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胆管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胆管,损伤,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狭窄,医源性。
胆管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赵天君,曹学锋,张亮[1](2019)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防治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5月我院25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9例发生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因胆囊Calot叁角区解剖关系不清晰、解剖变异、手术操作不规范及中转开腹不及时果断等原因造成。结论:胆管损伤是严重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只有加强责任心,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才能减少胆管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强调不可盲目追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低的中转开腹率而贻误最佳的中转开腹的时机。(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0期)
方德宝,陆震,袁笑,徐阿曼,耿小平[2](2019)在《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手术修复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胆囊切除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手术修复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医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1例胆囊切除术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行手术修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电话随访预后。结果 31例患者年龄M (P25, P75)为44 (37, 57)岁,男性11人,女性20人。行开放胆囊切除术11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0人(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4例在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管损伤;非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27例患者中2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黄疸,19例在行内引流手术前明确受伤部位。中华医学会胆道损伤临床分型:Ⅱ1、Ⅱ2、Ⅱ3的比例分别是74.2%、22.6%、3.2%;临床分类:a、b、c、d的比例分别是35.5、9.7、35.5、19.3;2例合并血管损伤。即时处理、早期处理(≤2周)、延迟处理(>2周)的比例分别是12.9%、19.4%、67.7%。干预方式上胆总管端端吻合、桥式内引流+Y管外引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外引流管置入的比例分别是3.2%、3.2%、25.8%、67.7%。修复术后30天内并发症(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3)发生率是35.5%,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是41.9%。延期修复术后胆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即时修复(P=0.043),延期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即时手术和早期手术组(P值分别为0.017、0.044),但叁者间的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胆管组织缺损的胆管损伤是远期胆管炎反复发作的预测因素。结论胆肠吻合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胆道损伤的手术方式,延期手术可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胆囊切除相关医源性胆道损伤中存在胆管组织缺损的损伤类型与修复手术后远期发生胆管炎反复发作明显相关,行确定性修复手术应注意胆管的整形。(本文来源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水发,詹国清,梅卫国,胡斌,王琦[3](2019)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的预防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如何更好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胆管损伤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胆管损伤率,并观察有无中专开腹的现象。结果此次研究,60例患者手术时间在30~175 min之间,平均时间为(46.63±25.19)min。术中出血量在10~300 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36.25±15.32)mL。60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损管损伤(3.33%),均为右肝管侧壁损伤,且破损较小,经缝合修补后患者情况良好。中转开腹患者共为5例(8.33%),其中2例(3.33%)术中出血,余下3例(5.00%)有上腹部手术史。结论手术操作不精细,手术路径不合理,盲目自信及解剖不清楚、胆管变异是导致胆管损伤的重要因素,需要临床医务人员在术前进行技术培训,充分掌握手术适应症,视情况中转开腹,以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16期)
葛学翠,李钟声,张长洲[4](2019)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再次手术的经验教训(附5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我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LC胆道损伤率有所下降,但胆道损伤后因再次手术不当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发生的5例LC术后胆管损伤因再次手术不当导致严重后果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体会报道如下。例(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王坚,闫加艳[5](2019)在《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叁维可视化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是在医疗行为中发生的胆管误伤,在各种上腹部手术和有创性检查中均有可能发生,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C导致的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可达0.3%~1.1%~([1-3])。医源性胆管损伤可能合并血管损伤,若修复不成功易导致胆管狭窄和吻合口狭窄,引起反复发作的急性胆管炎、肝脓肿,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修复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彭晓容,王飘,蒋永梅,谢青云,李莉[6](2019)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8年7月80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组共36例(4.5%)发生胆管损伤。胆囊疾病分期为急性、胆囊叁角解剖异常、医生缺乏手术经验、年龄≥40岁、合并积液性胆囊结石、胆囊壁厚度≥4 mm、术前肝功能异常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囊疾病分期为急性、胆囊叁角解剖异常、医生缺乏手术经验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故临床应避免这些因素的发生,从而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海涛,康婵娟,翟静洁[7](2019)在《ERCP在胆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管损伤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46例胆管损伤患者行ERCP治疗的临床资料,46例患者大多由胆管手术引起,少部分患者是由外伤和胰腺炎引起,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重建术引起。胆管损伤可分为胆漏型和狭窄性,通过ERCP行鼻胆管引流或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46例患者中2例因狭窄部位位于肝门部,效果欠佳而行胆肠吻合术,1例胆管狭窄患者术后复发,4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随访6个月未发现胆漏和再次胆管狭窄。结论 ERCP以其微创性、可反复操作、疗效可靠,已成为胆管损伤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同时ERCP也可为内镜治疗疗效欠佳的患者,明确损伤部位及程度,为下一步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14期)
黄强,刘臣海[8](2019)在《再谈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源性胆管损伤特指因医源性因素如外科手术或其他有创性诊疗操作造成的胆管损伤,表现为胆道梗阻或胆漏。由于保持胆道通畅是维持人体机能的必要条件,因此,损伤后的处理尤为重要,如果一次处理不当,将导致患者陷入胆道狭窄、反复感染、结石生成及肝功能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出现"良性疾病恶性的结果"。如何避免胆管损伤的发生?发生后如何处理仍然是胆道外科急需解决的难题。有很多争议问题和观念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去佐证,本文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针对当前胆管损伤相(本文来源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方竞,周忠洋,廖锦元[9](2019)在《华支睾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建立家兔华支睾吸虫感染模型时,不同感染剂量对家兔胆管和肝细胞损伤的差异,为造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消化法提取华支睾吸虫囊蚴,分别以400、600、800个囊蚴经口灌胃15只家兔,设为低、中、高感染组,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5只家兔),感染90天后取动物肝脏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囊蚴灌胃的家兔均成功感染华支睾吸虫,感染后4周粪便虫卵检出率达100%,低、中、高感染组成虫回收率最高分别为20.50%、15.17%和23.38%,低、中感染组间成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低、中感染组与高感染组间成虫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家兔肝内胆管明显增粗,在肝内胆管和胆囊中找到大量活成虫;镜下见汇管区增大并有胶原成分积聚,肝内胆管增粗、胆管壁增厚,胆管及周围组织炎症,胆管内皮局部可见低级到高级的上皮内瘤变;Masoon染色观察,按Metavir肝纤维化评分,对照组5只均为肝纤维化F0期,实验组2只为F1期,4只为F2期,4只为F3期,低感染组与高感染组之间肝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模90天,600个囊蚴为家兔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最佳推荐剂量,满足胆管损伤、肝纤维化的实验造模要求。(本文来源于《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林建寿,陈荣吉,赵思娟,马英[10](2019)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AC)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胆管损伤(BD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青海省交通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LC术治疗后并发BDI的AC患者58例记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LC术治疗后未并发BDI的AC患者50例记为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LC术式治疗,分析LC术后并发BDI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等资料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LC术后并发BDI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除BDI外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胆囊壁的厚度>4 mm、胆囊叁角解剖存在变异,以及医师经验<30例的比例均分别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按照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后发现,LC术后并发BDI的危险因素有胆囊壁的厚度>4 mm、胆囊叁角解剖存在变异,以及医师经验<30例(P <0.05)。两组除BDI外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患者接受LC术治疗后并发BDI的危险因素有胆囊壁的厚度>4 mm、胆囊叁角解剖存在变异,以及医师经验<30例,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从而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3期)
胆管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手术修复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医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1例胆囊切除术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行手术修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电话随访预后。结果 31例患者年龄M (P25, P75)为44 (37, 57)岁,男性11人,女性20人。行开放胆囊切除术11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0人(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4例在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管损伤;非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27例患者中2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黄疸,19例在行内引流手术前明确受伤部位。中华医学会胆道损伤临床分型:Ⅱ1、Ⅱ2、Ⅱ3的比例分别是74.2%、22.6%、3.2%;临床分类:a、b、c、d的比例分别是35.5、9.7、35.5、19.3;2例合并血管损伤。即时处理、早期处理(≤2周)、延迟处理(>2周)的比例分别是12.9%、19.4%、67.7%。干预方式上胆总管端端吻合、桥式内引流+Y管外引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外引流管置入的比例分别是3.2%、3.2%、25.8%、67.7%。修复术后30天内并发症(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3)发生率是35.5%,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是41.9%。延期修复术后胆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即时修复(P=0.043),延期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即时手术和早期手术组(P值分别为0.017、0.044),但叁者间的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胆管组织缺损的胆管损伤是远期胆管炎反复发作的预测因素。结论胆肠吻合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胆道损伤的手术方式,延期手术可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胆囊切除相关医源性胆道损伤中存在胆管组织缺损的损伤类型与修复手术后远期发生胆管炎反复发作明显相关,行确定性修复手术应注意胆管的整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管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赵天君,曹学锋,张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防治体会[J].人人健康.2019
[2].方德宝,陆震,袁笑,徐阿曼,耿小平.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手术修复的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9
[3].张水发,詹国清,梅卫国,胡斌,王琦.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的预防体会[J].心理月刊.2019
[4].葛学翠,李钟声,张长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再次手术的经验教训(附5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
[5].王坚,闫加艳.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叁维可视化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6].彭晓容,王飘,蒋永梅,谢青云,李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
[7].张海涛,康婵娟,翟静洁.ERCP在胆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9
[8].黄强,刘臣海.再谈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J].肝胆外科杂志.2019
[9].方竞,周忠洋,廖锦元.华支睾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9
[10].林建寿,陈荣吉,赵思娟,马英.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