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体育新闻报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闻报道,中国,体育报,里约,体育,体育新闻,中美。
中国体育新闻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艾险峰,张德胜,刘威[1](2019)在《开源分享理念下的中国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以2019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中的新闻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凭借网络媒体的发展壮大,"去中心化"的报道局面在新闻传播领域得以展现。在此背景下,内容生产成本更趋低廉,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更加及时,新闻报道的格局和质量将得以提升。本文在雷蒙德"开源"理念观照下,探讨我国体育赛事新闻报道进一步突破现有新闻采编机制局限,实现多元化和更广泛传播的可行性措施。针对2019年羽毛球亚洲锦标赛新闻运营过程中现行的新闻采编机制引发的局限和问题,提出应主动采用"开源分享"的理念,顺应报道"去中心化"趋势,优化体育赛事新闻报道,扩大传播影响力,提升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新闻与写作》期刊2019年11期)
余静荷[2](2019)在《中国体育新闻报道主流叙事的嬗变——以建国70周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70年以来,我国体育新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本文基于体育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主要从叙事学视域纵向探析我国建国70年来体育新闻主流叙事的演变过程,试图体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嬗变的过程。(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4期)
陶阳谷[3](2017)在《《中国体育报》运动员负面新闻报道研究(2007-2016)》一文中研究指出负面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敏感性、尖锐性以及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刻板印象,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在提倡“正能量”的当下,似乎也与主流价值观不符。但是一旦厘清负面新闻的功能,深究其定义,则会发现:在谈到“负面新闻”时,这个概念本身就蕴含着一种价值取向、评价标准,负面新闻的性质不是由新闻最终所产生的影响所决定的,而是由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所决定的;负面新闻的功能虽然容易让人顺其自然地联想到负面功能,但是其正面功能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负面新闻的引导规范和写作技法尤为重要。在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日,运动员在赛场尤其是在国际赛场上,往往不仅仅代表个人,而且也代表集体和国家,在这一点上,体育明星较之娱乐明星更具特殊性,所以运动员负面新闻更具研究价值。《中国体育报》是我国仅有的一份体育新闻日报,其主管单位为国家体育总局,公信力和权威性都为受众所肯定。以《中国体育报》为研究对象,能够有效地反映运动员负面新闻的历史和现状。搜集《中国体育报》2007年年初至2016年年底这10年的运动员负面新闻报道,共有523篇。通过对其历年负面新闻数量、版面分布、运动员国籍、新闻体裁、新闻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并结合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放眼世界,聚焦中美;娱乐化与规范化管理并存;讲究传播技巧,主要运用了“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诉诸理性”和“诉诸情感”等传播技巧;注重舆论引导,表现为对犯错的运动员的批评教育,对有关部门处罚运动员不良行为的报道,就运动员的不实负面新闻进行辟谣、澄清,有关运动员受伤或身亡的报道突出人文关怀或有关部门的努力。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一是倾向性影响客观性,倾向性体现在数量、内容和角度以及情感和态度上,应保持两者的平衡;二是报道形式单一,新闻价值有待提升,应丰富报道形式,强化深度报道;叁是负面新闻应掌控好“量”,舆论引导应把握好“度”,规避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7-05-20)
吴高璐[4](2017)在《当前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特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会,受到来自全世界的共同瞩目。这场体育的盛宴对于全世界的观众而言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盛会,对于全球各国媒体而言同样是一道百家争鸣的体育大餐。对于每一届奥运会的报道,中国媒体都抱以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投入许多的精力,同样,对于媒体而言是否能将奥运会成功报道也是一场“战役”。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为适应技术的革新和环境的变化,我国媒体针对奥运会专题的报道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2016年里约奥运会是中国媒体融合后的全力一战,在报道内容的各方各面也呈现出多种特点。本论文期望对我国媒体就2016年里约奥运会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力求总结出其报道内容的特点,探析我国媒体在里约奥运会期间新闻报道的创新、特点以及影响媒体报道内容的因素。进而为我国体育新闻的报道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5-01)
Murphy[5](2016)在《新赛季强势登陆 2016“锦鲲文化杯”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新闻发布会暨总冠名签约仪式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舞蹈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群众基础较好,对社会影响较为广泛的一个项目,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创立7年来,不仅为广大体育舞蹈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逐步成为了我国体育舞蹈的精品赛事活动。对于已经到来的2016年新赛季,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在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背景下,应势而动,开启了许多新的尝试。(本文来源于《尚舞》期刊2016年05期)
王楚涵[6](2016)在《《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已是奥运金牌大国,但和世界其他体育强国相比,体育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我国大众参与体育的热情不高;整体国民体质有待提高。在新环境下,研究新闻报道对社会体育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报道具有催化效果,能准确传递政府的方针政策,激发大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本文以《中国体育报》为例,就当前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详细研究。(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09期)
龚旭昱[7](2015)在《《中国体育报》1988-1998年间网球新闻报道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以1988年7月1日改版后的《中国体育报》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报》中的网球新闻报道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对1988—1998年间的《中国体育报》中的网球新闻报道进行统计,并结合《中国体育报》自身发展的历程、中国报纸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网球事业发展史以及中国举国体制下对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全运会的“金牌战略”的重视,将1988—1998年间的《中国体育报》的网球新闻报道进行以下分期:发展期(1988—1991年)、繁荣期(1992—1995年)和稳定期(1996—1998年),并对《中国体育报》网球报道叁个时期报道内容的特征和报道特征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在发展期《中国体育报》关于网球新闻报道的内容开始向国外网球新闻报道倾斜、国内外网球明星成为网球新闻报道的重点、国外网球新闻报道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在繁荣期网球报道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层次感也更丰富,网球新闻报道娱乐化倾向明显、网球图片新闻报道的比重日渐增大;在稳定期网球报道在内容更加完善,每个星期还增加网球专版,网球的报道量相较于之前有所回落,网球新闻报道占据体育头版的数量增多、网球独家新闻报道的数量上升、网球新闻报道风格雷同个性化风格的缺失。纵观《中国体育报》1988—1998年间网球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网球新闻报道在内容上、体裁上、形式上、数量上、规模上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下,《中国体育报》受到了其他专业性体育媒体的夹击逐渐失去了发行量和市场占有率。新媒体时代,专业体育电视和网络媒体给《中国体育报》带来了新的议题。市场化的竞争格局表明新闻质量是媒体竞争力的最佳考量,笔者给出了几点在新形势下未来《中国体育报》如何求生存谋发展的建议:采取独家报道、加强深度报道、鼓励明星报道、推崇大众网球报道,为《中国体育报》打造一条特色网球报道路线。(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期刊2015-06-01)
刘俏然[8](2014)在《从近八届全运会看《人民日报》和《中国体育报》体育新闻报道叁十年话语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体育赛事乃媒体必争之地,全运会作为一场体育群英会,更是引无数媒体竞折腰。《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代表了中国主流媒体的声音。《中国体育报》以其专业性,在国内体育类报刊领域占据重要一席。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选取1983—2013年的《人民日报》和《中国体育报》全运会报道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话语符号、传播形式、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语境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两份报纸叁十年间全运会报道的话语变迁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人民日报》和《中国体育报》报道全运会所呈现出的话语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具体表现为:话语符号呈现多样化趋势、传播形式呈现个性化趋势、话语主体呈现专业化趋势、话语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以及话语语境呈现时代化趋势。其中传播形式更加细微的表现为:固定全运专版,形成特色专栏;注重版式设计,使其更富时代气息;报道体裁更加丰富,尤以评论见长。而话语内容因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来自于体育事业和体育媒体自身的影响,所以呈现出从“政治宣传”到“体育新闻”、由“竞技至上”到“全民共享”、从“模式固化”到“人文内涵”的复杂性演变。而外部媒介技术环境对话语的影响也日渐深远。为应对社会环境变迁及媒介技术演变的挑战,首先,报纸媒体应增加体育新闻报道的趣味性,版面设计更加灵活,话语主体构成更趋多元化,形成稳定的体育新闻报道风格。其次,应更新体育观念,健全体育新闻体制,以受众为导向,深入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打造品牌,以公信力构建多元的体育媒介话语体系。第叁,应拓宽全运会体育新闻传播渠道,利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移动化平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缝链接式传播,彰显体育媒介话语传播的时代特征。(本文来源于《沈阳体育学院》期刊2014-12-01)
韩金[9](2014)在《《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选手在雅典、北京、伦敦叁届奥运会上的突出表现,以及突飞猛进的进步,不仅让奥运会成为全球60多亿人口积极参与的人类盛会,也为奥运在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奥运金牌大国,但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尚有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体育人口的不足,大众参与度不高,以及国民体质的尚待加强,即社会体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最大桎梏。在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大众媒体对社会体育新闻的报道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媒体的宣传作用是一剂有效催化剂,它可以准确传达国家政府信息,即方针、政策,同时优秀的报道篇目可以唤起民众的关注度,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与激情。相对于其他的专业体育报刊,《中国体育报》对社会体育的关注度是最高的,社会体育报道的数量与质量也是最突出的。本文选取《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传播学以及新闻编辑学相关理论,例如: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把关人”理论以及报纸版面、标题、结构等相关的设计与创新等等,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文本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出《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现状,总结出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通过文本分析得出:《中国体育报》在报道数量上,竞技体育新闻数量居高不下,社会体育新闻数量难以与之抗衡,媒体主观意识形态构成议题设置方向偏离;在报道体裁上,社会体育报道方式单一,以简短消息为主,缺乏深度报道;在报道版面上,综合版面缺失“社体”,固定版面报道模式僵化。通过以上分析,面对比较突出的问题,《中国体育报》应努力做到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提升新闻报道策划水准,加强深度报道,优化文字写作,以此体现平面媒体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的真正内涵;扩充社会体育新闻版面,挖掘社会体育新闻的传播价值。(本文来源于《沈阳体育学院》期刊2014-03-01)
汪晖[10](2013)在《从中美体育产业对比看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体育产业的悬殊规模和强弱现状,梳理中美两国报纸体育新闻报道"先发与后起"的发展轨迹和"权重差异",采集中国体育产业核心元素——竞赛表演业从弱到强、国民体育消费需求和人气的潜在能量,勾勒中国媒体体育新闻报道事业厚积薄发的未来。与体育消费市场的巨量投资和发展相呼应的是,中国媒体借助体育新闻报道所赢得的商业投入、赛事广告和赞助,报纸发行收入等将成为媒体经营的新的增长点。(本文来源于《传媒观察》期刊2013年08期)
中国体育新闻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国70年以来,我国体育新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本文基于体育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主要从叙事学视域纵向探析我国建国70年来体育新闻主流叙事的演变过程,试图体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嬗变的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体育新闻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1].艾险峰,张德胜,刘威.开源分享理念下的中国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以2019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中的新闻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9
[2].余静荷.中国体育新闻报道主流叙事的嬗变——以建国70周年为例[J].视听.2019
[3].陶阳谷.《中国体育报》运动员负面新闻报道研究(2007-2016)[D].湘潭大学.2017
[4].吴高璐.当前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特色研究[D].南昌大学.2017
[5].Murphy.新赛季强势登陆2016“锦鲲文化杯”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新闻发布会暨总冠名签约仪式报道[J].尚舞.2016
[6].王楚涵.《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商.2016
[7].龚旭昱.《中国体育报》1988-1998年间网球新闻报道变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
[8].刘俏然.从近八届全运会看《人民日报》和《中国体育报》体育新闻报道叁十年话语变迁[D].沈阳体育学院.2014
[9].韩金.《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4
[10].汪晖.从中美体育产业对比看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前景[J].传媒观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