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下室混凝土的渗漏原因与控制

谈地下室混凝土的渗漏原因与控制

关键词:地下建筑,渗漏,施工缝,质量通病

1渗漏分析

1.1结构缝隙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是混合了不同材料的非均质的刚性材料,抗拉强度小而抗压强度大,在凝固的过程中,若内应力大于其自身抗拉强度,就会造成应力裂缝。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在凝固过程中,水泥会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胶合体消耗一些水分,形成含水毛细管,随着水化反应继续进行,会不断消耗或蒸发掉毛细管内的水分,使毛细管最终形成空腔,并与内应力共同作用下,在超出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后,就形成了干缩裂缝。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在表面凝结后,内部水化反应还在继续,在此过程中由于散热不好、养护不到位,会加大内应力的作用,形成温缩裂缝。上述几种裂缝普遍客观存在,在相互叠加影响下,容易形成贯通微缝隙系统,在水压力作用下就会发生渗水,加上水及水中其他物质的不断侵蚀,会扩大微缝隙系统,形成更大的渗水水路,加速渗漏。另外由于不均匀沉降、地震、爆炸、火灾等外部因素影响,结构所受外力荷载超过设计荷载,致使结构体发生局部开裂,形成贯通裂缝,造成渗漏。

1.2构造缝隙

在设计时考虑到沉降、温度对建筑物的影响,会设置沉降缝、变形缝等,这些构造缝在封堵时会选用柔性材料等进行柔性封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沉降、变形量超过柔性封堵可恢复变形量,以及封堵材料老化、破损等,会形成渗漏通路。因功能需要,一些管线、电缆、通风等会穿过地下结构,预设的穿墙管、洞会采用刚性或柔性穿墙防水措施。使用一段时间后,穿墙的管线等会发生变形和位移加上封堵材料老化,致使防水措施破损,出现通缝,形成过水通路,造成渗漏。

2预防和治理措施

2.1严格选材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选购材料,该做检测试验的按规定取样检测,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否则一律不选用。刚性材料要有必要的刚度和强度,柔性材料要有柔韧性、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完整性。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骨料粒径要恰当,不能过大也不能过细,级配要合理,大中小要均衡搭配。对于橡胶止水带,要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选型要合理,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水性能好,温度使用范围为-45℃~+60℃,按照设计长度尽量在工厂中将止水带连接成整体。橡胶止水条选型要恰当,吸水后膨胀率要高,加压后应不失水,与空气接触不应风化,耐酸碱性稳定,耐老化等。防水卷材的耐水性要好,要有一定的柔韧性和抗老化性,一定的机械强度、延伸性和抗断裂性,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高温下不流淌、不起泡,低温下不脆裂)等。

2.2细致交底

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对于可能引起渗漏的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在交底时,一定要交代清楚,应该如何干,需要注意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工序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不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都要讲清楚,以提高施工人员的重视度。

2.3认真作业

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在拌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或设计要求的比例进行入料搅拌,严格控制水灰比,禁止随意添加水和外加剂。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倾落高度,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溜管、串筒等下料,以避免混凝土离析。振捣时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不漏振,不过振,避免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浇筑完,表面抹压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养护,确保温湿度,防止大面积出现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选择合理有效的施工缝和后浇带位置和形式。施工缝对接施工时,应确保对接处牢固无松散、毛糙不光滑、湿润无积水或杂物,止水带(条)完整无破损、无渗漏、固定牢靠,且先用同配比砂浆浇筑打底,以免造成施工缝处渗漏。合理选择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的构造型式、间距和做法。间距要适当,填塞密封材料可恢复形变量要足够大、耐老化,表面封口排水要流畅。施工时,填塞要严密,填塞厚度要足,密封及封口材料要完整无破损。对拉螺栓、穿墙管线、穿墙套管应加焊止水环,焊口要满焊严密无砂眼。浇筑时,管底宜适当开口并注意振捣,防止浇捣不密实造成渗漏。穿越地下室侧壁的群管,应集中设置在预埋钢板箱盒内,管道安装完毕,再于箱盒内浇筑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前,要清理基层,确保基层牢固、干净、平整,并要符合不同防水层的特殊要求,刚性防水层的基层要毛糙、湿润,卷材防水层的基层要干燥、平整不光滑,防止与基层粘结不牢靠,造成防水层失效,导致发生渗漏。防水层施工完,要注意保护,发生磕碰、刮划、撞击,造成防水层破损,致使渗漏发生。

2.4加强监控

从自检、互检到监理验收,要严格执行现行规范、标准。对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或工序仔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2.5不同渗漏采取不同措施

对混凝土缝隙造成的渗漏,应采用灌浆处理。将配制的灌浆液,用压力灌浆泵等设备,压注入渗漏缝隙或孔洞中,使浆液在渗漏通道中扩散、渗透并固化,以达到封堵效果。优点是施工方便,投入资金小,不但能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而且对地下室原结构破坏较小。对与蜂窝、麻面等结构不密实造成的渗漏,应采用补强法进行处理。处理时应先清理干净渗漏点的结构体,不得有油污、杂物和松动的混凝土,将不密实的混凝土凿去,用水冲洗干净基层,待干燥后,将粘结剂均匀涂刷在其表面,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者防水砂浆,在基层分层抹平压实。对渗漏孔洞的处理,可直接塞堵。在孔洞处,以漏点为中心,以2cm~4cm为半径,凿剔出深度为4cm~8cm的垂直于表面的小凹洞,切记不能是口大内小的V字形的结构,然后用压力水冲刷凹洞,待干燥后在凹洞内,用调配好的止水速凝剂从里到外进行堵塞。填塞时,要把止水速凝剂向里并向四周进行挤压,以使止水速凝剂能与洞壁紧密结合。填塞后要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渗漏部位不再出现渗漏为止。

3结语

地下室渗漏已经成为工程质量通病之一。引起渗漏的因素很多,防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在实践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从设计源头把关,严控材料的选用,对于可能引起渗漏的因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出现渗漏要认真分析造成渗漏的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处置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统计信息库,为后续工程减少发生类似问题打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邵金泉.房屋建筑工程渗漏的原因与防治[J].中外建筑,2011(8):23-25.

[2]李彩霞.地下结构防水工程渗漏的分析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97-98.

[3]汤祚勇,卫国华,施卫国,等.高屋建筑地下室贯通裂缝的成因与处理措施[J].中外建筑,2012(12):108-109.

[4]杨刚,孙磊,肖颖.高层建筑地下室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科技信息,2011(14):285.

标签:;  ;  ;  

谈地下室混凝土的渗漏原因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