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包括模床、一次顶出杆、二次顶出杆、一次顶出架、二次顶出架和推压缸,所述模床的一侧固定有承压座,所述模床的一侧设置有冲压座,所述一次顶出架连接在靠近模床的所述一次顶出杆的一端,所述二次顶出架固定在靠近一次顶出架的所述二次顶出杆的一端。该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利用底部推压缸提供动力来从模具上剥离产品,通过顶出杆对一次顶出架的托举作用,以及推压环对二次顶出架的挤压作用来对产品进行摘取,区别于传统机构利用承压座自身重力配合固定顶出杆利用物理力量剥离产品,此类方法作用下的产品在剥离过程中容易被顶出杆所施加的机械能导致变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包括模床(1)、一次顶出杆(7)、二次顶出杆(8)、一次顶出架(11)、二次顶出架(12)和推压缸(1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床(1)的一侧固定有承压座(2),所述模床(1)的一侧设置有冲压座(3),所述承压座(2)和冲压座(3)设置在模床(1)的同一侧,其中,所述承压座(2)的一侧固定有锁扣(5),所述承压座(2)的一侧安装有缓冲桩(6),所述一次顶出杆(7)安装在承压座(2)的内部,所述二次顶出杆(8)安装在一次顶出杆(7)的一侧,所述冲压座(3)上安装有进料口(4),靠近承压座(2)的所述冲压座(3)的一侧开设有压制槽(9),所述冲压座(3)的一侧安装有螺栓(10);所述一次顶出架(11)连接在靠近模床(1)的所述一次顶出杆(7)的一端,所述二次顶出架(12)固定在靠近一次顶出架(11)的所述二次顶出杆(8)的一端,所述推压缸(13)安装在所述模床(1)的底部,所述推压缸(13)的内部安装有推压杆(14),远离推压缸(13)的所述推压杆(14)的一端设置有推压环(15),所述推压环(15)的外侧开设有滑槽(16),所述推压杆(14)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杆(17)。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包括模床(1)、一次顶出杆(7)、二次顶出杆(8)、一次顶出架(11)、二次顶出架(12)和推压缸(1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床(1)的一侧固定有承压座(2),所述模床(1)的一侧设置有冲压座(3),所述承压座(2)和冲压座(3)设置在模床(1)的同一侧,其中,
所述承压座(2)的一侧固定有锁扣(5),所述承压座(2)的一侧安装有缓冲桩(6),所述一次顶出杆(7)安装在承压座(2)的内部,所述二次顶出杆(8)安装在一次顶出杆(7)的一侧,所述冲压座(3)上安装有进料口(4),靠近承压座(2)的所述冲压座(3)的一侧开设有压制槽(9),所述冲压座(3)的一侧安装有螺栓(10);
所述一次顶出架(11)连接在靠近模床(1)的所述一次顶出杆(7)的一端,所述二次顶出架(12)固定在靠近一次顶出架(11)的所述二次顶出杆(8)的一端,所述推压缸(13)安装在所述模床(1)的底部,所述推压缸(13)的内部安装有推压杆(14),远离推压缸(13)的所述推压杆(14)的一端设置有推压环(15),所述推压环(15)的外侧开设有滑槽(16),所述推压杆(14)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杆(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4)设置在冲压座(3)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顶出杆(7)设置有两个,所述一次顶出杆(7)关于承压座(2)的中心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杆(8)设置有两个,所述二次顶出杆(8)关于关于承压座(2)的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缸(13)设置在承压座(2)的底部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环(15)的外部尺寸大于滑槽(16)的内部尺寸,所述推压环(15)和滑槽(16)构成卡合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时代进步,多种多样的商品及工具被制造出来,例如当下最普及的日常代步工具汽车或是生活用品类似于洗衣机等,上述的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便是模具,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形状独特的零件无法通过拼接完成,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成型,况且部分商品的零配件不允许拼接完成,因为拼接会产生痕迹以及缝隙,如此一来模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模具及其机构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其他附加问题则需要另辟蹊径来解决。
目前市场上的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有这样的缺点,例如成型的样品粘连在模具上不易剥离,模具表层温度过高出现样品卡住的情况是无法手动摘取,单边推压力度不均衡,在摘取成品时存在因人力拉扯时模具变形的风险,底部推压压力不足,冲压座落下后力度抵消量有限,残余冲压力损坏承压座及模具内部部件等,因此要对现在的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成型的样品粘连在模具上不易剥离,模具表层温度过高出现样品卡住的情况是无法手动摘取,单边推压力度不均衡,在摘取成品时存在因人力拉扯时模具变形的风险,底部推压压力不足,冲压座落下后力度抵消量有限,残余冲压力损坏承压座及模具内部部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包括模床、一次顶出杆、二次顶出杆、一次顶出架、二次顶出架和推压缸,所述模床的一侧固定有承压座,所述模床的一侧设置有冲压座,所述承压座和冲压座设置在模床的同一侧,其中,
所述承压座的一侧固定有锁扣,所述承压座的一侧安装有缓冲桩,所述一次顶出杆安装在承压座的内部,所述二次顶出杆安装在一次顶出杆的一侧,所述冲压座上安装有进料口,靠近承压座的所述冲压座的一侧开设有压制槽,所述冲压座的一侧安装有螺栓;
所述一次顶出架连接在靠近模床的所述一次顶出杆的一端,所述二次顶出架固定在靠近一次顶出架的所述二次顶出杆的一端,所述推压缸安装在所述模床的底部,所述推压缸的内部安装有推压杆,远离推压缸的所述推压杆的一端设置有推压环,所述推压环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推压杆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杆。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设置在冲压座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一次顶出杆设置有两个,所述一次顶出杆关于承压座的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二次顶出杆设置有两个,所述二次顶出杆关于关于承压座的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推压缸设置在承压座的底部中心。
优选的,所述推压环的外部尺寸大于滑槽的内部尺寸,所述推压环和滑槽构成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
1.内部安装一次顶出杆、二次顶出杆,通过一次顶出杆,二次顶出杆对模具上成型的产品进行推压,使成型的产品脱离模具处于架空状态,便于操作者摘取。
2.利用底部推压缸提供动力来从模具上剥离产品,通过顶出杆对一次顶出架的托举作用,以及推压环对二次顶出架的挤压作用来对产品进行摘取,区别于传统机构利用承压座自身重力配合固定顶出杆利用物理力量剥离产品,此类方法作用下的产品在剥离过程中容易被顶出杆所施加的机械能导致变形。
3.在承压座上安装缓冲杆,当冲压座与承压座接触时,缓冲杆和推压缸推压的一次顶出杆、二次顶出杆相配合,通过自身的伸缩作用抵触冲压座并分担冲压座的力,减少承压座所受到的损伤,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A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床,2、承压座,3、冲压座,4、进料口,5、锁扣,6、缓冲桩,7、一次顶出杆,8、二次顶出杆,9、压制槽,10、螺栓,11、一次顶出架,12、二次顶出架,13、推压缸,14、推压杆,15、推压环,16、滑槽, 17、顶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包括模床1、承压座2、冲压座3、进料口4、锁扣5、缓冲桩6、一次顶出杆7、二次顶出杆8、压制槽9、螺栓10、一次顶出架11、二次顶出架12、推压缸13、推压杆14、推压环15、滑槽16和顶出杆17,所述模床1的一侧固定有承压座2,所述模床1的一侧设置有冲压座3,所述承压座2和冲压座3设置在模床1的同一侧,其中,
所述承压座2的一侧固定有锁扣5,所述承压座2的一侧安装有缓冲桩6,所述一次顶出杆7安装在承压座2的内部,所述一次顶出杆7设置有两个,所述一次顶出杆7关于承压座2的中心对称设置,保证两侧所成型的产品可以同步脱离模具,便于操作者一次摘取,加快了生产进程,所述二次顶出杆8 安装在一次顶出杆7的一侧,所述二次顶出杆8设置有两个,所述二次顶出杆8关于承压座2的中心对称设置,二次顶出杆8作为一次顶出杆7的保险措施运行,因此需要拥有和一次顶出杆7相同的结构,同时,当产品贴合在模具表面一次顶出杆7无法完全剥离时,二次顶出杆8将会变动着力点进行二次剥离,防止出现产品附着过紧不便于摘取的情况发生,所述冲压座3上安装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设置在冲压座3的中心位置,能够同时对两侧进行原料填充,加快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两侧压制槽9中的所能填充的材料分量均匀,靠近承压座2的所述冲压座3的一侧开设有压制槽9,所述冲压座3的一侧安装有螺栓10;
所述一次顶出架11连接在靠近模床1的所述一次顶出杆7的一端,所述二次顶出架12固定在靠近一次顶出架11的所述二次顶出杆8的一端,所述推压缸13安装在所述模床1的底部,所述推压缸13设置在承压座2的底部中心,当推压缸13通过推压环15和顶出杆17对一次顶出架11和二次顶出架12进行作用使一次顶出杆7和二次顶出杆8顶出时所受的力左右平衡,而不会造成产品被顶出的高度、距离,不同,耽误摘取时间,所述推压缸13的内部安装有推压杆14,远离推压缸13的所述推压杆14的一端设置有推压环 15,所述推压环15的外部尺寸大于滑槽16的内部尺寸,所述推压环15和滑槽16构成卡合结构,通过推压缸13的作用推压环15会挤压二次顶出架12 从而使二次顶出杆8顶出,在二次顶出杆12上开设滑槽16便于顶出杆17通过从而推动一次顶出架11使一次顶出杆7受力顶出,所述推压环15的外侧开设有滑槽16,所述推压杆14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杆17。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模具生产用便于出模的弹弓顶出机构时,首先将承压座2和冲压座3通过拖吊装置安装到模床1上,固定相关零件,拧紧锁扣5 和螺栓10,使模具整体固定,然后降下压制机器,把冲压座3安装到压制机器的下方,使其吊起冲压座3,将承压座2和冲压座3二者分离,随后模床1 中心安装的推压缸13连接到模床1底部的压力供给上,随后将压制机器电源打开,进行正常运转下的模具调试,等到调试完成后进行生产,到模具闭合时冲压座3向下移动,冲压座3抵住缓冲桩6,最后缓慢落下与承压座2接触在一起并静止,随后原料通过进料口4进入压制槽9中,通过承压座2和冲压座3的挤压以及热塑作用,产品在压制槽9中成型,随后模具开启,冲压座3向上移动,冲压座3逐渐与承压座2分离接触,最终冲压座3与缓冲桩6 脱离接触回到顶部位置,并保持静止,此时推压缸13在外界供给的压力作用下推动推压杆14和顶出杆17上移,随后顶出杆17穿过滑槽16推压一次顶出架11,使得一次顶出架11带动一次顶出杆7顶出成型的产品接触,并将其顶出压制槽9中,推压杆14继续向上移动,推压杆14前端的推压环15挤压二次顶出架12,使得二次顶出架12带动二次顶出杆8顶出,协助一次顶出杆 7一起将产品剥离下来,随后等产品被操作者摘取之后,推压缸13撤走动力,推压杆14,推压环15,顶出杆17失去动力向下移动,同时一次顶出杆7、一次顶出架11和二次顶出杆8、二次顶出架12失去所受到的力,向下移动回到原位置。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79753.1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753851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21D45/04
专利分类号:B21D45/04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青岛牧野模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牧野模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红岛经济区河套街道上疃社区
发明人:刘坤;孙高波
第一发明人:刘坤
当前权利人:青岛牧野模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