐漫录,传奇性

王韬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孙大海[1](2019)在《王韬文言小说中的异国女性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韬文言小说中的异国女性书写基于其欧洲、日本两次游历,文学表达呈现出传奇化与笔记化的特点。这些异国女子分担了中国古代小说中某些既有形象的职能,其爱情模式则是王韬自身体验与性情的投射。王韬的异国女性书写在展示国外女学,引进特定文学形象,开创异国恋题材叁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蒲松龄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双腾[2](2019)在《论王韬“后聊斋”系列中的涉海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涉海小说"指行文中直接提及海洋的小说。王韬"后聊斋"系列所含涉海小说中的海洋书写分作点缀性海洋元素与整体性海洋叙事。《海外壮游》等凭借西方世界等现实海洋元素开拓中国涉海小说的叙事空间与艺术视野。因采用报刊连载的新式创作方式,《仙人岛》等在叙事中融合"误入异域"与"才子佳人"两种模式。通过将海洋环境意象化,《因循岛》等在海洋叙事中植入作者个人情感。《海外美人》采取前代"航海远行"叙事模式,表达晚清知识分子对近代新型海洋环境的认知。受困于晚清社会匮乏的海洋实践与淡薄的海洋意识,王韬涉海小说虽在局部完成新变,却无法从思想精神层面实现对于海洋的真正认知。(本文来源于《蒲松龄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双腾[3](2019)在《王韬涉海小说中的海洋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韬涉海小说中的海洋书写分作整体性海洋叙事与点缀性海洋元素。《仙人岛》等受报刊连载的创作方式影响,叙事中融合"误入异域"与"才子佳人"两种模式。《因循岛》等通过意象化的海洋环境在海洋叙事中植入个人情感。《海外美人》继承前代"航海远行"叙事模式,表现对近代中国新型海洋环境的认知。受困于晚清社会淡薄的海洋意识与匮乏的海洋实践,王韬涉海小说虽完成局部新变,却始终无法从思想精神层面实现对于海洋的真正认知。(本文来源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罗莹[4](2018)在《王韬侠情小说模式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韬是晚清时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进步思想家、政论家。晚年他曾创作大量文言小说,其中不少侠情小说。他的侠情小说独树一帜,大多构思奇幻,情节曲折,"武"、"侠"、"情"叁位一体的特色尤为突出,侠客形象鲜明生动,为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之翘楚,对20世纪侠情小说的迅猛发展具有筚路蓝缕之功。(本文来源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梦杰[5](2018)在《论王韬“小说叁书”中的剑侠》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王韬在其"小说叁书",即《遁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中留下了有关"剑侠"的诸多篇目。作为最早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之一,王韬"小说叁书"中的剑侠故事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呈现出特定的时代特色。通过对剑侠的出没与生活气息的描写,展现了剑侠的有迹可寻;而王韬对剑侠形象的塑造及剑术高超场景的描绘,呈现出侠与道同的特点;作为剑侠小说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王韬小说中的剑侠故事也结合其行旅经历,将情爱新论引入剑侠题材,削弱了剑侠故事中无"情"之弊,为剑侠小说开辟了新天地。(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于爱迪[6](2017)在《王韬志怪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韬有叁部模仿《聊斋志异》的文言小说集——《遁窟谰言》《淞隐漫录》和《淞滨琐话》,通过其中的志怪小说构建了一个远离战火纷争的“世外桃源”。本文通过对夹带着作者大量人生经验、感悟和寄托的志怪小说的分析,从作者、作品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叉影响角度,重新审视王韬小说中志怪类题材故事的思想及其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王韬志怪小说的各类主题。王韬的志怪小说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叁类:偶遇异类(以艳遇为主),构筑世外仙境,批判现实(控诉战争)。这叁个主题并非决然独立,而是彼此交叉,相互补充。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王韬思想对志怪小说的影响。首先在个人情感方面,王韬借志怪小说弥补了现实中情感的缺憾。其次,王韬将在现实中萌生的冒险精神赋予给小说主人公,通过小说曲折离奇的情节,实现对海外世界的探索。最后,作为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王韬通过小说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第叁章主要探究在作者个人经历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合力作用下,王韬志怪小说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突破以往志怪小说的固定模式,更新了男女主公的身份设定,赋予他们新的历史使命,寄托对人生、社会和国家的热切期望。同时在写作方法上集史传、志怪、传奇等文体的优势,融会贯通,最终呈现出王韬志怪小说的鲜明特征。第四章着重分析异域文化因素对王韬志怪小说的情节、环境和人物形象的影响。以王韬独特的人生辗转经历为参考:1828年出生在苏州,1849年前往上海墨海书馆从事编译工作,1862年因上书太平天国而遭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1867年受理雅各之邀游历欧洲诸国,1870年回到香港,1879年受日本友人邀请旅居日本100余日,1884年得到李鸿章默许回到上海,其中经历了 23年的海外流亡生活。丰富的海外经历增长了王韬对国外世界的见闻,他将这些见闻或直接或间接的融汇在小说中,使小说具有了新鲜血液。与此同时,王韬也在中外文化对比中反观儒家文化的利与弊。第五章阐述了报刊传媒与王韬志怪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王韬在《申报》连载小说开启了中国报载小说的先河。王韬通过报刊发表自己的小说,同时获取相应的报酬,而报刊通过王韬的小说来提高发售量,从而实现盈利的目的。这种合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拉开了小说界革命的序幕。(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干宁宁[7](2016)在《王韬“小说叁书”中的蜀地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王韬在其"小说叁书"(《遁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中留下了有关"蜀地"的诸多篇目。王韬用"蜀地行旅"这一行为对其蜀地想象进行了呈现,通过行旅者的出行初衷及其行旅结局的对比,展现了蜀地道教文化因素对行旅者的影响;而王韬对蜀地的印象来源也正是蜀地悠久的道教、神仙文化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而作为蜀地小说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王韬小说中的蜀地想象也结合时代特点及其行旅经历,将现实的西方游历体验纳入道教试练的题材,削弱了道教试练小说的宗教内涵,为蜀地小说增添了一抹新色彩。(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陈玉兰,干宁宁[8](2016)在《王韬小说叁书中的“汉皋”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江南诸城相比,"汉皋"是王韬小说中别有意味的故事背景地。它根植于现实土壤,以中华腹地汉口为依托,但又赋予了更多的符号化色彩,具有地理层面的"南北通衢"、经济层面的"富贵商埠"以及文化层面的"异度空间"叁重身份和职能。作为"南北通衢",它有"水陆枢纽"的地位,但变动不居,行将衰落;作为"富贵商埠",它贸易繁昌,但藏污纳垢,已显空虚;作为人神交会的"异度空间",它玄幻浪漫,但已褪去神性,日益世俗化。王韬选择性地利用多种城市元素,来创设空间、安排情节、敷演故事,使"汉皋"在为小说叙事服务的同时,也成为其表达社会思考和政治主张的一个特殊载体。(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6年03期)

林蔚[9](2014)在《论王韬文言小说中“海外”书写的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韬文言小说中的"海外"书写,是王韬小说创作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王韬整个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王韬文言小说中"海外"书写产生的成因的探讨,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其文言小说中"海外"书写的创作,乃至王韬的整个小说创作。(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4年08期)

程丽红,申畅[10](2014)在《从王韬小说创作看传统士人的身份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古老中国长期紧闭的大门,西洋文明以其先进的优势姿态,对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等形成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随之而来的先进印刷出版技术和报刊传媒,促使中国古典文学在中与西、新与旧等各种势力的冲击碰撞中,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蜕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人阶层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裂变,踏上了向独立职业个体和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之路。一、从佣书西馆到自办报刊——王韬的身份转型(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4年04期)

王韬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涉海小说"指行文中直接提及海洋的小说。王韬"后聊斋"系列所含涉海小说中的海洋书写分作点缀性海洋元素与整体性海洋叙事。《海外壮游》等凭借西方世界等现实海洋元素开拓中国涉海小说的叙事空间与艺术视野。因采用报刊连载的新式创作方式,《仙人岛》等在叙事中融合"误入异域"与"才子佳人"两种模式。通过将海洋环境意象化,《因循岛》等在海洋叙事中植入作者个人情感。《海外美人》采取前代"航海远行"叙事模式,表达晚清知识分子对近代新型海洋环境的认知。受困于晚清社会匮乏的海洋实践与淡薄的海洋意识,王韬涉海小说虽在局部完成新变,却无法从思想精神层面实现对于海洋的真正认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王韬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孙大海.王韬文言小说中的异国女性书写[J].蒲松龄研究.2019

[2].王双腾.论王韬“后聊斋”系列中的涉海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9

[3].王双腾.王韬涉海小说中的海洋书写[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9

[4].罗莹.王韬侠情小说模式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张梦杰.论王韬“小说叁书”中的剑侠[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于爱迪.王韬志怪小说研究[D].扬州大学.2017

[7].干宁宁.王韬“小说叁书”中的蜀地想象[J].明清小说研究.2016

[8].陈玉兰,干宁宁.王韬小说叁书中的“汉皋”书写[J].浙江学刊.2016

[9].林蔚.论王韬文言小说中“海外”书写的成因[J].金田.2014

[10].程丽红,申畅.从王韬小说创作看传统士人的身份转型[J].文艺评论.2014

标签:;  ;  ;  ;  

王韬小说论文-孙大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