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近海海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近海,海水,中国,透明度,胶州湾,原生动物,渤海。
中国近海海水论文文献综述
薛宇欢,熊学军,刘衍庆[1](2015)在《中国近海海水透明度分布特征与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了2006—2007年中国近海环境调查的透明度数据,绘制了中国近海4个季节的透明度分布图,分析了透明度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水深和入海径流对中国近海透明度分布影响最大。总体上,除长江口等重要河口区外,透明度等值线分布趋势基本与等深线一致,即近岸浅水区透明度最小,外海深水区透明度最大。由渤海至南海,透明度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统计表明,冬季透明度最小,夏季透明度最大。从透明度分布特征上看,长江口及其以东海域随季节的变化最为显着。而从透明度值变化上看,渤海海域随季节的变化最为显着。与历史数据对比,渤海、长江口以东海域及海南岛以西海域透明度值的观测结果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5年01期)
李莉[2](2014)在《中国近海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和海—气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简称VHCs)是大气中受关注度较高的痕量气体,既有温室效应又能与平流层中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大部分VHCs还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VHCs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气中VHCs的来源主要有天然源和人为源。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可能是大气中VHCs的重要的天然源,也可能是其汇。占全球71%的海洋对大气中VHCs的源和汇的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气界面层是VHCs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开展对海水中VHCs的分析和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论文以中国近海(东海、黄海和渤海)以及胶州湾作为研究目标,研究了7种VHCs浓度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1,1,1-叁氯乙烷的海-气通量及其饱和异常值;并且粗略估算了中国近海的释放对全球海洋释放的贡献。经过仔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本论文得到如下结论。(1)于2009年11月18日-12月25日对黄海及长江口周边海域的VHCs的浓度分布和5种VHCs的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溴甲烷、二氯乙烯、氯仿、叁氯乙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烯的浓度范围为0.24~10.22、1.11~15.8、0.67~49.22、1.59~14.46、1.31~6.34和5.59~71.68pmol/L,平均浓度为1.57、4.14、8.44、4.59、3.54和19.30pmol/L。VHCs的浓度受黄海环流和东海环流的影响,且部分VHCs的浓度可能与浮游生物的活动有关。北黄海中VHCs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部分河流入海口处浓度较高;南黄海中的VHCs的近岸浓度高于远海浓度;长江口区域高浓度的VHCs出现在河口外。溴甲烷、叁氯乙烷和四氯化碳的饱和异常值范围分别为-96.34~584.99%、74.77~1987.11%和-75.99~10.30%,其平均饱和异常值分别为-0.62%、436.78%和-39.22%。溴甲烷、四氯化碳、叁氯乙烷、氯仿和叁氯乙烯的通量范围为-16.76~38.55、-25.72~0.72、0.19~48.87、-174.79~153.50和0.72~154.92nmol m-2d-1,平均通量分别为-1.27、-6.01、9.75、-33.24和36.88nmol m-2d-1。11-12月(秋末)的黄海和长江口调查海域是溴甲烷、四氯化碳和氯仿的汇,是叁氯乙烯和叁氯乙烷的源。海气通量的大小与风速和VHCs的海气间的浓度梯度有关。(2)于2010年9月对黄海和渤海7种VHCs的浓度分布和4种VHCs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氯甲烷、溴甲烷、二氯乙烯、氯仿、叁氯乙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烯的浓度范围为51.69~156.26、1.14~4.34、5.15~18.79、3.79~124.43、0.35~7.82、1.17~11.61和5.63~43.39pmol/L,平均浓度分别为89.87、2.34、12.12、28.31、5.49、2.99和25.07pmol/L。VHCs在北黄海和渤海的分布规律很不明显,渤海VHCs的最低浓度一般位于人为影响较小的中部海域;南黄海沿岸的VHCs的浓度较高。溴甲烷、氯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饱和异常值范围为-27.61~185.69%、-29.31~125.66%、-69.43~263.22%和-76.25~463.04%,其平均值分别为46.85%、25.65%、-16.85%和296.72%。由于复杂的水文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VHCs饱和异常值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海气通量计算结果表明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海气通量的范围为-71.94~266.05、-3.67~11.80、-13.38~16.77和-0.15~52.96nmol m-2d-1,其平均通量为27.28、1.36、-0.61和12.86nmol m-2d-1。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全年通量(黄渤海)分别是0.19、0.018、-0.013和0.24Gg/y。计算结果表明,9月的黄海和渤海调查海区是四氯化碳的汇,是氯甲烷、溴甲烷和叁氯乙烷的源。海气通量的大小与表层水中VHCs的浓度、水温和风速有关。溴甲烷和叁氯乙烷的通量变化与饱和异常值的变化趋势类似。(3)于2010年6月对东海7种VHCs的浓度分布和4种物质的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甲烷、溴甲烷、二氯乙烯、叁氯乙烯、氯仿、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浓度范围为49.37~105.72、1.31~13.80、5.11~11.21、5.51~25.25、9.26~23.71、0.71~15.55和1.31~14.89pmol/L,平均浓度分别为为80.46、4.12、9.06、12.89、17.98、7.71和9.39pmol/L。在沿岸流、东海环流、长江冲淡水以及生物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VHCs在长江口和近岸的浓度较高(除叁氯乙烯以外),近岸向外海浓度逐渐减少。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饱和异常值的范围是-34.22~43.33%、-41.51~431.89%、-32.51~269.19%和-15.78~846.54%,平均异常值分别为8.47%、65.63%、99.72%和511.29%。计算结果表明6月东海VHCs均处于过饱和状态。海气通量计算结果表明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海气通量的范围为-88.10~174.10、-5.08~60.59、-2.71~68.23和-0.85~78.22nmol m-2d-1,其平均通量分别为29.48、7.42、14.70和29.56nmol m-2d-1。6月的东海是这4种VHCs的源。海气通量的大小与风速、温度、海气界面的浓度梯度等共同决定。(4)通过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对胶州湾的调查,获得了胶州湾表层海水中VHCs的浓度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由于海水的潮汐运动、陆地径流、海水养殖和水上运输等的影响,VHCs的分布趋势并不一致。一般表现为在东部近岸河口处的浓度较高,北部浓度较高,中部和湾口浓度较低。胶州湾表层海水中VHCs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不同物质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冬季氯甲烷的浓度最高,溴甲烷的最高浓度在秋季,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烯在夏季的浓度最高,二氯乙烯、氯仿和叁氯乙烷的浓度在春季最高,在秋季最低。VHCs的季节变化可能与水温、陆地径流的大小和生物的活动等有关。VHCs的海气通量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胶州湾是VHCs的源,海气通量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和风速有关。尽管胶州湾VHCs的浓度高于外海的浓度,但是胶州湾的风速和温度较低,以致胶州湾的月平均海气通量稍高于外海的调查结果,8月VHCs(氯甲烷除外)月平均通量甚至低于东海(6月)的海气通量结果。胶州湾的面积小,因此胶州湾的海气通量对局部海域的贡献较大,但对中国近海的贡献很小。(5)本文调查中均未发现VHCs的浓度及其饱和异常值与环境因素之间、不同的VHCs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即便是利用四氯化碳的饱和异常值对VHCs的饱和异常值进行热力学校正后,也未发现VHCs的饱和异常值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这也表明VHCs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人为源又有天然源;由于VHCs浓度的影响因子较多,如温度、Chl-a、细菌、海水的运动、近岸释放等,难以推知它们各自的影响强度。(6)经过简单外推后,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年海气通量(东海、黄海和渤海)分别为0.60、0.22、0.62和1.33Gg/y。占全球海洋面积的0.33%的中国近海的释放约占全球海洋释放量的0.09%、0.39%、4.43%和0.19%,中国近海的氯甲烷和叁氯乙烷的释放量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8)
随伟伟,丁海兵,杨桂朋,陆小兰,李文娟[3](2013)在《微藻脂肪酸在中国近海缺氧海水-沉积物界面中的降解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系列培养实验,模拟了有机物在中国近海季节性缺氧环境沉积物-海水界面的降解过程.以中国近海典型的赤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对中肋骨条藻中的几种典型脂类生物标志物在不同程度缺氧海水-沉积物界面中的降解行为进行追踪.通过分析测定不同培养时间获取的不同含氧体系(氧饱和度100%、50%,25%和0%)中中肋骨条藻4种主要脂肪酸[14:0、16:0、16:1(7)、20:5]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前2~3周4种脂肪酸迅速减少,之后则变化很慢甚至几乎不变.在不同含氧体系中4种脂肪酸的降解存在很大差异,14:0、16:1(7)、20:5经过两个月的培养,在4种不同含氧体系中几乎降解完全,而16:0在4种体系中剩余25%~35%.根据multi-G模型对4种脂肪酸降解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每种化合物可以分为降解较快和较慢的部分,各化合物的平均降解速率常数k av范围在0.079~0.84 d-1,14:0与16:1(7)的降解在25%含氧体系中最快,在降解最快的体系中,14:0的k av是最慢体系(含氧50%)的2.3倍,16:1(7)的k av是最慢体系(含氧100%)的1.7倍;16:0的最快降解速率出现在无氧体系中(0.17 d-1),是最慢体系[50%含氧体系(0.079 d-1)]的2.1倍;20:5的降解速率常数则与含氧量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影响中国近海缺氧海区沉积物-海水界面中中肋骨条藻中脂肪酸降解的因素除了含氧量之外,有机化合物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环境中微生物作用等对其降解也存在着很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11期)
李文娟,杨桂朋,随伟伟,陆小兰,孙立群[4](2012)在《脂类化合物在中国近海缺氧海水中的降解过程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底层海水季节性的低氧/缺氧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河口/近海与陆架浅海生态系统安全的要素之一。近些年来,我国一些主要河口及附近海域如长江口、珠江口经常观测的季节性缺氧现象,伴随着频繁发生的赤潮,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研究有机物在这些环境中的降解,对研究近海碳循环和海洋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近海常见的赤潮藻中肋骨条藻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模拟实验,追踪该微藻中的几种脂类生物标志物在不同缺氧环境海水中的降解行为,模拟有机物在中国近海缺氧海水中的降解过程。通过调配氧气和氮气体积比例建立含氧量分别为0%,25%,50%和100%不同程度的缺氧环境,并对指数生长后期的中肋骨条藻进行系列培养。通过对不同时间获取的不同含氧体系中微藻细胞内的主要饱和脂肪酸14:0,16:0,18:0和胆固醇的含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实验的第一周,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90%左右的脂肪酸被降解,在100%含氧量条件下降解度最高,达到91.3%;而在无氧环境中,降解度只有75%。胆固醇的降解度较低,在四组体系中降解度依次为33.1%(0%组),36.6%(25%组),35.3%(50%组),39.8%(100%)。培养时间为约为30天时,各体系中大部分脂肪酸被降解。此时,固醇类仍显示较低的降解度:59.5%(0%组),73.2%(25%组),76.5%(50%组),83.2%(100%组)。培养结束(t=90d)时,无氧海水中只残留少量脂肪酸,其余不同含氧体系中的脂肪酸几乎完全降解。固醇类最后的降解度显示为:69.5%(0%组),86.4%(25%组),83.9%(50%组),全部降解(100%组)。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培养过程中,无氧(0%组)体系中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度明显低于含氧体系,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有机物降解最快;脂肪酸的降解明显快于胆固醇,可能是由于控制降解过程的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胆固醇所致;在所有体系中,大部分的脂肪酸在一周内被降解,而剩下的小部分脂肪酸需要近叁个月的时间接近完全降解,表明与脂肪酸相关的脂类化合物的结构对脂肪酸的降解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11-01)
卢婧雯,张心齐,杜丽丽,杨志坚,吴敏[5](2012)在《中国东海及南海近海4采样点海水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从中国东海和南海近海海水样品中分离得到105株细菌,探讨了不同海区可培养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特点.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分离菌株分属于2个细菌门的14个种,南海分离菌株分属于3个细菌门的19个种.其中,东海分离菌株中α-变形菌占33.3%,γ-变形菌占57.2%,厚壁菌门细菌占9.5%.南海分离菌株中α-变形菌占41.9%,γ-变形菌占35.5%,拟杆菌门细菌占17.7%,厚壁菌门细菌占4.8%.东海和南海样品的分离菌株在种属水平上的多样性差异明显,后者的多样性指数高于前者.(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押淼磊,王新红,李永玉,吴玉玲[6](2012)在《中国近海表层海水中六氯苯的环境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六氯苯(HCB)在早期作为廉价的广谱杀虫剂而广泛使用,它在空气、水体和沉积物中有长的半衰期,因此在环境中持久存在。目前全球每年仍有高达12,000~92,000Kg(平均约为23,000Kg)的HCB释放到环境中去。我国虽然禁止了其作为农药的使用,但仍保留HCB的生产,主要用于生(本文来源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2暨第七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5-17)
张志锋,王燕,韩庚辰[7](2012)在《中国近海海水主要参数基线值及其污染状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07年中国近海表层海水调查数据剔除异常值,进行态性检验后,确定了近海表层海水主要参数的环境基线,初步探讨了环境基线值的区域差异、时间变化趋势及近海海水中各参数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近海表层海水基线值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渤海最高,黄东海次之、南海最低的分布特征;与1997年调查结果相比,黄海、东海、南海表层海水基线普遍升高,近海海水污染加重;海水严重污染海区出现在渤海近岸、山东半岛两侧近岸、连云港-福州近岸、长江口杭州湾、雷州半岛及广西沿岸海域,由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排污是我国近岸海水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最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验证表明,陆源工业排污是海水环境基线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农业排污、生活污水及大气沉降也是海水环境污染基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02期)
夏清艳[8](2011)在《中国近海海水中溶解氨基酸的分布与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解氨基酸(TDAA,又称THAA)是海水中溶解有机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溶解结合态(DCAA)和溶解游离态氨基酸(DFAA)两部分构成,溶解氨基酸主要以DCAA形式存在,仅1%~35%为DFAA,DFAA在海水中含量较小,却是海洋中自养生物的重要氮源,是异养生物重要的氮源和碳源。氨基酸是海水中比较活跃的物质,也是最容易辨认的有机物组分,参与并影响众多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开展海洋中溶解态氨基酸的研究对研究海洋有机物来源、循环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近海海域(南海、黄海、渤海、东海)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四个海域中溶解氨基酸,同时对溶解氨基酸与环境因子(叶绿素a、DOC和细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009年冬季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溶解氨基酸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表层海水THAA、DFAA及DCAA平均浓度分别为2.59μmol/L、0.42μmol/L和2.17μmol/L。THAA分布基本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DFAA分布则规律性较差,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DCAA与DFAA中占较大比例的个体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个体氨基酸间的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THAA、DCAA和DFAA中分别有5对、4对及9对个体氨基酸间具有显着正相关性。溶解氨基酸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THAA、DFAA、DCAA与环境因子(Chl-α、DOC)均不存在显着相关性。2.对2009年11月(冬季)及2010年4月(春季)黄海海水中溶解氨基酸进行调查研究显示:冬季黄海表层海水中THAA、DFAA和DCAA平均浓度分别为6.13μmol/L、1.10μmol/L及5.03μmol/L;春季DFAA的浓度高于冬季海水中DFAA的浓度,春季海水中THAA、DFAA和DCAA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7μmol/L、0.90μmol/L及1.57μmol/L。DFAA的垂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表层海水中DFAA浓度较小,中层出现DFAA的最高值,在底层也出现溶解游离氨基酸的高值区。DCAA与DFAA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占较大比例的个体氨基酸分别是丙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个体氨基酸间的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THAA、DCAA和DFAA中分别有18对、14对及12对个体氨基酸间具有显着正相关性。THAA、DFAA、DCAA与Chl-α相关性分析显示,冬季与春季海水中溶解氨基酸与Chl-α均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冬季,溶解氨基酸与细菌丰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DFAA与DCAA均与细菌丰度呈负相关,但是不具有显着性相关;春季,表层海水中THAA、DFAA、DCAA与DOC之间均不存在显着性相关。3.对2010年4月(春季)渤海海水中溶解氨基酸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表层THAA、DFAA和DCAA平均浓度分别为3.81μmol/L、1.46μmol/L及3.35μmol/L;微表层中DFAA和DCAA平均浓度分别为0.80μmol/L及3.41μmol/L。微表层对DFAA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富集因子为1.81±0.07。表层海水中THAA、DCAA和DFAA中主要成分基本相同,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占较大比例的个体氨基酸;DFAA中苏氨酸也占较高的比例。微表层中DFAA中个体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表层中DFAA的组成比例相近,由此得出结论:微表层不会选择性地富集某种个体氨基酸,对所有个体氨基酸均有相同的富集作用。表层海水中个体氨基酸间的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THAA、DFAA和DCAA中分别有10对、7对和5对个体氨基酸间呈显着性正相关。溶解氨基酸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THAA、DFAA、DCAA与环境因子(Chl- a、DOC)之间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4.对2009年冬季东海表层海水中DFAA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DFAA浓度变化范围为0.29~0.87μmol/L,平均浓度为0.51±0.18μmol/L,其分布大致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DFAA中含较高比例的个体氨基酸分别为丝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缬氨酸,它们占DFAA的62.25%。相关性分析显示,DFAA与Chl-α、DOC之间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4-01)
彭临慧,王桂波[9](2008)在《中国近海悬浮颗粒物海水声波衰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颗粒物声吸收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南黄海和莱州湾海洋调查数据,对中国近海实际海域悬浮颗粒物海水在声呐工作频段内的声波衰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悬浮颗粒物浓度高的海水区域内,悬浮颗粒物粘滞性声吸收所造成的声波衰减与不计及颗粒物存在的海水声吸收相比不可忽略。计算分析同时表明,在声呐工作频段内,颗粒物的散射声吸收可以忽略不计。取可使粘滞衰减为较大值的粒径为5μm的悬浮颗粒物海水进行计算,在低于几十千赫兹的频率范围内,当泥沙类悬浮颗粒物浓度高于0.1kg/m~3、有机类悬浮颗粒物浓度高于1kg/m~3,颗粒物粘滞衰减系数将大于清澈海水的衰减系数。泥沙类悬浮颗粒物海水浓度高于0.1kg/m~3、有机类悬浮颗粒物海水浓度高于1kg/m~3,可以作为是否需要计及颗粒物声吸收的比较保守的估计判据,或是作为悬浮颗粒物海水达到声学混浊的估计判据。(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中文版)》期刊2008年05期)
周杨[10](2007)在《中国近海部分海水鱼类寄生粘孢子虫的分类学研究与地理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粘孢子虫是海淡水鱼类专性寄生虫,同时也是海淡水鱼类水产养殖的一大类病原性生物。国内淡水粘孢子虫的研究较早,较多,而对海洋粘孢子虫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的海域也较有限,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海域迄今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实验室在2005年起就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本论文作为此项工作的继续,主要涉及2006年在东南沿海厦门沿岸(24o26ˊN, 118o04ˊE)的部分海水鱼类(养殖水体及自然水体)上的18种粘孢子虫以及青岛沿岸的1种粘孢子虫的形态分类学研究,涉及粘体门粘孢子虫纲的2目、6科、7属。它们分别是:两极虫属的褐菖鲉两极虫Myxidium sebastisca n. sp.,方柱鱵两极虫Myxidium hemiramphi n. sp.,石斑鱼两极虫Myxidium epinephelum Zhao & Huang, 2006,厦门两极虫Myxidium xiamenense Zhao & Huang, 2006,球形两极虫Myxidium sphaericum Thélohan, 1892;角形虫属的斯普氏角形虫Ceratomyxa sprenti Moser et al., 1989,眼镜鱼角形虫Ceratomyxa menae n. sp.,鲳鲹角形虫Ceratomyxa trachinoti n. sp.,简单角形虫Ceratomyxa simplex Zhao & Song, 2003,鲻鱼角形虫Ceratomyxa mugila Zhao & Huang, 2006,渤海角形虫Ceratomyxa bohaiensis n. sp.;薄壳虫属的大孢薄壳虫Leptotheca macrospora Auerbach, 1909;弧形虫属的波比弧形虫Sphaeromyxa balbianii Thelohan, 1895,弧形虫未定种Sphaeromyxa sp.;单极虫属的海鲇单极虫Thelohanellus ariusi n. sp.;戴维虫属的褐菖鲉戴维虫Myxodavisia sebastisca n. sp.;库道虫属的花瓣库道虫Kudoa petalum n. sp.,金字塔库道虫Kudoa puramis n. sp.,具钩库道虫Kudoa uncinata n. sp.。本研究所采取的实验方法和分类系统均参照赵元莙(2000)所提出的方法和提倡的分类安排,描述则参照Lom & Arthur (1989)以及Lom & Dyková(1992)提出的方法进行。(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中国近海海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简称VHCs)是大气中受关注度较高的痕量气体,既有温室效应又能与平流层中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大部分VHCs还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VHCs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气中VHCs的来源主要有天然源和人为源。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可能是大气中VHCs的重要的天然源,也可能是其汇。占全球71%的海洋对大气中VHCs的源和汇的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气界面层是VHCs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开展对海水中VHCs的分析和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论文以中国近海(东海、黄海和渤海)以及胶州湾作为研究目标,研究了7种VHCs浓度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1,1,1-叁氯乙烷的海-气通量及其饱和异常值;并且粗略估算了中国近海的释放对全球海洋释放的贡献。经过仔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本论文得到如下结论。(1)于2009年11月18日-12月25日对黄海及长江口周边海域的VHCs的浓度分布和5种VHCs的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溴甲烷、二氯乙烯、氯仿、叁氯乙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烯的浓度范围为0.24~10.22、1.11~15.8、0.67~49.22、1.59~14.46、1.31~6.34和5.59~71.68pmol/L,平均浓度为1.57、4.14、8.44、4.59、3.54和19.30pmol/L。VHCs的浓度受黄海环流和东海环流的影响,且部分VHCs的浓度可能与浮游生物的活动有关。北黄海中VHCs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部分河流入海口处浓度较高;南黄海中的VHCs的近岸浓度高于远海浓度;长江口区域高浓度的VHCs出现在河口外。溴甲烷、叁氯乙烷和四氯化碳的饱和异常值范围分别为-96.34~584.99%、74.77~1987.11%和-75.99~10.30%,其平均饱和异常值分别为-0.62%、436.78%和-39.22%。溴甲烷、四氯化碳、叁氯乙烷、氯仿和叁氯乙烯的通量范围为-16.76~38.55、-25.72~0.72、0.19~48.87、-174.79~153.50和0.72~154.92nmol m-2d-1,平均通量分别为-1.27、-6.01、9.75、-33.24和36.88nmol m-2d-1。11-12月(秋末)的黄海和长江口调查海域是溴甲烷、四氯化碳和氯仿的汇,是叁氯乙烯和叁氯乙烷的源。海气通量的大小与风速和VHCs的海气间的浓度梯度有关。(2)于2010年9月对黄海和渤海7种VHCs的浓度分布和4种VHCs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氯甲烷、溴甲烷、二氯乙烯、氯仿、叁氯乙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烯的浓度范围为51.69~156.26、1.14~4.34、5.15~18.79、3.79~124.43、0.35~7.82、1.17~11.61和5.63~43.39pmol/L,平均浓度分别为89.87、2.34、12.12、28.31、5.49、2.99和25.07pmol/L。VHCs在北黄海和渤海的分布规律很不明显,渤海VHCs的最低浓度一般位于人为影响较小的中部海域;南黄海沿岸的VHCs的浓度较高。溴甲烷、氯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饱和异常值范围为-27.61~185.69%、-29.31~125.66%、-69.43~263.22%和-76.25~463.04%,其平均值分别为46.85%、25.65%、-16.85%和296.72%。由于复杂的水文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VHCs饱和异常值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海气通量计算结果表明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海气通量的范围为-71.94~266.05、-3.67~11.80、-13.38~16.77和-0.15~52.96nmol m-2d-1,其平均通量为27.28、1.36、-0.61和12.86nmol m-2d-1。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全年通量(黄渤海)分别是0.19、0.018、-0.013和0.24Gg/y。计算结果表明,9月的黄海和渤海调查海区是四氯化碳的汇,是氯甲烷、溴甲烷和叁氯乙烷的源。海气通量的大小与表层水中VHCs的浓度、水温和风速有关。溴甲烷和叁氯乙烷的通量变化与饱和异常值的变化趋势类似。(3)于2010年6月对东海7种VHCs的浓度分布和4种物质的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甲烷、溴甲烷、二氯乙烯、叁氯乙烯、氯仿、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浓度范围为49.37~105.72、1.31~13.80、5.11~11.21、5.51~25.25、9.26~23.71、0.71~15.55和1.31~14.89pmol/L,平均浓度分别为为80.46、4.12、9.06、12.89、17.98、7.71和9.39pmol/L。在沿岸流、东海环流、长江冲淡水以及生物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VHCs在长江口和近岸的浓度较高(除叁氯乙烯以外),近岸向外海浓度逐渐减少。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饱和异常值的范围是-34.22~43.33%、-41.51~431.89%、-32.51~269.19%和-15.78~846.54%,平均异常值分别为8.47%、65.63%、99.72%和511.29%。计算结果表明6月东海VHCs均处于过饱和状态。海气通量计算结果表明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海气通量的范围为-88.10~174.10、-5.08~60.59、-2.71~68.23和-0.85~78.22nmol m-2d-1,其平均通量分别为29.48、7.42、14.70和29.56nmol m-2d-1。6月的东海是这4种VHCs的源。海气通量的大小与风速、温度、海气界面的浓度梯度等共同决定。(4)通过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对胶州湾的调查,获得了胶州湾表层海水中VHCs的浓度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由于海水的潮汐运动、陆地径流、海水养殖和水上运输等的影响,VHCs的分布趋势并不一致。一般表现为在东部近岸河口处的浓度较高,北部浓度较高,中部和湾口浓度较低。胶州湾表层海水中VHCs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不同物质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冬季氯甲烷的浓度最高,溴甲烷的最高浓度在秋季,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烯在夏季的浓度最高,二氯乙烯、氯仿和叁氯乙烷的浓度在春季最高,在秋季最低。VHCs的季节变化可能与水温、陆地径流的大小和生物的活动等有关。VHCs的海气通量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胶州湾是VHCs的源,海气通量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和风速有关。尽管胶州湾VHCs的浓度高于外海的浓度,但是胶州湾的风速和温度较低,以致胶州湾的月平均海气通量稍高于外海的调查结果,8月VHCs(氯甲烷除外)月平均通量甚至低于东海(6月)的海气通量结果。胶州湾的面积小,因此胶州湾的海气通量对局部海域的贡献较大,但对中国近海的贡献很小。(5)本文调查中均未发现VHCs的浓度及其饱和异常值与环境因素之间、不同的VHCs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即便是利用四氯化碳的饱和异常值对VHCs的饱和异常值进行热力学校正后,也未发现VHCs的饱和异常值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这也表明VHCs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人为源又有天然源;由于VHCs浓度的影响因子较多,如温度、Chl-a、细菌、海水的运动、近岸释放等,难以推知它们各自的影响强度。(6)经过简单外推后,氯甲烷、溴甲烷、四氯化碳和叁氯乙烷的年海气通量(东海、黄海和渤海)分别为0.60、0.22、0.62和1.33Gg/y。占全球海洋面积的0.33%的中国近海的释放约占全球海洋释放量的0.09%、0.39%、4.43%和0.19%,中国近海的氯甲烷和叁氯乙烷的释放量较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近海海水论文参考文献
[1].薛宇欢,熊学军,刘衍庆.中国近海海水透明度分布特征与季节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15
[2].李莉.中国近海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和海—气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3].随伟伟,丁海兵,杨桂朋,陆小兰,李文娟.微藻脂肪酸在中国近海缺氧海水-沉积物界面中的降解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2013
[4].李文娟,杨桂朋,随伟伟,陆小兰,孙立群.脂类化合物在中国近海缺氧海水中的降解过程模拟研究[C].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5].卢婧雯,张心齐,杜丽丽,杨志坚,吴敏.中国东海及南海近海4采样点海水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
[6].押淼磊,王新红,李永玉,吴玉玲.中国近海表层海水中六氯苯的环境行为[C].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2暨第七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7].张志锋,王燕,韩庚辰.中国近海海水主要参数基线值及其污染状况探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2
[8].夏清艳.中国近海海水中溶解氨基酸的分布与组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9].彭临慧,王桂波.中国近海悬浮颗粒物海水声波衰减[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8
[10].周杨.中国近海部分海水鱼类寄生粘孢子虫的分类学研究与地理分布[D].重庆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