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抗压塑胶软管,具体是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设的内胶层、抗压层、外胶层,所述抗压层与所述外胶层的结合面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加强环,所述抗压层为涤纶长丝紧密交叉编织制成,所述加强环套设于所述抗压层,所述外胶层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凹槽。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抗压层设置加强环并且通过涤纶长丝紧密交叉编织制成的抗压层以及在外胶层设置凹槽能够有效加强本软管承受内部高压的能力,从而防止膨胀变形和泄露,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抗压塑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设的内胶层、抗压层、外胶层,所述抗压层与所述外胶层的结合面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加强环,所述抗压层为涤纶长丝紧密交叉编织制成,所述加强环套设于所述抗压层,所述外胶层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凹槽。
设计方案
1.一种抗压塑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设的内胶层、抗压层、外胶层,所述抗压层与所述外胶层的结合面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加强环,所述抗压层为涤纶长丝紧密交叉编织制成,所述加强环套设于所述抗压层,所述外胶层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塑胶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层为PVC或NBR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压塑胶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胶层为PVC或NBR材质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气液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压塑胶软管。
背景技术
在对高压气体或液体进行输送是往往采用塑胶软管,且由于被输送物体的高压特性,必须对塑胶软管的抗压能力具有很高要求,特别是在汽车焊接生产线、大型空压设备的气体和液体进行输送时现有技术中的塑胶软管往往达不到抗压要求而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抗压塑胶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涂均匀的抗压塑胶软管以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压塑胶软管,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设的内胶层、抗压层、外胶层,所述抗压层与所述外胶层的结合面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加强环,所述抗压层为涤纶长丝紧密交叉编织制成,所述加强环套设于所述抗压层,所述外胶层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内胶层为PVC或NBR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外胶层为PVC或NBR材质制成。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压塑胶软管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抗压层设置加强环并且通过涤纶长丝紧密交叉编织制成的抗压层以及在外胶层设置凹槽能够有效加强本软管承受内部高压的能力,从而防止膨胀变形和泄露,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压塑胶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压塑胶软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考附图1和2所示,一种抗压塑胶软管,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设的内胶层10、抗压层20、外胶层30,所述抗压层20与所述外胶层30的结合面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加强环21,所述抗压层20为涤纶长丝紧密交叉编织制成,所述加强环21套设于所述抗压层20,所述外胶层30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凹槽31。
进一步地,所述内胶层10为PVC或NBR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胶层30为PVC或NBR材质制成。
如此一来,通过在抗压层20设置加强环21并且通过涤纶长丝紧密交叉编织制成的抗压层20以及在外胶层30设置凹槽31能够有效加强本软管承受内部高压的能力,从而防止膨胀变形和泄露,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6884.4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511323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F16L 11/10
专利分类号:F16L11/10;F16L57/02
范畴分类:27G;
申请人:潍坊惠尔特橡塑管带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潍坊惠尔特橡塑管带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021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于河街道葛埠村
发明人:王新生;傅光芳;张军;刘明贤
第一发明人:王新生
当前权利人:潍坊惠尔特橡塑管带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苏友娟
代理机构:1141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高压软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