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装置和加湿器论文和设计-陈耀刚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出风装置和加湿器,其中,该出风装置包括:驱动组件;风轮,所述风轮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设有安装孔,所述风轮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轮包括背向所述驱动组件设置的传动轴;传动件,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风轮背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及加湿滚轮,与所述传动件相对设置,所述加湿滚轮对应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传动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简化加湿器的内部驱动结构,实现节省能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风轮,所述风轮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设有安装孔,所述风轮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轮包括背向所述驱动组件设置的传动轴;传动件,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风轮背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及加湿滚轮,与所述传动件相对设置,所述加湿滚轮对应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传动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设计方案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

风轮,所述风轮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设有安装孔,所述风轮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轮包括背向所述驱动组件设置的传动轴;

传动件,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风轮背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及

加湿滚轮,与所述传动件相对设置,所述加湿滚轮对应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传动部;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

壳体,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区,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区的避让孔和连接孔;

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及

两个驱动顶块,与所述齿轮连接,每一驱动顶块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作用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时,两个所述驱动顶块相对于所述避让孔伸出或缩回,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包括:

轮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轮体啮合连接;和

两个凸柱,设于所述轮体的相对两侧,每一凸柱的柱心与所述轮体的轮心呈偏心设置,且两个凸柱的柱心互为偏心设置;

每一驱动顶块的一端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凸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还包括:两个定位柱,一定位柱与一凸柱连接,且每一所述定位柱的柱心与所述轮体的轮心呈同心设置;

所述壳体对应每一定位柱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柱容纳于所述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顶块包括套接部和连接于套接部的助力部,所述套接部形成有套孔,所述套接部通过所述套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凸柱,所述助力部远离所述套接部的一端可穿过所述避让孔作用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轮体转动时,所述凸柱带动所述套接部做偏心运动,以使所述助力部相对于所述避让孔伸出或缩回,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包括设于所述风轮背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连接块和柱体,所述柱体与所述连接块连接,且所述柱体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柱体通过外螺纹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还包括助力块,所述助力块为等腰三角结构,所述助力块的一侧边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助力块远离所述连接块的顶点与所述柱体连接,且所述顶点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同轴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还包括:

定位底座,开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传动轴设于所述定位底座背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和

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设于所述定位底座背离所述传动轴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扇叶环绕所述安装孔形成出风口,每两个所述扇叶间隔形成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每一扇叶远离的所述定位底座的一侧连接,并配合形成所述出风口。

10.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水箱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所述机座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水箱和所述出风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机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出风孔和进风孔,所述水箱与所述进风孔相邻设置,所述驱动组件邻近所述出风孔设置,且所述加湿滚轮部分容纳于所述水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和应用该出风装置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提高了健康的意识。由于秋冬季节是一年四季最干燥的季节,空气十分干燥,对人的皮肤和健康带来一些隐患,因此,加湿器便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用于增加空气的湿度。

常见的加湿器均采用电机带动滤网转动,并采用另一电机带动风扇组件,进而使得加湿后的空气吹出,由于采用了两个不同的电机带动滤网和风扇组件,导致加湿器的制成成本增加,并导致加湿器用电量增加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出风装置,旨在解决如何简化加湿器内部的驱动结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风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

风轮,所述风轮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设有安装孔,所述风轮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轮包括背向所述驱动组件设置的传动轴;

传动件,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风轮背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及

加湿滚轮,与所述传动件相对设置,所述加湿滚轮对应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传动部;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

壳体,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区,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区的避让孔和连接孔;

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及

两个驱动顶块,与所述齿轮连接,每一驱动顶块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作用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时,两个所述驱动顶块相对于所述避让孔伸出或缩回,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可选地,所述齿轮包括:

轮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轮体啮合连接;和

两个凸柱,设于所述轮体的相对两侧,每一凸柱的柱心与所述轮体的轮心呈偏心设置,且两个凸柱的柱心互为偏心设置;

每一驱动顶块的一端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凸柱。

可选地,所述齿轮还包括:两个定位柱,一定位柱与一凸柱连接,且每一所述定位柱的柱心与所述轮体的轮心呈同心设置;

所述壳体对应每一定位柱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柱容纳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每一驱动顶块包括套接部和连接于套接部的助力部,所述套接部形成有套孔,所述套接部通过所述套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凸柱,所述助力部远离所述套接部的一端可穿过所述避让孔作用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轮体转动时,所述凸柱带动所述套接部做偏心运动,以使所述助力部相对于所述避让孔伸出或缩回,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轴包括设于所述风轮背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连接块和柱体,所述柱体与所述连接块连接,且所述柱体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柱体通过外螺纹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动轴还包括助力块,所述助力块为等腰三角结构,所述助力块的一侧边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助力块远离所述连接块的顶点与所述柱体连接,且所述顶点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风轮还包括:

定位底座,开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传动轴设于所述定位底座背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和

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设于所述定位底座背离所述传动轴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扇叶环绕所述安装孔形成出风口,每两个所述扇叶间隔形成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风轮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每一扇叶远离的所述定位底座的一侧连接,并配合形成所述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湿器,包括:机座、水箱及所述出风装置,所述机座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水箱和所述出风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机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出风孔和进风孔,所述水箱与所述进风孔相邻设置,所述驱动组件邻近所述出风孔设置,且所述加湿滚轮部分容纳于所述水箱。

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应用于加湿器,该出风装置通过采用驱动组件驱动风轮转动的结构,使风轮的两侧产生气压差,以使得该出风装置朝一侧吹出风;进一步地,通过采用所述风轮包括背向所述驱动组件设置的传动轴,当风轮转动时,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加湿滚轮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的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风轮与所述传动轴联动,进而使得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加湿滚轮转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与水接触,进而增加该加湿器的内部空气湿度,最终实现带动一定湿度的空气经由所述风轮吹出,该出风装置简化加湿器的内部驱动结构,实现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风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出风装置部分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传动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出风装置沿I-I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出风装置沿II-II的剖视图;

图9为图1中加湿滚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设计图

出风装置和加湿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8952.X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15666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F24F 6/00

专利分类号:F24F6/00;F24F13/32;C02F1/00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深圳市康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康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横坪公路89号涌鑫工业厂区1号厂房

发明人:陈耀刚;邹治学

第一发明人:陈耀刚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康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海国

代理机构:44287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出风装置和加湿器论文和设计-陈耀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