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张冬冬,张秋霞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张冬冬,张秋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林麝,生境,九龙山自然保护区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冬冬,张秋霞[1](2018)在《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冬季生境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护好林麝资源,作者于2016年11月~2017年1月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林麝冬季生境选择进行研究。采用随机设置样线机械布点法,调查了区内林麝利用样方52个和对照样方78个,首先运用Baileys置信区间法分析;然后运用Kolmogorov-Smimov检验方法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生态因子在林麝冬季生境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林麝喜欢相对海拔高、食物丰富、隐蔽好、郁闭度高、坡度陡、灌丛盖度较高、倒木且雪浅和有石砬子分布的针阔混交林的阳坡中坡位中栖息。(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刘立伟,潘成椿,刘菊莲,何亮[2](2015)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于1996—2013年,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区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调查记录到蝴蝶共251种,隶属于11科138属,其中国家保护种6种,有13种为浙江省新记录种;保护区蝶类种类占浙江省已记载种类的70%,表明该地区是浙江地区蝶类的重点分布区域,该地区分布的蝶类以单种属为多;区系分析表明,九龙山地区蝶类东洋种成分占优势,古北、东洋共有种次之,古北种最少;通过与省内其他保护区蝶类相似度比较,九龙山蝶类同天目山、百山祖存在相互联系,与百山祖的相似性较近,相对较天目山疏远。(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季国华,郑伟成,王华,刘菊莲,潘成椿[3](2015)在《基于分子及传统方法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黑麂资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10月和2013年5月,采用分层—样地—样带抽样统计法分别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所设置的15条样带进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资源调查,结合样带法、红外相机技术法以及分子标记法对九龙山保护区黑麂的种群密度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黑麂种群平均密度为7.93±0.75只/km2,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黑麂种群密度分别为10.27±1.17、7.58±0.26、4.89±1.28只/km2;通过方差分析,不同样地间黑麂种群密度差异极显着(F=10.45>F3,26=4.64,P<0.01)。这表时,黑麂在九龙山保护区内广泛分布,而主要集中分布在上寮坑、岩坪一带,黄基坪等周边地带为黑麂的次要分布区,其余地区为一般分布区。(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傅葱球[4](2014)在《遂昌县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观赏用途》一文中研究指出野外调查表明,遂昌县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有观赏蕨类植物57种,隶属于29科41属。将观赏蕨类分为陆生、附生、藤本、水生4种生态类型,分析了观赏蕨类植物园林绿化、盆栽观赏、盆景配置、切花配叶等园林应用方式,以期为保护与开发利用九龙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童柳敏[5](2014)在《九龙山自然保护区 为动植物撑起一片天》一文中研究指出九龙山位于浙、闽、赣叁省毗邻地带的遂昌县西南部,与福建浦城、浙江龙泉接壤,属武夷山系仙霞岭的一个分支,是钱塘江水系的最南端源头。九龙山主峰海拔1724米,为浙江第4高峰。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囊括了九龙山主峰及其周边区域,是九龙山区域生物多样性最富集、最重要的精华区域。保护区总面积5525公顷,其中核心区1531公顷,缓冲区1630公顷,实验区2364公顷。此外,在保护区周围,还建有5136公顷的外围保护带。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期刊2014年02期)

郑伟成,章书声,潘成椿,刘菊莲,季国华[6](2014)在《红外相机技术监测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进行拍摄分析,结果表明:九龙山片段保护区鸟类和兽类有23种,隶属8目14科,其中东洋界种类21种,占91.30%;古北界种类2种,占8.70%,主要表现出以东洋界物种为主;从分布型来看,以东洋型和南中国型为主体(占82.61%)。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和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3种,占拍摄物种的13.04%;国家Ⅱ级保护的有猕猴(Macacamulatta)、短尾猴(Macacaarctoides)、鬣羚(Naemorhedus sumatra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5种。鸟类拍摄率与兽类拍摄率经Mann-Whitney U非参检验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黄仙媛[7](2014)在《初探遂昌九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诗词月刊》期刊2014年01期)

高开通,胡淑萍,刘鹏举,唐小明[8](2013)在《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内选取有代表性的4种林分类型,测定各林分枯落物的蓄积量,采用室内浸泡法对其水文效应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区森林植被枯落物生态水文功能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1)4种林分枯落物层蓄积量大小依次为:黄栌油松混交林(29.65t/hm2)>黄栌纯林(22.78t/hm2)>黄栌侧柏混交林(16.87t/hm2)>侧柏纯林(12.17t/hm2);(2)同一浸水时间下黄栌油松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量最大,黄栌纯林、黄栌侧柏混交林次之,侧柏纯林最小,枯落物层的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为对数函数关系,持水量历时过程呈现出迅速吸水、缓慢吸水、逐渐饱和、饱和4个阶段;(3)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为幂函数关系,其过程可分为迅速下降、缓慢下降、趋于稳定的3个阶段。(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3年05期)

刘菊莲,周莹莹,潘建华,郑伟成,潘成椿[9](2013)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伯乐树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地踏查及样方法,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块样地内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的分布和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伯乐树分布于该保护区内海拔438~1 134 m的低山区域,大多呈零星分布,数量少(仅23株)且分布范围狭窄,分布总面积约15 hm2。根据群落外貌和乔木层优势种,可将6个样地分为3种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香椿-枫香树群落(Toona sinensis-Liquidambar formosana community)和赤杨叶群落(Alniphyllum fortunei community);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包括杉木-甜槠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Castanopsis eyrei community)、杉木-木荷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Schima superba community)和马尾松-木荷群落(Pinus massoniana-Schima superba community);杉木-毛竹林,即杉木-毛竹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community)。在针阔叶混交林中伯乐树生长最好、分布数量最多,在落叶阔叶林中生长较差。根据胸径和株高可将种群结构分为6个径级,其中Ⅰ级幼苗和Ⅱ级幼树数量为0;Ⅲ级和Ⅳ级成年株数量分别占总株数的17.39%和4.35%;而Ⅴ级成熟株数量最多,占总株数的60.87%;Ⅵ级衰老株数量也占总株数的17.39%。研究结果表明:该伯乐树种群为衰退型种群,幼苗和幼树数量明显不足,因而,应加强人工繁育研究、有效扩大种群规模。(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胡淑萍,刘鹏举,高开通,唐小明[10](2013)在《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对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建群种为黄栌和侧柏,灌木层均以荆条为主,草本层多分布披针叶苔草、求米草、线叶猪秧秧、北京隐子草等;(2)群落总体多样性显示,样地3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大,样地7的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5的Pielou指数最大;(3)群落多样性指数受环境因子影响显着,其中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受坡向影响最大,Pielou指数受坡度影响明显。(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1996—2013年,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区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调查记录到蝴蝶共251种,隶属于11科138属,其中国家保护种6种,有13种为浙江省新记录种;保护区蝶类种类占浙江省已记载种类的70%,表明该地区是浙江地区蝶类的重点分布区域,该地区分布的蝶类以单种属为多;区系分析表明,九龙山地区蝶类东洋种成分占优势,古北、东洋共有种次之,古北种最少;通过与省内其他保护区蝶类相似度比较,九龙山蝶类同天目山、百山祖存在相互联系,与百山祖的相似性较近,相对较天目山疏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冬冬,张秋霞.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berezovskii)的冬季生境选择[J].四川林业科技.2018

[2].刘立伟,潘成椿,刘菊莲,何亮.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J].生态学杂志.2015

[3].季国华,郑伟成,王华,刘菊莲,潘成椿.基于分子及传统方法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黑麂资源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5

[4].傅葱球.遂昌县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观赏用途[J].现代农业科技.2014

[5].童柳敏.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为动植物撑起一片天[J].浙江林业.2014

[6].郑伟成,章书声,潘成椿,刘菊莲,季国华.红外相机技术监测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J].浙江林业科技.2014

[7].黄仙媛.初探遂昌九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J].诗词月刊.2014

[8].高开通,胡淑萍,刘鹏举,唐小明.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

[9].刘菊莲,周莹莹,潘建华,郑伟成,潘成椿.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伯乐树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

[10].胡淑萍,刘鹏举,高开通,唐小明.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

标签:;  ;  ;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论文-张冬冬,张秋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