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分析——以广医三院为例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分析——以广医三院为例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广医三院

1、工程概况

广医三院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医院总用地面积约26682㎡,土地使用权属医院所有。拟建的医技综合大楼项目位于医院西北角,项目用地约6365㎡。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医技综合大楼主体建筑、室外工程及配套公用工程等。项目新增建筑面积38612.1㎡,建筑地上8/5层、地下3层,地上建筑面积25014㎡,地下建筑面积约13319.4㎡。

2、给水系统

2.1水源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拟从用地东南面的医院现状市政给水管上接出1条DN200的给水管,引入用地红线。给水管引入地下室内后,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再进行分表后接入各个子系统。

2.2给水系统设计

2.2.1供水方式

本工程拟设置2套生活加压供水系统,对市政压力不足的楼层进行加压供水。

2.2.2给水系统分区

根据建筑高度、建筑标准、水源条件、防二次污染、节能和供水安全原则,进行给水分区,地下室及首层:市政直供水;2-5层低区加压供水;5-8层高区加压供水。

2.2.3RO纯水给水系统

手术部、检验科、病理科、中心供应科、静脉配置中心等科室需要纯水处理。在相应科室的楼层内独立设置水处理间,配置RO纯水处理装置制备纯净水,不做集中供应。

2.2.4热饮用水

在各楼栋的开水间内配备1套饮用水热水器,自来水供给。热水器自处理及加热后提供饮用热水。

2.2.5卫生洁具

①冲洗采用节水型蹲便器,不得选用一次冲水大于5L的大便器。

②沐浴采用陶瓷阀芯的淋浴器,流量<0.12L/s。

③盥洗水龙头采用陶瓷阀芯的水龙头,水嘴流量<0.125L/s。

④公共卫生间蹲式大便器和壁挂式带水封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台式洗手盆及挂墙式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水嘴,其中小便器一次冲水量<3L/次。

⑤下列场所的用水点采用非手动开关,并采取防止污水外溅的措施: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小便斗、大便器;护士站、治疗室、中心供应室、监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产房、手术刷手池、无菌室、血液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诊室、检验科等房间的洗手盆;有无菌要求或防止院内感染场所的卫生器具。

⑥采用非手动开关的用水点符合下列要求: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采用感应自动水龙头,小便斗采用自动冲洗阀,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式自闭冲洗阀或感应冲洗阀;护士站、治疗室、洁净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监护病房和烧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采用感应自动、膝动或肘动开关水龙头;产房、手术刷手池、洁净无菌室、血液病房和烧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采用感应自动水龙头。

2.3热水系统设计

2.3.1热水用途

热水主要供应6-8层病房及医护人员卫生间淋浴,公共卫生间不考虑供应热水,其余局部设电热水器。

2.3.2热源

本工程以太阳能和空气能为热源,拟采用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以空气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同时在有条件的住院楼收集利用空调系统余热。

2.3.3热水系统

①医技楼屋面设置集中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板集热式系统,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

②热水系统分区:热水供应6-8层产房淋浴用水,纵向不分区。

③加热设备及控制:医院热水系统的热水制备设备不少于2台,当一台检修时,其余设备应能供应60%以上的设计用水量;生活热水系统的水加热器出水温度不应低于60℃,系统回水温度不低于50℃;当冷、热水供水压力差超过0.02MPa时,设置平衡阀;当淋浴或浴缸用水点采用冷、热混合水温控装置时,使用水点出水温度在任何时间均<49℃;热水系统任何用水点在打开用水开关后宜在5~10s内出热水。

3、排水系统

3.1排水量计算

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90%计,本设计范围内最大日排水量为218m?/d。

3.2排水体制

①本大楼内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废分流体制。

②新建医技综合楼内生活污废水经东北侧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3排水系统设计

①院区内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实验室酸碱废水经中和处理后,汇同医院生活废水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经污水处理站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②医用放射性废水单独收集放置於衰变池中,达到国家标准安全剂量理后,排入医院污水管网;③病理血检单独设置排水管网,收集后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理;④空调冷凝水及阳台雨水底部采用间接排水;⑤地面以上的污、废水采用重力流排水方式,地下室排水采用加压设备提升排放。

4、雨水系统

4.1雨水量计算

根据《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的广州市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定,选取广州市暴雨强度计算区间公式进行雨水量计算:

雨水量:Q=Ψ?qF;

室外道路:P=5年;

屋面雨水重现期:P=10年;

地下车库入口雨水重现期:P=50年;

室外暴雨强度:q=383.320L/s?公顷;

屋面暴雨强度:q=673.477L/s?公顷;

地下车库入口暴雨强度:q=851.075L/s?公顷;

室外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t=20min;

室内设计降雨历时:t=5min;

室外综合径流系数:Ψ=0.729;

用地面积26681.8㎡;

室外雨水量约:Q=756L/s。

4.2雨水系统设计

①院区道路边适当的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

②本工程范围内雨水管设3根D500排出管,先接入院区雨水管道。

4.3雨水调蓄池

根据相关要求,本工程结合建筑、园林等专业设置:下凹绿地、可渗透地面的人行道和室外停车场等径流控制措施。

同时按要求折算本工程的硬地面积约为21050㎡,需设置2个500m?雨水调蓄池。对地块内的雨水进行调蓄。

项目建设前:本地块雨水径流系数为0.782;项目建设后:本地块雨水径流系数为0.729。

4.4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排水系统

雨水通过雨水斗及管道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排水系统,超过重现期的雨水通过溢流孔排出。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小于重现期为50年的雨水量。

4.5地下室入口的坡道上下端设置雨水沟截流,上部雨水沟由管道排至附近的雨水井,下部雨水沟排至坡度底部附近集水井,用潜污泵提升至室外雨水管道。雨水泵设两台,一用一备,交替运行,必要时两台泵同时启动并报警。两台排水泵同时工作时的排水能力不小于重现期为50年的雨水流量。

4.6雨水调蓄池内设置雨水泵,当雨水超过警戒线时,雨水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管道。每个调蓄池设置雨水泵3台,2用1备,交替运行必要时,3台泵同时启动并报警。

结束语: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优化设计只是相对前期或传统的设计而言称为优化设计,但这一优化设计也是不断日积月累形成,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不能说完美无缺,它会随着科技创新不断革故鼎新的。

参考文献

[1]《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

[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

标签:;  ;  ;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分析——以广医三院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