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芯片生产用醛片制备条件优化及初步验证

蛋白质芯片生产用醛片制备条件优化及初步验证

一、蛋白芯片生产用醛基化玻片制备的条件优化及初步检定(论文文献综述)

马生龙,李云霞,马莉萍,聂莹莹,韩根亮[1](2018)在《2种食源性微生物胶体金银染技术的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一种可视化快速检测食源性微生物的新方法。方法设计与沙门菌Inva基因,大肠杆菌uid A基因5’端和3’端互补的巯基化探针和氨基化探针以及靶探针。氨基化探针连接醛基化玻片,并与提取的靶DNA或靶探针互补连接,靶DNA或靶探针另一端再与巯基化探针连接形成复合结构;利用胶体金生物亲和性好的特点,让胶体金和巯基化探针连接,银染放大信号,检测微生物。结果靶探针和靶DNA与两种探针杂交时分别选择1 mmol/L、100 nmol/L、1 nmol/L、100 pmol/L、1 pmol/L 5种浓度,并用不同靶DNA作对照;探针最低浓度为1 pmol/L,细菌靶DNA最低浓度为1 pmol/L,银染结果肉眼清晰可见。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扩增Inva基因和uid A基因,分别得到400 kb和300 kb PCR产物,并与探针杂交银染,也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清晰结果。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简便的检测食源性微生物,市场前景广阔。

尹成增[2](2016)在《血清甲胎蛋白荧光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大多数肝癌是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目前认为,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手术在早期肝癌的治疗方面效果最佳。对HCC高危人群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是发现早期HCC的最佳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发一种简单、有效、低成本的荧光蛋白芯片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AFP。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HCC患者血清共45例,健康人血清25例,共70例血清标本。应用点样仪将包被抗体点样至醛基基片上,每排点样3个,10%的小牛蛋白血清作为阴性对照点样,制备蛋白芯片。然后按照次序依次向蛋白芯片上加入待检测血清、生物素结合的AFP抗体、cy3荧光素结合的亲和素,应用荧光扫描仪扫描蛋白芯片上cy3荧光强度。以ELISA方法检测上述血清,验证蛋白芯片方法检测血清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采用双边假设检验,P<0.05认为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着性。以20ng/ml做为血清AFP浓度cut-off值,蛋白芯片方法检测血清AFP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5.56%,蛋白芯片方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 0.861,0.990],ELISA方法曲线下面积为0.908[95%CI0.835,0.980],在诊断肝癌方面,二者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结论:成功构建了荧光蛋白芯片检测血清中的AFP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陈艺心[3](2014)在《基于磁珠的ABO/Rh(D)血型检测蛋白质芯片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ABO和Rh血型鉴定是日常献、输血的必检项目,临床常用血型检测方法主要有平板法、试管法、微孔板法、微柱凝胶法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红细胞的凝集反应,会受溶血等因素的影响,且检测通量较低。也有研究利用基因芯片进行血型判定,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血清学方法的弊端,但是操作繁琐、耗时,并且需要依赖于昂贵的仪器。本研究将免疫磁珠与蛋白质芯片技术相结合,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原理进行血型判定,并引入补体C1q作为共同示踪物,实现抗原、抗体的同步检测,为进一步构建高通量、自动化、方便快捷的血型鉴定方法打好基础。目的:构建一种以磁珠为标记物的,用于ABO正反定型和Rh(D)血型鉴定的蛋白质微阵列方法。方法:1.将蛋白质偶联磁珠点样于醛基、高分子三维基片D和氧化型琼脂糖基片表面,过夜固定后洗去未连接的探针,取各基片样点信号值进行分析,比较蛋白质在三种基片表面的固定效率。将抗体固定于三种基片表面,再加入相应二抗偶联磁珠与之反应,检测反应后的信号值,比较三种基片表面固定蛋白质的反应活性。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出适合本实验的基片。分别在不同的琼脂糖浓度、点样浓度、固定时间、固定温度、洗涤方式等条件下构建蛋白质芯片,比较反应后的信号值,得出优化的实验条件用于后续实验。2.根据优选出的条件,构建ABO/Rh血型正反定型蛋白质芯片。取标准抗A、抗B单克隆抗体和多人份混合A型、B型、O型Rh(D)红细胞,分别用标本稀释液作等倍稀释,用血型芯片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并与试管法进行比较。用血型芯片对同一标本进行4次重复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组内和组间差异。最后,用构建的血型芯片对30例临床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与试管法检测结果对比,分析该血型芯片的准确性与特异性。结果:1.通过三种基片表面蛋白质固定率的比较,发现氧化型琼脂糖基片固定效率最高(P<0.05)。比较反应后各基片表面的信号值发现,醛基基片上固定的蛋白质几乎没有活性,且信号背景较高;氧化型琼脂糖基片上固定的蛋白质反应性最好,高分子三维基片D次之,并且氧化型琼脂糖基片上样点更均一,因此选择氧化型琼脂糖基片作为后续实验的基片。经过比较获得优化的实验条件:以1%的琼脂糖溶液制作基片,用30%的甘油-PBS将蛋白质稀释到100μg/ml进行点样,在24℃固定8h,再用1mg/ml的BSA封闭,芯片构建好后置于4℃冰箱保存,反应的最后一步用0.05%的PBST倒置摇洗,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用构建的血型芯片检测倍比稀释的血液标本,结果显示该芯片法用于血型的检测,正定型效价可达1:8192,反定型效价可达到1:4096,而试管法对于同一标本的检测正定型效价为1:256,反定型效价为1:16。对重复性检测的每张芯片内和各芯片间平行点的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在14%22%之间。对于临床标本的检测,芯片法和试管法的结果判定都一致:A型7例,B型6例,O型12例,AB型5例,而Rh(D)血型测定结果有阴性3例,其余全为阳性。芯片法检测结果样点较清晰,无交叉反应。结论:1.氧化型琼脂糖基片表面蛋白质固定率和生物活性更高,制作蛋白质芯片效果优于醛基基片和高分子三维基片D;2.成功构建了基于磁珠的ABO/Rh(D)血型检测蛋白质芯片,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均与试管法具有可比性。

胡春芃[4](2010)在《T6-17细胞膜表面P185蛋白表达的研究及生物素—亲和素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6-17细胞膜表面肿瘤标志物P185蛋白的表达量和分布情况,再从细胞上清中纯化P185蛋白作为阳性对照,将BAS和蛋白芯片技术结合,建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抗原P185蛋白的检测方法。方法:六孔板中内置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盖玻片,加入T6-17细胞培养制备成细胞爬片,4%甲醛固定,0.1% TritonX-100工作液处理增加通透性,PBS洗涤后用免疫组化SP法处理,DAB显色并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结果比较。采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为基质,通过交联A18 mAb,用亲和层析的技术纯化p185蛋白作为阳性对照。自制单克隆抗体A18为一抗,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Bio-A21为二抗,金基底芯片为载体,荧光物质Cy3为标记,经抗原抗体反应后,GenePix4100A芯片扫描仪扫描读数,根据荧光值摸索最佳反应条件,确定P185蛋白在卵巢癌中的阳性率,并与BA-Eli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185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从转基因细胞上清中成功获取肿瘤抗原P185蛋白。联合BAS的蛋白芯片的检测效率提高5倍左右,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包被浓度6.25μg/ml,37°C孵育4h,样品缓冲液选择1%BSA-PBS。卵巢癌患者血清中P185阳性率为15.4%~18.5%,与BA-Elisa的结果一致。结论:证实T6-17细胞膜表面表达P185蛋白,初步建立了BAS的抗体芯片检测方法。证实P185蛋白阳性率与卵巢癌发展有关,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永芹[5](2010)在《养殖鱼类病原菌检测芯片技术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水产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频繁爆发,危害极大,只有及时准确的诊断出病原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保证鱼类的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一种平行快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免疫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微量化、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样品处理简单、高通量平行分析等优点,在人类疾病的病原检测上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鱼类疾病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却鲜有报道。本文以琼脂糖修饰基片为载体,建立了两套微阵列芯片检测系统,包括检测鱼类病原菌的抗体微阵列和检测鱼类病原菌抗体的抗原微阵列。选取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荧光假单胞菌(Psedomonas fluorescens)及海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等6种水产养殖鱼类病原菌,确认其致病性后,制备全菌兔抗血清;提取其中4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蛋白,切取特异性条带,制备特异蛋白条带的兔抗血清。采用ELISA、Western-blot及Dot-blot分析了6种病原菌与各兔抗血清之间的免疫反应,构建了检测6种病原菌的抗体微阵列,确定了芯片上抗体的最佳固定浓度、细菌孵育时间、标记抗体稀释倍数,对各株细菌进行了检测,并确定了其检测限。另外,优选各病原菌的特异性抗原,制备了检测病原菌抗体的抗原微阵列。本文还将所制备的抗体芯片与抗原芯片应用于人工感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天然患病红鳍东方纯(Takifugu rubripes)病原的诊断。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致病性实验确认上述6株菌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7.94×105、6.31×105、1×106、7.94×105、1.26×107、2.51×107 cfu/尾,具有较强的毒力。(2)提取迟缓爱德华氏菌、鳗弧菌、杀鲑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4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蛋白(OMP),切取35kD迟缓爱德华氏菌OMP、38kD鳗弧菌OMP、42kD杀鲑气单胞菌OMP、34kD和22kD荧光假单胞菌OMP,分别制备6种菌全菌及切取的OMP的兔抗血清,ELISA、Western-blot及Dot-blot分析6种鱼类病原菌与兔抗血清之间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34kD荧光假单胞菌OMP兔抗血清与各菌有强烈交叉反应,无法用于检测;其余各抗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菌株的反应是最强烈的,可用于免疫诊断芯片的制备与抗原菌的检测。(3)将纯化的各兔抗血清的浓度稀释为3、2.5、2、1.5、1、0.5 mg/mL,每个浓度为一矩阵,每个矩阵内以3×3形式点样于芯片载体,结果显示,芯片上捕获抗体的最佳固定浓度为:海分支杆菌抗体为1.5 mg/mL,其余5株菌抗体为0.5mg/mL。将捕获抗体在片基上以4×4形式点样,细菌孵育时间设为0.5h、1 h、1.5h、2h、2.5h,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鳗弧菌、荧光假单胞菌孵育1 h,而迟缓爱德华氏菌、杀鲑气单胞菌和海分支杆菌孵育1.5 h时取得的信号值最高。检测抗体稀释倍数确定实验发现标记抗海豚链球菌血清可稀释2000倍使用,标记抗迟缓爱德华氏菌血清可稀释6000倍使用,而标记鳗弧菌、杀鲑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海分支杆菌抗血清可稀释4000倍使用。(4)构建了检测6种病原菌的抗体芯片,第一种抗体芯片片基上固定的是各全菌抗血清,第二种抗体芯片片基上固定的抗体为海豚链球菌、海分支杆菌全菌抗血清及其余4种菌的OMP抗血清。利用抗体芯片对6种病原菌进行检测发现,使用酶标单一抗体对单株菌液进行检测,当捕获抗体为全菌抗血清时,可检测出1010-103cfu/mL的海豚链球菌、鳗弧菌,1010-104cfu/mL的迟缓爱德华氏菌,109-103cfu/mL的杀鲑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海分支杆菌;当捕获抗体为OMP抗血清时,可检出1010-103cfu/mL的海豚链球菌,1010-104fu/mL的迟缓爱德华氏菌,109-105fu/mL的鳗弧菌、荧光假单胞菌,109-103cfu/mL的杀鲑气单胞菌、海分支杆菌。单一检测抗体对混合菌液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浓度为1010-106cfu/mL混合菌液内的海豚链球菌、海分支杆菌,109-105fu/mL混合菌液内的迟缓爱德华氏菌、鳗弧菌,109-106cfu/mL的杀鲑气单胞菌,1010-107cfu/mL混合菌液内的荧光假单胞菌可被检出。酶标混合抗体对单株菌液的检测结果显示,1010-104cfu/mL的海豚链球菌、迟缓爱德华氏菌、杀鲑气单胞菌,1010-103cfu/mL的鳗弧菌、荧光假单胞菌、海分支杆菌可被检出。(5)分别提取了海豚链球菌的类M蛋白、荚膜多糖、胞外产物,4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蛋白、胞外产物、鞭毛蛋白和海分支杆菌的细胞壁蛋白,并制备6种菌的全菌破碎液,分别稀释为1 mg/mL,点在芯片载体上,根据是否与对应菌免疫牙鲆产生的抗血清反应筛选各菌的特异性抗原。用各菌特异性抗原构建抗原芯片,检测抗体水平变化结果发现,加强免疫后,检测点颜色逐渐加深,海豚链球菌免疫的牙鲆抗体在第四周时紫红色最深,说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其他菌株免疫的牙鲆则在第五周时抗体水平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将6种菌的所有抗原点到同一矩阵内,构建病原菌抗原芯片,通过检测病原菌抗体以诊断病原,结果显示,检测注射无菌PBS的牙鲆抗血清时,除阳性对照点显深紫红色外,无其他任何反应;当检测样品为海豚链球菌免疫牙鲆后的抗血清时,抗血清可与该菌所有抗原点反应,而与其他菌的抗原点或无反应,或显色反应较浅,由此判定牙鲆已感染海豚链球菌;对其他5种菌免疫牙鲆后的抗血清进行检测的结果也是如此,说明构建的抗原芯片可以进行准确诊断。(6)将构建的抗体芯片应用于人工感染一种或多种病原菌的牙鲆的病原诊断,结果显示,从单独注射海豚链球菌液或迟缓爱德华氏菌液的牙鲆组织里可准确检测出两种菌;注射鳗弧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海分支杆菌混合液的牙鲆组织匀浆液,在使用单一检测抗体时,可检出相应的病原菌,使用混合检测抗体时可同时准确检出3株菌;而抗体芯片对自然发病红鳍东方纯进行检测时发现在其胆汁中可检测到海豚链球菌、鳗弧菌、杀鲑气单胞菌与荧光假单胞菌。利用抗原芯片对人工感染后的牙鲆血清进行检测,发现芯片上海豚链球菌或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各抗原均被染色,判为海豚链球菌或迟缓爱德华氏菌检测阳性;对患病红鳍东方鲍及健康牙鲆血清的检测,除阳性对照外,未发现有其他点显色。ELISA对相同样品的检测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病原菌检测免疫芯片是对传统免疫学检测手段的发展,本文构建了检测6种水产养殖鱼类细菌性病原的抗体芯片,及检测6种病原菌抗体的抗原芯片,实现了病原菌的准确检测,初步建立了养殖鱼类病原菌检测芯片技术,为免疫芯片技术在水产动物病原菌的高通量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方法依据。

崔黎黎,范慧俐,徐晓伟,刘杰民[6](2009)在《戊二醛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0.57Yb0.39Er0.04]F4的制备与表征》文中认为利用表面接枝改性法,用戊二醛作修饰剂,对上转换发光材料Na[Y0.57Yb0.39Er0.04]F4进行了表面醛基修饰.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证明了醛基的存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修饰醛基的含量为1.38×10-3mol.g-1,热分析定性地证明了材料表面有机官能团的存在,扫描电镜显示了修饰后上转换无机发光材料颗粒的直径有所增加.沉降实验表明,修饰醛基后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闫丽[7](2009)在《海水鱼类主要弧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优化》文中认为弧菌病是世界范围内对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鱼类疾病,主要由鳗弧菌、创伤弧菌、溶藻胶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等引起。各种致病弧菌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免疫学检测如间接荧光抗体技术的灵敏度一般可达到每克鱼组织106个细菌,核酸杂交灵敏度可以达到150pg。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基因芯片的片基材料有很多种,可以采用玻片、硅片、金属片或者尼龙膜等;基因芯片的制备检测方法也各有不同。采用尼龙膜作为芯片片基进行杂交时步骤繁琐,杂交信号不稳定。因此,对海水鱼类主要弧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进行优化,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监测,进行快速有效的早期诊断对防治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加入地高辛标记的dUTP扩增目的片段,然后与膜芯片进行杂交,对点样探针浓度、杂交时间和洗膜时间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条件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所选鳗弧菌的6个毒力相关基因探针,在探针浓度为50μmol/L时,经过杂交显色即可得到清晰的显色信号,节约了探针的成本;杂交时间为30min时各点样点显色清晰,背景干扰小,大大节约了杂交时间;减少2个洗膜步骤,缩短45min的洗膜时间后,芯片杂交显色结果清晰;对优化后条件进行特异性实验的结果表明,按照优化后的洗膜步骤进行洗膜,各个样点之间无非特异性显色,显色结果可靠。对平整、厚薄均匀的25mm×76mm大小的载玻片分别进行氨基化和醛基化处理后,制备了玻片芯片,然后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加入地高辛标记的dUTP扩增产物与玻片芯片进行杂交,对探针点样浓度,水合时间进行优化。氨基片实验结果表明,探针浓度为3.13μmol/L时,即可得到清晰的显色信号;探针水合时间为16h时,探针固定效果最好,杂交信号清晰可见。醛基片的杂交显色结果显示,各点均有阳性信号,但显色不很清晰。用正向引物带有荧光素HEX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产物配制成杂交液与醛基玻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显示其中8个毒力相关基因均能特异性的显色,没有其他交叉反应,可以作为菌株是否含有该毒力基因的检测方法、以及作为菌株是否致病的重要参考指标。而所选各弧菌的16SrRNA,以及副溶血弧菌的hsp基因,都会与其他弧菌的16SrRNA、hsp发生交叉反应,其反应信号不能作为菌种准确鉴定的依据。实验中溶藻胶弧菌的16SrRNA在PCR反应中能很好的扩增出单一的目的条带,但在杂交信号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荧光信号。实验中哈维氏弧菌的pap6和hemo基因,以及副溶血弧菌的trh基因,未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因这些基因有菌株特异性,实验菌株可能不是具有该基因的菌株。实验证明,醛基玻片在结合16SrRNA、hsp和毒力相关基因共同组成的图谱中,能够准确鉴定出鳗弧菌,溶藻胶弧菌,副溶血弧菌,费氏弧菌和灿烂弧菌等5种弧菌。用正向引物带有生物素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PCR产物配制成杂交液与醛基玻片进行杂交,杂交后的醛基片再与链亲和素包被的磁珠进行二次杂交。实验结果显示,所选鳗弧菌的5个毒力相关基因在PCR反应中能很好的扩增出单一的条带,但在两次杂交后只有鳗弧菌的angM有显色反应,而其他4个基因没有出现显色反应。

张声森[8](2008)在《免疫球蛋白G的免疫纳米金催化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共振散射技术发展历史、分析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综述了金纳米微粒的制备、表征、以及胶体金标记技术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免疫球蛋白G的分析进展。第二部分:氯金酸-羟胺-纳米金催化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在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溶液中,金、银、铂、钯、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对氯金酸-盐酸羟胺生成金颗粒反应均具有催化作用。反应生成的大粒径金颗粒在796 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本文以共振散射光谱法等作为检测手段,详细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纳米金催化反应的影响。随着催化剂纳米金浓度的增大,796 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线性增大。粒径为5 nm、10 nm、15 nm、30 nm、50 nm纳米金催化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10.15 nM Au、1.27~50.76 nM Au、1.27~44.16 nM Au、1.83~50.76 nM Au、5.08~265.18 nM Au,其检出限分别为0.25 nM、0.99 nM、1.18 nM、1.19 nM、4.15 nM。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超痕量纳米金的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该法与纳米金标免疫反应结合将为超痕量免疫球蛋白、半抗原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技术。第三部分:免疫纳米金催化金增强共振散射光谱法检测超痕量免疫球蛋白G用粒径为10 nm的金纳米粒子标记羊抗人IgG抗体获得纳米金标记羊抗人IgG抗体(AuGIgG)。在pH 2.27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溶液中,AuGIgG对氯金酸-盐酸羟胺生成较大粒径金颗粒这一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该较大粒径金颗粒在796 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在一定条件下,AuGIgG与IgG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纳米金免疫复合物,以16000 rpm速度离心分离获得未反应的AuGIgG,以它作催化剂催化氯金酸-盐酸羟胺反应生成较大粒径金颗粒,用共振散射光谱做检测技术,建立了测定IgG的免疫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结果表明,随着IgG浓度增大,离心溶液中AuGIgG浓度降低,I796nm线性降低,其降低值△I796nm与IgG浓度在0.08~16.0 n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 ng·mL-1。本法具有灵敏、快速和较高的特异性,用于定量分析人血清IgG,结果满意。第四部分:免疫纳米金催化铜增强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及其生化分析应用在pH 4.2醋酸钠-醋酸缓冲溶液中,金、银、铂、钯、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铜纳米微粒对抗坏血酸还原硫酸铜生成铜颗粒反应均具有催化作用。反应生成的大粒径金-铜颗粒在610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发现纳米金的催化效果最好。本文以共振散射光谱法等作为检测手段,详细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纳米金催化反应的影响。随着催化剂纳米金浓度的增大,610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线性增大。粒径为5 nm、10 nm、15 nm、纳米金催化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1.63 nM Au、0.04~1.22 nM Au、0.12~4.71 nM Au,其检出限分别为0.013 nM、0.034 nM、0.100 nM。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超痕量纳米金的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该法与纳米金标免疫反应结合将为超痕量免疫球蛋白、半抗原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利用此方法检测人IgG的线性范围为0.03~7.5 ng/mL,其检出限为0.015 ng/mL。

张英朗[9](2007)在《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检测基因芯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真菌性角膜病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快速、敏感、高效地检测致病菌是防治该病和有效降低致盲率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对真菌性角膜病致病菌的实验室检测,一直采用直接涂片和分离培养等传统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有的敏感性、准确性较低,有的繁琐费时,难以达到快速、准确诊断的目的,因此对于临床而言,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的角膜致病真菌检测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旨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结合通用引物进行真菌DNA的PCR扩增,与固定在芯片上的菌种特异性探针杂交,建立可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的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检测体系。在本研究中针对通用引物和特异性探针的设计、玻片芯片和尼龙膜芯片的制备以及临床应用等情况进行了实验,主要方法和结果概括如下:一、异硫氰酸胍法提取12种标准真菌DNA,合成通用引物扩增12种标准真菌DNA,反应体系30μl,各成份为:20×buffer 1.5μl,MgCl2 2.0mM,dNTP200μM,TaqDNA聚合酶2U,引物F1 8pmol,引物F2 8pmol,模板3μl,ddH2O加至30μl。循环参数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ec,55℃退火60sec,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再延伸5min。12种标准真菌应用通用引物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均显示清晰明亮的条带,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及引物二聚体的生成,与标准DNA Marker对照,位置约在550—650bp。建立了一种通用引物PCR扩增真菌DNA的优化技术体系。二、用人基因组DNA,单疱病毒Ⅰ型和Ⅱ型、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DNA检测PCR特异性,相同PCR扩增条件下,同时对人基因组DNA,单疱病毒Ⅰ型和Ⅱ型、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DNA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未发现有扩增条带,证实该PCR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倍比稀释法检测PCR的灵敏度,当DNA质量浓度为10fg时,12种真菌DNA扩增产物均有阳性电泳条带产生,PCR扩增体系的整体灵敏度为10fg,提示该PCR体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三、采用醛基化玻片制作基因芯片,对玻片处理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并合成12条探针,分别针对腐皮镰孢菌、串珠镰孢菌、梨状镰孢菌、尖孢镰孢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土曲霉菌、牵连青霉菌、新月弯孢菌、链格孢霉菌、白色念珠菌,探针3’端氨基化修饰后,点样于芯片上。选择最优化的杂交条件,分别用标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进行反向杂交。经优化实验选定最适杂交温度为42℃,杂交时间为1h,洗脱时间为1min。12种真菌标准菌株PCR产物与芯片杂交,均在各自相应的区域显示特异性的荧光信号。建立了一种荧光标记的基因芯片检测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的技术方法和优化的杂交反应体系。四、将腐皮镰孢菌、烟曲霉菌、牵连青霉菌、新月弯孢菌标准菌株DNA的PCR扩增产物分别组合后与基因芯片杂交,并将人基因组DNA、单疱病毒Ⅰ型和Ⅱ型DNA、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DNA,经通用引物PCR扩增后,将反应混合物与芯片杂交,对芯片的特异性进行检测。将腐皮镰孢菌、烟曲霉菌、牵连青霉菌、新月弯孢菌标准菌株DNA的PCR扩增产物分别组合后与基因芯片杂交,均显示各自典型的荧光信号,无交叉反应发生。其他DNA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无阳性信号产生,显示芯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五、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芯片杂交体系的灵敏度。12种真菌标准菌株检出的DNA质量浓度量为1pg时所有菌株均有荧光信号显示,0.1pg时黑曲霉菌、土曲霉菌、牵连青霉菌和新月弯孢菌无荧光信号显示,故芯片的检测灵敏度为1pg。腐皮镰孢菌和烟曲霉菌PCR扩增产物稀释10倍时琼脂糖凝胶电泳无阳性条带显示,杂交后的基因芯片相应位置仍有荧光信号显示。六、将各批次制备的芯片分别与腐皮镰孢菌PCR扩增产物杂交,检测芯片的变异系数,评价重复性。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对醛基化玻片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将不同保存时间的芯片进行杂交,观察其保存时效。各批次芯片的变异系数较小,重复性好。原子力显微镜对玻片不同处理阶段表面形貌的扫描说明醛基化玻片的化学变化。芯片制备完毕后,在常温下保存,2个月内使用,杂交信号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本研究制备的醛基化芯片能够快速、敏感地进行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检测。七、将寡核苷酸探针进行polydT加尾,与尼龙膜上的氨基共价结合,制备尼龙膜芯片。应用生物素标记的通用引物对12种真菌标准菌株DNA进行PCR扩增,产物与尼龙膜芯片杂交。用BCIP-NBT系统显色,观察杂交结果。12种真菌标准菌株DNA经PCR扩增,与尼龙膜芯片杂交,在各自特异性位置显色。建立了目视化尼龙膜芯片检测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的技术方法。根据反向斑点杂交原理,采用寡核苷酸探针加尾后点样制备尼龙膜芯片,利用生物素显色,能够准确鉴定12种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相对操作简便,实验成本低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八、采用玻片和尼龙膜芯片与82株临床分离株PCR产物杂交,采用玻片和尼龙膜芯片与170例临床标本PCR产物杂交,将玻片和尼龙膜芯片检测结果分别与KOH湿片法和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果比较。82株临床分离株中,玻片芯片检测73株阳性,尼龙膜芯片检测69株阳性,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170例临床标本中,玻片芯片检测147例阳性,尼龙膜芯片检测143例阳性,真菌培养153例阳性,KOH湿片法113例阳性。两种芯片检测结果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它们与真菌培养结果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明显优于KOH湿片法。基因芯片检测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的灵敏度,显着高于KOH湿片法,与真菌培养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基因芯片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与KOH湿片法和分离培养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芯片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为将来临床检验中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本研究证实,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真菌性角膜病致病菌种检测是完全可行的,具有比较理想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通过PCR扩增和基因芯片杂交,在3-4h内完成对临床上常见的12种角膜致病真菌的菌种检测鉴定,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左小霞[10](2007)在《伏马毒素B1和葡萄球菌肠毒素A、B的免疫芯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免疫芯片是蛋白质芯片的一种,是指固定于支持介质上的蛋白质构成的微阵列。该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该研究是以伏马毒素B1、葡萄球菌肠毒素A、B为检测对象,建立了用于伏马毒素B1、葡萄球菌肠毒素A、B检测的免疫芯片的技术方法。本研究先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醛基化玻片表面,利用经戊二醛等试剂处理过的表面带有醛基的玻璃片作为载体,通过载体表面的醛基与抗原或抗体的游离氨基的结合实现抗原或抗体的固定。在检测伏马毒素B1时采用抗体竞争法。检测时将待测物伏马毒素B1与一定量的Cy3标记的伏马毒素B1—牛血清白蛋白同时加到玻片上。待测物伏马毒素B1与标记的伏马毒素B1—牛血清白蛋白竞争结合玻璃片上固定的抗体。由于标记物是定量的,当待测物浓度越高则结合上的伏马毒素B1越多,而结合上的标记物就越少,从而荧光信号强度就越弱。反之,荧光信号就越强,从而实现了待测物的测定。最低检测浓度为1μg/ml的伏马毒素B1。在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A、B时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影响免疫芯片检测结果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检测时将SEA、SEB加入反应池中,反应后清洗掉未结合的SE,再加入相应的标记抗体,形成固定抗体—待测物—标记抗体的夹心式结构。当待测物越多时,结合上的抗原就多,相应结合上的标记抗体也越多,产生的荧光信号也越强,荧光信号强度随待测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高于一定值时,荧光信号强度趋于一定值。按优化后的条件检测SEA、SEB,最低均可检测1ng/ml的样品。并实现了在同一张芯片上同时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A、B,灵敏度较高。随着蛋白质芯片各项技术的进步与成熟,免疫芯片技术正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主要发展方向和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可以预见这一高新技术将应用于更广的预域。

二、蛋白芯片生产用醛基化玻片制备的条件优化及初步检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芯片生产用醛基化玻片制备的条件优化及初步检定(论文提纲范文)

(1)2种食源性微生物胶体金银染技术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材料制备
        1.3.1. 1 纳米金颗粒的制备
        1.3.1. 2 醛基化玻片制备
        1.3.1. 3 芯片制备
        1.3.2 探针、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3.3 纳米金探针标记
        1.3.4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扩增
        1.3.5 芯片的杂交[14]
        1.3.6 银染
2 结果
    2.1 纳米金探针制备
    2.2 醛基化玻片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结果
    2.3 细菌DNA的提取
    2.4 Inv A基因和uid A基因PCR扩增结果
    2.5 芯片杂交
        2.5.1 检测探针和靶DNA杂交
        2.5.2 PCR产物杂交
3 讨论

(2)血清甲胎蛋白荧光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仪器
    3、实验方法
        3.1 芯片的制备
        3.2 蛋白芯片检测流程
        3.3 ELISA方法验证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各检测方法成本对比
讨论
    1.背景知识
    2.实验结果归纳与分析
    3.本实验的贡献及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甲胎蛋白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磁珠的ABO/Rh(D)血型检测蛋白质芯片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基片的选择及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ABO/Rh(D)血型芯片构建及初步应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T6-17细胞膜表面P185蛋白表达的研究及生物素—亲和素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T6-17 细胞膜表面 P185 蛋白表达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 P185 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抗体芯片技术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简历

(5)养殖鱼类病原菌检测芯片技术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
    1.2 细菌性疾病检测技术
    1.3 免疫芯片技术研究概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6株病原菌检测抗体芯片的制备
    2.1 病原菌致病性确定
    2.2 病原菌外膜蛋白的提取及特异性条带获取
    2.3 全菌及特异OMP蛋白带抗血清的制备
    2.4 6株病原菌与抗血清的免疫反应分析
    2.5 抗体芯片制备条件的优化
    2.6 病原菌检测抗体芯片的构建
3 抗原芯片技术的建立
    3.1 牙鲆抗6种病原菌血清及检测抗体的制备
    3.2 各病原菌特异性抗原的制备与选择
    3.3 抗原芯片的构建及对牙鲆抗血清的检测
4 免疫芯片在病原诊断中的应用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6)戊二醛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0.57Yb0.39Er0.04]F4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过程
    1.3 表面醛基的定量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分析
    2.2 醛基修饰量的测定
    2.3 扫描电镜分析
    2.4 修饰后材料的热分析
    2.5 修饰前后材料沉降对比实验
    2.6 修饰后材料的发光强度测试
    2.7 修饰醛基后材料的活化指数
3 结论

(7)海水鱼类主要弧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况
        1.1.1 基因芯片的概念与原理
        1.1.2 基因芯片的制备
        1.1.3 基因芯片的杂交与杂交信号检测
    1.2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1.2.1 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1.2.2 基因芯片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2.3 基因芯片在水产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1.3 展望
第二章 鱼类鳗弧菌6个毒力基因膜芯片检测条件的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来源及引物探针的合成
        2.1.2 细菌总DNA的提取
        2.1.3 地高辛标记PCR产物的制备
        2.1.4 膜芯片的制备及探针浓度的优化
        2.1.5 膜芯片杂交与洗膜条件的优化
        2.1.6 膜芯片洗膜条件优化后的特异性实验
    2.2 结果
        2.2.1 鳗弧菌6个毒力基因地高辛标记PCR扩增
        2.2.2 探针浓度的优化
        2.2.3 膜芯片杂交时间的优化
        2.2.4 杂交后洗膜时间的优化
        2.2.5 膜芯片洗膜条件优化后的特异性显色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鱼类鳗弧菌6个毒力基因地高辛标记扩增的玻片芯片检测技术的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玻片的选择和处理
        3.1.2 氨基修饰玻片的制备
        3.1.3 醛基修饰玻片的制备
        3.1.4 氨基芯片的制备
        3.1.5 醛基芯片的制备
        3.1.6 玻璃芯片的杂交与检测
    3.2 结果
        3.2.1 氨基片上不同点样探针浓度显色结果
        3.2.2 6个毒力基因水合不同时间的杂交显色结果
        3.2.3 醛基片杂交显色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鱼类主要弧菌毒力基因生物素和荧光素标记的玻片芯片检测技术的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菌种及引物探针的合成
        4.1.3 细菌总DNA的提取
        4.1.4 目的序列荧光素标记的PCR扩增
        4.1.5 目的序列生物素标记的PCR扩增
        4.1.6 醛基芯片的制备
        4.1.7 杂交与检测
    4.2 结果
        4.2.1 用带有荧光素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引物同步PCR扩增目的序列
        4.2.2 用带有生物素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引物同步PCR扩增目的序列
        4.2.3 醛基芯片上点样探针点阵示意图
        4.2.4 醛基芯片检测6种弧菌
        4.2.5 醛基片检测鳗弧菌5个基因的生物素标记PCR扩增目的序列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免疫球蛋白G的免疫纳米金催化共振散射光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 共振散射技术
        1.1 光散射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理论基础
        1.2 共振散射技术在液相纳米微粒研究中的应用
        1.3 共振散射光谱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3.1 共振散射光谱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1.3.2 共振散射光谱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1.3.3 共振散射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3.4 共振散射光谱技术在痕量金属离子、酸根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中的应用
        1.3.5 免疫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1.4 共振散射技术发展前景
    2 金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2.1 金纳米微粒的制备
        2.2 金纳米微粒的表征
        2.3 金纳米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2.4 金纳米微粒在生化分析中应用
        2.4.1 金标记在免疫电检测中的应用
        2.4.2 金标记在免疫光检测中的应用
        2.4.3 金标记在免疫层析中的应用
        2.4.4 基于免疫标记金催化性质的检测技术
        2.4.4.1 银增强技术
        2.4.4.2 金增强技术
    3 免疫球蛋白G(IgG)的分析进展
        3.1 免疫球蛋白G(IgG)的结构和功能
        3.2 免疫球蛋白G(IgG)的分析方法
        3.2.1 发光法
        3.2.2 电化学
    4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
    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氯金酸-羟胺-纳米金催化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纳米粒子的制备
        2.2.1 纳米金的制备
        2.2.2 纳米 Fe_3O_4磁性液体的制备
        2.2.3 纳米铂的制备
        2.2.4 纳米钯的制备
        2.2.5 纳米银的制备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原理及其探讨
        3.2 电镜图
        3.3 共振散射光谱
        3.4 吸收光谱
        3.4.1 纳米金及其催化体系的吸收光谱
        3.4.2 四氧化三铁-纳米金粒子体系的吸收光谱
        3.5 纳米粒子对 HAuCl_4-NH_2OH 微粒反应的催化作用
        3.6 粒径为5 nm、10 nm、15 nm 纳米金催化体系的条件优化
        3.6.1 缓冲溶液的pH 值及用量的选择
        3.6.2 HAuCl_4 浓度的影响
        3.6.3 盐酸羟胺浓度的选择
        3.6.4 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3.7 线性关系
        3.8 共存物质的影响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免疫纳米金催化金增强共振散射光谱法检测超痕量免疫球蛋白 G
    1 引言
    2 实验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金标免疫共振散射光谱探针的制备
        2.2.1 pH 值对金标记抗体的影响
        2.2.2 GIgG 用量的确定
        2.2.3 GIgG 的金标记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共振散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3.2 纳米金标免疫反应条件的优化
        3.3 免疫纳米金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3.3.1 离心转速及时间的选择
        3.3.2 pH 值和试剂浓度的选择
        3.3.3 催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3.3.4 离心溶液用量的选择
        3.4 线性关系
        3.5 共存物质的影响
        3.6 样品分析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免疫纳米金催化铜增强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及其生化分析应用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纳米粒子的制备
        2.3 金标免疫共振散射光谱探针的制备
        2.3.1 pH 值对金标记抗体的影响
        2.3.2 IgG 抗体用量的确定
        2.3.3 羊抗人 IgG 的标记
        2.4 实验方法
        2.4.1 纳米微粒催化反应实验方法
        2.4.2 检测人 IgG 的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扫描电镜
        3.2 吸收光谱
        3.3 共振散射光谱
        3.4 纳米粒子对CuSO_4-抗坏血酸微粒反应的催化作用
        3.5 金标免疫反应条件的优化
        3.6 免疫纳米金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3.6.1 离心转速及时间的选择
        3.6.2 免疫金上层清液用量的选择
        3.6.3 葡萄糖用量的选择
        3.6.4 缓冲溶液的pH 值及用量的选择
        3.6.5 CuSO_4用量的选择
        3.6.6 抗坏血酸用量的选择
        3.6.7 温度的影响
        3.6.8 时间的影响
        3.7 线性关系
        3.8 选择性
        3.9 样品分析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总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致谢

(9)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检测基因芯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因芯片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醛基化芯片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醛基化检测芯片制备和杂交体系的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醛基化检测芯片技术的实验室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目视化尼龙膜芯片检测技术的建立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检测芯片的临床应用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7.5 结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真菌性角膜病的病原学诊断
    第二部分 基因芯片技术概况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10)伏马毒素B1和葡萄球菌肠毒素A、B的免疫芯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对照表
绪论
    一、伏马毒素
    二、葡萄球菌肠毒素
    三、毒素检测方法
    四、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标
实验原理
    一、竞争法
    二、夹心法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1、醛基化玻片的制备
        2、兔血清中抗SEA、SEB抗体的提取及浓度的测定
        3、Sephadex G-50凝胶柱的制备
        4、抗体的标记及标记物的鉴定
        5、伏马菌素B_1-牛血清白蛋白的标记
        6、抗原或抗体的固定
        7、抗原抗体结合实验
        8、荧光信号的检测及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测伏马毒素B_1的免疫芯片的研制
        1、实验结果
        1.1 实验条件优化
        1.2 标准物的检测
        2、讨论
    二、检测SEA、SEB的免疫芯片的研制
        1、实验结果
        1.1 夹心法实验条件优化
        1.1.1 兔抗SEA、SEB IgG固定浓度的确定
        1.1.2 兔抗SEA、SEB IgG固定时间的确定
        1.1.3 芯片封闭时间的确定
        1.1.4 抗原抗体反应时间的确定
        1.1.5 缓冲液pH值对抗体结合力的影响
        1.1.6 封闭液的选择
        1.1.7 荧光抗体稀释液的选择
        1.1.8 样品稀释液的选择
        1.2 标准物的检测
        1.3 同时检测SEB、SEA样品
        2、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研究生期间撰写与发表文章
致谢

四、蛋白芯片生产用醛基化玻片制备的条件优化及初步检定(论文参考文献)

  • [1]2种食源性微生物胶体金银染技术的检测方法研究[J]. 马生龙,李云霞,马莉萍,聂莹莹,韩根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04)
  • [2]血清甲胎蛋白荧光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D]. 尹成增. 首都医科大学, 2016(07)
  • [3]基于磁珠的ABO/Rh(D)血型检测蛋白质芯片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陈艺心. 第三军医大学, 2014(01)
  • [4]T6-17细胞膜表面P185蛋白表达的研究及生物素—亲和素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D]. 胡春芃. 安徽医科大学, 2010(12)
  • [5]养殖鱼类病原菌检测芯片技术的建立[D]. 李永芹.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6]戊二醛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0.57Yb0.39Er0.04]F4的制备与表征[J]. 崔黎黎,范慧俐,徐晓伟,刘杰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9(08)
  • [7]海水鱼类主要弧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优化[D]. 闫丽. 河北大学, 2009(06)
  • [8]免疫球蛋白G的免疫纳米金催化共振散射光谱分析[D]. 张声森.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 [9]真菌性角膜病常见致病菌种检测基因芯片的研究[D]. 张英朗. 郑州大学, 2007(06)
  • [10]伏马毒素B1和葡萄球菌肠毒素A、B的免疫芯片技术研究[D]. 左小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4)

标签:;  ;  ;  ;  ;  

蛋白质芯片生产用醛片制备条件优化及初步验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