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污泥产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泥,工艺,氯化铝,流域,污水处理,系数,剩余。
污泥产率论文文献综述
温馨[1](2019)在《MgCl_2和AlCl_3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及微生物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泥产率系数指的是活性污泥降解单位有机质(BOD)时产生的污泥量,是衡量生物处理系统中剩余污泥量大小的关键指标。大量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和污泥产率系数之间有相互联系,尽管金属离子在较高浓度下对活性污泥表现出的是抑制作用,但是大量前期实验显示,某些金属离子在一定的低浓度范围内却能够刺激污泥产率系数的增加,比如铝,镁,如果找到了金属离子和污泥产率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可通过改变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促进污泥产率系数的降低,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自然水体中普遍含有镁。铝也会通过各种生产、生活环节进入污水系统,所以污水系统中镁、铝普通存在。因此,本文基于研究氯化镁(MgCl_2)、氯化铝(AlCl_3)的浓度变化对活性污泥的性质、污泥表观产率系数Y_(obs)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向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中投加MgCl_2、AlCl_3,探讨投加MgCl_2、AlCl_3对SBR系统剩余污泥产量的影响以及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AlCl_3作用下)。结果表明,MgCl_2的浓度在5-10 mg/L内,ν_q(污泥增长速率)、ν_m(挥发性污泥生长速率)和Y_(obs)(污泥产率系数)随着MgCl_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ν_q、ν_m和Y_(obs)的最大值分别为716.33 mg/L·d、900.5 mg/L·d和1.8485 mgMLVSS/mgBOD,此时MgCl_2的浓度为10 mg/L;当MgCl_2浓度高于10 mg/L时,ν_q、ν_m和Y_(obs)开始降低。当MgCl_2的浓度小于最大污泥产量对应浓度10 mg/L时,反应器(R1)内COD平均去除率较高。并在5 mg/L处,得到最高的COD去除率,为83.64%。AlCl_3的浓度在5-15 mg/L内,ν_m、Y_(obs)随着AlCl_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15 mg/L处,达到最大;ν_m和Y_(obs)的最大值分别为821.43 mg/L·d、1.6283 mgMLVSS/mgBOD。当AlCl_3浓度高于15 mg/L时,ν_m和Y_(obs)开始降低。AlCl_3的浓度小于最大污泥产量对应浓度15 mg/L时,反应器(R2)内COD平均去除率较高。并在5 mg/L处,得到最高的COD去除率,为90.34%。综上所述,控制MgCl_2浓度小于10 mg/L、控制AlCl_3浓度小于15 mg/L,则可以避开最大污泥产率系数区间和微生物受抑制的区间,得到较高的COD去除率,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因为AlCl_3、MgCl_2浓度均为5 mg/L时达到最高的COD去除率,其中AlCl_3作用下的COD去除率为90.34%,大于MgCl_2作用下的83.64%,所以AlCl_3的含量相比MgCl_2而言,则在追求最低污泥产量和最高COD去除率时显得更为关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AlCl_3作用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5 mg/L的AlCl_3作用下活性污泥菌群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而135 mg/L的AlCl_3浓度则对活性污泥中某些种群微生物造成了抑制。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会适应AlCl_3并且可以快速地繁殖;低浓度的AlCl_3(5-35 mg/L)对Patescibacteria有刺激性增长作用。纲水平上,AlCl_3有刺激Alph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增长的作用;AlCl_3抑制了Gamm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的生长。属水平上,投加AlCl_3对Tolumonas(甲苯单胞菌属)和Aeromonas(气单胞菌属)等菌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5 mg/L的AlCl_3对f_uncultured_gamma_proteobacterium_Unclassi-fied(f-不可培养-γ-变形菌-未分类)和f_Saccharimonadaceae_Unclassified等菌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AlCl_3对门、纲、目水平的微生物类群数的影响较小,而对科、属、种则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对属水平的微生物类群数的影响最大。活性污泥中大多数菌属是适合在5 mg/L的AlCl_3中快速生长的,这可能是此时COD去除率达到最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磊[2](2018)在《我国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调研了我国重点流域11座城市106座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特征。结果表明,调研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平均值为1.62 t DS/104m3,其中合肥、昆明和天津污泥产率相对较低,其余城市污泥产率较高。不同月份污泥产率波动较大,且呈现出显着的季节规律性,冬季和春季污泥产率较高,夏季和秋季污泥产率相对较低。采用AAO/AO和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显着高于采用SBR和M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一级A和一级B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高于执行二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低于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厂。(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14期)
王磊[3](2018)在《城市污水厂污泥产率季节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调研了我国重点流域106座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分析了污泥产率季节变化规律与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验污泥产率平均值为1.62 t DS/(万m~3),不同月份污泥产率波动较大,最大月与最小月污泥产率比值的平均值为2.92,冬春季污泥产率较高,夏秋季污泥产率相对较低。冬春季进水BOD5和SS浓度较高,而夏秋季进水BOD5和SS浓度较低,这可能是污泥产率呈现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污泥产率与温度负相关,我国大部分区域温度季节变化显着,这可能是污泥产率呈现季节规律性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吴蓓蕾,黄种买,王旭,钱玲[4](2016)在《EM菌原位污泥减量及其对污泥产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污泥法产生的剩余污泥处理困难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本研究通过外加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剂丰富污泥中微生物种群,延长微生物种群食物链,达到降低污泥产率的目的。实验主要研究了菌液投加量、操作温度等参数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污泥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菌液与污水比例为0.005%;最佳温度是30℃;停留时间根据工艺过程在6~18 h范围内选择。通过污泥增殖实验和内源代谢实验确定了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参数:外加EM菌组污泥衰减系数为0.005 4,真实生长比率为0.356 8;未加EM菌的空白对照组衰减系数为0.004 7,真实生长比率为0.426 6,结果表明外加EM菌可增大污泥系统的内源代谢速率,有效降低污泥产率。(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6年06期)
高静,李红萍,刘国际,杜莉莉[5](2016)在《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污泥产率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A~2O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泥产率系数科学计算方法,以提高大型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以某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连续2年的生产运行和化验数据分析,采用带修正系数K的德国ATV标准推荐的污泥产率公式,核算污泥产率修正系数K,并考察其可适性。结果表明,该厂全年原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年变化趋势相同。核算得出适合该厂进水水质、水量和水温的K值为0.85,利用该K值得出的剩余污泥排放量理论与实际值相对偏差小于±10%。通过该方法可预测剩余污泥排放量,对日常生产运行管理进行预调控。(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吉芳英,来铭笙,何莉,周卫威[6](2016)在《细微泥沙粒径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及其计算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SS/BOD5值普遍偏高,在取消初沉池后出现泥沙淤积、污泥浓度提高和污泥MLVSS/MLSS(f)值下降等问题,利用实验室SBR研究了不同粒径的细微泥沙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并在对国内外现有污泥产率公式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污泥产率公式的优化方法,并借此推导出f值的预测表达式。结果表明:当在进水中分别掺入体积平均粒径为19.8、72和118.6μm的细微泥沙300 mg/L时,在系统运行36 d后,污泥浓度从启动初期的3 450分别提高至7 898、5 389和3 742 mg/L,MLVSS/MLSS则从0.67分别下降为0.33、0.48和0.59;活性污泥产率由0.498分别提升至1.257、0.813和0.575 kg MLSS/kg BOD5,利用悬浮系数ω对ATV污泥产率公式进行优化修正,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由修正前的46.1%、125.8%和219.3%降至修正后的8.4%、8.9%和3.5%,所得的产率更贴近实际;通过修正后的ATV产率公式建立f值的预测表达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8.3%、12.6%和4.4%。(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占孟,徐宇峰,李思敏[7](2015)在《温度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温度控制策略下活性污泥表观产率的变化,发现污泥表观产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且升高幅度逐渐增大。为进一步研究温度对污泥内部机制的影响,结合温度变化对污泥外源活性(SOUR_(ex))、内源活性(SOUR_(en))、真实产率、衰减系数及水解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污泥真实产率受温度影响不大,而污泥衰减系数、水解效率、SOURen及SOURex等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根据Lawrence-McCarty模型分析认为,温度降低致使污泥表观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低温条件下污泥的衰减速率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19期)
陈晓光,王硕,聂新宇,陈宇,李激[8](2015)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计算公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比较了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德国排水技术协会(ATV)和国际水协会(IWA)关于城镇污水污泥产率的计算公式,总结了剩余污泥的主要来源,并结合德国ATV中对于除磷产泥量的计算以及我国进水水质中fv值较低的现状,提出基于IWA污泥产率的修正公式。通过对无锡市某污水处理厂2014年污泥产率的核算,可知修正公式核算值2.32 t DS/10~4m~3与实际值2.33 t DS/10~4m~3基本一致,其中核算值中进水惰性SS沉积量占总产泥量的80.6%,且fv对污泥产率的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再次修订时考虑fv对污泥产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18期)
杨明远[9](2015)在《UNITANK工艺降低污泥产率操作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善环境的需求和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处置已经成为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无论何种方式的污泥处置都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针对UNITANK工艺分析了工艺运行的操作特点,并根据SBR反应器中进水与曝气方式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这一实验结论,论述了UNITANK工艺降低污泥产率操作的可行性。通过对UNITANK工艺进水和曝气阶段操作模式的选择确定工艺操作参数,并对生产采取过程控制,降低污泥产率这一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5年07期)
冯莎[10](2015)在《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取生物柴油产率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处理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大量污泥是环境工程领域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也使人类急需找到一种可替代的再生能源。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但其发展的瓶颈一直是原料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中含有一定量可被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油脂,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柴油原料。然而,目前以污泥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的成本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污泥中可转化为生物柴油的脂质含量低。本研究以提高污泥中可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油脂含量为目标,首先以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的生物污泥为对象,研究了在高碳氮比条件下生物污泥增脂的历程和机理,然后以初沉污泥为原料,对初沉污泥中油脂的组分、含量及活化制取生物柴油产率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高碳氮比基质(C:N=70~210)连续培养生物污泥后,污泥提取油脂及制取生物柴油的产率均随碳氮比增加而增大,第5d时达到最大。此时,碳氮比210条件下培养的生物污泥原位酯化制取的生物柴油产率可达6.81%,为原始污泥的5.01倍。(2)与原始污泥相比,高碳氮比基质培养后的污泥制取的生物柴油中6种主要的脂肪酸甲酯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油酸甲酯增量最大,肉豆蔻酸甲酯增量最少。第5d时,生物污泥脂质中油酸的含量大约占总脂肪酸的40%,油酸含量的增加对所制取生物柴油的品质有提高。(3)不同碳氮比条件下培养生物污泥促进生物污泥增脂时,污泥CST从第5d后迅速上升,因此从增脂后污泥脱水性能角度考虑,高碳氮比基质培养生物污泥的最佳条件是C/N比210时培养5天。此外,高碳氮比条件促进生物污泥增脂的主要原因是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富集。(4)初沉污泥通过硫酸活化后,分步提取脂质制取生物柴油的产率为12.03%,为不活化分步提取制取生物柴油产率的2倍,是原位酯化制取生物柴油的1.22倍。(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污泥产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调研了我国重点流域11座城市106座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特征。结果表明,调研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平均值为1.62 t DS/104m3,其中合肥、昆明和天津污泥产率相对较低,其余城市污泥产率较高。不同月份污泥产率波动较大,且呈现出显着的季节规律性,冬季和春季污泥产率较高,夏季和秋季污泥产率相对较低。采用AAO/AO和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显着高于采用SBR和M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一级A和一级B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高于执行二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低于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污泥产率论文参考文献
[1].温馨.MgCl_2和AlCl_3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及微生物学机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2].王磊.我国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调研[J].中国给水排水.2018
[3].王磊.城市污水厂污泥产率季节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净水技术.2018
[4].吴蓓蕾,黄种买,王旭,钱玲.EM菌原位污泥减量及其对污泥产率的影响[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
[5].高静,李红萍,刘国际,杜莉莉.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污泥产率系数[J].环境工程学报.2016
[6].吉芳英,来铭笙,何莉,周卫威.细微泥沙粒径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及其计算公式[J].环境工程学报.2016
[7].刘占孟,徐宇峰,李思敏.温度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5
[8].陈晓光,王硕,聂新宇,陈宇,李激.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计算公式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5
[9].杨明远.UNITANK工艺降低污泥产率操作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
[10].冯莎.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取生物柴油产率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