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人坐推训练器。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双人坐推训练器包括立柱,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坐推器;所述坐推器包括推杆和坐椅,所述坐椅包括坐板和背板,立柱上部两侧分别有上铰接板内、外套管、三个均匀分布的放射筋板、限位销柱和塑胶缓冲块等部件作为内置缓冲减振机构。立柱上方还可增设有张紧膜顶棚。本实用新型双人坐推训练器含有内置缓冲机构和顶棚,缓冲效果好,张紧调节方便、均衡的优点,适合户外健身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人坐推训练器,包括立柱,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坐推器;所述坐推器包括推杆和坐椅,所述坐椅包括坐板和背板,立柱上部两侧分别有上铰接板,上铰接板上铰接有上摆臂,立柱下部两侧分别有下铰接板,下铰接板上铰接有下摆臂,上、下摆臂分别铰接在一个连杆上,该连杆下部向外延伸出前伸臂,背板固定在该连杆上,坐板固定在前伸臂上,所述推杆共有两条,其根部分别焊接固定在上摆臂中段两侧,所述推杆下端伸至所述坐椅前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方设有一个顶棚,该顶棚包括棚膜和支架,支架上设有中心支柱和伸向四角的檐臂,所述中心支柱下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所述立柱顶端上,所述中心支柱中空,其内设有一个可伸出的方内管,方内管顶部设有圆形顶盘,中心支柱侧壁上开有销孔,该销孔内穿设有一个销柱,所述方内管下端就抵在该销柱上,所述棚膜由四面三角形或梯形棚布构成,呈四棱锥台形,且棚膜四边分别设有翻边,每条翻边两端分别设有割口,每条翻边中穿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从割口穿出,并固定在一个张紧螺杆上,其还包括四个上加强角和四个下加强角,上加强角和下加强角均呈V字形,一一对应,分别从上、下两面夹在所述棚膜四角上,且上加强角和下加强角上分别开有相对的通孔,并通过贯穿棚膜翻边的螺栓固定,每个上加强角的两侧边上分别焊有一个侧固定短管,每个上加强角的上表面的平分线上焊有一个中固定短管,四角檐臂外端分别焊有一个固定板,该固定板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与相邻上加强角的中固定短管中共同穿设有一个固定螺栓,并通过该固定螺栓实现固定,每个钢丝绳两端的张紧螺杆分别穿过相邻侧固定短管,其外露部分旋有紧固螺母,该紧固螺母将张紧螺杆和钢丝绳拉紧,所述棚膜四角分别固定在相应檐臂的外端上,棚膜中心覆盖在所述圆形顶盘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双人坐推训练器,包括立柱,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坐推器;所述坐推器包括推杆和坐椅,所述坐椅包括坐板和背板,立柱上部两侧分别有上铰接板,上铰接板上铰接有上摆臂,立柱下部两侧分别有下铰接板,下铰接板上铰接有下摆臂,上、下摆臂分别铰接在一个连杆上,该连杆下部向外延伸出前伸臂,背板固定在该连杆上,坐板固定在前伸臂上,所述推杆共有两条,其根部分别焊接固定在上摆臂中段两侧,所述推杆下端伸至所述坐椅前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方设有一个顶棚,该顶棚包括棚膜和支架,支架上设有中心支柱和伸向四角的檐臂,所述中心支柱下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所述立柱顶端上,所述中心支柱中空,其内设有一个可伸出的方内管,方内管顶部设有圆形顶盘,中心支柱侧壁上开有销孔,该销孔内穿设有一个销柱,所述方内管下端就抵在该销柱上,
所述棚膜由四面三角形或梯形棚布构成,呈四棱锥台形,且棚膜四边分别设有翻边,每条翻边两端分别设有割口,每条翻边中穿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从割口穿出,并固定在一个张紧螺杆上,
其还包括四个上加强角和四个下加强角,上加强角和下加强角均呈V字形,一一对应,分别从上、下两面夹在所述棚膜四角上,且上加强角和下加强角上分别开有相对的通孔,并通过贯穿棚膜翻边的螺栓固定,
每个上加强角的两侧边上分别焊有一个侧固定短管,每个上加强角的上表面的平分线上焊有一个中固定短管,四角檐臂外端分别焊有一个固定板,该固定板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与相邻上加强角的中固定短管中共同穿设有一个固定螺栓,并通过该固定螺栓实现固定,每个钢丝绳两端的张紧螺杆分别穿过相邻侧固定短管,其外露部分旋有紧固螺母,该紧固螺母将张紧螺杆和钢丝绳拉紧,所述棚膜四角分别固定在相应檐臂的外端上,棚膜中心覆盖在所述圆形顶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坐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顶盘上开有N个环形分布的通孔,棚膜上还设有基盘,该基盘上也开有N个环形分布的通孔,上述通孔与圆形顶盘的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贯穿的螺栓或螺钉固定在一起,且圆形顶盘、基盘和棚膜中心均开有中心通孔,所述棚膜中部被紧紧夹在圆形顶盘和基盘之间,其中N为正整数,且3≤N≤9,所述基盘上设有一个立杆,立杆顶部固定一个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立柱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单元和存储模块,所述立柱中部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显示屏和身份证读卡器,立柱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相邻的外套管上开有一个通孔或盲孔,该通孔或盲孔内嵌有永磁体,上述霍尔传感器和身份证读卡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上述显示屏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坐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板上开有轴心孔和三个限位孔,上述三个限位孔围绕轴心孔均匀分布,两个上铰接板之间设有铰接轴,该铰接轴两端分别设有轴承,两个轴承固定在一个内套管内,内套管外设有外套管,内、外套管之间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放射筋板,放射筋板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外套管的管壁上,使内、外套管轴心重合,每个放射筋板两侧分别设有塑胶缓冲块,每个塑胶缓冲块内侧面与放射筋板侧面相接触,每个塑胶缓冲块外侧面的延长面与铰接轴的轴心重合,且塑胶缓冲块外侧面上开有圆弧槽,该圆弧槽的弧度≤180度,三个限位孔内分别设有限位销柱,每个限位销柱分别穿设在两个塑胶缓冲块之间,所述上摆臂外端焊接在同侧外套管上,当座板处于下止点时,同侧的塑胶缓冲块卡在相应限位销柱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坐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推杆的上部分别设有一个可调配重器,每个可调配重器包括套管、前封板、后封板、丝杠和滑块,所述滑块主体呈圆柱形,其中心开有与丝杆相配套的轴向螺纹通孔,所述丝杆就穿设在该轴向螺纹通孔内,丝杠和滑块设置在套管内,所述套管与滑块之间设有纵向导向机构,滑块可在套管内滑动,但不能转动,所述前、后封板分别固定在套管两端,其中心分别设有前、后轴承,所述丝杠前后两端分别为光轴,丝杠后端光轴设置在所述后封板上的后轴承内,丝杠前端光轴穿过前封板上的前轴承后,固连在一摇把或手轮或带有摇柄的手轮上,可调配重器分别通过其套管固定在相应推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人坐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套管外侧还开有纵向窗口,该纵向窗口上罩有透明封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人坐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开有纵向导向通孔,该纵向导向通孔内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封盘上,滑块可在导向柱上滑动,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
或者所述滑块外圆周壁上开有纵向导向平台,所述套管内壁设有导向内平台,上述纵向导向平台和导向内平台相互贴合,二者相互配合,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
或者滑块外圆周壁和套管内壁之中,一个设有纵向导向滑槽,另一纵向导向突起,二者相互配合,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坐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部向上摆臂弯折,所述连杆上部也向所述立柱方向弯折,当座板处于下止点时,上铰接板与上摆臂的铰接轴心线和上摆臂与连杆之间的铰接轴心线以及连杆与下摆臂之间的铰接轴心线在同一平面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人坐推训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双人坐推训练器的配用张拉膜顶棚结构复杂,安装时,需要分别张紧调节各个紧固螺栓等部件,步骤繁琐,且各部分张紧度很难一致。
现有双人坐推训练器缺乏内置缓冲限位机构,多数没有可调节配重盘,有的话,也不能无级调节配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含内置缓冲限位机构和\/或张紧调节方便的顶棚的双人坐推训练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双人坐推训练器包括立柱,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坐推器;所述坐推器包括推杆和坐椅,所述坐椅包括坐板和背板,立柱上部两侧分别有上铰接板,上铰接板上铰接有上摆臂,立柱下部两侧分别有下铰接板,下铰接板上铰接有下摆臂,上、下摆臂分别铰接在一个连杆上,该连杆下部向外延伸出前伸臂,背板固定在该连杆上,坐板固定在前伸臂上,所述推杆共有两条,其根部分别焊接固定在上摆臂中段两侧,所述推杆下端伸至所述坐椅前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方设有一个顶棚,该顶棚包括棚膜和支架,支架上设有中心支柱和伸向四角的檐臂,所述中心支柱下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所述立柱顶端上,所述中心支柱中空,其内设有一个可伸出的方内管,方内管顶部设有圆形顶盘,中心支柱侧壁上开有销孔,该销孔内穿设有一个销柱,所述方内管下端就抵在该销柱上,
所述棚膜由四面三角形或梯形棚布构成,呈四棱锥台形,且棚膜四边分别设有翻边,每条翻边两端分别设有割口,每条翻边中穿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从割口穿出,并固定在一个张紧螺杆上。
其还包括四个上加强角和四个下加强角,上加强角和下加强角均呈V 字形,一一对应,分别从上、下两面夹在所述棚膜四角上,且上加强角和下加强角上分别开有相对的通孔,并通过贯穿棚膜翻边的螺栓固定,
每个上加强角的两侧边上分别焊有一个侧固定短管,每个上加强角的上表面的平分线上焊有一个中固定短管,四角檐臂外端分别焊有一个固定板,该固定板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与相邻上加强角的中固定短管中共同穿设有一个固定螺栓,并通过该固定螺栓实现固定,每个钢丝绳两端的张紧螺杆分别穿过相邻侧固定短管,其外露部分旋有紧固螺母,该紧固螺母将张紧螺杆和钢丝绳拉紧,所述棚膜四角分别固定在相应檐臂的外端上,棚膜中心覆盖在所述圆形顶盘上。
如此设计,顶棚结构简单,张紧安装方便(方法见下文)、棚膜优选PVDF 材料,耐候性好,寿命长。安装顶棚后,可以遮荫挡雨,便于户外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圆形顶盘上开有N个环形分布的通孔,棚膜上还设有基盘,该基盘上也开有N个环形分布的通孔,上述通孔与圆形顶盘的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贯穿的螺栓或螺钉固定在一起,且圆形顶盘、基盘和棚膜中心均开有中心通孔,所述棚膜中部被紧紧夹在圆形顶盘和基盘之间,其中N为正整数,且3≤N≤9,所述基盘上设有一个立杆,立杆顶部固定一个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立柱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单元和存储模块,所述立柱中部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显示屏和身份证读卡器,立柱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相邻的外套管上开有一个通孔或盲孔,该通孔或盲孔内嵌有永磁体,上述霍尔传感器和身份证读卡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上述显示屏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如此设计,使用前,用户先用身份证在身份证读卡器刷卡,触发控制单元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的年龄、性别、及此前用本装置进行健身的次数、累计时间等信息,同时将信息存入存储模块。用户健身完毕后,坐推器停止运行5秒后,控制单元自动修正存储模块内该用户的本装置进行健身的次数、累计时间等信息,信息可由有关部门定期派人采集,也可以另配无线发射装置,定期发送,以便有关机构掌握市民健身习惯、健身数据及户外器材的使用频率。
作为优化,所述上铰接板上开有轴心孔和三个限位孔,上述三个限位孔围绕轴心孔均匀分布,两个上铰接板之间设有铰接轴,该铰接轴两端分别设有轴承,两个轴承固定在一个内套管内,内套管外设有外套管,内、外套管之间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放射筋板,放射筋板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外套管的管壁上,使内、外套管轴心重合,每个放射筋板两侧分别设有塑胶缓冲块,每个塑胶缓冲块内侧面与放射筋板侧面相接触,每个塑胶缓冲块外侧面的延长面与铰接轴的轴心重合,且塑胶缓冲块外侧面上开有圆弧槽,该圆弧槽的弧度≤180度,三个限位孔内分别设有限位销柱,每个限位销柱分别穿设在两个塑胶缓冲块之间,所述上摆臂外端焊接在同侧外套管上,当座板处于下止点时,同侧的塑胶缓冲块卡在相应限位销柱上。
本专利采用限位销柱和塑胶缓冲块等部件作为内置缓冲减振机构,缓冲效果好,无外部开合、碰撞缓冲部件,有助于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作为优化,两个推杆的上部分别设有一个可调配重器,每个可调配重器包括套管、前封板、后封板、丝杠和滑块,所述滑块主体呈圆柱形,其中心开有与丝杆相配套的轴向螺纹通孔,所述丝杆就穿设在该轴向螺纹通孔内,丝杠和滑块设置在套管内,所述套管与滑块之间设有纵向导向机构,滑块可在套管内滑动,但不能转动,所述前、后封板分别固定在套管两端,其中心分别设有前、后轴承,所述丝杠前后两端分别为光轴,丝杠后端光轴设置在所述后封板上的后轴承内,丝杠前端光轴穿过前封板上的前轴承后,固连在一摇把或手轮或带有摇柄的手轮上,可调配重器分别通过其套管固定在相应推杆上。如此设计,如此设计,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并可无级调节。
作为优化,每个套管外侧还开有纵向窗口,该纵向窗口上罩有透明封板。如此设计,便于从外部观察滑块位置,便于微量、按比例调节配用。
作为优化,所述滑块上开有纵向导向通孔,该纵向导向通孔内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封盘上,滑块可在导向柱上滑动,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或者所述滑块外圆周壁上开有导向平台,所述套管内壁设有纵向导向内平台,上述导向平台和纵向导向内平台相互贴合,二者相互配合,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或者滑块外圆周壁和套管内壁之中,一个设有纵向导向滑槽,另一纵向导向突起,二者相互配合,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如此设计,结构简单,加工、组装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推杆上部向上摆臂弯折,所述连杆上部也向所述立柱方向弯折,当座板处于下止点时,上铰接板与上摆臂的铰接轴心线和上摆臂与连杆之间的铰接轴心线以及连杆与下摆臂之间的铰接轴心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此设计,当座板处于下止点,可以通过上摆臂与连杆的拉力,将座板固定在下止点上,防止因用户体重过大,将限位销柱和塑胶缓冲块拉变形或拉坏。
本实用新型双人坐推训练器含有内置缓冲限位机构和顶棚,缓冲效果好,张紧调节方便、均衡的优点,适合户外健身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人坐推训练器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双人坐推训练器实施方式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双人坐推训练器中的上、下加强角、侧固定短管、中固定短管和固定螺栓的使用状态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双人坐推训练器中组装好的带太阳能电池板的顶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所示顶棚隐去太阳能电池板、立杆、基盘及棚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双人坐推训练器实施方式一的立柱及其两侧坐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两侧前方上铰接板及左前方的圆形封板);
图6是本双人坐推训练器实施方式一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双人坐推训练器实施方式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翻边、钢丝绳、张紧螺杆等部件);
图8是图7中可调配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可调配重机构中纵向导向机构的第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套管和透明封板);
图10是图8中可调配重机构中纵向导向机构的第二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套管和透明封板);
图11是图8中可调配重机构中纵向导向机构的第三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套管和透明封板);
图12是本双人坐推训练器实施方式三的立柱及其两侧坐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立柱、2为推杆、3为坐板、4为背板、5为上铰接板、6 为上摆臂、7为下铰接板、8为下摆臂、9为连杆、10为前伸臂、11为轴心孔、12为限位孔、13为铰接轴、14为内套管、15为外套管、16为放射筋板、17为塑胶缓冲块、18为圆弧槽、19为限位销柱、20为棚膜、21为中心支柱、22为檐臂、23为方内管、24为圆形顶盘、25为销柱、26为翻边、 27为割口、28为钢丝绳、29为张紧螺杆、30为螺钉、31为上加强角、32 为下加强角、33为侧固定短管、34为中固定短管、35为固定板、36为固定螺栓、37为紧固螺母、38为基盘、39为立杆、40为太阳能电池板、41 为蓄电池、42为控制单元、43为存储模块、44为显示屏、45为身份证读卡器、46为霍尔传感器、47为永磁体、48为可调配重器、49为套管、50 为前封板、51为后封板、52为丝杠、53为滑块、54为带有摇柄的手轮、 55为透明封板、56为导向柱、57为导向平台、58为纵向导向滑槽、59为圆形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6所示,本双人坐推训练器包括立柱1,立柱1 的两侧均设置有坐推器;所述坐推器包括推杆2和坐椅,所述坐椅包括坐板3和背板4,立柱1上部两侧分别有上铰接板5,上铰接板5上铰接有上摆臂6,立柱1下部两侧分别有下铰接板7,下铰接板7上铰接有下摆臂8,上摆臂6、下摆臂8分别铰接在一个连杆9上,该连杆9下部向外延伸出前伸臂10,背板4固定在该连杆9上,坐板3固定在前伸臂10上,所述推杆 2共有两条,其根部分别焊接固定在上摆臂6中段两侧,所述推杆2下端伸至所述坐椅前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方设有一个顶棚,该顶棚包括棚膜20和支架,支架上设有中心支柱21和伸向四角的檐臂22,所述中心支柱21下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所述立柱1顶端上,所述中心支柱中空,其内设有一个可伸出的方内管23,方内管23顶部设有圆形顶盘 24,中心支柱21侧壁上开有销孔(图中未示出),该销孔内穿设有一个销柱25,所述方内管23下端就抵在该销柱25上。该销柱25优选螺栓。
如图3、6所示,所述棚膜20由四面三角形或梯形棚布构成,呈四棱锥台形,且棚膜20四边分别设有翻边26,每条翻边26两端分别设有割口 27,每条翻边27中穿设有钢丝绳28,钢丝绳28两端分别从割口27穿出,并固定在一个张紧螺杆29上。
如图4所示,其还包括四个上加强角31和四个下加强角32,上加强角31和下加强角32均呈V字形,一一对应,分别从上、下两面夹在所述棚膜四角上,且上加强角31和下加强角32上分别开有相对的通孔,并通过贯穿棚膜20翻边26的螺栓固定.
每个上加强角31的两侧边上分别焊有一个侧固定短管33,每个上加强角31的上表面的平分线上焊有一个中固定短管34,四角檐臂22外端分别焊有一个固定板35,该固定板35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与相邻上加强角的中固定短管34中共同穿设有一个固定螺栓36,并通过该固定螺栓36实现固定,每个钢丝绳28两端的张紧螺杆29分别穿过相邻侧固定短管33,其外露部分旋有紧固螺母37,该紧固螺母37将张紧螺杆29和钢丝绳28拉紧,所述棚膜20四角分别固定在相应檐臂22的外端上,棚膜20中心覆盖在所述圆形顶盘24上。
所述圆形顶盘24上开有N个环形分布的通孔,棚膜20上还设有基盘 38,该基盘38上也开有N个环形分布的通孔,上述通孔与圆形顶盘24的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贯穿的螺栓或螺钉固定在一起,且圆形顶盘24、基盘38和棚膜20中心均开有中心通孔,所述棚膜20中部被紧紧夹在圆形顶盘24和基盘38之间,其中N为正整数,且3≤N≤9,所述基盘38上设有一个立杆39,立杆39顶部固定一个太阳能电池板40,所述立柱1内设有蓄电池41和控制单元42和存储模块43,所述立柱1中部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显示屏44和身份证读卡器45,立柱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霍尔传感器46,霍尔传感器46相邻的外套管15上开有一个通孔或盲孔,该通孔或盲孔内嵌有永磁体47,上述霍尔传感器46和身份证读卡器45分别与控制单元4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上述显示屏44与控制单元42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上铰接板5上开有轴心孔11和三个限位孔12,上述三个限位孔 12围绕轴心孔11环形均匀分布,两个上铰接板5之间设有铰接轴13,该铰接轴13两端分别设有轴承,两个轴承固定在一个内套管14内,内套管14外设有外套管15,内套管14、外套管15之间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放射筋板16,放射筋板16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套管14、外套管15的管壁上,使内套管14、外套管15轴心重合,每个放射筋板16两侧分别设有塑胶缓冲块17,每个塑胶缓冲块17内侧面与放射筋板16侧面相接触,每个塑胶缓冲块17外侧面的延长面与铰接轴13的轴心重合,且塑胶缓冲块17外侧面上开有圆弧槽18,该圆弧槽18的弧度≤180度,三个限位孔12内分别设有限位销柱19,每个限位销柱19分别穿设在两个塑胶缓冲块17之间,所述上摆臂6外端焊接在同侧外套管15上,当座板3处于下止点时,同侧的塑胶缓冲块17卡在相应限位销柱19上。
铰接轴13两端分别开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配有一个螺钉30,该螺钉30将一圆形封板59固定在铰接轴13上。
实施方式二:如图7所示,两个推杆2的上部分别设有一个可调配重器48,每个可调配重器48包括套管49、前封板50、后封板51、丝杠52 和滑块53,所述滑块53主体呈圆柱形,其中心开有与丝杆52相配套的轴向螺纹通孔,所述丝杆52就穿设在该轴向螺纹通孔内,丝杠52和滑块53 设置在套管49内,所述套管49与滑块53之间设有纵向导向机构。
滑块53可在套管49内滑动,但不能转动,所述前封板50、后封板 51分别固定在套管49两端,其中心分别设有前、后轴承,所述丝杠52前后两端分别为光轴,丝杠52后端光轴设置在所述后封板上的后轴承内,丝杠52前端光轴穿过前封板50上的前轴承后,固连在带有摇柄的手轮54(当然也可用摇把或手轮代替略),可调配重器48分别通过其套管49固定在相应推杆2上。
每个套管49外侧还开有纵向窗口,该纵向窗口上罩有透明封板55,如图8所示。
所述滑块53上开有纵向导向通孔,该纵向导向通孔内设有导向柱56,导向柱56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封板50、后封板51上,滑块53可在导向柱 56上滑动,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如图9所示。
或者所述滑块53外圆周壁上开有导向平台57,所述套管内壁设有纵向导向内平台(图中未示出),上述导向平台和纵向导向内平台相互贴合,二者相互配合,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如图10所示;
或者所述滑块53外圆周壁和套管49内壁之中,一个设有纵向导向滑槽58,另一设有纵向导向突起(图中未示出),二者相互配合,构成所述纵向导向机构,
注:可以是滑块53外圆周壁上开纵向导向滑槽58,套管49内壁设纵向导向突起,如图11所示。当然也可以是滑块53外圆周壁上设纵向导向突起,套管49内壁上开纵向导向滑槽58,图略。
实施方式三:如图12所示,所述推杆2上部向上摆臂6弯折,所述连杆9上部也向所述立柱1方向弯折,当座板3处于下止点时,上铰接板5 与上摆臂6的铰接轴心线和上摆臂6与连杆9之间的铰接轴心线以及连杆与下摆臂8之间的铰接轴心线在同一平面内,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一所示,略。
前述双人坐推训练器的安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将四个上加强角31和四个下加强角32分别预先安装在棚膜20四角上,并将穿设在翻边26内的钢丝绳28两端分别连接在张紧螺杆29上;在立柱1内预先安装蓄电池41、控制单元42、存储模块43和霍尔传感器 46,在立柱1中部两侧侧壁上分别分装显示屏44和身份证读卡器45,上述部件之间电连接,并从立柱顶部引出两条充电导线。
②.将所述方内管23下端插入所述中心支柱21内,并将中心支柱21 下端放置或固定在一配用平台或工作台(图中未示出)上,取一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图中未示出),使其缸体下端直接或间接固定在中心支柱21 上,使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活塞杆顶端抵在所述圆形顶盘24上,
③.然后将棚膜20罩在所述支架及所述方内管23顶端的圆形顶盘24 上,使棚膜20四角的中固定短管34分别对应所述支架四角檐臂22外端固定板35上的通孔,用固定螺栓36固定,将各条钢丝绳28两端的张紧螺杆 29分别穿入相邻的侧固定短管33,用紧固螺母37固定,并使各个紧固螺母29外露的螺杆长度相等。(当然同一套顶棚中的各个张紧螺杆29总长度也应相等);
④.然后操纵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将圆形顶盘24及方内管23和棚膜20中部顶起,直至方内管23下端高于中心支柱21侧壁上的销孔25,然后将相应销柱穿设在该销孔25内,然后操纵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回缩,方内管23在自身重力、棚膜20弹力及棚膜20和支架的重力作用下下落,方内管23下端抵在所述销柱25上;
⑤.取下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必要时适当调整个别张紧螺杆29上的紧固螺母,使棚膜20各部分张紧度均衡,得到组装好的顶棚;
⑥.将基盘38、立杆39和太阳能电池板40固定在一起,从太阳能电池板40引出两条充电线,并将上述充电线经基盘40的中心通孔内穿出,
⑦.将基盘38、立杆39和太阳能电池板40抬至组装好的顶棚上,使基盘39中心通孔内穿出的两充电线穿过棚膜20和圆形顶盘24的中心通孔,并从方内管23下端穿出,最后从中心支柱21下端穿出,同时使基盘38与圆形顶盘24上通孔一一对应,并用贯穿棚膜的螺栓或螺钉固定,得到组装好的带太阳能电池板40的顶棚,如图3所示。
⑧.将所述立柱1固定在相应地面,并在立柱两侧分别安装坐推器;
⑨.将第⑦所得组装好的带太阳能电池板40的顶棚升举至立柱上,将从立柱1顶部引出两条充电导线与从中心支柱21下端穿出充电线,分别对应连接,
⑩.最后将所述支架的中心支柱21下端压在所述立柱1顶部,将并用螺栓或螺钉固定,即可。
带有无太阳能电池板顶棚的双人坐推训练器的安装方法(图略),包括下述步骤:
①.将四个上加强角31和四个下加强角32分别预先安装在棚膜20四角上,并将穿设在翻边26内的钢丝绳28两端分别连接在张紧螺杆上;
②.将所述方内管23下端插入所述中心支柱21内,并将中心支柱21 下端放置或固定在一配用平台或工作台上(图中未示出),取一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图中未示出),使其缸体下端直接或间接固定在中心支柱21上,使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活塞杆顶端抵在所述圆形顶盘24上,
③.然后将棚膜20罩在所述支架及所述方内管23顶端的圆形顶盘24 上,使棚膜20四角的中固定短管34分别对应所述支架四角檐臂22外端固定板35上的通孔,用固定螺栓36固定;
④.将各条钢丝绳28两端的张紧螺杆29分别穿入相邻的侧固定短管 33,用紧固螺母37固定,并使各个紧固螺母外露的螺杆长度相等。(当然同一套顶棚中的各个张紧螺杆29总长度也应相等)
⑤.然后操纵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将圆形顶盘24及方内管23和棚膜20中部顶起,直至方内管23下端高于中心支柱21侧壁上的销孔25,然后将相应销柱穿设在该销孔25内,然后操纵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回缩,方内管23在自身重力、棚膜20弹力及棚膜20和支架的重力作用下下落,方内管23下端抵在所述销柱25上。
⑥.取下液压千斤顶或气压缸,必要时适当调整个别张紧螺杆29上的紧固螺母,使棚膜20各部分张紧度均衡,得到组装好的顶棚;
⑦.将所述立柱1固定在相应地面,并在立柱1两侧分别安装坐推器;
⑧.最后将第⑥所得组装好的顶棚升举至立柱上,使所述支架的中心支柱21下端压在所述立柱1顶部,并用螺栓或螺钉固定,即可。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9142.1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612109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A63B 23/02
专利分类号:A63B23/02;A63B23/12;A63B21/062;A63B21/005;A63B71/06
范畴分类:15H;
申请人:山东世纪星文体器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世纪星文体器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53700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经济开发区中澳路北
发明人:姜贵军;年建龙;韩希振;宋忠义;丁云霞;侯晓燕;齐高盘
第一发明人:姜贵军
当前权利人:山东世纪星文体器材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富强
代理机构:1101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