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包括机体和抗浮装置,所述机体内设有腔室,所述抗浮装置与腔室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抗浮装置与腔室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抗浮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腔室的顶面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与抗浮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腔室左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腔室靠近底部的右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使得抗浮装置在运作时,减少浮力作用对抗浮装置的冲击,使得抗浮装置在运作时更稳定,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使得抗浮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得到有效的缓冲防护,延长抗浮装置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包括机体(1)和抗浮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设有腔室(3),所述抗浮装置(2)与腔室(3)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抗浮装置(2)与腔室(3)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与抗浮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腔室(3)的顶面设有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与抗浮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腔室(3)左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液口(6),所述腔室(3)靠近底部的右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7)。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包括机体(1)和抗浮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设有腔室(3),所述抗浮装置(2)与腔室(3)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抗浮装置(2)与腔室(3)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与抗浮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腔室(3)的顶面设有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与抗浮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腔室(3)左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液口(6),所述腔室(3)靠近底部的右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分别设置于腔室(3)左右两侧内壁上的滑槽(8),两个所述滑槽(8)内均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9),两块所述滑块(9)远离滑槽(8)的一端分别与抗浮装置(2)的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8)的底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0),所述第一固定杆(10)贯穿滑块(9)设置并与滑槽(8)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8)的顶面和底部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两根所述第一弹簧(11)均固定套接于第一固定杆(10)上,所述两根所述第一弹簧(11)远离滑槽(8)的一端均与滑块(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腔室(3)顶面上的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开口竖直朝下设置,所述套筒(13)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杆(14),所述第二固定杆(14)的下端与抗浮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4)的上端插设于套筒(13)内,所述套筒(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15),所述弹簧伸缩杆(15)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伸缩杆(15)包括固定连接于套筒(13)顶面上的伸缩杆(16)和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固定套接于伸缩杆(16)上,所述伸缩杆(16)和第二弹簧(17)远离套筒(13)顶面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装置(2)的上端设有两个凹槽(18),两个所述凹槽(18)内均插设有连接板(19),两块所述连接板(19)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固定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9)上螺纹贯穿连接有两根螺栓(20),两根所述螺栓(20)分别靠近连接板(19)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凹槽(18)的底部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两根所述螺栓(20)分别与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件(7)包括连通设置于腔室(3)右侧内壁上的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靠近腔室(3)的底部设置,所述连接管(21)上连通设置有球形止回阀(2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浮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泵站、污水处理厂等给排水建筑物中经常会需要用到抗浮措施,常用的抗浮措施有配种抗浮、锚固抗浮等形式,止回阀又称为逆流阀和逆止阀等,是靠管路中介质本身的流动产生的力而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属于一种自动阀门,止回阀用于管路系统,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其驱动电机机反转,以及容器内介质的泄放,止回阀具有流体阻力小的优点,其中球形止回阀是所有阀类中流体阻力最小的一种,即使是缩径球阀,其流体阻力也相当小,球形止回阀阀座密封圈一般采用聚四氟乙烯等弹性材料制造,易于保证密封,而且球形止回阀的密封力随着介质压力的增加而增大,球形止回阀通道平整光滑,不易沉积介质,可以进行管线通球。
现有的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的抗浮力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抗浮装置进行任何的防护,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对抗浮装置造成损伤,现提出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包括机体和抗浮装置,所述机体内设有腔室,所述抗浮装置与腔室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抗浮装置与腔室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抗浮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腔室的顶面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与抗浮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腔室左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腔室靠近底部的右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腔室左右两侧内壁上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两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分别与抗浮装置的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底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贯穿滑块设置并与滑槽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顶面和底部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根所述第一弹簧均固定套接于第一固定杆上,所述两根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滑槽的一端均与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腔室顶面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竖直朝下设置,所述套筒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抗浮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插设于套筒内,所述套筒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伸缩杆包括固定连接于套筒顶面上的伸缩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套接于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和第二弹簧远离套筒顶面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抗浮装置的上端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插设有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贯穿连接有两根螺栓,两根所述螺栓分别靠近连接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凹槽的底部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两根所述螺栓分别与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液件包括连通设置于腔室右侧内壁上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靠近腔室的底部设置,所述连接管上连通设置有球形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使得抗浮装置在运作时,减少浮力作用对抗浮装置的冲击,使得抗浮装置在运作时更稳定。
2、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使得抗浮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得到有效的缓冲防护,延长抗浮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体、2抗浮装置、3腔室、4缓冲机构、5防护机构、6进液口、7出液件、8滑槽、9滑块、10第一固定杆、11第一弹簧、12固定块、13套筒、14第二固定杆、15弹簧伸缩杆、16伸缩杆、17第二弹簧、18凹槽、19连接板、20螺栓、21连接管、22球形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基于泵站球形止回阀抗浮力的装置,包括机体1和抗浮装置2,抗浮装置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机体1内设有腔室3,抗浮装置2与腔室3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抗浮装置2与腔室3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缓冲机构4,缓冲机构4与抗浮装置2固定连接,缓冲机构4包括分别设置于腔室3左右两侧内壁上的滑槽8,两个滑槽8内均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9,滑块9在滑槽8内移动时,便于将浮力产生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弹簧11上,两块滑块9远离滑槽8的一端分别与抗浮装置2的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滑槽8的底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0,第一固定杆10贯穿滑块9设置并与滑槽8的顶面固定连接,滑槽8的顶面和底部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能够对浮力产生的作用力进行有效的缓冲,使得抗浮装置2能够更加稳定的工作,两根第一弹簧11均固定套接于第一固定杆10上,两根第一弹簧11远离滑槽8的一端均与滑块9固定连接。
腔室3的顶面设有防护机构5,防护机构5与抗浮装置2固定连接,防护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腔室3顶面上的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筒13,套筒13的开口竖直朝下设置,套筒13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杆14,第二固定杆14的下端与抗浮装置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14的上端插设于套筒13内,套筒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15,弹簧伸缩杆15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弹簧伸缩杆15包括固定连接于套筒13顶面上的伸缩杆16和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固定套接于伸缩杆16上,伸缩杆16和第二弹簧17远离套筒13顶面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14在套筒13内移动时,第二弹簧17的弹性性能使得弹簧伸缩杆15能够有效的对抗浮装置2进行缓冲保护,延长抗浮装置2的使用寿命。
抗浮装置2的上端设有两个凹槽18,两个凹槽18内均插设有连接板19,两块连接板19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固定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板19上螺纹贯穿连接有两根螺栓20,两根螺栓20分别靠近连接板19的左右两侧设置,凹槽18的底部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两根螺栓20分别与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通过螺栓20和连接板19将第二固定杆14固定在抗浮装置2上端,腔室3左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液口6,腔室3靠近底部的右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7,出液件7包括连通设置于腔室3右侧内壁上的连接管21,连接管21靠近腔室3的底部设置,连接管21上连通设置有球形止回阀22,球形止回阀2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腔室3左侧内壁上的进液口6加入适量的水直至漫过抗浮装置2,此时抗浮装置2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会带动抗浮装置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块9在滑槽8内的第一固定杆10上移动,使得滑块9将浮力产生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弹簧11上,第一弹簧11的弹性性能能够对浮力作用进行有效的缓冲,减少浮力作用对抗浮装置2的冲击,使得抗浮装置2在运作时更稳定,抗浮装置2受浮力向上移动时,会带动第二固定杆14在套筒13内移动,从而压缩套筒13内的弹簧伸缩杆15,弹簧伸缩杆15内的第二弹簧17能够有效的对第二固定杆14上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对抗浮装置2进行有效的缓冲保护,延长抗浮装置2的使用寿命;当需要平衡机体1内部的水压平衡时,通过连接管21上的球形止回阀22使得腔室3内部的水压与外界水压相持平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572.2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509060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E03B 5/00
专利分类号:E03B5/00;E03F5/22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
第一申请人: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
申请人地址:730499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一条山镇705南路2号
发明人:杨家颖;董志洋;王喜泽;王红艳;王伟
第一发明人:杨家颖
当前权利人: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
代理人:黄海
代理机构:32344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浮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