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形态发生蛋白论文_任前贵,张坤,任威,孙韬,李永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牛骨形态发生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形态,发生,细胞,干细胞,内皮,生长因子。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任前贵,张坤,任威,孙韬,李永峰[1](2019)在《控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微囊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控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a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囊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 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叁嵌段共聚物[polylactide-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de,PELA]为囊材,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外黏附rhBMP-2内包封VEGF的微囊支架。经ELSIA法检测微囊支架在PBS中释放rhBMP-2和VEGF的浓度。将微囊支架加入bMSCs,于培养后第3、7、14天,MTT法检测微囊支架对bMSCs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微囊支架对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MAPK通路相关蛋白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微囊支架于PBS中培养第2天rhBMP-2释放约60%,VEGF释放约32%。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囊支架对bMSCs的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 05);培养后第14天磷酸化ERK1/2及ALP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第3和7天(P <0. 05),培养后第7天显着高于第3天(P <0. 05);培养后第3、7、14天磷酸化JNK及磷酸化p38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控释rhBMP-2及VEGF的微囊支架可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是通过激活MAPK通路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文,雷堃,高磊,李宽新[2](2020)在《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转染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备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已经被列为治疗脊髓损伤的首选干细胞,但其分化效率低,寻找一种具有高效诱导能力的因子尤为重要。基于文献查阅及课题组研究基础,推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BMP-7)基因可能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慢病毒载体转染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感染复数为50,25,10,1进行LV-GFP转染,转染后3 d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GFP表达情况,确定最佳感染复数。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LV-GFP组、LV-BMP-7-GFP组,以最佳感染复数转染24,48,72,96,120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转染3 d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神经细胞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结果与结论:①LV-GFP转染后3 d,感染复数为1组未见GFP阳性细胞,感染复数为10,25,50组可见GFP阳性细胞,其中感染复数为10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其余组(P <0.05),为最适感染复数;②空白对照组、LV-GFP组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呈阴性;LV-BMP-7-GFP组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呈阳性,胞体和轴突被染成亮棕黄色;③结果表明,LV-BMP-7转染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7期)

倪昱,范东伟,王占长[3](2019)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成血管因子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成血管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双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成形术(PVP/PKP)骨水泥技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BMP-2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骨密度(BMD)仪测定两组BMD,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主观疼痛感受,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骨折椎体恢复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成血管因子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BMD、VAS、ODI值、骨代谢、成血管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VAS、OD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骨钙素(OST)、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MP-2治疗可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BMD,改善骨代谢,促进成血管因子分泌,对促进患者的骨折椎体恢复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谢程欣,余城墙,王维,王成龙,尹东[4](2020)在《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强大的骨诱导特性,已被证实能够促进骨折、骨缺损等疾病的骨愈合。但目前国内外针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用于治疗骨不连的研究较少,并且各研究结果间存在争议,使得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疗效尚不明确。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相比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优势和不足。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lsevier、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4月发表的文献,筛选出与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相关的随机或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系统提供的Rev Man5.1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各4篇,多为30-124例的小样本量研究,共计613例骨不连患者,观察组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或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骨移植,对照组采用自体骨移植;(2)Meta分析显示:骨形态发生蛋白或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的术后愈合率、感染率、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的术后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自体骨移植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自体骨移植[WMD=-1.24,95%CI(-1.70,-0.79),P <0.01];骨形态发生蛋白或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骨移植的手术时间短于自体骨移植(P <0.01);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自体骨移植(P <0.05);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自体骨移植的治疗费用高于自体骨移植(P <0.01);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自体骨移植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3)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为自体骨移植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同时也是自体骨移植物的安全佐剂,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潜在优势,但目前的证据暂不支持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自体骨移植。(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5期)

张艳,李莹,张雪松[5](2019)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糖尿病病人骨组织内表达水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在糖尿病病人胫骨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方法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分别获取糖尿病病人(8例)和非糖尿病病人(8例)术部骨组织,从骨组织中提取总蛋白及RNA,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骨组织中VEGF、BMP-2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病人骨组织中VEGF、BMP-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病人。结论糖尿病病人骨组织中VEGF、BMP-2因子表达低于正常水平,VEGF、BMP-2因子可能是影响糖尿病病人骨质及骨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9年06期)

齐晓宇[6](2019)在《神经突触核蛋白-γ、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口腔颌面部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神经突触核蛋白-γ(SNC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口腔颌面部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1日~2017年1月21日我院存档的70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蜡块标本作为肿瘤组织,另选择70例癌旁组织与70例正常组织进行参照。依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将70例肿瘤组织标本分为高分化组(15例),中分化组(33例)及低分化组(22例)。依据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将70例肿瘤组织标本分为淋巴结转移(30例)及淋巴结未转移(40例)。比较叁组不同组织部位标本中的SNCG、BMP-2、MMP-9表达情况;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组织中SNCG、BMP-2、MMP-9的表达阳性率;分析淋巴结转移对肿瘤组织中SNCG、BMP-2、MMP-9表达阳性率的影响;分析SNCG、BMP-2、MMP-9叁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织中的SNCG、MMP-9的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的SNCG、MMP-9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BMP-2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与肿瘤组织的BMP-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分化组肿瘤组织中的BMP-2与MMP-9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肿瘤组织中的SNCG阳性率低于低、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分化组肿瘤组织中的SNC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SNCG、MMP-9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CG与BMP-2蛋白成正相关性(r=0.420,P<0.05),BMP-2与MMP-9成正相关性(r=0.390,P<0.05),SNCG与MMP-9成正相关性(r=0.561,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鳞癌中,SNCG、BMP-2、MMP-9叁者互成正相关性,具有高表达特征,可作为该类肿瘤疾病的常用检测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32期)

王若璋,金坚[7](2019)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0的表达纯化及其心脏保护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0(rh BMP10)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使用CHO细胞表达并纯化rhBMP10;利用多柔比星多次给药构建小鼠心力衰竭模型;使用超声心动图、TUNEL染色等方法评价小鼠心功能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本研究成功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rh BMP10;多柔比星造模小鼠的心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心肌细胞凋亡比例显着升高,而rh BMP10处理的小鼠心脏功能和心肌细胞未受到显着影响。结论 rhBMP10在减轻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脏损伤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邱寒峰,徐雅萍,吴婷,钟辉,沈惠根[8](2019)在《骨形态发生蛋白15和生长分化因子9对家畜繁殖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 前言BMP-15和GDF-9是两个已经被广为认知的生长因子,均由卵母细胞分泌,在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的正常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卵母细胞分泌的可溶性旁分泌因子被称为卵母细胞分泌因子(OSFs),OSFs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就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对细胞生长发育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众多TGF-β配体、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蛋白在卵巢中表达,对正常卵泡发育至关重要。这些成员先被合成为前原肽,再通过蛋白酶加(本文来源于《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5期)

张文静,王佳,田梦婷,韩祥祯,周琦琪[9](2020)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μg/L(P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μg/L(P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0.001),可显着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着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1期)

杨九杰,赵伟,王楠,陈晓春,李治[10](2020)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各种骨重塑需要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被认为是骨再生的优良候选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骨再生有协同作用,并能显着增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应用对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8-10月龄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取60只采用卵巢切除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余15只进行假手术,未切除卵巢。将6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联合治疗组,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DMEM培养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骨形态发生蛋白2、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12周,取各组大鼠股骨和血清,组织学观察骨小梁数量和结构以及骨小梁间距,ELISA检测血清P1NP、ALP、TRAP、OPG、RANKL水平,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RANKL、OPG蛋白和m RNA水平,细胞因子芯片分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相比,骨质疏松症组大鼠的骨小梁间距扩大,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骨小梁失去正常结构并且不连续。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骨小梁间距扩大较少,骨小梁结构更完整、更连续;(2)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血清P1NP和ALP水平显着升高(P <0.05),血清TRAP水平显着降低(P <0.05);(3)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RANKL/OPG比值显着降低(P <0.01),从而促进更多的骨形成;(4)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含有多种与骨形成密不可分的细胞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4和7、白血病抑制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保护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5)结果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应用可减轻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可能成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1期)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备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已经被列为治疗脊髓损伤的首选干细胞,但其分化效率低,寻找一种具有高效诱导能力的因子尤为重要。基于文献查阅及课题组研究基础,推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BMP-7)基因可能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慢病毒载体转染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感染复数为50,25,10,1进行LV-GFP转染,转染后3 d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GFP表达情况,确定最佳感染复数。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LV-GFP组、LV-BMP-7-GFP组,以最佳感染复数转染24,48,72,96,120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转染3 d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神经细胞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结果与结论:①LV-GFP转染后3 d,感染复数为1组未见GFP阳性细胞,感染复数为10,25,50组可见GFP阳性细胞,其中感染复数为10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其余组(P <0.05),为最适感染复数;②空白对照组、LV-GFP组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呈阴性;LV-BMP-7-GFP组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呈阳性,胞体和轴突被染成亮棕黄色;③结果表明,LV-BMP-7转染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任前贵,张坤,任威,孙韬,李永峰.控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微囊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张文,雷堃,高磊,李宽新.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转染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3].倪昱,范东伟,王占长.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成血管因子含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4].谢程欣,余城墙,王维,王成龙,尹东.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5].张艳,李莹,张雪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糖尿病病人骨组织内表达水平的研究[J].骨科.2019

[6].齐晓宇.神经突触核蛋白-γ、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口腔颌面部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

[7].王若璋,金坚.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0的表达纯化及其心脏保护功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8].邱寒峰,徐雅萍,吴婷,钟辉,沈惠根.骨形态发生蛋白15和生长分化因子9对家畜繁殖功能的影响[J].浙江畜牧兽医.2019

[9].张文静,王佳,田梦婷,韩祥祯,周琦琪.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10].杨九杰,赵伟,王楠,陈晓春,李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论文知识图

天时细胞在bBmp/SF上帖附生长情况,活...丝素蛋白/牛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丝素蛋白/牛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方枢图天时细胞在SF上帖附生长情况,细胞密...接种细胞复合培养1天时,单

标签:;  ;  ;  ;  ;  ;  ;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论文_任前贵,张坤,任威,孙韬,李永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