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卫星精密定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密,重力场,北斗,单点,学法,导航系统,模型。
卫星精密定轨论文文献综述
张兵兵[1](2019)在《Swarm卫星精密定轨与加速度法恢复地球重力场》一文中研究指出CHAMP卫星和GOCE卫星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坠落,GRACE卫星仍然超预期运行,随时会坠落,而后续重力卫星计划GRACE Follow-On预计2018年发射,在此期间,Swarm作为唯一的低轨重力观测卫星,将填补重力卫星观测的空白。本文对Swarm卫星精密定轨与加速度法恢复地球重力场进行了研究,实现了Swarm卫星运动学厘米级精密定轨和简化动力学厘米级精密定轨,并基于加速度法恢复了Swarm地球重力场模型。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万丽华,魏立龙,王磊[2](2019)在《基于全球台站的GNSS卫星精密定轨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不同的定轨策略对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利用全球分布的近80个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ervice, IGS)跟踪站连续观测数据和多种定轨策略确定了GNSS卫星的精密轨道。将IGS最终精密星历作为参考轨道,结果表明, GPS卫星单天解定轨结果在径向、切向和法向均优于9 cm,GLONASS卫星单天解定轨结果在径向、切向和法向优于10 cm。此外,不同的定轨策略对轨道精度的影响或改善量级不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光压模型等对轨道精度改善细微,而准确的先验大地测量参数以及基准一致性改正对轨道的改善可达1~2 cm。择优选取各个解算策略后通过多天轨道弧段迭加后GPS和GLONASS卫星的定轨精度分别提高了10.9%和8.1%。(本文来源于《测绘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4期)
周善石,胡小工,刘利,何峰,唐成盼[3](2019)在《导航卫星精密定轨与时间同步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通过播发卫星钟差和精密轨道信息实现时间和空间基准信息向导航用户的传递.随着高精度原子钟等导航卫星载荷、星间链路等天基/地基监测手段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技术的不断更新,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的精度和实时性也逐步提升. 2018年12月,北斗叁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实时高精度、高可靠的基本导航定位服务.综述了北斗导航系统从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到北斗叁号全球系统精密定轨与时间同步处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针对上述问题,阐述了北斗运行控制系统的解决途径和实现指标.与GPS等其他GNSS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导航系统技术特点.最后展望了精密定轨与时间同步技术未来的发展路线图,为更高精度的GNSS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韩德强,党亚民,薛树强,张龙平,王虎[4](2019)在《GNSS卫星精密定轨全球地面基准站网随机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GNSS精密定轨精度和可靠性,需要顾及站点稳定性和观测质量等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均匀选取一定数目的地面基准站。在探讨测站数量和分布对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影响的基础上,针对GNSS定轨地面跟踪站在全球分布不均匀的现状,综合考虑站点几何分布、站点稳定性和观测质量信息,提出基于格网控制概率下的全球测站随机优选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格网方法和随机优化方法,通过全球测站分配一定的概率,进而随机抽样和筛选得到全球均匀分布的测站构型。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全球范围内选取30个测站时,GPS精密定轨的精度能达到2.15 cm,60个测站时,定轨精度优于1.26 cm;90个测站时,定轨精度可提高到1 cm以内。(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师一帅,郝金明,焦文海,宋保丰,李涌涛[5](2019)在《低轨卫星实时运动学精密定轨实现方法与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得益于实时轨道和钟差产品精度的提高,基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低轨卫星非差运动学定轨在实时性和精度方面有望显着提升。本文旨在设计和论证实时运动学精密定轨的实现方法,分别分析利用广播星历、超快速产品和实时精密产品进行实时定轨的精度,以及不同钟差采样间隔、不同观测采样间隔对实时定轨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广播星历的方案精度约为1m级,使用IGU产品的方案精度为分米级,使用IGC和CNT产品的方案精度为厘米级,CNT产品精度略优于IGC产品;钟差采样间隔为5s较之钟差采样间隔为30s的方案精度提升不大,若在地面处理可考虑使用5s间隔的钟差,而若在轨实时处理则建议采用30s间隔的钟差;缩短观测采样间隔有助于保持模糊度的连续维持和稳定,提升定轨精度和稳定性,观测采样间隔为1s较之观测采样间隔为10s的方案在径向、切向和法向分别能提升精度约9%、9%和4%。(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 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期刊2019-05-22)
张龙平,王彦辉,周万振,谷守周,韩德强[6](2019)在《顾及高分辨率ERP模型的北斗卫星精密定轨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自转参数和卫星轨道属于基准框架内产品,其精度和一致性对于坐标框架的建立与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推导了北斗卫星精密定轨中地球自转参数估计模型,提出了基于分段线性的高分辨率ERP解算算法,并研究了高分辨率ERP修正的北斗卫星精密定轨方法。实验表明,ERP模型采用1小时分辨率进行精密定轨时,存在明显的6h,12h,24h的周期性;采用8小时分辨率进行精密定轨时,解算的ERP精度明显提高;经过高频ERP修正的精密定轨,所有卫星定轨精度都有10%-30%的提高,其中GEO卫星提高最小,为19%,IGSO卫星提高23%,MEO卫星提高27%。(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 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期刊2019-05-22)
刘伟平,郝金明,刘婧,谢建涛[7](2019)在《低轨卫星辅助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及其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区域布站或全球稀疏布站定轨效果不佳的现实困难,给出了低轨卫星辅助导航卫星精密定轨的基本原理,结合实测数据,重点分析了两种布站条件下,辅助定轨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布站条件下,与传统定轨方法比较,低轨卫星辅助导航卫星的叁维定轨精度平均改进程度都能优于30%,其中,又以切向轨道精度改进最大,此外,受观测网形影响,区域布站条件下平均轨道精度提高的绝对量要大于全球稀疏布站,但全球稀疏布站条件下轨道精度改善程度更加平均。(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 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期刊2019-05-22)
夏要伟,郭金运,刘路,孔巧丽[8](2019)在《基于运动学和简化动力学的SWARM卫星精密定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运动学和简化动力学方法,使用星载GPS观测数据,对SWARM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将轨道结果与ESA发布的事后科学轨道进行作差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学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7 d平均RMS均小于3 cm,定轨精度达到cm级;简化动力学轨道径向平均RMS在0.65 cm左右,切向和法向在1.3 cm左右,高于预期要求。此外,使用IGS快速星历对SWARM卫星进行定轨,其精度与精密定轨精度近似相等,而在SWARM卫星近实时定轨研究中,使用IGS超快速星历确定的运动学轨道3D-RMS为9.68 cm,简化动力学轨道3D-RMS为3.61 cm,低于IGS快速星历的定轨精度。(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梦,孟瑞祖,袁俊军[9](2019)在《GPS天线相位中心校正对GRACE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GRACE卫星星载GPS观测数据,研究地面获取的先验PCV模型和利用残差法估计的在轨PCV模型对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并采用GFZ精密轨道对比和SLR检核手段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使用先验PCV模型会降低GRACE卫星定轨精度,相反利用在轨PCV模型可以提高定轨精度,提升数量级可达mm级。(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1期)
郭睿,周建华,胡小工,李晓杰,刘利[10](2018)在《北斗IGSO卫星姿态零偏航状态下精密定轨》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卫星平台供电和卫星安全等因素,北斗系统IGSO卫星姿态采用动态偏置与零偏置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在不同的控制模式下,卫星本体和太阳帆板受照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动偏期间的力学模型不适用于零偏期间,零偏期间的IGSO卫星定轨精度衰减非常明显,致使重点地区系统服务平均可用性降低2%,其他地区降低4%,系统服务性能受到严重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钟差约束条件下的零偏状态定轨方案,设计了详细的钟差应用策略、系统差控制策略和力学模型误差补偿策略,解决了IGSO卫星零偏期间精密定轨问题,实现了动偏转零偏、零偏转动偏两个状态变化前后卫星轨道产品的"无缝衔接",导航服务未中断,卫星空间信号精度保持了连续和稳定。实测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①C06卫星的UERE由2.95 m提高为1.22 m,C09卫星的UERE由6.29 m提高为1.54 m;②C06和C09卫星UERE小于2.5 m概率分别由59.87%和35.04%提高为94.85%和88.49%,UERE小于5 m概率分别由92.10%和71.67%提高为99.98%和99.43%。(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卫星精密定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不同的定轨策略对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利用全球分布的近80个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ervice, IGS)跟踪站连续观测数据和多种定轨策略确定了GNSS卫星的精密轨道。将IGS最终精密星历作为参考轨道,结果表明, GPS卫星单天解定轨结果在径向、切向和法向均优于9 cm,GLONASS卫星单天解定轨结果在径向、切向和法向优于10 cm。此外,不同的定轨策略对轨道精度的影响或改善量级不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光压模型等对轨道精度改善细微,而准确的先验大地测量参数以及基准一致性改正对轨道的改善可达1~2 cm。择优选取各个解算策略后通过多天轨道弧段迭加后GPS和GLONASS卫星的定轨精度分别提高了10.9%和8.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星精密定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兵兵.Swarm卫星精密定轨与加速度法恢复地球重力场[J].测绘学报.2019
[2].万丽华,魏立龙,王磊.基于全球台站的GNSS卫星精密定轨策略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9
[3].周善石,胡小工,刘利,何峰,唐成盼.导航卫星精密定轨与时间同步技术进展[J].天文学报.2019
[4].韩德强,党亚民,薛树强,张龙平,王虎.GNSS卫星精密定轨全球地面基准站网随机优化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5].师一帅,郝金明,焦文海,宋保丰,李涌涛.低轨卫星实时运动学精密定轨实现方法与精度分析[C].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2019
[6].张龙平,王彦辉,周万振,谷守周,韩德强.顾及高分辨率ERP模型的北斗卫星精密定轨算法[C].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2019
[7].刘伟平,郝金明,刘婧,谢建涛.低轨卫星辅助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及其精度分析[C].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2019
[8].夏要伟,郭金运,刘路,孔巧丽.基于运动学和简化动力学的SWARM卫星精密定轨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9].陈梦,孟瑞祖,袁俊军.GPS天线相位中心校正对GRACE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10].郭睿,周建华,胡小工,李晓杰,刘利.北斗IGSO卫星姿态零偏航状态下精密定轨[J].测绘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