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细菌论文_王敏卜,柴金龙,武波飞,苏永成,陈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海洋,褐藻,乙酰,杆菌,淀粉,视紫红质。

海洋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卜,柴金龙,武波飞,苏永成,陈丽[1](2019)在《海洋细菌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 MCDA02产几丁质脱乙酰酶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洋样品中筛选几丁质脱乙酰酶产生菌,对产酶水平较高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对硝基乙酰苯胺为指示剂,通过变色圈法筛选获得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海洋细菌菌株MCDA02。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对菌株MCDA02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木薯淀粉1.1%、ZnSO_4 0.05%。发酵条件为初始pH7.9,30℃、180r/min、发酵72h、接种量1%、装液量20%。在此条件下菌株MCDA02发酵产几丁质脱乙酰酶水平2.01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41倍。(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9年11期)

姚锦爱,黄鹏,蔡鸿娇,侯翔宇,余德亿[2](2019)在《一株海洋细菌BA-3的鉴定及其对建兰尖孢镰刀菌茎腐病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对建兰茎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生防菌,以海洋鱼类为分离来源,室内测定不同海洋细菌菌株的抑菌活性,筛选抑菌率最高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所筛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及抑菌谱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从海洋鱼类中分离获得43株海洋细菌,初筛出10株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抑菌带宽0.60~1.60 cm,其中菌株BA-3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87.69%;经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菌株BA-3为解淀粉芽胞杆菌。该菌抑菌谱广,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室内防效为79.05%,大棚防效74.71%~77.09%,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海超,李振铎,张健,王共明,赵云苹[3](2019)在《四株高效降解褐藻胶的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洋环境中筛选有效降解褐藻胶的菌株,以期为制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褐藻胶寡糖提供参考,为海带的精深加工提供材料,提升海带的应用价值。通过仿刺参肠道微生物诱导实验、利用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健康仿刺参肠道、海胆肠道、海带及海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初筛,以DNS法、紫外吸收法测定菌株褐藻胶裂解酶酶活力,利用16S rDNA测序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试验共筛选出四株具有较强褐藻胶降解能力的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X11与微小杆菌属的海岸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estuarii)有99%的相似性,菌株X14与弧菌属的产气弧菌(Vibrio gazogenes)有97%的相似性、菌株X17与肠杆菌属的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有100%的相似性,以及菌株X24与假交替单胞菌属的苯酚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henolica)有100%的相似性、其酶活力分别为194.69U/mL、219.80U/mL、187.79U/mL和211.29U/mL,均有作为降解褐藻胶的工程菌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姚锦爱,黄鹏,侯翔宇,余德亿[4](2019)在《海洋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3在兰花的定殖及对根际微生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海洋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3在兰花根际的定殖特性,本研究采用抗生素标记法筛选出对利福平和卡那霉素稳定的菌株BA-3-K。平板对峙试验证明,菌株BA-3-K对兰花茎腐病抑菌率达86.91%,与原始菌株BA-3抑菌率87.69%无明显差异。采用灌根法和涂茎法证实了标记菌株BA-3-K能在兰花植株体内定殖达60 d以上。灌根处理表明,生防菌BA-3-K的定殖数量为土壤>根>茎,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第21d在根部和茎部达到最大分别为2.54×105和1.47×105cfu/g,在土壤中第15d达到最大6.50×105cfu/g,但叶部未检测到标记菌株BA-3-K;涂茎处理生防菌的定殖量茎>叶,第17 d在茎部达到最大2.33×105cfu/g,随后呈下降趋势,根部和土壤未检测到标记菌株BA-3-K;通过扫描电镜定性观察,发现BA-3-K可在植株茎部定殖。盆栽试验表明,菌株BA-3-K施用后,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本研究表明海洋细菌BA-3有较强的定殖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柴金龙,王敏卜,杭加豪,张春光,陈丽[5](2019)在《产几丁质脱乙酰酶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洋样品中筛选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细菌,对高产菌株进行鉴定,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利用添加硝基乙酰苯胺的平板,根据黄色变色圈从海州湾海域海泥样品中筛选获得一株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细菌MCDA3-3。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海洋硝酸盐还原菌(Nitratireductor aquimarinus)。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菌株MCDA3-3发酵产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获得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木薯淀粉1.1%,玉米浆1.0%,Fe Cl3·6H2O 0.045%,陈海水配制,p H 5.7;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30℃、180 r/min发酵48 h。在此条件下酶活为4.07 U/m L,是优化前的2.3倍。(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陈彦梅,聂语琪,谢燕纯,邓素奇,张扬[6](2019)在《新型产琼胶酶海洋细菌Arthrobacter sp.ZXY772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广东省南澳岛采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分离出一株酶活性较高的琼胶酶产生菌,探究其应用价值,通过筛选培养基分离产琼胶酶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DNS比色法对琼胶酶活性进行测定;初步探究菌株所产琼胶酶类型和酶解产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产琼胶酶海洋细菌ZXY772,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杆菌,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胞外酶只产β-琼胶酶;该菌株于28℃、转速为180 r/min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时,其生长对数期为3~14 h,当菌株摇床发酵至27 h,其琼胶酶活力到达最高96.0 U/mL;菌株粗酶液的酶解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抑菌圈直径大小到达14.45 mm。(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蒋志伟,周鑫,张晓玲,杨桥[7](2019)在《产麻痹性贝毒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sxtA基因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潮引发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是全球性生态灾害及重大环境问题,但PSP来源仍悬而未决,而藻菌关系是揭示PSP产生机制的关键。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解析了产PSP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生菌群的多样性信息;分离获得可培养共生菌株并构建其16S rRNA基因进化树;对筛选产毒新种Z1-D PSP合成基因sxtA1进行了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mtk4共生菌群包括85个OTU,包括6门、14纲、28目、45科及64属。其中未鉴定属比例高达59%,表明其蕴含发现海洋特殊生境功能未知微生物新种属的巨大潜力。将Z1-D鉴定为Sulfitobacter属新种。其基因组中orf01498片段与sxtA1高度同源,与水华束丝藻、拟柱胞藻属等蓝藻sxtA1基因聚类,可能存在基因的共进化。其sxtA1同源基因片段编码蛋白的叁级结构符合甲基转移酶结构特征。甲藻共生菌基因组小、易培养、遗传操作简单。本研究的发现,将可为通过产毒菌株发酵工程及基因工程改造来规模制备PSP毒素,进而拓展其药用等实际应用奠定工作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冯维维[8](2019)在《视紫红质让海洋细菌成为捕光“能手”》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微生物是利用叶绿素捕获了海洋中大部分的太阳能。但在8月7日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拥有变形视紫红质(一种利用视黄醛捕捉光线的结合蛋白)的细菌在把光线转化为能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营养物质匮乏的海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8-13)

闫军军,陈朋,田朝玉,张同,朱玥明[9](2019)在《海洋细菌来源的新型耐碱褐藻胶裂解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褐藻胶是由α-L-古罗糖醛酸(Guluronicacid,G)和β-D-甘露糖醛酸(Mannuronic acid, M)两种糖单元通过糖苷键链接而成的线性多糖,分子内由聚M段、聚G段和M/G混合段交替排列。经褐藻胶降解形成的褐藻寡糖是一类聚合度为2-10功能低聚糖,具有多种特殊的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降血脂、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抗氧化等。褐藻胶裂解酶能够通过β消除反应降解褐藻胶,可作(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李欢,曹雪梅,陈茹,吴海霞,王军强[10](2019)在《高效拮抗链孢霉和绿色木霉海洋细菌的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用于防治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Neurosporacrasa sp.)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拮抗菌株,为食用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生防资源。【方法】以分离自江苏连云港海域的92株海洋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供试菌株及其发酵液对链孢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作用较强菌株与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丝生长的相容性,筛选抑菌作用强且与杏鲍菇菌丝相容性好的优良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gyrB序列分析对优良拮抗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92株供试海洋细菌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拮抗污染菌的BMY-2菌株,其对链孢霉的抑菌圈直径达25.33 mm,对绿色木霉的抑菌带宽度达30.00 mm,且与杏鲍菇的相容性好;分类鉴定结果表明,BMY-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MY-2菌株对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和绿色木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杏鲍菇生物相容性好,在食用菌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海洋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对建兰茎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生防菌,以海洋鱼类为分离来源,室内测定不同海洋细菌菌株的抑菌活性,筛选抑菌率最高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所筛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及抑菌谱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从海洋鱼类中分离获得43株海洋细菌,初筛出10株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抑菌带宽0.60~1.60 cm,其中菌株BA-3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87.69%;经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菌株BA-3为解淀粉芽胞杆菌。该菌抑菌谱广,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室内防效为79.05%,大棚防效74.71%~77.09%,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敏卜,柴金龙,武波飞,苏永成,陈丽.海洋细菌MicrobacteriumesteraromaticumMCDA02产几丁质脱乙酰酶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

[2].姚锦爱,黄鹏,蔡鸿娇,侯翔宇,余德亿.一株海洋细菌BA-3的鉴定及其对建兰尖孢镰刀菌茎腐病的防治[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3].刘海超,李振铎,张健,王共明,赵云苹.四株高效降解褐藻胶的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姚锦爱,黄鹏,侯翔宇,余德亿.海洋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3在兰花的定殖及对根际微生态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5].柴金龙,王敏卜,杭加豪,张春光,陈丽.产几丁质脱乙酰酶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J].中国酿造.2019

[6].陈彦梅,聂语琪,谢燕纯,邓素奇,张扬.新型产琼胶酶海洋细菌Arthrobactersp.ZXY772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9

[7].蒋志伟,周鑫,张晓玲,杨桥.产麻痹性贝毒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sxtA基因进化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8].冯维维.视紫红质让海洋细菌成为捕光“能手”[N].中国科学报.2019

[9].闫军军,陈朋,田朝玉,张同,朱玥明.海洋细菌来源的新型耐碱褐藻胶裂解酶研究[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李欢,曹雪梅,陈茹,吴海霞,王军强.高效拮抗链孢霉和绿色木霉海洋细菌的筛选及鉴定[J].南方农业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共聚物P(MMA-co-PEOCA)的化学结构(a)氯酚节杆菌的透射电镜图及(b)平板...不同的趋磁细菌中的磁铁矿晶体的形貌...海洋细菌P.porphyraeLL1菌株基...微食物网的组成及营养关系(引自宁修仁...涂层的防污工作原理

标签:;  ;  ;  ;  ;  ;  ;  

海洋细菌论文_王敏卜,柴金龙,武波飞,苏永成,陈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