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罗荣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历史,扶桑,马克思主义,太平天国,发展观,近现代史。
罗荣渠论文文献综述
牛大勇[1](2019)在《严师 恩师 良师——怀念罗荣渠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1978年,我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时,罗荣渠老师尚属"中年教师"之列,主讲拉丁美洲史。那时专业划分得很清楚,我是中国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机会选修他的课。但他发表的一些论文,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我拜读过。在差不多每隔二十年左右就会出现一轮的中国先祖是美洲大陆发现者的热议中,他分别在1962年、1983年以严密细致的论证,指出中国先祖并不具备这个条件和能力,学术界因此便冷静了一些。出于对国家面临的重大(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李文[2](2019)在《罗荣渠: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学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要:罗荣渠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世界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东亚现代化研究、中国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现代化研究在中国史学界迅速展开,渐次扩展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影响广泛,渐成显学(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9-05-21)
刘薇薇[3](2018)在《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阅读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认识到他对于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路径的独到理解。他的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发展的一元多线论等观点,对我国现阶段现代化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8年11期)
郝斌[4](2018)在《回头再看罗荣渠》一文中研究指出罗荣渠由史转向理论的路子,在当时的历史系中,乃是旁出一枝,离开了传统,人们私下议论起来,视其为“海派”、说他“赶时髦”的不少。君不见,自打此后,另一条不同于既往传统、由史入论、注重理论创新的治学之道渐成气候,进而稳定下来。罗荣渠先生离开我们二十(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3-09)
林被甸[5](2018)在《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罗荣渠四川省荣县人,着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历史学领域现代化理论与历史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1945年秋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56年起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任教。除了现代化研究外,罗荣(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18-02-02)
赵兴强[6](2017)在《浅谈罗荣渠先生《现代化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可以发现罗先生出生于1927年,那是一个充满忧患与动荡的年代,也是中国需要浴火重生而崛起的年代。透过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中国人已经为中国的崛起与"现代化"努力奋斗。而何为"现代化"?如何建设"现代化"?是下面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7年23期)
董正华[7](2017)在《独把春光磨铁砚》一文中研究指出罗荣渠先生一贯重视史学的社会意义,认为“通”比“专”更有价值,因而不愿为自己专长的美洲史、中美关系史所拘,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世界历史重大理论课题的综合研究上,计划在一定时期以后,再把研究所获用于探索中国与西方历史的共同性与特殊性。今年8月29日((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11-10)
李开林[8](2014)在《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后,伴随着外来的挑战和冲击,中国被纳入世界现代化大潮中,现代化也随之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从此,仁人志士的现代化探索和专家学者的现代化研究同心合力、并行不悖,使中国现代化实践和现代化理论不断深入和丰富。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见证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罗荣渠不仅开拓性地筹建了“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而且现代化创新成果颇丰,其现代化思想影响广泛,是中国现代化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全面而系统地研究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不仅有助于弱化有关研究的零散性、局部性等不足,而且也能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由四章“正文”和“结语”构成的本文,立足于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国内外背景和生平学术积淀,以罗荣渠现代化理论原典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释读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文本释读、内外史比较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就罗荣渠概念层面、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的现代化思想,进行了纵横双向的多维分析。文章认为,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认识独到、影响广泛。罗荣渠基于宏观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整体性研究。他对现代化研究领域的“现代”、“近代”以及“现代化”等重要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纵览了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模式和道路,提出着名的以“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为分析视角的“中轴理论”,对历史发展动因、历史发展阶段、历史发展因素等“现代化”研究领域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对世界历史研究以及现代化理论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罗荣渠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重点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现代化的“四重奏”理论,比较全面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现代化的宏观历程和主要矛盾。进而,批判了近现代史研究中,长期一尊为大的“革命史范式”分析法,积极倡导把“现代化范式”作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方法,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和热烈支持。罗荣渠基于宏观史学视角研究现代化,巧妙地结合了历史学和现代化理论,修葺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引领了中国现代化研究新潮流,从而,发展了中国现代化理论,彰显了历史学家史学责任。与此同时,由于时代的客观规定性以及个人研究的有限性,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商榷之处和遗漏之点。随着世界现代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和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深入发展,后人定会对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进行补充完善,丰富革新。(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肖托[9](2014)在《罗荣渠现代化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革命史教学范式”成为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唯一范式。从这一范式出发,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内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反帝反封,其缺陷是使本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概念化、脸谱化、线条化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开始从革命史范式向近代化范式转变。它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传统中国在回应西方挑战过程中,通过自我更新与适应而走向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近代化和社会结构近代转型的历史。这一范式已经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成为主流范式。在诸多的现代化理论中,罗荣渠现代化史观是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他提出的现代化的动力论、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论等,为高中历史教学范式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罗荣渠现代化史观为指导,尝试以思想现代化为主线进行中国近代以来思想史的教学设计,确定思想现代化的教学目标,并将思想现代化分为“取舍之间”,“革命与反思”,“两条道路的抉择”,“改变自己,走向世界”四个过程。高中历史教学的这一范式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维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王加丰[10](2010)在《罗荣渠先生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和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对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与体系所提出的一些设想,至今仍很有价值,这里仅作一个简略的介绍。(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罗荣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要:罗荣渠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世界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东亚现代化研究、中国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现代化研究在中国史学界迅速展开,渐次扩展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影响广泛,渐成显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罗荣渠论文参考文献
[1].牛大勇.严师恩师良师——怀念罗荣渠先生[J].社会科学论坛.2019
[2].李文.罗荣渠: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学术价值[N].深圳特区报.2019
[3].刘薇薇.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几点思考[J].时代报告.2018
[4].郝斌.回头再看罗荣渠[N].文汇报.2018
[5].林被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N].学习时报.2018
[6].赵兴强.浅谈罗荣渠先生《现代化新论》[J].农家参谋.2017
[7].董正华.独把春光磨铁砚[N].文汇报.2017
[8].李开林.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9].肖托.罗荣渠现代化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D].江西师范大学.2014
[10].王加丰.罗荣渠先生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和体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