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色义论文_唐积柏

导读:本文包含了即色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认,般若,逍遥,价值,文化,论文,即色义。

即色义论文文献综述

唐积柏[1](2003)在《支遁“即色义”及其文化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叁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前人观点的继承和对相反观点的驳斥论证僧肇在《不真空论》里所破“即色义”即是支遁所说的即色义,为后面更好地理解支遁即色义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支遁即色义的本质及其与以僧肇为代表的般若空观的差距。其一,色不自色,虽色而空。从色本身来看,色因缘和合而成,无自性,故而性空。其二,非有非无,有无双遣。支遁已经认识到“有”空、“无”亦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体悟到了既不执着“有”亦不执着“无”、不落一边的思维方式,但认识还不够彻底,未将其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其叁,从主、客两方面相结合的角度体悟性空,但在主客融合的程度上尚不及般若中观。其四,支遁不仅认为“色即是空”,还提出“色复异空”,这正好体现了支遁即色义与般若中观的本质差别之所在:体用相对、色空分离与体用一如、空假不二。 第叁部分首先论述了支遁的逍遥新义之所新及其与向、郭逍遥义的差异:“任心逍遥”与“适性逍遥”。接着以支遁为代表分析了此时思想界佛玄交融的特色,以说明逍遥新义之所以新的缘由。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即色义与逍遥新义之间的内在关联:其一,佛即至人。其二,“至人之心”关联即色义与逍遥义。其叁,色不自色、万物有待,现实中不可能通过满足有待而达逍遥,因而逍遥只能是精神上的任心逍遥。其四,“自然”范畴关联即色义与逍遥义。 最后,以支遁为代表,通过对佛学成功输入的分析,提出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必须依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立足,两种文化的交流应是双向交流。(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3-04-25)

彭自强[2](2000)在《支遁“即色”义试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记载支遁“即色”义的有关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比较细致地辨析了“即色”义的具体内容,认为支遁的“即色”义对“空”的理解是“六家七宗”’中最接近于般若学正宗的义理的;同时“即色”义又表现出某种实在论倾向,与僧肇主客融汇、即体即用的“不真空”论尚有距离。这些特点正好表现了支遁“即色”义是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交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00年04期)

即色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记载支遁“即色”义的有关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比较细致地辨析了“即色”义的具体内容,认为支遁的“即色”义对“空”的理解是“六家七宗”’中最接近于般若学正宗的义理的;同时“即色”义又表现出某种实在论倾向,与僧肇主客融汇、即体即用的“不真空”论尚有距离。这些特点正好表现了支遁“即色”义是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交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即色义论文参考文献

[1].唐积柏.支遁“即色义”及其文化价值探析[D].四川大学.2003

[2].彭自强.支遁“即色”义试析[J].世界宗教研究.2000

论文知识图

一、湖北省金融汇总统计表6—1—20湖北省证...模具行业发展综述科技成果及新产品(3)模具行业发展综述科技成果及新产品(4)一、湖北省金融汇总统计表6—1—20湖北省证...模具行业发展综述科技成果及新产品(2)一、湖北省金融汇总统计表6—1—20湖北省证...

标签:;  ;  ;  ;  ;  ;  ;  

即色义论文_唐积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