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温差论文_李冬冬,李栋,孟昭男,张鹏,陈红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送风温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温差,气流,数值,组织,舒适性,速度,舰船。

送风温差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冬,李栋,孟昭男,张鹏,陈红超[1](2018)在《设备机房大温差送风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温差送风系统因其送风温度低的特点,在机房散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两个设备机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实际尺寸建立叁维数值模型,对房间内的温度分布和空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比较大温差送风和常规温差送风两种送风方式下的差别。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对于空气流动性较好的房间,使用大温差送风可以达到与常规温差送风的散热效果,并发挥其能耗低、占地面积小、设备成本低的优势;但对于空气流动受到设备严重阻碍的房间,使用大温差送风会增加房间内温度的不均匀性,并使局部高温区域的情况更加恶化。此外,还针对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和局部高温区域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制冷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桑海涛[2](2017)在《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空调送风系统在大温差环境下不能很好地进行送风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对机器露点机组进行有效的优化,改变了传统露点机组对湿度以及温度的敏感程度,把内耗的温度差降到了最低,对焓湿和室内送风量从新进行设定,针对大温差环境利用敏感芯片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计算,方便针对不同环境的温差进行自我重新设定。对风机和风道温升系统进行了优化,保证在大温差环境下的调节能力,同时保持较低的耗电功率。为了验证设计的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方案的有效性,设计了对比仿真试验,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优化方案能够进行有效的对大温差进行调节。(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7年20期)

黄华明,冀兆良[3](2017)在《剧院座椅下送风不同冷负荷率的最优送风温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州某剧院为例,发现剧院座椅下送风在不同冷负荷率下送风温差存在优化空间。采用CFD模拟软件,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剧院座椅下送风冷负荷率在100%、75%、50%时的不同送风温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比温度场和速度场,探究剧院座椅下送风不同冷负荷率与送风温差的关系。得到剧院座椅下送风在100%、75%冷负荷率的最优送风温差为3℃,在50%冷负荷率的最优送风温差为2℃。(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7年06期)

许婕[4](2015)在《置换通风房间内的送风温差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置换通风系统的典型办公室,分别就室内不同的颗粒污染物分布位置、不同送风温度等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分析这些因素对室内流场的影响,研究它们对颗粒物浓度场的影响规律。就颗粒物在室内呼吸平面沿房间开间的变化特征展开了详细地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送风温差参数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影响显着。不同位置颗粒污染源释放出来的气溶胶粒子在不同送风温差下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分布特性。(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四川)》期刊2015年04期)

李异,马建平,魏朝晖[5](2014)在《热风送风温差对室内设计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一典型的空调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UENT模拟冬季室内设计温度分别为18℃和20℃时室内气流组织的分布状况,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的室内设计温度下,达到相同的热舒适温度时,室内热负荷的变化,得出冬季室内设计温度为18℃时,采用大温差送风在消耗较少能量的情况下能达到最佳的热舒适温度,为其他相同或类似房间空调系统的选择和气流组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四川)》期刊2014年05期)

李异,马建平,魏朝晖[6](2014)在《热风送风温差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本文以某一典型的空调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uent模拟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分布状况,对比分析了在相同的热负荷时不同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差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确定了在既定的热负荷时,在满足规范规定的送风温差的前提下,大温差送风可以提高人体活动区的温度,降低人体活动区的风速,为其他相同或类似房间空调系统的选择和气流组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节能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谢雨东[7](2014)在《净化空调中送风温差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系统分析,探讨各种情况下的送风温差,提高设计过程的准确性、便捷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设定参数及条件的不同,送风温差会存在一定误差。(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期刊2014年03期)

周静,李异[8](2014)在《层式通风下送风温差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层式通风这一新型空调通风方式,以某一典型的空调办公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送风温差下办公室冬季室内环境的温度场、速度场进行了探索性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在满足规范规定的送风温差的前提下,大温差送风可以提高人体活动区的温度,降低人体活动区的风速,热舒适性更高。实验研究工作为层式通风在其他相同或类似房间气流组织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四川)》期刊2014年02期)

厉盼盼[9](2013)在《大温差变风量送风技术在舰船空调系统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国际海事组织不断推出了新规范和新标准,中国的船舶行业要适当地符合国际造船新标准,所以我们要在技术方面大量选用节能环保的动力系统和能够降低舰船重量的设备,还要从生活和操作方面改善船用生活和工作环境,于是本文提出了的关于舰船空调节能和舱室环境舒适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本文以节能和热舒适性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空调系统设计参数的优化、末端装置的选用、气流组织的改进、和温湿独立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为线索,提出了大温差变风量送风和温湿独立处理辅助技术(转轮除湿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空调系统。在系统可行性研究方面,将该系统与目前的传统定量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该复合型空调系统降低了系统能耗,提高了空调降温除湿的调节和控制能力,而且由于减少空调送风系统送风量和制冷系统的送水量,进而设备及管道的大小也随之减小了而且还降低了空调风机噪声。所以,该空调系统不仅能在舰船中应用,而且该系统技术满足了新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在舱室热舒适性研究方面,运用CFD软件仿真模拟了舱室在不同送风温差下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流场分布情况,同时模拟了舱室在不同送风温差不同风量下的流场分布,并对不同工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当送风量为100%送风时,15℃露点送风的舱室舒适性最好,而5℃、7℃大温差低温送风的舱室舒适性因送风温度过低、风速过大,使舱室有冷风下垂和较强的吹风感。当送风量为70%送风时,7℃露点送风的舱室舒适性最好。当送风量为50%送风时,5℃露点送风的舱室舒适性最好,由于送风速度较小,不会造成人员吹风感。因此,适当条件的大温差送风技术在舰船空调系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3-12-20)

董鹏,李志印,简弃非[10](2012)在《大温差变风量送风技术在潜艇空调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潜艇存在的空调系统能耗高、舱室温、湿度控制难等问题,综合分析了空调系统中的大温差低温送风以及变风量空调的特点与应用技术现状,结合潜艇舱室空调的热负荷特征,提出了将大温差低温送风、变风量控制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相结合的系统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活塞式半封闭压缩机效率低、大温差低温送风系统送风下坠、射流冷风感等技术问题。通过与目前的常规定量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方案可降低系统能耗30%,增强了空调降温除湿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并且通过减少空调送风量和送水量,使空调风机噪声降低了5 dB,减小了设备及管系的尺寸和重量,有利于潜艇舱室噪声以及空间布置和排水量的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2年06期)

送风温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的空调送风系统在大温差环境下不能很好地进行送风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对机器露点机组进行有效的优化,改变了传统露点机组对湿度以及温度的敏感程度,把内耗的温度差降到了最低,对焓湿和室内送风量从新进行设定,针对大温差环境利用敏感芯片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计算,方便针对不同环境的温差进行自我重新设定。对风机和风道温升系统进行了优化,保证在大温差环境下的调节能力,同时保持较低的耗电功率。为了验证设计的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方案的有效性,设计了对比仿真试验,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优化方案能够进行有效的对大温差进行调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送风温差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冬冬,李栋,孟昭男,张鹏,陈红超.设备机房大温差送风系统仿真研究[J].制冷技术.2018

[2].桑海涛.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7

[3].黄华明,冀兆良.剧院座椅下送风不同冷负荷率的最优送风温差分析[J].建筑节能.2017

[4].许婕.置换通风房间内的送风温差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5

[5].李异,马建平,魏朝晖.热风送风温差对室内设计温度的影响[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4

[6].李异,马建平,魏朝晖.热风送风温差对室内环境的影响[J].节能技术.2014

[7].谢雨东.净化空调中送风温差的确定[J].化工设计.2014

[8].周静,李异.层式通风下送风温差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4

[9].厉盼盼.大温差变风量送风技术在舰船空调系统上的应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

[10].董鹏,李志印,简弃非.大温差变风量送风技术在潜艇空调中的应用[J].中国舰船研究.2012

论文知识图

一15给出了送风温差为4℃时,地板...一37为当送风温差为4℃时,过人体...一8为当送风温差为7℃时,过人体...一16两种送风速度下不同送风温差...一36给出了当送风温差为7℃时,地...一16给出了送风温差为7℃时,地板...

标签:;  ;  ;  ;  ;  ;  ;  

送风温差论文_李冬冬,李栋,孟昭男,张鹏,陈红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