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属于净水处理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池体,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有若干横流隔墙,相邻两道横流隔墙将絮凝池池体隔成横流流道,且相邻两道横流隔墙上设有位置相互错开的过水孔,使相邻横流流道连通形成横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每道横流流道内均平行间隔设有若干竖流折板,使横流流道形成竖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本实用新型中,水流在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形成折返流动,充分发挥了水力搅拌作用,提高了絮凝效果,同时利用水流的搅拌作用避免了池体角落发生淤积污泥的现象;取代了现有机械搅拌絮凝池,更加节能环保,维护方便,且运行费用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池体,所述的絮凝池池体的上游设有进水区(102),下游设有与沉淀池(400)相隔开的配水花墙(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有若干横流隔墙(101),相邻两道横流隔墙(101)将絮凝池池体隔成横流流道,且相邻两道横流隔墙(101)上设有位置相互错开的过水孔,使相邻横流流道连通形成横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每道所述的横流流道内均平行间隔设有若干竖流折板(105),所述的竖流折板(105)分为上侧折板(105a)和下侧折板(105b),所述的上侧折板(105a)和下侧折板(105b)在相应的横流流道内上下交替设置,使横流流道形成竖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
设计方案
1.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池体,所述的絮凝池池体的上游设有进水区(102),下游设有与沉淀池(400)相隔开的配水花墙(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有若干横流隔墙(101),相邻两道横流隔墙(101)将絮凝池池体隔成横流流道,且相邻两道横流隔墙(101)上设有位置相互错开的过水孔,使相邻横流流道连通形成横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每道所述的横流流道内均平行间隔设有若干竖流折板(105),所述的竖流折板(105)分为上侧折板(105a)和下侧折板(105b),所述的上侧折板(105a)和下侧折板(105b)在相应的横流流道内上下交替设置,使横流流道形成竖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依次具有一级絮凝区(100a)、二级絮凝区(100b)和三级絮凝区(100c),所述的一级絮凝区(100a)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105)间距小于二级絮凝区(100b)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105)的间距,所述的二级絮凝区(100b)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105)间距小于三级絮凝区(100c)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105)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絮凝区(100a)和二级絮凝区(100b)内的竖流折板(105)均采用波浪状折板结构,所述的三级絮凝区(100c)内的竖流折板(105)采用平面折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内相邻两道横流隔墙(101)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流折板(105)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装置(200),所述的排泥装置(200)具有设于每道横流流道底部的排泥管(201),所述的排泥管(201)的管壁上斜向下45°交错设有若干孔径为20mm的排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区(102)处还设有跌水堰(103),所述的跌水堰(103)的顶部还设有不锈钢堰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底部还建有下叠清水池(50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净水处理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
背景技术
絮凝是饮用水净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絮凝池是以水力絮凝池为主,这种絮凝池采用折板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现有的水力絮凝池主要采用折板使水流进行上下或左右单一方向的流动,例如中国专利号ZL201720405257.4,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12月5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低水量高效竖流式折板絮凝池,该申请案通过折板使水流形成上下方向的竖流运动,但其无法做到根据实际运行工况对设备的水力流动状态进行调节,且水力搅拌的效果欠佳,影响水体的絮凝效率。而采用机械搅拌,虽然能够根据实际工况对搅拌机转速进行调节,可对絮凝水力条件进行干预,但需要较高的设备维护能力,并消耗较高的能耗,而且对其内部的剪切涡旋难以做到精细调节,且其桨叶附近产生的较大剪切力,易使得已经生成的较大絮凝体被切碎,影响后续沉淀。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卧式机械搅拌装置,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发现经常发生淤积污泥,刮擦搅拌器浆板,常发生减速机组过力矩、烧毁电机、拉断链条等事故,严重影响水厂正常生产;采用立式搅拌装置,虽然取消链条由减速机直接驱动浆板搅拌,但仍然不能避免淤积污泥现象发生。经过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源为配水均匀性、水流经过构筑物的流速变化等原因导致。
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水力絮凝池进行改造,以提高水力絮凝池的混凝、絮凝效果,以便于代替机械搅拌方式的絮凝池。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饮用水净水处理过程使用的絮凝池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絮凝池池体内利用横流隔墙形成横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并在横流流道内利用竖流折板形成竖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使水流在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形成折返流动,充分发挥了水力搅拌作用,提高了混凝、絮凝效果,同时利用水流的搅拌作用避免了池体角落发生淤积污泥的现象;取代了现有机械搅拌絮凝池,在达到生产需求的情况下,更加节能环保,维护方便,且运行费用低。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池体,所述的絮凝池池体的上游设有进水区,下游设有与沉淀池相隔开的配水花墙,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有若干横流隔墙,相邻两道横流隔墙将絮凝池池体隔成横流流道,且相邻两道横流隔墙上设有位置相互错开的过水孔,使相邻横流流道连通形成横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每道所述的横流流道内均平行间隔设有若干竖流折板,所述的竖流折板分为上侧折板和下侧折板,所述的上侧折板和下侧折板在相应的横流流道内上下交替设置,使横流流道形成竖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依次具有一级絮凝区、二级絮凝区和三级絮凝区,所述的一级絮凝区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间距小于二级絮凝区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的间距,所述的二级絮凝区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间距小于三级絮凝区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的间距。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级絮凝区和二级絮凝区内的竖流折板均采用波浪状折板结构,所述的三级絮凝区内的竖流折板采用平面折板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内相邻两道横流隔墙的间距相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竖流折板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泥装置,所述的排泥装置具有设于每道横流流道底部的排泥管,所述的排泥管的管壁上斜向下45°交错设有若干孔径为20mm的排泥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区处还设有跌水堰,所述的跌水堰的顶部还设有不锈钢堰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絮凝池池体底部还建有下叠清水池。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在絮凝池池体的上游设有进水区,下游设有与沉淀池相隔开的配水花墙,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有若干横流隔墙,相邻两道横流隔墙将絮凝池池体隔成横流流道,每道横流流道内均平行间隔设有若干竖流折板,在絮凝池池体内利用横流隔墙形成横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并在横流流道内利用竖流折板形成竖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使水流在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形成折返流动,充分发挥了水力搅拌作用,提高了混凝、絮凝效果,同时利用水流的搅拌作用避免了池体角落发生淤积污泥的现象;取代了现有机械搅拌絮凝池,在达到生产需求的情况下,更加节能环保,维护方便,且运行费用低;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依次具有一级絮凝区、二级絮凝区和三级絮凝区,一级絮凝区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间距小于二级絮凝区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的间距,二级絮凝区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间距小于三级絮凝区横流流道内相邻的竖流折板的间距,使得水流混合翻滚由急到缓,达到前段快速混合絮凝、后段不破坏絮凝体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一级絮凝区和二级絮凝区内的竖流折板均采用波浪状折板结构,三级絮凝区内的竖流折板采用平面折板结构,也增强了前段的混合效果,降低后段对絮凝体的破坏;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还包括排泥装置,排泥装置具有设于每道横流流道底部的排泥管,排泥管的管壁上斜向下45°交错设有若干孔径为 20mm的排泥孔,通过定期反冲、排放,防止了池底淤积污泥;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其絮凝池池体底部还建有下叠清水池,提高了生产厂区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方向剖面图;
图5为图1中C-C方向剖面图;
图6为图1中D-D方向剖面图;
图7为图1中E-E方向剖面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絮凝池;100a、一级絮凝区;100b、二级絮凝区;100c、三级絮凝区;101、横流隔墙;102、进水区;103、跌水堰;104、一级絮凝区进水孔;105、竖流折板;105a、上侧折板;105b、下侧折板;106、一级絮凝区过水孔;107、二级絮凝区进水孔;108、二级絮凝区过水孔;109、三级絮凝区进水孔;110、三级絮凝区过水孔;200、排泥装置;201、排泥管;300、配水花墙;400、沉淀池;401、集水槽;402、沉淀池出水管;500、下叠清水池; 501、清水池进水管;502、清水池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平流沉淀池前置水力搅拌絮凝池,该絮凝池100建设于沉淀池400的前道工序,絮凝池100与沉淀池400之间通过配水花墙300分隔开来,在沉淀池400的下游设有集水槽401,沉淀池400的下游底部设有沉淀池出水管402,水流经絮凝池100混合絮凝,经过配水花墙300减小进入平流沉淀池400的水流流速,减小了对沉淀池400的扰动,然后水体中的絮凝体在沉淀池400上游逐渐沉淀至池底,并在沉淀池400下游溢流进入集水槽401内,经沉淀池出水管402流出。上述的絮凝池100包括絮凝池池体,絮凝池池体的上游设有进水区102,下游设有与沉淀池400相隔开的配水花墙300,絮凝池池体内由上游向下游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有若干横流隔墙101,横流隔墙101可由混凝土砌成,相邻两道横流隔墙101将絮凝池池体隔成横流流道,且相邻两道横流隔墙101上设有位置相互错开的过水孔,使相邻横流流道连通形成横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每道横流流道内均平行间隔设有若干竖流折板105,竖流折板105分为上侧折板105a和下侧折板 105b,上侧折板105a和下侧折板105b在相应的横流流道内上下交替设置,使横流流道形成竖向的“S”形往复折返流道。如图3所示,水流由进水区102流入絮凝池池体内,在横流流道内形成上下翻滚运动,图3中“☉”代表水流向上,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8710.7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15750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C02F1/52
专利分类号:C02F1/52
范畴分类:申请人: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局前街12号
发明人:王兴双;尚晓军;任中佳;王常山;陆丹华
第一发明人:王兴双
当前权利人: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桂珍
代理机构:32207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