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变均热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子器件,散热器,干扰,特性,设备,论文,均热板。
相变均热板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张其刚,黄鹏[1](2019)在《基于相变材料和均热板的复合散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弹载、机载等平台的雷达干扰设备的工作环境及安装空间要求越来越苛刻,集成度越来越高,同时发射功率需求日益增大,导致设备的热流密度数倍增加,对设备的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采用单一铝实体、铝与相变材料、铝与相变均热板复合3种热沉,通过试验对比其散热效果。结果表明铝与相变均热板复合热沉在综合考虑散热和减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陈慧雁[2](2004)在《高热流密度相变均热板传热特性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电子器件散热技术和热管型电子器件散热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均热板热管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现状。在建立高热流密度相变均热板传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能量方程的离散和边界条件的设定,应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均热板底板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均热板底板各截面的温度分布规律符合理论分析的结论。 为了考察各种因素对相变均热板传热特性的影响,本文求解了叁种结构尺寸(长×宽×高:65×65×1.5mm,80×80×1.5mm,100×100×1.5mm)的均热板在热源位置、加热功率和饱和温度分别变化时底板上的温度场。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分析各种工况对底板温度场的影响,得出最高温度T_(max)和底板最大温差△T随输入热量和饱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热源位置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等结论,并提出了元器件在底板上的优化布置方案,为均热板的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还对发热元件与均热板各个传热环节的热阻进行了计算,对各热阻的大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针对热阻较大的环节提出了强化传热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1-01)
相变均热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电子器件散热技术和热管型电子器件散热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均热板热管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现状。在建立高热流密度相变均热板传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能量方程的离散和边界条件的设定,应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均热板底板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均热板底板各截面的温度分布规律符合理论分析的结论。 为了考察各种因素对相变均热板传热特性的影响,本文求解了叁种结构尺寸(长×宽×高:65×65×1.5mm,80×80×1.5mm,100×100×1.5mm)的均热板在热源位置、加热功率和饱和温度分别变化时底板上的温度场。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分析各种工况对底板温度场的影响,得出最高温度T_(max)和底板最大温差△T随输入热量和饱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热源位置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等结论,并提出了元器件在底板上的优化布置方案,为均热板的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还对发热元件与均热板各个传热环节的热阻进行了计算,对各热阻的大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针对热阻较大的环节提出了强化传热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变均热板论文参考文献
[1].李涛,张其刚,黄鹏.基于相变材料和均热板的复合散热技术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19
[2].陈慧雁.高热流密度相变均热板传热特性的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