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

陈文林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学习日语的人都困惑于日语表达之繁琐,实际上文化的隔阂成了交流的障碍。集团意识作为日本人典型的国民性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日语中有很多的表达方式更是与之紧密相扣。本文将集团意识的表现形式理解为内外有别、等级秩序、以和为贵这三大日本社会特征,并归纳出与之相对应的典型语言表达。同时指出了在日语教学中采用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授课思路的必要性。

【关键词】集团意识内外等级以和为贵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5-0006-02

所谓集团意识即: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上,要时刻将集体放在首位。无论想什么或做什么,一切要以集体为中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日本人从古至今都尊崇集团意识,并以此作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核心。当欧美人来到这个国家之后,不由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对日本的异常统治制度的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维系这个社会的大原则,就是完全牺牲个人的自由”。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在个人为了共同体牺牲的日本,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幸福满足,这实在是令人吃惊。”①

在日本人看来,集团与个人并非两个对立的概念,似乎也不存在外国人所理解的“牺牲个人利益”,集团与个人是融为一体的,个人只有在集团之下才能生存和发展,一旦脱离集团便无法生存。

一集团意识之成因

1.历史根源

第一,受稻作文化影响。从弥生时代开始,日本就接受了由中国内地传入的先进文化及农业技术,从传统的采取方式向以稻作为主体的农业转变。但是,由于日本地处不易于培植水稻的温带,人们便以集约型劳作的方式以人力的优势来克服自然的不利因素争取收获尽可能多的粮食。而且,水稻的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因此也需要建立根据生产阶段需要来调节水量的用水设施,由此逐渐形成共同管理用水设施的习惯,长此以往,人们居住地向劳作地聚集,每个家庭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起来,劳动关系的缔结决定了地域型社会的建成。在稳定的地域型社会这样一个集团下,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就会给整体增加负担,这样便逐渐形成了集团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

第二,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家”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家户观念根深蒂固。但与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不同,日本人将“家”的概念延伸为“家户”,“家户”是指世代相传的经济共同体,家户之主称为家督或家长,他们世袭却并不只由血缘关系来决定,也可以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但依靠某种方式加入到这个经济共同体中的人,比如养子或上门女婿。因为日本家族制度的出发点是延续家户这个共同的经济体,而这个经济共同体中的其他人则依赖此共同体生活,以维持这个共同体为己任,人与人之间也就自然而然地变得相互理解、和谐共处起来。一旦有人打破这种平衡一味追求自我主张,便难以在村落中容身,被村人赶出去即施以“村八分”②的惩罚。在这种闭锁的村落式的社会集团的约束下,集团的利益成为决定个人行动的主要因素,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就逐渐淡薄了。

2.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造就民族特性的基础条件,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势必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

日本地处东亚,是一个南北狭长四面环海的岛国。这样的环境限制了日本人与外界的交流,所以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习惯由地缘关系结成小的团体。

同时,日本自然环境恶劣,从地形上看,平原面积小,总面积中约61%为山地,而且又以火山之多著称。日本列岛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少有的地震多发地带。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日本人自古便有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而他们认为从属于某个团体不仅能获取具体的利益更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安心。

另外,国土面积约为377748平方公里,仅为中国的1/26,却在世界人口排名中占到前十名,总人口超过了一亿。生活在人口密度如此之大的国家,生活空间小,且交通十分拥挤,只有学会努力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才能生存下去。日本人从小就懂得宁可自己忍受也不能给他人添麻烦、妨碍他人,维护共同的秩序才能保持集团内部的和谐。

二集团意识的表现及语言应用

1.内外有别

日本人习惯于在生活、工作、社会活动中根据利益关系或亲疏程度组建成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团体。这种团体小到家庭大至国家,根据应对的主体的不同而改变。以学校为例,对于一个班级来讲,班级内部成员即“内部人”,而除此以外的则是“外人”。要是代表学校参加校外活动的话,同校属“内部”,异校则属于“外人”。所以,这里所提到的“内”即所属团体的内部,而“外”即团体外部。团体给每个内部成员提供家族式的保护,团体内部充满温情。而对于所属团体之外的人或事物,日本人往往较为冷淡、客套、疏远。

由于在人际关系的看法上日本人讲究内外之别,所以在日本人的行为上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就充分体现了这点。

第一,以称谓为例。在学习亲属称谓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费解,为什么同样的一个称谓,用日语来表达,却要分为对内对外两种表达方式。

例1,お母さんはお元気ですか。——ええ、おかげさまで、母は元気です。

同样是母亲一词,在问候别人的母亲的时候用“お母さん”,而听话者在回答的时候,说到自己母亲时则使用“母”。在涉及家里的其他成员的情况下同样如此。

或者,在商务等正式场合,介绍自己这方的人员的方式与介绍对方成员的方式也截然不同。例如:

例2,佐藤さん、紹介します。当社の営業部長の田中です。部長、こちら、A社の営業課長の佐藤さまです。

例2是一位公司职员在介绍其上司与客户认识的一段对话。在商务等正式场所,如果是做介绍的话一定要先介绍自己一方的人。另外,对话中涉及自己这方人员,即使是上司也只能直呼其名。或对于所属集团的称呼也是内外有别的,通常称对方公司为:御社、贵社;而对自己公司的称呼则是:小社、当社、鄙社。

第二,关于授受动词的用法,表示「给予」、「付出」等可用「あげる」或「くれる」。由内部往外部的行為用「あげる」;由外部往内部的行為用「くれる」。即:「くれる」是指给“我”或“我这一方”的,将“我”与“我这一方”的概念融合起来表示“内”的概念。

例3,私は田中さんに本をあげました。

田中さんは私に本をくれました。

同时,当跟别人说起“自己从自己的长辈那里得到某物”或“自己的长辈给予自己某物”时都不能使用敬语,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内外有别。

例4,お誕生日に、お父さんから何をいただきましたか。

——父からデジカメをもらいました。

例5,誕生日に、父はデジカメをくれました。

第三,敬语的使用。从敬语的使用我们可以发现越是亲近者、越是自己人,使用敬语的意识就会相应减少,越是生疏者、越是外人,使用敬语的意识就会相应增加。他们以集团为单位,将自己融入集体,把自己人与外人区分开来。虽然是在对对方恭敬地使用敬语,但无形中将他人排斥在集团外,让人感到无形的距离感、排斥感。

例6,太田はすぐに参ります。恐れ入りますが、こちらにお掛けになってお待ちください。

例中说话人是太田的同事,因此对太田动作的描述使用的是自谦语,而对对方则使用了尊敬语,体现了对内外部人员使用敬语的区别。

2.等级秩序

对于拥有强烈的集团意识的日本人来说,集团内部的序列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将构成集团的人们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必须重视集团内部的上下关系。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等级秩序,但中国人或西方很难赋予这种秩序以合理性,日本的特点则在于人对等级秩序的认同。在日本人看来,只要自觉地遵守、维护等级秩序,集团的稳定就有了保证。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评价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即个人的言行要符合其身份地位,认真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被学者们定义为“纵社会”的序列社会已成为日本社会的特色。序列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现代日本社会中的序列主要按照“资历”来划分。不管是在学校、机关单位还是在企业,都有“前辈”“后辈”之分。日本公司中的“年功序列制”就是典型体现,在日本企业中个人的职位与待遇很大程度上由进入企业的年限所决定。

前文提及敬语体现出“内”“外”的亲疏关系,在这部分,继续以敬语为例说明“上”“下”的等级观念。敬语传达了日本人重视上下关系的国民性,敬语的使用及发言的顺序和时间都与个人的序列位置联系在一起。

请参考以下下属与上司的对话。

例7,課長:田中さんの企画書、なかなかいいですね。

田中:あ、ご覧になりましたか。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課長:それで展示会の連絡をお願いできますか。

田中:承知いたしました。すぐ、致します。

下属对上司必须使用敬语,如对话中对上司的行为用尊敬语,而自己的动作则用谦让语。

3.以和为贵

集团要想发挥其优势,必定要先稳定其内部。内部和谐了,集团才能形成凝聚力。

最早提出“和”这一概念的是推古朝的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于推古十二年(604)亲自制定了日本最早的成文法典《十七条宪法》。宪法的第一条即“以和为贵”、“上和下睦”,宪法吸收当时已传入日本的中国佛典儒集的含义,以“中和”为基础,调和佛儒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成为构建政治道德和伦理道德的准则。自此,“和”的道德思想深入人心并作为日本人的独特精神传承下来。

“和”的精神,一方面表现在日本人重视与自己所处的环境即自然的调和,另一方面在表现及行动上。经常有外国人这样评价:“日本人的暧昧表现及态度太多”、“不善于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们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也经常为日语的暧昧所困惑。日本人的语言行为不能说和“和”精神没有关系。正是因为日本人在集团中重视“和”,所以才会特别注意避免跟他人发生摩擦。因此,在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时,日本人会充分考虑到对方的立场和感受而小心翼翼。同样,也希望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来与自己交往。特别是在拒绝他人的时候,日本人从头到尾都回避说「駄目です/できません」,不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说一些请人体谅的话,例如:「すみませんが…」、「悪いけど、ちょっと…」、「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お気持ちは嬉しいのですが、ちょっと…」,这被称为“体谅的文化”。“不使用拒绝的词语来拒绝”是日语的特征,同时也是“和”精神深入日本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以上对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产生的背景及其体现形式进行了粗浅的考察、分析、归纳。日语语言本身的一些特征既体现出又产生于日本人的国民性,研究语言时如果不考虑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就无法探寻其根本。同样,研究日本国民性不提及其体现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也就失去了依据。笔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从文化语言学这一角度让学生了解日本民族、日本人、日本文化,突破文化的隔阂才能更好地掌握日语,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注释

①奥利芬.额尔金公爵遣日使节录,131页

②村八分.全体村民对违背村约的人施以的除了火灾和丧葬外的断绝来往的处罚

参考文献

[1]坂本太郎.日本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宫地裕、田中望.『日本語教授法』[M].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88

[3]叶渭渠.日本文化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渡边京二.看日本逝去的面影[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5]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大森和夫.日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目黑真实、细谷优.日语会话商务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8]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标签:;  ;  ;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