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球化学屏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球化学,屏障,添加剂,化学工程,废物,地球,极低。
地球化学屏障论文文献综述
陈辉[1](2013)在《放射性核废物~(90)Sr地球化学屏障添加剂的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处理极低放废物选用浅地层填埋的方式,并在填埋场建立90Sr的地球化学屏障。在屏障回填材料中添加适宜的添加剂,能增强回填土的固定效果。在设置地球化学工程屏障时,添加剂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90Sr在回填材料中的迁移实验,分析不同添加剂作用下90Sr在屏障回填材料的迁移规律,选用合适的90Sr地球化学屏障添加剂。(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3年08期)
韩积斌,李义连,徐佳丽,熊鹏,邓天天[2](2012)在《Fe°对U(Ⅵ)的地球化学屏障》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实验研究了U(VI)在黏性土壤中加入Fe0与未加Fe0的吸附量和迁移速度。静态结果表明:加入Fe0使黏性土壤的吸附量、最大吸附量都大于未加Fe0的黏性土壤;通过180d的土柱动态迁移实验,U(VI)在加入Fe0的土柱中迁移了3cm;而在未加Fe0的土柱中迁移了5cm。因此,加入Fe0使U(VI)在核废料处置场天然屏障中的迁移速度降低,因而也减缓了铀污染源进入地下水的风险,使地球化学屏障更安全。(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2年04期)
宋慈安,雷良奇,杨仲平,文宗振[3](2012)在《屏障效应对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形成的影响及找矿有效指示植物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广西几个金属矿床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和植物细胞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对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有明显的物质性继承关系;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物质以金属聚集体(电子致高密度体物质)的形式沉淀在植物液胞中或细胞壁及膜边缘,其对植物的伤害可能只达到细胞或组织的水平。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是金属元素胁迫植物吸收过程产生屏障效应的结果;屏障效应是植物避性屏障和耐性屏障的综合反映。避性较大的植物,其在矿区的吸收率相对于背景区降低幅度较大;耐性较大的植物,其异常衬度系数较大。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的有效指示植物应选择避性较小而耐性较大的植物。(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2年01期)
于静,李明辉,张东,康厚军[4](2009)在《放射性废物处置某场址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址的天然屏障性能差,提出建造折迭式"之"字形地球化学工程屏障,将处置物释放出的核素垂向固定在场址范围内。屏障的机理是,核素铀、锶的迁移形式分别为:UO2(CO3)22-和Sr2+,而性能相反,且处置层为表生强氧化带,降水入渗强烈,不宜建还原性屏障;故对铀和锶依次建造:阴离子吸附屏障和阳离子吸附屏障,形成可连续渗流的双重屏障。屏障的砂土物料取自场址附近,成本极低。经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铀和锶等核素通过其屏障时的分配系数值都在103量级。(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董兴玲[5](2008)在《还原屏障控制重金属活动的生物地球化学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还原屏障是指强化了微生物厌氧反应的人工防渗层,在废弃物处置设施中主要用来阻隔和包封重金属污染物,它将环境工程与岩土工程相结合,拓宽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领域。本研究旨在研究微生物引起的氧化还原作用对垃圾填埋场中重金属自然衰减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还原屏障控制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机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微生物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强烈影响着从填埋场渗滤出重金属的行为。但是,至今为止,有关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对重金属活动性的影响的文章发表的很少。为了达到这个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改良的批式吸附试验,培养污泥中的原生微生物并分析微生物作用对土悬液中Eh和pH的影响,以Fe,Zn和Cd作为目标重金属,研究微生物作用导致的厌氧环境对重金属活动性的影响,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临界氧化还原电位的概念可以把理论氧化还原电位和实测氧化还原电位联系起来,并通过比较实测氧化还原电位与临界氧化还原电位来确定土悬液中发生的主导氧化还原反应类型。根据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表明微生物的活动对土悬液的Eh和pH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微生物作用导致的厌氧还原性条件可明显降低重金属的活动性;在不同的氧化还原阶段,控制重金属活动性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文献综述揭示,微生物活动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的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厌氧还原环境,给填埋场、粘土衬垫层以及垃圾渗滤液污染羽中重金属的有效衰减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屏障中的微生物厌氧活动可以提高许多重金属的自然衰减进程,从而降低填埋场对环境的威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8-05-01)
康厚军,张东,李宽良,傅依备[6](2006)在《含锶极低放废物处置的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选择合适的添加剂以提高岩土对锶的吸附能力,采用测定吸附比的方法,选择8种添加剂加入到4种基础物料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①号基础物料中,加入Na2S和Na2CO3两种添加剂后,Kd值从16.5分别增加到3.07×103和2.03×103;在②号基础物料中,加入Na2S和Na2CO3后,Kd值从26.0分别增加到3.50×103和2.20×103,达到极低放废物填埋处置的屏障要求。对添加剂的屏障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产生SrCO3沉淀是提高吸附比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期刊2006年04期)
张东,康厚军,傅依备[7](2006)在《铀随地下水迁移的地球化学屏障物料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的铀在场址地下水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为UO2(CO3)22-、UO2(CO3)34-、 UO2CO30、UO2(HPO4)22-,它们占99%以上。本工作对4种场址土壤进行表面电荷及Kd值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场址Ⅲ土壤有最大的表面正电荷值,且对铀有极高的吸附比,是铀的良好吸附屏障物料。采用测定Kd的方法研究了8种添加剂对4种场址土壤以及炭质砂岩、Ca(OH)2对Ⅲ号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大部分添加剂未对铀产生屏障作用;炭质砂岩、Ca(OH)2改善了Ⅲ号土壤的吸附性能,且 Ca(OH)2是比炭质砂岩更为优越的添加剂。(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6-06-30)
康厚军[8](2006)在《铀、锶的迁移形态及地球化学屏障物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了铀、锶在某极低放废物预选填埋处置场地下水中存在形态以及其沉积条件的热力学计算和场址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物料的选择研究。首次通过理论计算确定铀、锶在填埋场地下水中存在的化学形态:得出铀、锶在地下水中的沉积条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选择基础物料和添加剂,选出填埋场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的合适天然物料。 利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模式、地球化学条件及已知的热力学数据,完成了铀在地下水中存在形式和沉积条件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场址地下水中U~(4+)在天然氧化条件下不存在,主要是以U(Ⅵ)形态存在,主要有:UO_2(CO_3)_2~(2-),UO_2CO_3~0,UO_2(CO_3)_3~(4-)等,占99%以上,其次为UO_2(OH)_2~0,UO_2(OH)~+和UO_2~(2+)等,但不足1%。实际上是UO_2(CO_3)_2~(2-)等碳酸铀酰络合物占绝对优势(99%)。 用Nernst方程计算了场地下水中U(Ⅵ)还原为UO_2时的Eh值,并对影响Eh值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处置场地下水中U(Ⅵ)以UO_2沉淀的Eh值为(-0.177+0.011)V。U(Ⅵ)和配体CO_3~(2-)浓度,以及溶液pH等均对Eh值具有影响。通过多种Ox-Red电对的Eh计算,可以检验地下水化学热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热力学计算得出锶在地下水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为:Sr~(2+)离子占绝对优势(99.38%);SrHCO_3~+离子只占0.55%;SrCO_3~0胶体形式更少,只占0.019%;锶的主要沉积途径为生成SrCO_3沉淀,当地下水的pH值升高,CO_3~(2-)阴离子浓度增大时,将有利于SrCO_3沉淀的生成。 四种基础物料的吸附实验结果为:橙黄色砂质亚粘土(Ⅲ样品)对铀的K_d较大,达到叁个数量级(1228.4),并且物料充足,符合就近取材的原则,是较(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5-08)
张东[9](2005)在《铀在地下水中化学形态及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了含铀极低放废物填埋处置的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铀在地下水中的化学形式;针对地下水中铀(Ⅵ)的化学形态特点,开展了添加剂实验;利用土壤表面电荷特征,对土壤介质进行了筛选;分别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和柱迁移实验。 利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模式、地球化学条件及已知的热力学数据,完成了铀在地下水中存在形式和迁移形态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场址地下水中U(Ⅵ)主要以络合物形态存在,主要有:UO_2(CO_3)_2~(2-)、UO_2(CO_3)_3~(4-)、UO_2CO_3~0、UO_2(HPO_4)_2~(2-)等,占绝对优势(>99%);其次为UO_2(OH)_2~0和UO_2(OH)~+、UO_2~(2+)等,但不足1%。 添加剂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添加剂没有达到改善基础物料吸附性能的效果,甚至起到反效果;还原性添加剂Na_2S等难于实现铀(Ⅵ)→铀(Ⅳ)的还原沉积;唯有第Ⅲ号土样,即产生于场址的橙黄色砂质亚粘土,对铀的吸附力很强,实验表明,Ⅲ号土空白样的K_d值高达1228.4ml.g~(-1),综合其土粒结构、岩性、来源广泛性等因素,选定为地球化学屏障材料的首选,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土样表面电荷测定结果表明:Ⅲ号土样的正电荷值高达9.60mmol/100g,居各样品之首,清楚地表现出K_d值与岩土正电荷值的正向相关性,反映了正电荷胶体对铀酰络合阴离子的强吸附机制。 “Ⅲ号表层土样”与“Ⅲ号深层土样”的对照静态实验结果表明:“Ⅲ号表层土样”各粒径组与“Ⅲ号深层土样”的主要矿物组成及含量相同;表层土样随粒径减小其表面正电荷降低,而深层土样的表面正电荷几乎比前者高一倍;表层土样随粒径减小其对铀的吸附比降低,而深层土样基本没有变化;两类样品均随pH值的升高,吸附比增大;均随铀浓度的增大,吸附比先增大再缓慢下降;均随固液比的增大,吸附比增大;表层样品在常温下吸附比最大;两类样品均在14天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各个实验条件下,深层样品的吸附比均比表层样品相应的吸附比高数倍至一个数量级。实验结果表明:铀络合物离子在土样中的吸附滞留量正向相关于表面正电荷值,为静电吸附机制。 深层土样加入Ca(OH)_2后大大改善了吸附能力,吸附比高达1.9×10~4ml.g~(-1);加入炭质砂岩后也改善了吸附能力,且吸附比与加入量基本成线性关系。 动态柱迁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得出的吸附比比静态法得出的吸附比普遍小1个量级。主要是由于在实验条件下铀的吸附未达到平衡所至,但该条件类似于地下水流动时其所携带的铀离子被所流经土壤吸附滞留的状态,因此,动态柱迁移实验获得的吸附比具有实际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期刊2005-04-20)
连会青,武强[10](2004)在《大亚湾废物处置场中工程地球化学屏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地球化学障原理,探讨了将人工工程地球化学屏障应用于广东大亚湾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可行性.针对当地“酸性-氧化”水土条件,以核素235U,60Co,90Sr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静态模拟实验和动态淋滤柱模拟实验,测定了分配系数K、核素浓度随时间与迁移距离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Na2S作为主要添加剂建立的“碱性-还原”工程地球化学屏障,对阻滞核素235U,60Co,90Sr迁移非常有效,不仅能显着改善土体地球化学条件,而且能降低土体的渗透性能,人工工程地球化学屏障是一项经济、简便、实用的工程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地球化学屏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实验研究了U(VI)在黏性土壤中加入Fe0与未加Fe0的吸附量和迁移速度。静态结果表明:加入Fe0使黏性土壤的吸附量、最大吸附量都大于未加Fe0的黏性土壤;通过180d的土柱动态迁移实验,U(VI)在加入Fe0的土柱中迁移了3cm;而在未加Fe0的土柱中迁移了5cm。因此,加入Fe0使U(VI)在核废料处置场天然屏障中的迁移速度降低,因而也减缓了铀污染源进入地下水的风险,使地球化学屏障更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球化学屏障论文参考文献
[1].陈辉.放射性核废物~(90)Sr地球化学屏障添加剂的选择研究[J].化工管理.2013
[2].韩积斌,李义连,徐佳丽,熊鹏,邓天天.Fe°对U(Ⅵ)的地球化学屏障[J].地质科技情报.2012
[3].宋慈安,雷良奇,杨仲平,文宗振.屏障效应对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形成的影响及找矿有效指示植物的选择[J].地质科技情报.2012
[4].于静,李明辉,张东,康厚军.放射性废物处置某场址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5].董兴玲.还原屏障控制重金属活动的生物地球化学机理[D].兰州大学.2008
[6].康厚军,张东,李宽良,傅依备.含锶极低放废物处置的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6
[7].张东,康厚军,傅依备.铀随地下水迁移的地球化学屏障物料选择[C].第四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
[8].康厚军.铀、锶的迁移形态及地球化学屏障物料研究[D].四川大学.2006
[9].张东.铀在地下水中化学形态及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
[10].连会青,武强.大亚湾废物处置场中工程地球化学屏障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