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小麦品种论文-王琪琳

中国核心小麦品种论文-王琪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核心小麦品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检测

中国核心小麦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琳[1](2011)在《中国小麦条锈菌陇南核心越夏区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大区流行病害,对我国小麦生产危害严重。甘肃陇南地区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核心越夏区,不仅在每年秋季和翌年春季向我国东部麦区传播大量的菌源,而且,该地区也是我国小麦条锈菌新毒性小种最重要的策源地。越夏区小麦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群体结构影响着病原菌的毒性结构以及毒性变异的方向。因此,明确该地区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结构,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小麦品种抗病基因群体结构对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的影响,从而为以全国条锈病持续控制的角度指导越夏区小麦抗病育种方向和抗条锈病基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征集了陇南和陇东地区当前主要小麦品种和高代系83份,分别在室内苗期分小种(条中32、条中33)人工接种、杨凌田间成株期混合小种(条中23、条中25、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水源11-4和水源-11-7)人工接种和和天水自然发病叁种条件下,鉴定小麦品种条锈病抗病性。分别以下列抗条锈病基因的已知分子标记进行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型检测:Yr5、Yr10、Yr15、Yr24/Yr26、Yr9、Yr17、Yr18。结合育种系谱、抗病鉴定和分子检测结果,对每个品种可能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进行分析。根据2005~2009年各主要品种在该区播种面积,初步分析了陇南天水地区小麦品种抗病基因的群体结构。本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抗病鉴定结果苗期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参试的83份小麦材料中,53份苗期对CYR32小种表现抗病性,30份表现感病性(IT≥3),59份对CYR33有抗病性的,24份表现感病性。42份品种同时对这两个小种表现出来抗病性,而同时表现感病性的只有14份。成株期人工混合小种圃和天水自然发病普鉴定结果显示,参试的83份小麦材料中,感病材料有34份(包括完全感病和慢锈)占参试品种数的41%,其余表现为抗病,具有成株期抗病性的有23份,占参鉴品种的27.7%。2.分子检测与抗病基因分析结果利用已知基因的分子标记对83份小麦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合抗谱鉴定和育种系谱分析,结果显示,参试83份小麦材料中,8份携带Yr5基因,占参试品种数的9.64%;18份携带Yr9基因,占21.68%;2份携带Yr15基因,占2.4%;15份携带Yr17基因,占18.07%;15份携带Yr18的品种占18.07%;7份携带Yr26基因,占8.43%;没有检测到携带Yr10基因的品种。Yr5、Yr10、Yr15和Yr24/26等有效抗病基因的分布不均衡。3.陇南核心越夏区小麦品种抗病基因群体结构初步分析根据天水市农业部门提供的2005~2009各主要小麦品种播种面积的数据资料,对天水地区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群体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陇南核心越夏区小麦品种所携带的丰富的抗病性基因,携带Yr17品种播种面积最大;带有Yr26基因的小麦品种播种面积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携带Yr5、Yr15、Yr10基因品种播种面积所占比重非常小;具有持久抗病基因Yr18的品种栽培面积持续降低,另外还有一部分未知基因的抗源在使用,如贵农系列抗源和中间偃麦草衍生的抗源等。本研究表明,该地区虽然使用的抗源类型较多,但主栽品种仍是少数几个基因,特别是Yr26基因已被大量使用,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避免重蹈Yr9和繁6等抗源的覆辙。(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05-01)

张海萍,常成,游光霞,张秀英,闫长生[2](2010)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的分子标记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的遗传基础,利用已报道的4个3AS上的SSR标记(Xbarc57、Xbarc294、Xbarc310和Xbarc321)和1个3BL上的Viviparous-1基因标记Vp1-b2对107份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31份地方品种进行籽粒休眠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5个分子标记在试验材料中表现出丰富的等位变异,具有5~6种等位类型,与籽粒萌芽指数(GI)密切相关。根据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各位点的等位变异显着影响籽粒休眠,其中Vp1-b2和Xbarc294对籽粒休眠作用较其他标记大,可分别解释65.8%和61.2%的表型变异;其次是Xbarc310(56.3%)和Xbarc57(55.8%),最小的是Xbarc321(53.3%)。而5个标记联合可解释95.9%的性状变异,其次是Vp1-b2和Xbarc294的组合(89.1%),解释变异最小的标记组合是Vp1-b2和Xbarc321(79.4%)。5个分子标记即可解释籽粒休眠的绝大部分表型变异,说明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受3AS和3BL上的2个主效基因控制。(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杨琳[3](2008)在《中国小麦核心种质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小麦品种川农17的生理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优良的抗性资源是培育小麦抗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对219份中国小麦核心种质进行了赤霉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发现:成功鉴定的43份材料都表现为高感,没有发现抗性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发现5份材料(乌江草、白芒麦、咸农39、火麦、木宗卓嘎)表现为免疫,占2.28%;7份材料(百农3217、毕麦26、苏麦3号、敦化春麦、青春28、04洛7616、紫秸红)为近免疫,占3.20%;以及高抗的材料18份,中抗的材料9份。进一步分析发现,来源于黄淮冬麦区的抗性材料所占的比例最高,占25%;来自华南冬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的抗性材料比例相对最低。同时对这些优良的抗性材料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深入分析。黑麦染色体1R的短臂在对小麦的产量和抗性改良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小麦品种AIM9和高产小麦品种CN17(含1BL/1RS易位染色体)杂交,对其F2代的农艺特性、光合特性等进行调查,并用位于1RS上的黑麦特异引物对F2代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并电泳,从而鉴定其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探讨了具有1RS易位的品种的遗传特性,从而为1RS易位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分离世代的1BL/1RS易位系群体和非易位系群体光合性能和农艺性状的比较可知:1BL/1RS易位能显着提高小麦的千粒重,从而提高单株产量;从分离世代的1BL/1RS易位系群体和非易位系群体的光合性能的变化情况来看,除Ci之外,1BL/1RS易位系群体的Pn、Gs和Tr均明显高于非易位系群体。(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中国核心小麦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的遗传基础,利用已报道的4个3AS上的SSR标记(Xbarc57、Xbarc294、Xbarc310和Xbarc321)和1个3BL上的Viviparous-1基因标记Vp1-b2对107份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31份地方品种进行籽粒休眠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5个分子标记在试验材料中表现出丰富的等位变异,具有5~6种等位类型,与籽粒萌芽指数(GI)密切相关。根据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各位点的等位变异显着影响籽粒休眠,其中Vp1-b2和Xbarc294对籽粒休眠作用较其他标记大,可分别解释65.8%和61.2%的表型变异;其次是Xbarc310(56.3%)和Xbarc57(55.8%),最小的是Xbarc321(53.3%)。而5个标记联合可解释95.9%的性状变异,其次是Vp1-b2和Xbarc294的组合(89.1%),解释变异最小的标记组合是Vp1-b2和Xbarc321(79.4%)。5个分子标记即可解释籽粒休眠的绝大部分表型变异,说明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受3AS和3BL上的2个主效基因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核心小麦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琪琳.中国小麦条锈菌陇南核心越夏区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张海萍,常成,游光霞,张秀英,闫长生.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的分子标记鉴定[J].作物学报.2010

[3].杨琳.中国小麦核心种质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小麦品种川农17的生理遗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

标签:;  ;  ;  ;  

中国核心小麦品种论文-王琪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