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急下存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承气汤,内毒素,伤寒论,血症,下法,病案,活血化瘀。
急下存阴论文文献综述
刘淼,庞立健,吕晓东,丛丹江,白长川[1](2019)在《急下存阴救阳明,结者散之疗腑实——白长川教授运用大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证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长川教授作为首批全国名中医,全国第3、4、6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热结旁流证具有独到的见解,在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救治阳明同时,将《黄帝内经》"结者散之"之法运用于热结旁流腑实之证中。笔者侍诊白老左右,悉听教导,勤撷其验,故将白长川教授运用大承气汤加减化裁散结腑实治疗热结旁流证验案作以详叙,以飨同道。(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08期)
汪德超[2](2014)在《大承气汤治疗ETM“急下存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内毒素、结肠cAMP和cGMP表达、常见有益菌乳酸杆菌和内毒素血症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内毒素血症的“急下存阴”作用机制,为大承气汤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临床运用提供富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诠释,为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第一部分,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内毒素及结肠cAMP、cGMP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高剂量组(5g/kg·q12h)、中剂量组(2.5g/kg·q12h)和低剂量组(1.25g/kg·q12h)。正常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内毒素血症模型。大承气汤组予大承气汤,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灌胃2次,共5次,实验结束后眼眶采血,按照显色基质鲎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清内毒素,免疫组化检测结肠cAMP、cGMP水平,莱卡显微镜拍照,图片经image-pro-plus6.0处理获取平均光密度值。第二部分,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对常见益生菌乳酸杆菌及内毒素血症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增殖的影响。体外实验以分光光度计检测大承气汤(10-1~10-7)体外对大肠杆菌及乳酸杆菌增殖的影响;体内试验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承气汤高剂量(5g/kg·q12h)、中剂量(2.5g/kg·q12h)、低剂量(1.25g/kg·q12h)对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8h(第一次给药之前)、2d、7d肠道大肠杆菌及乳酸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大承气汤高、中剂量组血清内毒素、cAMP、cAMP/cGMP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内毒素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cAMP/cGMP比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cGMP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cGMP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在降低血清内毒素、cAMP、cAMP/cGMP比值,升高cGMP水平方面优于低剂量组(P<0.05)。第二部分体外实验:大承气汤(10-3~10-6)体外作用于乳酸杆菌其数量显着增加,大承气汤(10-1、10-2、10-7)体外作用于乳酸杆菌,其细菌数有所减少;大承气汤(10-1~10-7)体外作用于大肠杆菌,其细菌数有所增加。体内实验:(1)造模后8h(第一次给药之前),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大肠杆菌数量显着增加;造模后2d,高、中剂量组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乳酸杆菌数量迅速增加;造模后7d时,各组大肠杆菌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大承气汤高、中剂量组乳酸杆菌略高于正常水平;(2)低剂量大承气汤泻下驱除大肠杆菌作用较弱,几乎没有促进乳酸杆菌增殖作用,造模结束后7d乳酸杆菌数量反而减少;(3)高、中剂量大承气汤均有提高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比值的作用,低剂量几乎没有作用。结论:大承气汤能够治疗内毒素血症,其“急下”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及驱除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有关,其“存阴”机制可能与升高cGMP、降低cAMP/cGMP比值及促进益生菌乳酸杆菌增殖有关。(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01)
汪德超,谢斌[3](2013)在《浅议急下存阴法与内毒素血症》一文中研究指出急下存阴法源自《伤寒论》,其以"急下"肠中邪热内结,从而"存阴"救护机体垂绝真阴,用于内毒素血症等热盛伤阴重证疗效显着。凡病机为内热炽盛伤阴重证,无论是否有里实均应尽早应用急下存阴法,截断扭转病情的发展。目前对急下存阴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下"功效上,对其"存阴"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期刊2013年03期)
陈东亮[4](2012)在《急下存阴与甘寒生津法合用治疗土燥水竭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伤寒论》土燥水竭证常见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急重阶段,应用急下存阴法截断扭转,配合甘寒生津法扶正固本,使腑通、热祛、津复,临床疗效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2年08期)
沈艳莉,何力[5](2011)在《结合病案论仲景急下存阴法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反复研读《伤寒论》,初起对书中阳明篇急下叁证了解甚浅。《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乃阳明篇有名的急下叁证。何以此叁条为急下证,而急下的临床意义到底为何?笔者通过临证一例对此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1年11期)
张喜奎,林文泉[6](2009)在《急下存阴法与活血化瘀法合用治疗土燥水竭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急下存阴法及与活血化瘀法合用治疗土燥水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 2只青紫兰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病理模型、急下存阴、活血攻下4组,采用我们研制的土燥水竭证动物模型,观察4组一般情况,检测6 h体温反映指数(TRI6)、血中白细胞(WBC)计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巯基(-SH)、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的含量,观察肺、肝、肾、结肠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急下存阴组和活血攻下组的肺脏、肾脏、肝脏、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显着轻于病理模型组,活血攻下组病变最轻,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4组体温、治疗前后腹围变化、TRI6、WBC计数、NO、MDA、MMS、血液低切、高切、全血比粘度、TXB2、6-Keto-PGF1α、PAI-1的结果同病理变化。血浆SOD、血浆-SH、t-PA在空白对照组中表达最多,在病理模型组中表达最少,活血攻下组比急下存阴组表达多。结论急下存阴法与活血化瘀法合用治疗土燥水竭证,作用强于急下存阴法,机理是拮抗土燥水竭证中瘀血和热毒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张亚菊[7](2007)在《《伤寒论》“急下存阴”法临证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着《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经典专着,被后世推崇为“方书之祖”。《伤寒论》中397法,每法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临床20余年对《伤寒论》中阳明急下叁条,即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期刊2007年24期)
陶丽华[8](2004)在《急下存阴话承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本方为苦寒峻泻之剂 ,方中大黄苦寒泻热荡实 ,芒硝咸寒软坚润燥 ,枳实、厚朴行气导滞 ,破结除满。仲景组方独具匠心 ,后人把它总结出适用于痞、满、燥、实具备的阳明腑实证。笔者在学习《伤寒论》的基础上结(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04年03期)
祁晓民[9](2003)在《急下存阴与体液的胃肠内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常人消化液分泌量很大 ,成年人每天约 80 0 0mL ,这些消化液在完成消化功能后 ,绝大部分水和电解质在回肠及右半结肠内重吸收 ,随粪便排出的水仅为 10 0mL ,其中含少量电解质[1] 。消化液属于细胞外液 ,与脑脊液、关节液合称透细胞液。病理(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3年13期)
李亮,王波亚,赵玫[10](2001)在《大承气汤鼻饲并灌肠急下存阴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明温病,热邪作祟,或致腑闭,或致神昏,甚则迫血妄行,治疗则以泄热逐邪为其根本。而逐邪之法,宜就近引导,随性宣泄。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无坚不摧,临证当慎用。然其泄热逐邪确有立杆见影之效,荡 涤积滞,畅通邪之出路,邪去则正安。虽年老体衰之人,审时度势、巧妙施之,用之得当,仍可获事半功倍之效。笔者曾遇一例,简述于此,仅为抛砖引玉。(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函授》期刊2001年06期)
急下存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内毒素、结肠cAMP和cGMP表达、常见有益菌乳酸杆菌和内毒素血症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内毒素血症的“急下存阴”作用机制,为大承气汤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临床运用提供富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诠释,为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第一部分,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内毒素及结肠cAMP、cGMP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高剂量组(5g/kg·q12h)、中剂量组(2.5g/kg·q12h)和低剂量组(1.25g/kg·q12h)。正常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内毒素血症模型。大承气汤组予大承气汤,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灌胃2次,共5次,实验结束后眼眶采血,按照显色基质鲎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清内毒素,免疫组化检测结肠cAMP、cGMP水平,莱卡显微镜拍照,图片经image-pro-plus6.0处理获取平均光密度值。第二部分,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对常见益生菌乳酸杆菌及内毒素血症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增殖的影响。体外实验以分光光度计检测大承气汤(10-1~10-7)体外对大肠杆菌及乳酸杆菌增殖的影响;体内试验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承气汤高剂量(5g/kg·q12h)、中剂量(2.5g/kg·q12h)、低剂量(1.25g/kg·q12h)对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8h(第一次给药之前)、2d、7d肠道大肠杆菌及乳酸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大承气汤高、中剂量组血清内毒素、cAMP、cAMP/cGMP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内毒素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cAMP/cGMP比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cGMP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cGMP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在降低血清内毒素、cAMP、cAMP/cGMP比值,升高cGMP水平方面优于低剂量组(P<0.05)。第二部分体外实验:大承气汤(10-3~10-6)体外作用于乳酸杆菌其数量显着增加,大承气汤(10-1、10-2、10-7)体外作用于乳酸杆菌,其细菌数有所减少;大承气汤(10-1~10-7)体外作用于大肠杆菌,其细菌数有所增加。体内实验:(1)造模后8h(第一次给药之前),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大肠杆菌数量显着增加;造模后2d,高、中剂量组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乳酸杆菌数量迅速增加;造模后7d时,各组大肠杆菌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大承气汤高、中剂量组乳酸杆菌略高于正常水平;(2)低剂量大承气汤泻下驱除大肠杆菌作用较弱,几乎没有促进乳酸杆菌增殖作用,造模结束后7d乳酸杆菌数量反而减少;(3)高、中剂量大承气汤均有提高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比值的作用,低剂量几乎没有作用。结论:大承气汤能够治疗内毒素血症,其“急下”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及驱除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有关,其“存阴”机制可能与升高cGMP、降低cAMP/cGMP比值及促进益生菌乳酸杆菌增殖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下存阴论文参考文献
[1].刘淼,庞立健,吕晓东,丛丹江,白长川.急下存阴救阳明,结者散之疗腑实——白长川教授运用大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证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9
[2].汪德超.大承气汤治疗ETM“急下存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
[3].汪德超,谢斌.浅议急下存阴法与内毒素血症[J].江西中医药.2013
[4].陈东亮.急下存阴与甘寒生津法合用治疗土燥水竭证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2
[5].沈艳莉,何力.结合病案论仲景急下存阴法的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
[6].张喜奎,林文泉.急下存阴法与活血化瘀法合用治疗土燥水竭证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
[7].张亚菊.《伤寒论》“急下存阴”法临证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
[8].陶丽华.急下存阴话承气[J].浙江中医杂志.2004
[9].祁晓民.急下存阴与体液的胃肠内转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
[10].李亮,王波亚,赵玫.大承气汤鼻饲并灌肠急下存阴1例[J].陕西中医函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