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仔幼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幼鱼,免疫,耳石,臀鳍,重铬酸钾,异性,彩神。
仔幼鱼论文文献综述
崔剑斌,孙朝徽,赵雅贤,任建功,张晓彦[1](2019)在《Cr~(6+)对牙鲆仔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了解Cr~(6+)对海水鱼类的毒性机理,利用静水式鱼类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开展了Cr~(6+)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仔鱼和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获得了24、48、72、96 h所对应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计算了Cr~(6+)对牙鲆的安全浓度,并对急性毒性下红细胞核异常率和鳃的损伤进了观察。结果表明,Cr~(6+)对牙鲆仔鱼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75. 19、67. 13、49. 77、31. 09 mg·L~(-1);对幼鱼的LC50分别为462. 13、435. 36、390. 19、322. 41 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16. 05 mg·L~(-1)(仔鱼)和115. 91 mg·L~(-1)(幼鱼)。Cr~(6+)对牙鲆仔鱼的毒性属于中等毒性,而对幼鱼的毒性为低等毒性。Cr~(6+)对红细胞核异常率的影响呈现质量浓度、处理时间—效应关系。Cr~(6+)会造成牙鲆鳃的损伤,且损伤程度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加重。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Cr~(6+)对海水鱼类的毒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9年01期)
杜浩[2](2014)在《达氏鲟的保护养殖:丰容环境中仔幼鱼的生存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增殖放流是珍稀濒危鱼类保护和资源养护的主要途径。鱼类繁育场不仅是人工保种的重要场所,为增殖放流和再引入等保护项目提供苗种,相关驯养技术及其在养殖过程中对物种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也为迁地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在濒危鱼类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具有较强表型可塑性,传统繁育场的物理环境、生物及社群环境与自然环境截然不同,加之人工选育的影响,使得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在生物学、行为、生态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表现出差异。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些生活史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的丧失,影响人工种群的可持续性。而且,养殖群体放归自然环境中后会带来潜在的生态风险,最终影响资源修复的效果。因此,以保护为目标的传统繁育场的改革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丰容是应用行为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目标,其出发点为通过对圈养动物所处的物理环境进行修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其生物学功能,从而提高其福利水平。这种概念正迎合了对传统养殖环境和养殖方式进行改革,实施保护养殖对策的理念,是以保护为主要目标的珍稀濒危鱼类繁育场改革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为对象,针对传统养殖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丰容尝试(如水流丰容、底质丰容、生物饵料喂养及光周期控制等),从丰容环境中达氏鲟幼鱼的生物学、行为和生理生态适应性角度多层面评估了不同丰容措施的环境效应,探讨了达氏鲟保护养殖可行对策,具体结果如下:(一)、丰容环境中达氏鲟的生长特性(1)水流丰容方面:实验设置的水流模式对达氏鲟的生长有一定的负面效应,而且这种负面效应与水流刺激起点、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有关,显着性差异一般在较长时间(>30 d)表现出来。(2)底质丰容方面:卵石底质养殖对达氏鲟生长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效应,养殖成活率低。而细砂底质与传统光滑底质长期养殖后对达氏鲟生长影响差异不显着。短期(<30 d)细砂底质养殖还表现出对达氏鲟生长的正面效应,全长、体长、须长、胸鳍面积、尾鳍面积等方面优于光滑底质组。(3)生物饵料养殖:采用水蚯蚓作为单一生物饵料源在短期和长期养殖后与配合饲料养殖对达氏鲟生长指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着。生物饵料喂养,水流组达氏鲟的生长指标明显优于静水组;而配合饲料喂养,水流组与静水组达氏鲟的生长指标无显着差异。(4)极端光周期:极端光周期环境(全亮、全暗)中达氏鲟早期死亡率较高,而长期的养殖后极端光周期组达氏鲟的生长优于自然光周期组。(二)、丰容环境中达氏鲟的感觉器官发育(1)水流丰容方面:通过对水流丰容组和静水组达氏鲟感觉器官显微结构的可量性状比较,结果显示,水流对视觉、嗅觉器官的发育影响不显着。但对味觉、陷器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流速组达氏鲟须部、上唇、下唇、鳃部的味蕾数量一般都高于静水组。水流丰容组中达氏鲟陷器的最大下陷深度、下陷宽度以及最大截面要显着低于静水养殖组。(2)底质丰容方面:细砂底质丰容环境对味觉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须部和下唇部的味蕾数增多以及味蕾形态上的差异。底质丰容同样对陷器发育影响显着,对视觉、嗅觉发育没有明显影响。(3)生物饵料养殖:饵料类型(生物饵料和配合饲料)对嗅觉、味觉和陷器发育有明显影响。生物饵料组达氏鲟嗅觉上皮高度和初级嗅板数量明显高于人工饲料组,而且生物饵料组达氏鲟须部、上唇、鳃部味蕾数要明显高于人工饲料组。生物饵料与人工饲料养殖中达氏鲟陷器的变化趋势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未获得对视觉发育影响的数据。(4)极端光周期:极端光周期下对达氏鲟的视觉发育影响显着。全亮组达氏鲟视单锥数量、外核层细胞数显着高于全暗组。全暗组达氏鲟下唇、须部味蕾数量明显多于全亮组。对陷器影响没有一致性规律。(叁)、丰容环境养殖达氏鲟的行为偏好特性(1)水流丰容对达氏鲟游泳能力的影响:水流丰容组达氏鲟的游泳能力得到明显提高。40 dph、80 dph时水流丰容组和静水组达氏鲟生长指标差异不显着,然而40 dph的极限游泳速度Ucrit (13.2±2.9 cm/s或2.19±0.48 FL/s,n=30)要显着高于静水组达氏鲟的极限游速(10.2±3.5 cm/s或1.70±0.59 FL/s, n=30)(P<0.05)。80 dph时水流丰容组达氏鲟的Ucrit (48.5±6.9cm/s或3.25±0.46 FL/s,n=20)同样显着高于静水组的Ucrit (35.9±8.5 cm/s,或2.41±0.58FL/s,n=20)。40 dph的水流丰容组达氏鲟游泳耐受力也明显高于静水组。(2)水流丰容对达氏鲟水流偏好和河床质偏好的影响:水流丰容组和静水组达氏鲟均偏好有水流的环境,在多流速梯度环境中水流丰容组达氏鲟选择高流速的比例显着高于静水组,表现出更为宽泛的流速偏好范围。在流水情况下,水流丰容组达氏鲟在多梯度河床质环境中选择卵石河床质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静水组,而在静水情况下的差异不大。因此,水流丰容组达氏鲟同样表现出更为宽泛的河床质偏好范围。实验结果提示水流丰容有利于达氏鲟扩展生存空间,从而提高野外生存适合度。(3)底质丰容对达氏鲟河床质偏好的影响:不同底质(卵石、细砂和光滑玻璃钢板)养殖达氏鲟均表现出对细砂和光滑底质的偏好,很少选择卵石底质。细砂底质组达氏鲟不同底质环境中对卵石底质的偏好性明显增强,意味着早期接触河床质的经历有助于改善达氏鲟对天然河床环境的适应性,从而野外生存力得到改善。(4)不同饵料类型对达氏鲟摄食偏好的影响:达氏鲟趋向于选择已熟悉饵料(即采用水蚯蚓养殖的达氏鲟对水蚯蚓的偏好性更高,采用人工饲料养殖的达氏鲟更喜好人工饲料)。但生物饵料(水蚯蚓)组达氏鲟选择尚未接触过的饵料(鱼糜、虾糜)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人工饲料养殖组。结果表明,生物饵料喂养更有利于达氏鲟在自然环境中对陌生饵料的摄食选择。(5)丰容环境养殖达氏鲟对捕食者的识别和逃避行为的影响:在初次引入捕食者(南方鲇)时,各实验组达氏鲟对捕食者的识别和逃避行为(改变方向或者掉头游动)均较少,没有显着性差异。当进行捕食惊吓训练(捕食者的人工控制追赶)5d后,各实验组逃避捕食者行为明显增加,而且,水流丰容组和生物饵料丰容组达氏鲟逃避捕食者的行为明显增多,且远离捕食者的距离要明显高于静水组和底质丰容组。结果说明,进行捕食训练是提高反捕食能力的有效方法,水流丰容和生物饵料丰容组达氏鲟的训练效果更好。(四)、丰容环境养殖达氏鲟的生理生态适应性(1)水流丰容养殖达氏鲟的能量代谢特征:水流丰容组达氏鲟尾肌中有氧代谢相关代谢酶(ATPase、CCO、3HCoAD、NDPK-A)活力均要显着高于静水组,无氧代谢酶活力没有明显差异;水流组胃肌中代谢酶活力除ATPase显着高于静水组外,其它代谢酶CCO、CS、LDH、NDPK-A、SDH均显着低于静水组。仅观察到水流组心肌中ATPase活力要高于静水组,其它无显着差异。同时,水流组和河床质组达氏鲟静止耗氧率显着低于生物饵料组和静水组。(2)水流丰容养殖达氏鲟的GDF11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首次克隆了达氏鲟生长转化因子GDF11基因。达氏鲟GDF1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298 bp(不包括Poly A),开放阅读框为1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19 bp;3’非编码区长88 bp。通过Signal P预测,发现达氏鲟GDF11蛋白含有一个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水流丰容组和静水组达氏鲟肌肉、脑和肝中GDF11基因mRNA的表达没有差异。静水组达氏鲟鳃中GDF11基因mRNA的表达量是水流丰容组的4.70倍,而心脏中的表达量是水流丰容组的2.72倍。(3)不同饵料养殖达氏鲟的消化适应性:生物饵料组达氏鲟的胃、前肠及后肠的胃蛋白酶以及后肠中的脂肪酶均要显着高于人工饲料组,淀粉酶的无显着差异。这些差异预示着消化适应能力可能是导致野外生长情况和后续死亡率的原因。来自静水和流水中的生物饵料喂养组达氏鲟经历40 d野外生存试验后的全长、叉长和体重均明显增加。后续养殖观察表明,30%~40%生物饵料养殖达氏鲟不会再摄食人工饲料,出现饥饿死亡现象。(4)水流丰容组达氏鲟的消化能力:水流对达氏鲟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流水中达氏鲟的胃蛋白酶、脂肪酶含量往往要高于静水组,胃部的淀粉酶在流水组中要显着低于静水组。(五) 丰容环境对达氏鲟生存能力的综合影响评估及其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水流作为重要环境因子对于达氏鲟生活史行为塑造、生物学特性的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水流作为环境丰容因子虽然对达氏鲟生长有一定的负面效果,但它在促进感觉器官发育、提高游泳能力、扩大达氏鲟栖息分布空间、改善逃避敌害鱼类方面均显示出积极效果。相应的能量代谢、生长分化基因表达和摄食消化等均呈现了较一致的适应性特征。卵石底质表现出对达氏鲟生长方面的负面效应,而细砂底质对生长影响较小。但河床质在促进达氏鲟感觉发育方面有积极效果。早期接触河床质的经历有利于达氏鲟适应新环境,从而具有更为广阔的栖息分布空间,对达氏鲟的野外生存有利。生物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对达氏鲟的生长影响差异不显着,但生物饵料有利于促进达氏鲟嗅觉和味觉器官的发育。早期的摄食经历及其形成的摄食适应(消化代谢能力)对达氏鲟的摄食偏好会产生影响。生物饵料养殖相对于配合饲料更有利于达氏鲟放归自然环境中的摄食存活。基于本研究结果,作者从环境丰容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达氏鲟保护养殖措施及提高放流达氏鲟生存能力的野化训练方法。相关研究技术成果在达氏鲟自然资源养护和迁地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可为鲟鱼类繁育场的保护养殖对策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4-10-01)
李曰嵩,潘灵芝,陈新军[3](2013)在《产卵深度变动对东海日本鲭鱼卵仔幼鱼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种,海洋环境变动对鱼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脆弱的鱼卵和仔幼鱼的生长、存活直至种群补充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产卵深度变动对其是否会产生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文拟采用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物理模型来模拟叁维物理场,使用基于个体模型IBM(individual-based model)参数化并模拟日本鲭的早期生活史,从而建立起基于物理-生物个体的东海日本鲭初期生态耦合模型,使用该耦合模型模拟了日本鲭产卵水深不同导致鱼卵仔幼鱼从产卵场向育肥场的输运过程中经历物理环境的差异对鱼卵仔幼鱼的输运分布以及存活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卵深度的变动,未对鱼卵仔幼鱼的输运分布产生明显影响,但在输运过程中所处水深和水温的微小差异却导致了变浅(5 m)和加深(15 m)产卵深度鱼卵仔幼鱼的存活率降低,正常产卵深度(10 m)是最佳的产卵水深。因此,研究认为产卵深度的细微变动将会对东海日本鲭鱼卵仔幼鱼的存活率产生影响,但对鱼卵仔幼鱼输运则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3年02期)
李曰嵩,潘灵芝,陈新军,费岳军[4](2013)在《东海鲐鱼(Scomber japonicus)仔幼鱼游泳行为对输运和补充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物理环境因子,确定鲐鱼仔幼鱼运动和物理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建立起了基于个体具有游泳行为的鲐鱼早期生长史模型。结果表明,具有游泳行为仔幼鱼前期对输运分布的影响不大,后期随着游泳能力的增强,逐渐在温盐梯度较大锋面,靠近暖水的一侧进行集群和滞留,并使向东北输运速度降低,输运到太平洋和日本海的幼鱼数量下降,所处水深降低,适应生长发育,死亡率降低。产卵场位置的变动使偏西产卵的集群受台湾暖流影响较大,导致集群偏西,主要聚集在偏北的台湾暖流水和长江冲淡水交汇区高温、高盐一侧。偏东产卵受黑潮影响较大,集群偏东,不形成大量聚集和滞留;在生存率方面正常产卵位置是最佳产卵位置。研究认为,物理环境和生物因素同样会对具有游泳行为仔幼鱼的输运和补充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3年02期)
廖畅宇,邵力,王旭霞[5](2012)在《饲料中酵母免疫多糖对七彩神仙鱼仔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采用在饲料中添加0~2 500 mg.kg-1的酵母免疫多糖的方法,对900尾七彩神仙鱼仔幼鱼血清的替代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饲料中酵母免疫多糖添加剂量达到500 mg.kg-1(V组)以上时,七彩神仙鱼仔幼鱼血清替代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均开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一水平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添加量达2000mg.kg-1(VIII组)及以上时,随着饲料中的酵母免疫多糖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各组数据反而呈下降变化趋势。可见饲料中适量添加酵母免疫多糖能够提高七彩神仙仔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缺乏和过量都会对七彩神仙仔幼鱼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廖畅宇,邵力,王旭霞[6](2012)在《饲料中维生素C对七彩神仙鱼仔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投喂维生素C含量为0~2000.0mg/kg的饲料,对七彩神仙鱼仔幼鱼非特异性免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维生素C的添加量达到500.0mg/kg(Ⅴ组)以上时,七彩神仙鱼仔幼鱼血清替代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均开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一水平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添加量达1500.0mg/kg(Ⅷ组)之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各组数据反而呈下降趋势。可见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能够提高七彩神仙鱼仔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维生素C缺乏和过量都会对其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2年03期)
高少波,唐会元,洪峰[7](2012)在《圆口铜鱼仔幼鱼驯养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6月24日至10月8日,以采自金沙江的34尾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仔鱼(出膜3~4d)为驯养试验对象,仔鱼阶段分别以蛋黄和水蚯蚓碎浆作开口饵料,稚鱼、幼鱼阶段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圆口铜鱼仔鱼、稚鱼、幼鱼均能主动摄食。经107d驯化培育,总体成活率64.71%,幼鱼平均体长(70.5±4.6)mm,平均体重(5.9±1.3)g,表明圆口铜鱼仔幼鱼易于驯养。(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田照辉[8](2011)在《鲟鱼仔幼鱼口径大小和饵料适口性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鲟鱼作为我国新兴的养殖品种,养殖规模发展异常迅速,随着推广面积的扩大,很多养殖户开始尝试自育苗种养殖商品鱼,以获得更高的效益。苗种培育过程中由于对鲟鱼的口径不了解,投喂的开口饵料适口性差,造成苗种成活率偏低。本文对西伯利亚鲟鱼、鲟鳇杂交(史氏鲟♀×达氏鳇♂)、鳇鲟杂交(达氏鳇♀×史氏鲟♂)鲟鱼口径进行了测定,以期对养殖户的苗种培育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1年12期)
李建军[9](2011)在《长江中游九江段四大家鱼仔幼鱼的耳石特征及生长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合称四大家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同时也是长江中重要的鱼类资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本文以2009年7-8月采自长江湖口水域的四大家鱼幼鱼和2010年6月采自长江瑞昌江段的四大家鱼仔鱼为材料,通过检测和分析描述了其耳石形态和微结构,鉴定了其日龄,推断了其孵化期和产卵期,并研究了其耳石生长、耳石大小与鱼体大小关系以及鱼体生长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仔鱼的矢耳石和微耳石外形均绝大部分为正圆形,少数呈椭圆形,幼鱼的叁种耳石则形态区别明显。耳石上可观察到生长中心、耳石原基、生长轮和标记轮,并且观察到两个生长中心和原基的异形耳石。仔鱼耳石的生长轮清晰度很差,青鱼、草鱼和鲢中轮纹清晰的微耳石均在25%左右,矢耳石均在5%以下。幼鱼微耳石的轮纹则全部清晰可读。长江中水温相对稳定,尤其是昼夜温度变化小,这是导致野生状态下四大家鱼仔鱼耳石轮纹清晰度低的主要原因。2.根据微耳石日轮推算和分析,分叁批次在长江瑞昌江段采集的46尾青鱼仔鱼的平均日龄为9.20±1.36d,主要分布为8-9d;315尾野生草鱼仔鱼的平均日龄为8.97±0.73d,主要分布为9d;223尾野生鲢仔鱼的平均日龄为9.19±0.99d,主要分布为9d。根据仔鱼采样时间和日龄推算的孵化期均为5月25日至6月17日,产卵期为5月23日至6月15日。亲鱼产卵场范围大致为新码头至宜昌江段,并且主要位于石首—郝穴江段。在长江湖口水域采集的23尾青鱼幼鱼的平均日龄为52.4±5.6d,主要分布为45-55d;111尾草鱼幼鱼的平均日龄为57.1±10.6d,主要分布为45-65d;73尾鲢幼鱼的平均日龄为49.8±4.7d,日龄分步较为集中;70尾鳙幼鱼的平均日龄为57.5±7.1d,主要分布为50-60d。根据幼鱼的采样时间和日龄推断,青鱼的孵化时间为5月28日至6月19日;草鱼的孵化时间为5月22日至7月7日;鲢孵化时间为5月30日7月11日;鳙的孵化时间为5月24日至7月2日。推算出的仔幼鱼繁殖时间照比历史数据明显偏晚,推测是由于叁峡大坝下泄水温偏低对坝下长江中游的四大家鱼的繁殖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家鱼繁殖时间滞后。3.对仔鱼全长和日龄的回归分析表明,青鱼、草鱼仅6月6日的样品两者呈显着的线性关系,而鲢仔鱼虽然叁批样均呈显着的线性关系,但是其6月16日和24日样品的相关系数很小,这说明长江中野生四大家鱼仔鱼的生长差异性很大。回归分析表明,四大家鱼幼鱼的体长、体重均与日龄呈显着的线性关系,体长体重生长呈显着的幂指数关系。4.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批次的四大家鱼仔鱼耳石的长直径与日龄和全长均呈显着的线性关系。四大家鱼幼鱼的微耳石短半径和日龄均呈显着的线性关系,和体长、体重也均呈显着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1-06-01)
曾祥玲,林小涛,刘毅[10](2011)在《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食蚊鱼仔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27℃水温下,研究了少食、中食和饱食叁个摄食水平对0至25日龄雌雄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的生长发育特征和饵料利用效率的影响。26d饲养实验结束后,对试验鱼摄食和生长指标、臀鳍分化、性成熟及饵料转换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到臀鳍开始分化时,饱食组雄鱼的累计摄食总能量和生长速度开始小于雌鱼,且随日龄的增加差异加大;随摄食水平的增加,0日龄仔鱼到臀鳍分化和性成熟的时间缩短。至实验结束,各摄食组的雄鱼均形成发育完善的生殖足,性腺都达到成熟状态;而雌鱼性成熟迟于雄鱼,且其性成熟更易受到摄食水平的影响,饱食组只有约50%的个体达到性成熟,少食组的卵母细胞则均处在小生长期。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雌雄鱼的体长、体重和干物质特定生长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干物质饵料转化效率则呈明显下降趋势;实验结束时,雌鱼的生长指标和干物质饵料转化率均大于雄鱼。以上结果表明,伴随臀鳍的分化,食蚊鱼在摄食、生长、发育、性成熟和应对食物丰度变化上表现出显着的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仔幼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增殖放流是珍稀濒危鱼类保护和资源养护的主要途径。鱼类繁育场不仅是人工保种的重要场所,为增殖放流和再引入等保护项目提供苗种,相关驯养技术及其在养殖过程中对物种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也为迁地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在濒危鱼类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具有较强表型可塑性,传统繁育场的物理环境、生物及社群环境与自然环境截然不同,加之人工选育的影响,使得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在生物学、行为、生态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表现出差异。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些生活史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的丧失,影响人工种群的可持续性。而且,养殖群体放归自然环境中后会带来潜在的生态风险,最终影响资源修复的效果。因此,以保护为目标的传统繁育场的改革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丰容是应用行为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目标,其出发点为通过对圈养动物所处的物理环境进行修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其生物学功能,从而提高其福利水平。这种概念正迎合了对传统养殖环境和养殖方式进行改革,实施保护养殖对策的理念,是以保护为主要目标的珍稀濒危鱼类繁育场改革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为对象,针对传统养殖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丰容尝试(如水流丰容、底质丰容、生物饵料喂养及光周期控制等),从丰容环境中达氏鲟幼鱼的生物学、行为和生理生态适应性角度多层面评估了不同丰容措施的环境效应,探讨了达氏鲟保护养殖可行对策,具体结果如下:(一)、丰容环境中达氏鲟的生长特性(1)水流丰容方面:实验设置的水流模式对达氏鲟的生长有一定的负面效应,而且这种负面效应与水流刺激起点、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有关,显着性差异一般在较长时间(>30 d)表现出来。(2)底质丰容方面:卵石底质养殖对达氏鲟生长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效应,养殖成活率低。而细砂底质与传统光滑底质长期养殖后对达氏鲟生长影响差异不显着。短期(<30 d)细砂底质养殖还表现出对达氏鲟生长的正面效应,全长、体长、须长、胸鳍面积、尾鳍面积等方面优于光滑底质组。(3)生物饵料养殖:采用水蚯蚓作为单一生物饵料源在短期和长期养殖后与配合饲料养殖对达氏鲟生长指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着。生物饵料喂养,水流组达氏鲟的生长指标明显优于静水组;而配合饲料喂养,水流组与静水组达氏鲟的生长指标无显着差异。(4)极端光周期:极端光周期环境(全亮、全暗)中达氏鲟早期死亡率较高,而长期的养殖后极端光周期组达氏鲟的生长优于自然光周期组。(二)、丰容环境中达氏鲟的感觉器官发育(1)水流丰容方面:通过对水流丰容组和静水组达氏鲟感觉器官显微结构的可量性状比较,结果显示,水流对视觉、嗅觉器官的发育影响不显着。但对味觉、陷器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流速组达氏鲟须部、上唇、下唇、鳃部的味蕾数量一般都高于静水组。水流丰容组中达氏鲟陷器的最大下陷深度、下陷宽度以及最大截面要显着低于静水养殖组。(2)底质丰容方面:细砂底质丰容环境对味觉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须部和下唇部的味蕾数增多以及味蕾形态上的差异。底质丰容同样对陷器发育影响显着,对视觉、嗅觉发育没有明显影响。(3)生物饵料养殖:饵料类型(生物饵料和配合饲料)对嗅觉、味觉和陷器发育有明显影响。生物饵料组达氏鲟嗅觉上皮高度和初级嗅板数量明显高于人工饲料组,而且生物饵料组达氏鲟须部、上唇、鳃部味蕾数要明显高于人工饲料组。生物饵料与人工饲料养殖中达氏鲟陷器的变化趋势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未获得对视觉发育影响的数据。(4)极端光周期:极端光周期下对达氏鲟的视觉发育影响显着。全亮组达氏鲟视单锥数量、外核层细胞数显着高于全暗组。全暗组达氏鲟下唇、须部味蕾数量明显多于全亮组。对陷器影响没有一致性规律。(叁)、丰容环境养殖达氏鲟的行为偏好特性(1)水流丰容对达氏鲟游泳能力的影响:水流丰容组达氏鲟的游泳能力得到明显提高。40 dph、80 dph时水流丰容组和静水组达氏鲟生长指标差异不显着,然而40 dph的极限游泳速度Ucrit (13.2±2.9 cm/s或2.19±0.48 FL/s,n=30)要显着高于静水组达氏鲟的极限游速(10.2±3.5 cm/s或1.70±0.59 FL/s, n=30)(P<0.05)。80 dph时水流丰容组达氏鲟的Ucrit (48.5±6.9cm/s或3.25±0.46 FL/s,n=20)同样显着高于静水组的Ucrit (35.9±8.5 cm/s,或2.41±0.58FL/s,n=20)。40 dph的水流丰容组达氏鲟游泳耐受力也明显高于静水组。(2)水流丰容对达氏鲟水流偏好和河床质偏好的影响:水流丰容组和静水组达氏鲟均偏好有水流的环境,在多流速梯度环境中水流丰容组达氏鲟选择高流速的比例显着高于静水组,表现出更为宽泛的流速偏好范围。在流水情况下,水流丰容组达氏鲟在多梯度河床质环境中选择卵石河床质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静水组,而在静水情况下的差异不大。因此,水流丰容组达氏鲟同样表现出更为宽泛的河床质偏好范围。实验结果提示水流丰容有利于达氏鲟扩展生存空间,从而提高野外生存适合度。(3)底质丰容对达氏鲟河床质偏好的影响:不同底质(卵石、细砂和光滑玻璃钢板)养殖达氏鲟均表现出对细砂和光滑底质的偏好,很少选择卵石底质。细砂底质组达氏鲟不同底质环境中对卵石底质的偏好性明显增强,意味着早期接触河床质的经历有助于改善达氏鲟对天然河床环境的适应性,从而野外生存力得到改善。(4)不同饵料类型对达氏鲟摄食偏好的影响:达氏鲟趋向于选择已熟悉饵料(即采用水蚯蚓养殖的达氏鲟对水蚯蚓的偏好性更高,采用人工饲料养殖的达氏鲟更喜好人工饲料)。但生物饵料(水蚯蚓)组达氏鲟选择尚未接触过的饵料(鱼糜、虾糜)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人工饲料养殖组。结果表明,生物饵料喂养更有利于达氏鲟在自然环境中对陌生饵料的摄食选择。(5)丰容环境养殖达氏鲟对捕食者的识别和逃避行为的影响:在初次引入捕食者(南方鲇)时,各实验组达氏鲟对捕食者的识别和逃避行为(改变方向或者掉头游动)均较少,没有显着性差异。当进行捕食惊吓训练(捕食者的人工控制追赶)5d后,各实验组逃避捕食者行为明显增加,而且,水流丰容组和生物饵料丰容组达氏鲟逃避捕食者的行为明显增多,且远离捕食者的距离要明显高于静水组和底质丰容组。结果说明,进行捕食训练是提高反捕食能力的有效方法,水流丰容和生物饵料丰容组达氏鲟的训练效果更好。(四)、丰容环境养殖达氏鲟的生理生态适应性(1)水流丰容养殖达氏鲟的能量代谢特征:水流丰容组达氏鲟尾肌中有氧代谢相关代谢酶(ATPase、CCO、3HCoAD、NDPK-A)活力均要显着高于静水组,无氧代谢酶活力没有明显差异;水流组胃肌中代谢酶活力除ATPase显着高于静水组外,其它代谢酶CCO、CS、LDH、NDPK-A、SDH均显着低于静水组。仅观察到水流组心肌中ATPase活力要高于静水组,其它无显着差异。同时,水流组和河床质组达氏鲟静止耗氧率显着低于生物饵料组和静水组。(2)水流丰容养殖达氏鲟的GDF11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首次克隆了达氏鲟生长转化因子GDF11基因。达氏鲟GDF1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298 bp(不包括Poly A),开放阅读框为1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19 bp;3’非编码区长88 bp。通过Signal P预测,发现达氏鲟GDF11蛋白含有一个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水流丰容组和静水组达氏鲟肌肉、脑和肝中GDF11基因mRNA的表达没有差异。静水组达氏鲟鳃中GDF11基因mRNA的表达量是水流丰容组的4.70倍,而心脏中的表达量是水流丰容组的2.72倍。(3)不同饵料养殖达氏鲟的消化适应性:生物饵料组达氏鲟的胃、前肠及后肠的胃蛋白酶以及后肠中的脂肪酶均要显着高于人工饲料组,淀粉酶的无显着差异。这些差异预示着消化适应能力可能是导致野外生长情况和后续死亡率的原因。来自静水和流水中的生物饵料喂养组达氏鲟经历40 d野外生存试验后的全长、叉长和体重均明显增加。后续养殖观察表明,30%~40%生物饵料养殖达氏鲟不会再摄食人工饲料,出现饥饿死亡现象。(4)水流丰容组达氏鲟的消化能力:水流对达氏鲟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流水中达氏鲟的胃蛋白酶、脂肪酶含量往往要高于静水组,胃部的淀粉酶在流水组中要显着低于静水组。(五) 丰容环境对达氏鲟生存能力的综合影响评估及其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水流作为重要环境因子对于达氏鲟生活史行为塑造、生物学特性的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水流作为环境丰容因子虽然对达氏鲟生长有一定的负面效果,但它在促进感觉器官发育、提高游泳能力、扩大达氏鲟栖息分布空间、改善逃避敌害鱼类方面均显示出积极效果。相应的能量代谢、生长分化基因表达和摄食消化等均呈现了较一致的适应性特征。卵石底质表现出对达氏鲟生长方面的负面效应,而细砂底质对生长影响较小。但河床质在促进达氏鲟感觉发育方面有积极效果。早期接触河床质的经历有利于达氏鲟适应新环境,从而具有更为广阔的栖息分布空间,对达氏鲟的野外生存有利。生物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对达氏鲟的生长影响差异不显着,但生物饵料有利于促进达氏鲟嗅觉和味觉器官的发育。早期的摄食经历及其形成的摄食适应(消化代谢能力)对达氏鲟的摄食偏好会产生影响。生物饵料养殖相对于配合饲料更有利于达氏鲟放归自然环境中的摄食存活。基于本研究结果,作者从环境丰容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达氏鲟保护养殖措施及提高放流达氏鲟生存能力的野化训练方法。相关研究技术成果在达氏鲟自然资源养护和迁地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可为鲟鱼类繁育场的保护养殖对策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仔幼鱼论文参考文献
[1].崔剑斌,孙朝徽,赵雅贤,任建功,张晓彦.Cr~(6+)对牙鲆仔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海洋渔业.2019
[2].杜浩.达氏鲟的保护养殖:丰容环境中仔幼鱼的生存适应性[D].华中农业大学.2014
[3].李曰嵩,潘灵芝,陈新军.产卵深度变动对东海日本鲭鱼卵仔幼鱼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3
[4].李曰嵩,潘灵芝,陈新军,费岳军.东海鲐鱼(Scomberjaponicus)仔幼鱼游泳行为对输运和补充量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3
[5].廖畅宇,邵力,王旭霞.饲料中酵母免疫多糖对七彩神仙鱼仔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2
[6].廖畅宇,邵力,王旭霞.饲料中维生素C对七彩神仙鱼仔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2
[7].高少波,唐会元,洪峰.圆口铜鱼仔幼鱼驯养初试[J].水生态学杂志.2012
[8].田照辉.鲟鱼仔幼鱼口径大小和饵料适口性选择[J].科学养鱼.2011
[9].李建军.长江中游九江段四大家鱼仔幼鱼的耳石特征及生长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
[10].曾祥玲,林小涛,刘毅.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食蚊鱼仔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