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用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品质,菌丝体,毛桃,菜籽油,魔芋,冬虫夏草,脂肪酸。
食用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付丽,陈晓,高雪琴[1](2019)在《食用胶复合添加对台湾烤肠品质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卡拉胶、亚麻籽胶、魔芋胶叁种食用胶对台湾烤肠冷冻稳定性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感官、质构、水分活度、冻融损失率为检测指标,得出叁种食用胶的最适添加比例为卡拉胶0.30%,亚麻籽胶0.30%,魔芋胶0.40%。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叁种食用胶的复配进行优化,得出对台湾烤肠冷冻稳定性效果较好的复配比例为卡拉胶0.35%,亚麻籽胶0.25%,魔芋胶0.40%。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很好的提升了台湾烤肠的冷冻质量,从而使台湾烤肠在速冻后冰晶重结晶的问题减小到最低,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和口感更好的台湾烤肠,同时也为当代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肉类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孙静,张巍,朱庆芳,梁振华,杜金平[2](2019)在《不同来源的蛋白质饲料对鲜鸭蛋感官品质与食用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来源的蛋白质饲料配比对鲜鸭蛋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不同配比的菜粕、棉粕、皮革粉为不同蛋白来源饲料,按不同配比分成10组,分别为全豆粕组(对照组), 12%菜粕和8%棉粕组, 16%菜粕和8%棉粕组, 20%菜粕和8%棉粕组, 12%棉粕和8%菜粕组, 16%棉粕和8%菜粕组, 20%棉粕和8%菜粕组, 8%菜粕和8%棉粕组, 3.5%皮革粉组, 7%皮革粉组,测定各组鲜鸭蛋的蛋重、蛋黄比例、蛋黄颜色、蛋形指数、哈夫单位,以及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质构特性。结果不同添加比例的棉粕、菜粕、皮革粉对鲜蛋蛋黄比例和蛋黄颜色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对鲜蛋蛋清弹性也有显着性影响(P<0.05);随着菜粕添加比例的增加,蛋重呈下降趋势,蛋黄比例呈上升趋势,以12%的比例添加菜粕蛋黄色度最高。棉粕组蛋重、蛋黄色度明显下降,蛋黄比例略微升高;皮革粉组蛋黄色泽最差;棉粕添加会使鲜蛋弹性明显增加。结论棉粕、菜粕、皮革粉喂养蛋鸭会显着影响鸭蛋品质。菜粕的添加量以不高于12%为宜,棉粕的添加量以不高于8%为宜,皮革粉不适用于蛋鸭的喂养。(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付煜婧,刘光景,贺文杰,蒋盼盼,张志鹏[3](2019)在《复卤工艺对甜味酱卤蛋食用品质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不同卤制时间、温度下卤蛋的脂肪氧化TBA值和游离脂肪酸的变化来确定复卤工艺中的参数。结果表明,随卤制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蛋黄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脂肪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卤制2 h后达最大值,此时游离脂肪酸为4.77 mg/g、脂肪氧化值为0.36 mg/kg,温度和时间对两指标的含量具有显着影响(P<0.05);同时,蛋黄的pH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蛋白的pH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下降。最终确定卤蛋的复卤时间为2 h,卤制温度为75℃。(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王可心,吴吉玲,范馨茹,渠文慧,马壮[4](2019)在《低温蒸制对高白鲑肌肉食用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高白鲑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比较了60℃(3~20 min)、80℃(1~12 min)和传统100℃(1~6 min)不同蒸制温度及时间组合条件对其色泽、蒸煮损失、持水力、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鱼块达到熟化(肌原纤维蛋白相对提取率<10%)的蒸制条件分别为60℃-12 min、80℃-9 min和100℃-3 min;随着熟化进程鱼块亮度值和白度值均逐渐增大,且与肌原纤维蛋白表征的熟化程度具有显着相关性,可作为高白鲑肌肉熟化的宏观表征指标。随着蒸制温度升高,鱼块的蒸煮损失明显增加,持水力降低,相对而言,60℃条件下蒸煮损失最小、持水力较好;鱼块由生到熟再到过熟其硬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鱼肉组织的肌原纤维束均呈先膨胀后收缩,纤维束间间隙逐渐增大的趋势,蒸制温度越高,微观结构与形态变化出现的时间点越早,与质构特性的变化相一致。综上,采用低温蒸制方式加工高白鲑鱼肉与传统高温蒸制相比能获得更佳的食用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蔡沙,李森,管骁,梅新,何建军[5](2019)在《大米加工精度对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北省内5种稻谷为原料,制备4种不同加工精度的大米,探究加工精度对大米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精度的升高,大米的水分、淀粉含量升高,灰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降低;同一种大米,随着加工精度的增加,米汤pH逐渐增大;吸水性、膨胀体积以及米汤干物质含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碾磨90 s时最高。同一种大米,随着加工精度的增加,硬度、咀嚼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碾磨90 s时最低;弹性、黏聚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碾磨90 s时最高。(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张萃一,季卫东,李余生,徐正浩[6](2019)在《不同食用桃品种果实的基本品质及糖酸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果实套袋、不套袋以及不同生境特征的粘核毛桃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外表皮、外层果肉、中层果肉、内层果肉、果汁、果核等的基本特性、品质和果汁的糖酸含量。结果表明:5份供试材料外观色泽差异明显;外果肉层至内果肉层着色,由黄色系的白色至红色系的粉色、紫红色演变,且离果核越近色泽越深,但果汁主要呈黄色至黄褐色;果汁酸度材料间无显着性差异,但糖含量存在差异性,云雾仙桃糖浓度含量最高,与新川中岛和良方1的糖含量及显着性差异,良方2的糖含量明显大于良方1。(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陈存霞,王玉华,董笑菲,李俊林,薛霞科[7](2019)在《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物对鸡蛋食用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物对鸡蛋内容物营养成分的影响。将100只14周龄、同一批次孵化且产蛋率相近的产蛋母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50只,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改良日粮(基础日粮中添加5%的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预饲期7 d,正式期30 d,试验最后1 d,在每组中随机选择60枚鸡蛋测定内容物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蛋中粗脂肪、胆固醇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卵磷脂、蛋白质、氨基酸、钙、硒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分、维生素A含量2组间差异不显着。说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物有利用提高鸡蛋的蛋品质及营养水平。(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期刊2019年18期)
景安琪,吕南,双全,格日勒图,夏亚男[8](2019)在《羊肝干与鲜羊肝营养价值及食用品质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羊肝加工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分别测定鲜羊肝和羊肝干的营养品质和理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羊肝和羊肝干的水分含量分别为67.18%和35.18%,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26%和47.13%,脂肪含量分别为5.12%和10.06%;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73%和42.69%,其中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3%和17.71%;鲜羊肝中共检测出27种脂肪酸,羊肝干中共检测出2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5.59%和75.91%,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的44.41%和24.09%,鲜羊肝和羊肝干均富含亚油酸(5.12%~9.55%)等人体必需脂肪酸;鲜羊肝与羊肝干均富含丰富矿物质,其中镁、铁、钙等矿物质元素含量较高;鲜羊肝和羊肝干VA含量分别为18.84、9.84 mg/100 g。原料鲜羊肝和羊肝干产品的营养价值均较高。(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王丹[9](2019)在《充氮储藏的菜籽油食用期品质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添加抗氧化剂的一级菜籽油为原料,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为监测指标,在模拟家庭食用期储藏条件下,探讨了充氮储藏的菜籽油(2. 5 L/桶)在3个月食用期内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充氮储藏的菜籽油在3个月的食用期内酸价(KOH)未超过一级菜籽油的限量值0. 2 mg/g;充氮储藏的菜籽油比空白对照组的过氧化值达到5. 0 mmol/kg的时间延长了20 d;充氮储藏的菜籽油p-茴香胺值的变化较为平缓,在前30 d内变化不大。充氮储藏提高了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该储藏方法可以成为菜籽油的一种新型绿色的储藏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9期)
梁颖,李艺,张留娟,刘贤金,陆柏益[10](2019)在《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筛选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食用农产品与优质、营养紧密挂钩发展的新形势下,涌现了一系列新词汇,"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占据突出地位。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的确定对于科学有效的评价食用农产品品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的定义,并初步从对象确定、消费者调研、文献调研、文献信息提炼、采样指标验证、规格指标和安全指标考虑以及过程纠偏等环节对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筛选方法提出了建议。文章旨在引起相关职能部门、产业群体及科研人员的重视,将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定义及筛选方法做准、做实,推进食用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评价食用农产品品质,真正服务于食用农产品产业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食用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不同来源的蛋白质饲料配比对鲜鸭蛋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不同配比的菜粕、棉粕、皮革粉为不同蛋白来源饲料,按不同配比分成10组,分别为全豆粕组(对照组), 12%菜粕和8%棉粕组, 16%菜粕和8%棉粕组, 20%菜粕和8%棉粕组, 12%棉粕和8%菜粕组, 16%棉粕和8%菜粕组, 20%棉粕和8%菜粕组, 8%菜粕和8%棉粕组, 3.5%皮革粉组, 7%皮革粉组,测定各组鲜鸭蛋的蛋重、蛋黄比例、蛋黄颜色、蛋形指数、哈夫单位,以及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质构特性。结果不同添加比例的棉粕、菜粕、皮革粉对鲜蛋蛋黄比例和蛋黄颜色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对鲜蛋蛋清弹性也有显着性影响(P<0.05);随着菜粕添加比例的增加,蛋重呈下降趋势,蛋黄比例呈上升趋势,以12%的比例添加菜粕蛋黄色度最高。棉粕组蛋重、蛋黄色度明显下降,蛋黄比例略微升高;皮革粉组蛋黄色泽最差;棉粕添加会使鲜蛋弹性明显增加。结论棉粕、菜粕、皮革粉喂养蛋鸭会显着影响鸭蛋品质。菜粕的添加量以不高于12%为宜,棉粕的添加量以不高于8%为宜,皮革粉不适用于蛋鸭的喂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用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付丽,陈晓,高雪琴.食用胶复合添加对台湾烤肠品质影响的研究[J].肉类工业.2019
[2].孙静,张巍,朱庆芳,梁振华,杜金平.不同来源的蛋白质饲料对鲜鸭蛋感官品质与食用品质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3].付煜婧,刘光景,贺文杰,蒋盼盼,张志鹏.复卤工艺对甜味酱卤蛋食用品质影响研究[J].食品科技.2019
[4].王可心,吴吉玲,范馨茹,渠文慧,马壮.低温蒸制对高白鲑肌肉食用品质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5].蔡沙,李森,管骁,梅新,何建军.大米加工精度对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6].张萃一,季卫东,李余生,徐正浩.不同食用桃品种果实的基本品质及糖酸含量[J].绿色科技.2019
[7].陈存霞,王玉华,董笑菲,李俊林,薛霞科.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物对鸡蛋食用品质的影响[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
[8].景安琪,吕南,双全,格日勒图,夏亚男.羊肝干与鲜羊肝营养价值及食用品质比较研究[J].肉类研究.2019
[9].王丹.充氮储藏的菜籽油食用期品质变化[J].中国油脂.2019
[10].梁颖,李艺,张留娟,刘贤金,陆柏益.食用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筛选方法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