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范路路王宁宁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范路路王宁宁

范路路王宁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输液室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循证护理为护理领域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本文将综述在儿科护理的实践中相关循证护理的应用,以期帮助儿科护理人员认识了解循证护理并能运用循证护理,更好的为患病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科护理;实践

儿科护理的对象是儿童,患者不能很好的叙述自身的病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护理[1]。而且目前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在各个方面的条件较为优越,加上患者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陌生的环境不适应性和不良的刺激等,易引起患儿较强的应激反应,常表现为挣扎、哭闹、甚至打人等不配合的医疗行为,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医疗纠纷。所以,儿科的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儿尽快的适应医院环境,并密切的观察患儿病情,为患儿与医生建立一条良好的纽带。由于儿科护理的内容、形式相对于成人来说较为复杂,为了能够较好的适应这多重角色,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术操作,还需要有较好的护患沟通能力[2]。而循证护理,正好符合儿科护理的这些要求。循证护理可理解为依循证据的护理,是近年来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出现而产生,其具体的含义为:护理人员谨慎、精准和明确地运用现有所获得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并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愿望要求,将三者结合,制定出最佳的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包含四个过程:1:循证问题。2:循证支持。3:循证观察4:循证应用[4]。本文现将儿科护理应用中循证护理综述如下:1循证问题循证问题又包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理论问题指的是与实践相关的一些前瞻性的理论情况。实践问题则是指在护理实践中提出的对护理的行为方式的一些疑问。依靠传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不能够解决的相关问题,但是却需要弄清楚的,便可以作为循证问题来提出。

在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可结合每个患儿的病情特点,患儿自身的心理因素及患儿的家庭因素等,提出在护理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例如,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恐惧疾病会导致自身残疾从而产生防卫性应对治疗,在治疗时极力反抗,哭闹,要求回家,拒绝治疗或者隐瞒否认自身疾病症状,有些患者也可能表现为抑郁,表情呆滞,不与人沟通,这些因素对医生的治疗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一些患者家属因为担心,焦虑或者对因孩子的溺爱而容忍患儿的防卫性行为,甚至因为一些因素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和其医护水平产生怀疑,或者出现敌对的情绪,拒绝医护人员的继续治疗,甚至擅自使用一些自已的方法。这些都会对治疗和护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护理人员可以将这些问题提出作为循证问题。

2循证支持证据为循证护理的重要基础,在确定循证护理的问题后,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国内外的医学文献相关报道、CNKI知识网络服务台的数据库等一些途径,确定文献的“关键词”,然后进行实证文献的检索,从而得到与经济、临床、决策制定等相关证据。这些实证有:循证医疗中心及相关权威组织所提供的文献系统的评价,一般系统的评价,国家护理临床的试验指南,仪器制造商的相关建议,护理专家的有关意见等等。这其中来自RCT的可信度最高,而专家的有关意见的级别度最低。

最佳研究证据指采取了足够的防止产生偏倚的措施,保证结果的真实性。研究证据按照其质量以及可靠的程度可分为五级(结论可靠性的的程度依次降级):一级,所有的随机对照试验(即RCT)系统的评价;二级,适当的样本量RCT的评价;三级,虽设有对照组但是未采用随机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的评价;四级,无对照组的非实验性的研究;五级,专家的建议。

3循证观察通过设计合适的观察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实施试图改变的实践模式,例如临床的研究、改变模式后的影响及稳定性的调查、特殊人群试验性的调查、成本效益的分析、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等。并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合成证据。根据证据的真实可靠性及其临床的实用性等方面来做出具体的评价,从而确定结论。循证护理不仅需要丰富的个人临床经验,也需要现有的、可信度高的研究证据。医护人员往往对教科书上的评价深信不疑,然而今天的“最佳”证据随时都有可能被更新、更安全、更准确、更有效的新证据取代。通过系统的评价可让结论更为科学可靠从而作为临床护理治疗决策的依据以及循证护理实践的重要指导;另外,通过应用相关综合研究的结果而分析产生的结论,可减少护理人员收集和评价原始信息的时间。

4循证应用在循证支持及循证观察获得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需要改变的护理干预或者护理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将现有的证据应用于的患者,考虑患者是否适用实验标准,考虑患者的期望与要求,制定较完整的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护理人员专业的知识技术是循证护理实践所需的前提条件,但护理人员作出临床决策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患者的期望和要求,充分的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的模式。特别是在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减轻患儿的陌生感,恐惧感。尽可能的实施固定性护理或连续性的护理,减少患儿的抵触性行为。同时运用自身的专业性知识耐心的向家长阐明患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家长作出对治疗有利的行为。护理中可运用以下沟通技巧:1,主动的介绍;鼓励患儿进行自我介绍;2,耐心倾听,交谈;3,有诚信;实事求是,并提供支持;4,保护患者的隐私;5,尊重患儿情绪变化;小儿情绪变化较快,要容许患儿在受伤时的哭泣;6,体现平等尊重;谈话时保持保持目光接触[5]。

循证护理的模式是针对在护理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通过收集权威的实证资料,从而来寻找出最佳的护理方法,应用批判性的眼光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的成效,是否需要无原则的进一步的展开研究,如此不断的循环上升,从而达到改进护理质量的最终目的。作为儿科的护理人员,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以及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还需要充分的了解掌握患儿及家长的性格特点,洞悉他们的心理变化,形成全方位有针对性的护理意识。循证护理模式,正是儿科护理所需要发展的模式,它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护理观念,目前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充分应用,近年来,世界上循证护理的研究得到迅猛的发展,我国在临床护理的实践现状也迫切需要我国的护理人员及时的来更新自身的知识,应用当前最为可靠的研究结论来指导临床的护理实践,从而确保患者能获得最有效的护理。循证护理将会是儿科护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1]毛淑琼.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静脉输液质量中的运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1,9(4Z):16.[2]曾莲.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7):3603-3604.[3]毛婷,朱念琼.循证护理教育国内现状及展望[J].当代护士,2007,8:10-12.[4]胡雁,杨华英.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5-248.[5]付建秋,陈晓旋.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210-211.

标签:;  ;  ;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范路路王宁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