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论文_马爱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囊虫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囊虫,甘露醇,血清,癫痫,脑室,脑积水,脑脊液。

脑囊虫病论文文献综述

马爱斌[1](2019)在《吡喹酮联合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脑囊虫病的不良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吡喹酮联合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脑囊虫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2017年临沧市人民医院神经精神内科收治的脑囊虫病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吡喹酮联合甘露醇、糖皮质激素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后2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例,轻微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8%(9/110)。结论吡喹酮联合甘露醇、糖皮质激素治疗脑囊虫病可有效防治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郭效东,路小奇,王振华,徐鹏,刘明辉[2](2019)在《脑囊虫病继发癫痫的综合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疗程、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河南地区的脑囊虫病继发癫痫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癫痫发作形式、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驱虫治疗的方法及疗程、手术治疗方法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李耀敏[3](2019)在《MRI检查在诊断脑囊虫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诊断脑囊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脑囊虫病患者(其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1例患者均进行MRI检查,然后观察用MRI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结果:对这31例患者进行MRI平扫共检出226个病灶,对其进行增强扫描共检出304个病灶。对这31例患者进行MRI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24例患者的病灶位于脑实质,有2例患者的病灶位于脑室,有1例患者的病灶位于蛛网膜下腔,有4例患者的病灶同时位于脑实质、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用MRI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为100%。对这31例患者进行MRI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病灶的直径为3~26 mm,病灶内可见囊虫头节的患者有20例,其中病情处于活动期的患者有13例,病情处于蜕变死亡期的患者有9例,病情处于非活动期的患者有1例,病情处于混杂期的患者有8例。结论 :用MRI检查诊断脑囊虫病的准确性较高,且能明确此病患者病灶的位置、大小和临床分期。(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7期)

宁波,宁蕾,杨远城,梁一鸣,林之琪[4](2019)在《神经内镜技术在合并脑积水脑囊虫病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神经内镜技术治疗合并脑积水脑囊虫病的特点和方法。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17年1月26例合并脑积水脑囊虫病内镜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行ETV3例,ETV+内镜下取虫21例,内镜下取虫+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25例患者术后1月开始药物驱虫治疗。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2例(7.7%)、头痛6例(23.1%)、癫痫发作4例(15.4%)、一过性的动眼神经麻痹2例(7.7%)、硬膜下积液1例发生(3.8%)。出院后24例(92.3%)病例经12月~60月随访(平均36.5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21例(87.5%),无变化2例,疾病进展需再次手术治疗1例。结论合并脑积水脑囊虫病首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可对脑室系统及基底池探查取虫,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8-16)

任骥,冯文,郑宏伟,王嗣松,张桓[5](2019)在《脑囊虫病伴发癫痫术后脑脊液NO、SOD、MDA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囊虫病伴发癫痫患者术后脑脊液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分析术后脑脊液NO、SOD、MDA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脑囊虫病伴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时评估近期疗效,根据其近期疗效评估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研究组,n=41)和预后不良组(对照组,n=7)。比较患者术中及术后3d时脑脊液NO、SOD、MDA水平差异,分析术后3d时脑脊液NO、SOD、MDA水平与其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d时,48例患者脑脊液NO、MDA水平均较术中时降低,SOD水平均较术中时升高(P<0.05),且研究组脑脊液N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术后3d时脑脊液NO、MDA水平与脑囊虫病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性,SOD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后脑囊虫病伴发癫痫患者脑脊液NO、SOD、MDA水平显着改善,术后脑脊液NO、SOD、MDA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8期)

陈昌平,张桓,冯文[6](2019)在《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囊虫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囊虫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疑似脑囊虫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MRI和DW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疑似患者,经病理结果提示66例均确诊为脑囊虫病。MRI与DWI联合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MRI和DW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囊虫病患者MRI T1WI、T2WI处于活动期时多数均是小圆形的囊腔,边界较为清晰,活动期时DWI提示囊腔较为清晰,囊液属于高信号,未提示存在头节;蜕变死亡期时,MRI T1WI提示病灶周边存在水肿,且头节并不清晰,T2WI提示囊腔中的囊液与水肿均属于高信号,而囊壁、头节为低信号;蜕变死亡期时动态增强MRI提示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并且增强环的厚度显着增加,DWI检查提示囊腔、头节均较为清晰。结论在脑囊虫病诊断中MRI与DWI联合检查方式较单一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更高。(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07期)

任骥,冯文,郑宏伟,王嗣松,张桓[7](2019)在《用MRI检查联合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脑囊虫病的效果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用MRI检查联合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脑囊虫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成都市363医院收治的640例疑似患有脑囊虫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MRI检查、血清IgG抗体检测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脑囊虫病的"金标准"),然后将对其进行MRI检查、血清IgG抗体检测的结果与对其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单独用MRI检查或血清IgG抗体检测及联用这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其病情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联用MRI检查与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这640例患者病情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用MRI检查或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其病情的灵敏度,P <0.05。联用MRI检查与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这640例患者病情的特异度高于单用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其病情的特异度,P <0.05。联用MRI检查与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这640例患者病情的特异度与单用MRI检查诊断其病情的特异度相比,P>0.05。结论:用MRI检查联合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脑囊虫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05期)

陈昌平,冯文[8](2019)在《脑囊虫病微创手术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囊虫病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3例脑囊虫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患者在神经内镜下完成囊虫摘除术,7例患者行透明隔造瘘并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余6例利用立体定向引导技术完成微创手术,对上述诊疗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20例完全切除病灶,其余3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囊虫摘除术)无法取出,原因为囊虫移位1例,出血2例;对上述病例进行随访,期间并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病例。结论采用多种微创手术技术对脑囊虫病患者进行治疗,整体疗效良好。(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03期)

胡安宝,殷爽,王培培,闫萌[9](2018)在《隐匿性脑囊虫病MRI增强检查48例分析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分析MRI增强检查48例隐匿性脑囊虫病的相关特点,从而为隐匿性脑囊虫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诊的48例隐匿性脑囊虫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MRI增强检查,回顾分析MRI增强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隐匿性脑囊虫病采用MRI增强检查,能够确定出脑囊虫所处的位置、形态以及数量等相关信息。结论:MRI增强检查在隐匿性脑囊虫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8年24期)

冯文,郑宏伟,陈昌平,张桓,王嗣嵩[10](2018)在《脑囊虫病免疫学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免疫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4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学IHA、ELISA及IgG4检查结果阳性率均高于脑脊液(87.23%vs. 69.15%,90.43%vs.64.89%,84.04%vs. 62.77%),ELISA及IgG4假阴性率均低于脑脊液(9.73%vs. 35.11%,15.96%vs. 37.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94例患者脑MRI显示单发病灶33例(35.11%),多发61例(64.89%),病灶囊内长T_1、T_2信号,部分病灶囊内可见头节,周边伴有水肿,具有占位效应。结论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学免疫检查阳性率较脑脊液高,但也存在假阴性结果 ;MRI检查可以显示脑囊虫病不同病期的影像学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查结合MRI影像学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脑囊虫病。(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8年33期)

脑囊虫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疗程、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河南地区的脑囊虫病继发癫痫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癫痫发作形式、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驱虫治疗的方法及疗程、手术治疗方法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囊虫病论文参考文献

[1].马爱斌.吡喹酮联合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脑囊虫病的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2].郭效东,路小奇,王振华,徐鹏,刘明辉.脑囊虫病继发癫痫的综合治疗[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3].李耀敏.MRI检查在诊断脑囊虫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

[4].宁波,宁蕾,杨远城,梁一鸣,林之琪.神经内镜技术在合并脑积水脑囊虫病治疗中的应用[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5].任骥,冯文,郑宏伟,王嗣松,张桓.脑囊虫病伴发癫痫术后脑脊液NO、SOD、MDA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6].陈昌平,张桓,冯文.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囊虫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

[7].任骥,冯文,郑宏伟,王嗣松,张桓.用MRI检查联合血清IgG抗体检测诊断脑囊虫病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

[8].陈昌平,冯文.脑囊虫病微创手术治疗分析[J].智慧健康.2019

[9].胡安宝,殷爽,王培培,闫萌.隐匿性脑囊虫病MRI增强检查48例分析讨论[J].人人健康.2018

[10].冯文,郑宏伟,陈昌平,张桓,王嗣嵩.脑囊虫病免疫学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

论文知识图

脑囊虫病-a            ...脑囊虫病-c            ...脑囊虫病-d            ...脑囊虫病-a            ...脑囊虫病-a            ...脑囊虫病-(a)

标签:;  ;  ;  ;  ;  ;  ;  

脑囊虫病论文_马爱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