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小说论文_王永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抒情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抒情,小说,主体,从文,情感,语境,浪漫主义。

抒情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芳[1](2018)在《论沈从文和迟子建的乡土抒情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乡土抒情小说的创作中,沈从文和迟子建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迟子建继承和发展了沈从文的文化立场和创作风格。他们都是都市文化背景下乡村生活的歌者,他们的作品充满着知识分子深厚的责任感。(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7期)

王利荣[2](2018)在《老舍抒情小说《微神》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神》是老舍最得意的一篇短篇作品。一般来说,老舍的短篇小说都有一种强烈的传奇色彩,当中《微神》的写法尤为突出,他以独特的手法,将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写得别具韵味。《微神》在写作技巧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如散文诗一样美丽,二是它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营造出朦胧婉约的意境,情怀激荡。《微神》这篇文章是老舍中年时期所写的唯一一篇带有强烈自传意味和传奇色彩的短篇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文章是以老舍早期的生活经(本文来源于《语文天地》期刊2018年25期)

田晓箐[3](2018)在《承续与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抒情文学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特殊而重要的文学现象,历来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从思想内蕴到艺术特色,从具体作家作品到发展演变趋势,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众多的研究中,沈从文和汪曾祺抒情小说的对比研究值得格外关注:沈从文和汪曾祺作为学界公认的具有承续关系的抒情小说家,学界普遍认为汪曾祺的创作受其老师沈从文的影响,也涌现出了大批研究成果。诚然,从主题内蕴、抒情风格、文体特色等方面来看,汪曾祺和沈从文的创作确实有诸多共同之处,或者说汪曾祺确实是受了沈从文的影响,但是关于沈从文的创作如何具体影响汪曾祺的创作,研究成果却很少。作家的创作受自身个性气质,文学理想,时代背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个性气质的形成又离不开生平经历、成长环境、创作心理等因素。这些因素外化形成影响作品生成的外部条件,内化生成作家人品人性的精髓,进而影响作品审美风格的形成。沈从文和汪曾祺横跨半个世纪,他们的创作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学阶段,无论是在生平经历,成长环境,还是在文学理想,创作心理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相同相异性,这些异同是影响二者之间承续关系的重要因素。沈从文和汪曾祺在创作上的承续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抒情文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现代抒情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自启蒙运动萌芽,在新文化运动中获得发展,经历了叁十年代的繁荣,四十年代以后的中断,以及八十年代的再次繁荣,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趋势?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中抒情文学不够发达?到底是因为叙事占主流,不具备抒情的土壤?还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环境不能滋生大量的个人化抒情小说?是个人原因,还是时代因素?本论文的重心在于以沈从文和汪曾祺的抒情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对照比较,分析二者创作的异同及其成因,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承续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由部分到整体尝试对现代文学史上的抒情现象及其相关问题展开思考。(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房伟,奚倩[4](2018)在《“文人抒情”小说:另一种当代中国都市书写——论王方晨《老实街》》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方晨的小说创作,始自20世纪80年代。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建构了"塔镇"乡土世界。进入新世纪,王方晨"中年变法",不断探索艺术道路,发表了"老实街"系列短篇作品(结集为长篇小说《老实街》),引起文坛广泛关注。他以拆迁大潮为背景,创造了一种"文人抒情"式的都市书写笔法,将现实批判与人性书写相联结。小说不以情节取胜,笔法留白舒朗,善于运用意象,注重营造意境。这些作品既是抒情传统在当代小说中的继承,又对其有所发展创新,反映(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8年04期)

金美杰[5](2018)在《论“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下庐隐抒情小说的感伤基调》一文中研究指出庐隐是"五四"时期以书写个人心路着称的女作家,她的大部分小说都具有浓厚的"自叙传"抒情色彩。感伤的情感基调则是庐隐主观抒情小说的主旋律。无论是庐隐笔下的自然环境,还是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无不染上浓郁的悲哀色调,甚至作家本人还常常在小说中直接抒发苦闷的情绪,构成了文本中无处不在的哀感潜流。庐隐这般悲愁、哀婉风格的形成,是强调主观抒情的"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与作家坎坷的人生际遇以及"五四"退潮以后苦闷、彷徨的时代背景遇合的产物。庐隐整个创作生涯,一直贯穿着"五四"的主题和感伤基调,在后期又呈现出一定的转型迹象。因此,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切入文本,对理解庐隐抒情小说的感伤风格及其与时代构成的对话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娄宇菲[6](2017)在《论迟子建抒情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迟子建是一位浪漫、感伤的作家,散文化倾向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艺术特色。本文从情感线索、回忆性视角、丰富的想象力、舒缓流畅的情节几方面来分析小说的散文化结构,从而体会作者真挚饱满的情感。(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03期)

王秀侠[7](2016)在《湘西生命形式的艺术再现——论沈从文的乡土抒情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重要的位置,他的乡土抒情小说对于多元的"生命律动"作了形象的诠释。他的独到之处在于用文学作品对生命形式进行了艺术概括与揭示,对多元生命形式都进行了审美关照。(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6年20期)

马桂君[8](2016)在《前话语状态下的表达困境——几篇萧红抒情小说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创作的抒情性小说涉及到很多"失语的个体",这些人物大多处于个体精神表达的的前话语状态,其中包括话语体系尚未建构和主体性探求放弃的双重原因。由于情感空间缺失造成的历史语境问题,与个体无力形成自主表达,这两个因素的迭加,造成了人物精神认知始终处于未明状态。而要表达这样朦胧晦暗的心理状态,萧红也只能用"天真"的笔触来表述,实际上印证了萧红自身所处于同样的困境:她同样面对的是未形成的话语体系与爱的缺失。(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云龙[9](2015)在《革命、启蒙与抒情的矛盾纠葛》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德威在革命、启蒙之外,将“抒情”作为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的第叁个维度,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视角和理论背景。在抒情现代性理论关照下,郁达夫的抒情小说在现代抒情主体意识的确立方面表现出充足的典型性和现代性:从情感、经验和结构叁个方面确立郁式抒情主人公;从抒情主体内部启蒙、革命与抒情之间的矛盾纠葛确立起这一抒情主人公在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王德威的抒情现代性理论,并从该理论体系中找到郁达夫的位置,将郁达夫小说创作作为中国抒情主体意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环节和节点,上溯这一抒情主体意识的逐渐演变,并借助对王国维、鲁迅,对林纾、苏曼殊等人的简单阐释,勾勒这种抒情主体意识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重点论述郁达夫抒情小说中抒情主人公的塑造过程。从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具体实践来看,这一塑造过程是从抒情姿态、抒情经验、抒情结构叁个方面分开进行和完成的,自我、真诚、悲剧、暴露、绝望、寻找等是本章论述的关键词,在论述的过程中也会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第叁章重点论述郁达夫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所面临的叁类主体性冲突。作为郁达夫抒情主体意识确立的关键步骤,这叁类主体性冲突同时也是郁达夫抒情主体意识现代性的根本来源。同时将抒情与革命、启蒙、主体叁个概念并列分析,也是王德威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本章力图将郁式抒情主人公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冲突,和产生的种种游离借助小说文本的具体描写和前人研究成果表现出来。最后一章简介郁达夫抒情小说创作对于整个中国抒情小说传统的影响和价值。分析郁式抒情小说对于传统抒情诗学的继承,以及其对后来抒情小说创作的影响。将颓废、真诚作为其最重要的文学史贡献进行重点梳理。当然,其抒情小说创作在轻视抒情文本结构、过于暴露等方面的局限也是本章的组成内容之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林荣松[10](2014)在《美与情感的交响——郁达夫抒情小说文本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在郁达夫那里,美与情感互为表里、不可或缺,彰显了小说现代化的品格。美与情感的交响,带来郁达夫小说抒情艺术的叁大特征:其一,以抒情的方式刻画人物;其二,用抒情的笔调描绘景物;其叁,按抒情的要求安排结构。郁达夫抒情小说以独特的审美形态,表现出一种创造的活力和新鲜的风貌,为现代小说文体的革新和构建开辟了道路。(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抒情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神》是老舍最得意的一篇短篇作品。一般来说,老舍的短篇小说都有一种强烈的传奇色彩,当中《微神》的写法尤为突出,他以独特的手法,将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写得别具韵味。《微神》在写作技巧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如散文诗一样美丽,二是它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营造出朦胧婉约的意境,情怀激荡。《微神》这篇文章是老舍中年时期所写的唯一一篇带有强烈自传意味和传奇色彩的短篇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文章是以老舍早期的生活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抒情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芳.论沈从文和迟子建的乡土抒情小说[J].青年文学家.2018

[2].王利荣.老舍抒情小说《微神》赏析[J].语文天地.2018

[3].田晓箐.承续与变异[D].陕西师范大学.2018

[4].房伟,奚倩.“文人抒情”小说:另一种当代中国都市书写——论王方晨《老实街》[J].文艺争鸣.2018

[5].金美杰.论“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下庐隐抒情小说的感伤基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

[6].娄宇菲.论迟子建抒情小说的散文化特点[J].青年文学家.2017

[7].王秀侠.湘西生命形式的艺术再现——论沈从文的乡土抒情小说[J].中华少年.2016

[8].马桂君.前话语状态下的表达困境——几篇萧红抒情小说解读[J].凯里学院学报.2016

[9].王云龙.革命、启蒙与抒情的矛盾纠葛[D].东北师范大学.2015

[10].林荣松.美与情感的交响——郁达夫抒情小说文本解读[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着作(1)河南大学着作(4)河南大学着作(3)河南大学着作(2)卢梭

标签:;  ;  ;  ;  ;  ;  ;  

抒情小说论文_王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