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系统论文_吴清海,何飞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天线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TD-SCDMA,天线,智能,波束,系统,自适应,信号。

智能天线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清海,何飞勇[1](2019)在《船载智能天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抑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天线技术又叫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其核心在于阵列信号处理技术,最早应用于雷达和舰船声呐探测等领域,19世纪70年代逐渐被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随着船舶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智能天线通信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智能天线通信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应用问题,重点研究了智能天线系统的信号过滤和干扰抑制技术,分别从自适应抑制原理和干扰抑制系统的硬件进行介绍,本文的研究对改善船载智能天线通信系统的信号精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李文平[2](2018)在《智能天线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人们对于通信网络要求和质量水平越发的高,而智能天线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发展起来的新事物。现在,它已广泛用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在无线接入的情况下。智能天线的特性使得其的应用越发的广泛,并且具有一系列常规天线无法替代的优点,这将是未来5G移动通信的应用发展趋势。本文将围绕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以及优势所在展开,结合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分析智能天线在未来5G移动通信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8年11期)

段才伟[3](2018)在《新一代智能天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4G,下同)已大规模商用,5G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步入应用。在当今2G、3G、4G长期并存使用的过程中,如何在现有网络中让天线发挥更好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面对更加复杂的通信环境,即使是在移动通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智能天线系统,也存在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工程实践出发,展开了对新一代智能天线的研究与设计。首先,本文概述了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和天线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智能天线存在的缺陷以及可改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代智能天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然后,对工作频段为1710MHz-2200MHz(适用于在网使用的2G、3G频段)的新一代智能天线系统,进行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设计。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方法,对关键部件设计做了一些改进和创新,然后在整体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在对称振子臂上加载金属枝节,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结构简单的辐射单元;2)利用反射板上垂直寄生单元的辐射场特点,同时达到在水平面提高交叉极化比和收敛波束宽度的目的,为阵列方向图的改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3)设计一款高性能的校准网络,在关键部件定向耦合器设计中采用一种电容补偿型的结构,通过理论计算出电容补偿值并且在仿真和实测中得到了验证。4)射频寄生参数的影响给真实电路参数的测量带来麻烦,本文引入并简化了 TRL去嵌入技术,推导了简化模型的去嵌方案。5)通过组建两种功分器和馈线形成的馈电网络,利用场路一体化的设计方法将关键部件进行综合优化设计,达到阵列天线高隔离度和预期的波束特性。最终,在上述基础上制作出天线样机并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得益于系统各部分的优良设计,实测指标与仿真结果吻合,达到了设计要求并满足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2)

蒋小燕,高逸飞[4](2018)在《智能天线在网络化汽车系统中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节省主机空间,提升传输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车机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全制式收音机芯片Octopus3+和BroadR-Reach车载以太网技术,把射频从主机上移开,做成独立模块,与天线紧密相连,与主机通过以太网连接,连接线从高频同轴屏蔽线变成以太网双绞线.该方法节省了成本,避免了干扰,提升了传输准确性,给车身轻量化带来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季凯波[5](2017)在《自适应智能天线对地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适应智能天线,采用数字波束形成和角度估计技术,可以灵活控制天线波束方向图的主瓣指向和形状,并且能在干扰方向上产生零陷。将其应用于通信领域,可以提高通信容量,改善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本文以自适应智能天线对地通信系统的研制为背景,完成了智能天线验证系统的研制与关键技术验证,完成了采用该智能天线技术的对地通信系统的设计与验证。首先,为了验证对地通信智能天线自适应抗干扰关键技术及其性能,构建了智能天线验证系统硬件平台;开展了智能天线捕获宽波束零陷方向图赋形,基于快速时空矩阵法的多目标角度估计,高增益跟踪波束零陷方向图赋形的研究;完成了中频采样和智能天线处理器硬件调试、软件方案设计及其相关软件的FPGA及DSP实现。在微波暗室内完成了智能天线验证系统捕获宽波束零陷和跟踪波束零陷叁维方向图性能测试,以及用户和干扰角度快速估计算法的性能测试。其次,将经过验证的自适应智能天线关键技术,应用于对地通信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系统硬件平台构建;根据系统基带处理部分的要求,完成符合其时序要求和接口要求的同时捕获宽波束干扰零陷形成、用户及干扰角度估计和多用户实时跟踪和抗干扰等功能;完成了所有功能的系统调试测试。最后,进行了对地通信系统的整体联调和测试,验证了自适应智能天线技术对改善通信质量和提高抗干扰性能等方面的优越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许强,赵雪,张志芳,徐晓丹,朱铁林[6](2017)在《无人机测控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人机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中地面设备笨重、跟踪速度慢等问题,提出地面天线采用智能天线的方法,利用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实现对机载终端的DOA(Direction Of Arrival,波达方向)估计,并添加去相关操作对抗多径,利用基于LCMV(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波束成形算法完成波束赋形,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跟踪方式,具有设备质量小、成本低、机动性灵活性强和跟踪速度快等优势。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采用DOA估计和波束成形算法的智能天线能够在保证高增益的同时,实时准确地估计出有用信号和多径信号的来波信号方向,并正确完成波束指向,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飞行器测控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凌云[7](2017)在《TD-SCDMA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TD-SCDMA技术是中国在其通信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被广泛认可的国际标准,是世界上唯一的TDD模式的3G标准,将独自享有ITU为TDD模式所分配的3G频率。TD-SCDMA标准所具备的技术优势恰恰符合了中国现状发展第叁代移动通信的要求。智能天线是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TD-SCDMA系统中应用的算法、实现结构、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方式等都会对TD-SCDMA系统能否满足3G要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市电子工业协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01)

董源[8](2016)在《无线远抄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居民小区的无线远程抄表系统中,现实频谱环境多干扰而噪杂,导致集中器利用GSM信号上传数据时,经常发生信号的中断或丢失问题。本文对信号中断及丢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智能天线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的方法来对无线抄表系统进行改善,从而增强集中器的通信质量的同时提高其覆盖范围。(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6年23期)

张朝贤[9](2016)在《IEEE 802.11g多用户智能天线系统仿真平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无线局域网中,同频干扰的存在大大制约了传输速率的提升,而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干扰,改善链路通信质量。为评估IEEE 802.11g多用户智能天线系统的性能,文章设计了基于OMNeT++平台以及INET框架的系统仿真器,该平台支持CSMA/CA机制,支持下行多发单收(MISO)和上行单发多收(SIMO)智能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可有效评估无线局域网的吞吐率和时延性能。(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6年06期)

穆维新,施俊,申金媛,刘润杰,寇丹丽[10](2016)在《基于ZigBee网络的TD-SCDMA智能天线信号强度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智能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传统测量电磁辐射的方法已不适用于TD-SCDMA智能天线。该文设计一种TD-SCDMA智能天线的信号强度测量系统,根据智能天线的特点,应用ZigBee网络同时获取多个测量点的信号强度值。另外,还提供一种测量点的布设方案,并使用该方案进行实际测量。实际测量结果显示:设计的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高于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而可以更准确地进行电磁环境的测评,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6年02期)

智能天线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人们对于通信网络要求和质量水平越发的高,而智能天线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发展起来的新事物。现在,它已广泛用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在无线接入的情况下。智能天线的特性使得其的应用越发的广泛,并且具有一系列常规天线无法替代的优点,这将是未来5G移动通信的应用发展趋势。本文将围绕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以及优势所在展开,结合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分析智能天线在未来5G移动通信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天线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吴清海,何飞勇.船载智能天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抑制技术[J].舰船科学技术.2019

[2].李文平.智能天线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

[3].段才伟.新一代智能天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蒋小燕,高逸飞.智能天线在网络化汽车系统中的设计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季凯波.自适应智能天线对地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7

[6].许强,赵雪,张志芳,徐晓丹,朱铁林.无人机测控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7

[7].张凌云.TD-SCDMA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C].天津市电子工业协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2017

[8].董源.无线远抄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

[9].张朝贤.IEEE802.11g多用户智能天线系统仿真平台设计[J].信息通信.2016

[10].穆维新,施俊,申金媛,刘润杰,寇丹丽.基于ZigBee网络的TD-SCDMA智能天线信号强度测量系统[J].中国测试.2016

论文知识图

典型的智能天线系统示意图智能天线系统中DCA仿真流程图使用和未使用智能天线系统误码...联合finger的智能天线系统智能天线系统原理框图一4硬扩容智能天线系统框图

标签:;  ;  ;  ;  ;  ;  ;  

智能天线系统论文_吴清海,何飞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