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论文_杨箴立,郑端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络合物,氰化物,催化剂,双金属,聚醚,饱和度,环氧化物。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杨箴立,郑端阳[1](2010)在《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综述了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催化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制备聚醚多元醇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制备技术、合成聚醚多元醇的聚合过程和聚合机理以及聚合工艺现状。(本文来源于《聚氨酯工业》期刊2010年03期)

颜芳,袁振宏,吕鹏梅,罗文,杨玲梅[2](2010)在《亚铁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固体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一文中研究指出Fe(Ⅱ)-Zn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固体催化剂用于一步催化酯交换和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具有易分离、流程简单,不受水毒性影响的优点。将水溶性金属氰化络合物亚铁氰化钾和金属化合物氯化锌反应,并结合有机配体叔丁醇制备了基于亚铁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并研究了DMC固体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助络合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体系中水和脂肪酸含量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甲酯产率最高可达98%。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次循环使用后回收率仍达93.45%,适宜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胡少强,翁薇,王文浩,王建伟[3](2007)在《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的热分析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热重(TG)曲线,用自制装置分段收集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热分解产物,用色-质联用(GC-MS)等仪器进行分析.根据释放温度初步判断催化剂中各种配体的结合状态,并讨论了配体结合状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除有机配体和水含量的相对多少外,DMC催化剂的活性和以配位方式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有机配体的量关系更大,以配位方式结合的有机配体越多,则催化活性越高.DMC催化剂中Co3+与CN-的配位作用较六氰钴酸锌中弱.(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王文浩,李俊贤,周集义,张兴英[4](2004)在《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催化剂的结构、制备工艺、配位体等方面讨论了催化剂合成、催化机理和低不饱和度聚醚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小分子配位体的加入顺序影响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催化剂的活性。配位体的类型对催化剂活性有显着影响,寻找更有效的配位体是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期刊2004年05期)

王文浩,李俊贤,周集义,张兴英[5](2004)在《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催化剂的结构、制备工艺、配位体等方面讨论了催化剂合成、催化机理和低不饱和度聚醚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小分子配位体的加入顺序影响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催化剂的活性。配位体的类型对催化剂活性有显着影响。寻找更有效的配位体是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08-01)

华正江,陈上,闵玉勤,戚国荣[6](2004)在《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的形态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多个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有机配体及其引入方式,温度,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其中有机配体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有机配体中富电子原子的电负性的强弱和数量共同影响着DMC催化剂的形态.该类原子的电负性越强,得到的DMC催化剂的结晶性越差,无定型部分的比例越高,并且单个原子的电负性强弱比该类原子的数量在此间的影响更大.而在有机配体预先存在的情况下,该沉淀体系则更有利于无定型部分的产生.在30℃左右的沉淀反应温度下,得到的DMC催化剂的无定型部分比例最高.在有机配体存在的情况下,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有限.并且发现存在于有机配体中的DMC催化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会发生变化.初步揭示了DMC催化剂的形态与其催化活性间的关系.而无定型态的DMC催化剂更有利于PO的聚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王西奎,刘汉霞,顾尧,国伟林[7](2003)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PEG-1000、β- 环糊精和吐温-60等为助络合剂,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助络合剂和不同制备方法对DMC催化剂的形貌、粒径、晶型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EG-1000、β-环糊精和吐温-60等为助络合剂,利用传统制备方法可以获得晶态与非晶态组分混合物的DMC催化剂。而将助络合剂提前加入到钾盐和锌盐溶液中,可制备出高度分散的非晶态的DMC。这种非晶态的DMC催化剂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利用传统制备方法制备的DMC。(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03年S1期)

卢永刚,涂建军,金晖,蔡丽萍,张广义[8](2003)在《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用于聚醚多元醇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聚合反应器中考评了自制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活性高、诱导期短,相应的聚醚多元醇不饱和度低和分子量易于调节,其残留的催化剂浓度低,无需后处理即可使用。本反应系统以循环冷却、喷雾为手段,既快速移走了聚合热,又实现大面积接触的气体-液滴反应,减少了反应延迟时间,降低了聚合釜中液相环氧丙烷浓度,从而使整个工艺流程的物耗、能耗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03年05期)

刘晓华,亢茂青,王心葵[9](2000)在《锌/钴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催化环氧丙烷聚合反应的活性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effects of organic ethers such as diethyl ether, ethylene glycol diethyl ether and diethyl glycol diethyl ether on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uch catalyst in the process of propylene oxide polymer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EXAF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 in all DMC catalysts is still coordinated by six cyanogens, while Zn is coordinated by O atom in organic complex. The more numerous the number of the ether bond, the higher the coordination numbers of O to Zn ion, the more active the catalyst we make. Five or six O atoms coordinated Zn ion may be the real active center in the process of propylene oxide polymerization.(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0年11期)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Fe(Ⅱ)-Zn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固体催化剂用于一步催化酯交换和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具有易分离、流程简单,不受水毒性影响的优点。将水溶性金属氰化络合物亚铁氰化钾和金属化合物氯化锌反应,并结合有机配体叔丁醇制备了基于亚铁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并研究了DMC固体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助络合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体系中水和脂肪酸含量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甲酯产率最高可达98%。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次循环使用后回收率仍达93.45%,适宜工业化生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杨箴立,郑端阳.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聚氨酯工业.2010

[2].颜芳,袁振宏,吕鹏梅,罗文,杨玲梅.亚铁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固体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J].燃料化学学报.2010

[3].胡少强,翁薇,王文浩,王建伟.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的热分析表征[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

[4].王文浩,李俊贤,周集义,张兴英.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4

[5].王文浩,李俊贤,周集义,张兴英.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C].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2004

[6].华正江,陈上,闵玉勤,戚国荣.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的形态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

[7].王西奎,刘汉霞,顾尧,国伟林.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催化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03

[8].卢永刚,涂建军,金晖,蔡丽萍,张广义.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用于聚醚多元醇生产[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3

[9].刘晓华,亢茂青,王心葵.锌/钴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催化环氧丙烷聚合反应的活性结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

论文知识图

锌钴氰化物络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样品1、2、3的SEM照片样品4、5的SEM照片3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催化剂浓度280 m...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标签:;  ;  ;  ;  ;  ;  ;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论文_杨箴立,郑端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