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封开供电局安全监管部5265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的不断提高,配网的安全管理也引起了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配网安全管理能否有效实施,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我国配网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总结了配网安全管理的对策,提出了配网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促进了配电网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配电网是我国主要的电网之一。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况下,除了对一线队员工造成巨大的人身安全威胁外,还会导致用户负载中断,给用户财产和电网资产带来巨大损失。由于这一层的网络结构,网络结构比较薄弱,供电半径比较大,大多位于农村边缘地区。线路绝缘水平低,操作环境复杂,各种个人死亡最容易发生。分析配电网安全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和短板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配电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影响我国配电网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有:
(1)电网结构比较薄弱,安全稳定问题比较突出。例如,一些旧的电力传输设备仍然进行长期的重载工作,电力传输能力有限,电磁环网较为突出;
(2)需要加强大型电网的控制能力。需要深入了解大型电网的运行规律,大型电网的故障产生和消除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
(3)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水平。从规划到管理,对重点用户和重点地区的应急供电必须严格规范。
2、我国配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电安全管理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我国的配电安全管理系统建立较晚。时至今日,部分陈旧的配网设施依旧还在工作岗位。电力对基础设施的损耗能力较强,陈旧的设施本就运行了多年,长期的连续使用极易引发事故。有的电网中电线长时间的裸露在空气中,受到自然环境和内部经营亏损的影响,一方面会减少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输电的质量。再往严重的方向说,陈旧的电线承受的电量不及同等质量的新电线,当输入等量电流时,陈旧的电线可能会不堪重负,出现漏电的状况,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2.2我国配电网的基础管理较差
配电网的基本管理有助于电网的有效运行。目前,我国配电网的基本管理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配电网的设备管理不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因此,配网管理的经济投入也不同,管理程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地区的配网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相对分散,难以连接。经济发达地区网络建设全面改善,也进入了网络配电网管理轨道,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甚至没有基本的配电网设备,这给配电网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配电网的供电管理比较落后。近年来,随着电器种类的迅速增加,人们的日常用电量没有持续增加,出现了用电量过大的现象。电网的供电也没有明确的用电规定,给了一些人利用电力的机会,操作不合理。配电网的供电有限,供电负荷过重容易导致电器高峰期供电不足,甚至停电。它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影响着电器的使用寿命。此外,它还会导致灾难。
2.3我国配网安全管理人员问题
员工是企业运营的基石,配电安全管理工作也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情况看,职工的总体素质相对较低。首先,许多员工对配网安全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和正确的认识。他们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难以接受新概念和管理观念。其次,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技能、复杂人才的需求不断发展,但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分布却在少数人之中。在电力企业的经营中,管理是不科学的。虽然它为雇员提供了培训机会,但所提供的培训是单一的,与实际工作无关,很难将其应用于实践。
2.4我国配网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得不彻底
配电网安全管理在配电网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部分供电企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配电网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缺乏系统指导,电路检测不够彻底。许多小问题和现有的安全隐患难以发现。这给整个线路的运输和供电稳定带来了一些问题。有些城市的电网是以交叉圈的形式建造的,这给整个城市的电网带来了更大的危险。当电路超负荷时,很容易烧断电线。
2.5我国对配网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较低
适当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能提高配电网工作质量的安全性,不断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但是,在我国电网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上,现状不容乐观,监管力度不够,沟通和指导不够权威,电力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产业系统无法很好的实施,配电网的安全性也无法保证。此外,监管部门无法准确识别风险,抵御风险困难的能力薄弱,配电网运行维护管理不力,影响了配电网的安全管理水平。
3、配网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定期更新检修设备
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安全。因此,必须及时对老化设备进行翻新和大修,并直接改造设备历史悠久的老城区电网,确保线路安全高效运行。更换设备时,及时存档记录,以便于今后更新,并及时更换超限电缆、变压器等设备,以确保电网的顺利运行,确保电网的安全。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检查,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质量保证设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和长期运行。
3.2加快配网系统自动化的建设
自动化智能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配电网的安全管理也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将机械设备应用于配电网,利用机械设备安装配电网设备,实时监测电网运行情况,尽可能对纺织品配电网发生的事故进行管理,加强对电力超载的监管。通过智能程序监控整个网络分配过程。提高网络配送效率。
3.3强化配网培训查工作
3.3.1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内容主要是强化《配网现场作业重点风险预控手册》、《配网十个规定动作》、《配网基层班组基本技能和核心业务学习手册》以及《配网电气操作票培训课件》等的培训以及刚性执行力度;要制定专业教材,开展专题培训和考试,确保培训到位、理解到位、执行到位,使之成为生产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对违反“十个规定动作”的行为,要小题大做,让违反“十个规定动作”成为公司生产现场作业人员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3.3.2培训工作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和明确界定的内容为基础,才能有效。鉴于前线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弱,安全技能水平普遍不高,训练工作应集中在生产方面。培训形式可以将培训教材拍VCD或漫画或游戏的形式进行培训工作。改变当前没有安全培训的虚拟安全环境。
3.3.3在前线人员的安全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培训组长至关重要。团队中最缺乏专业技能的是实际技能。由于有些手术并不常见,所以每年少于一、两次。为加强培训和提高团队成员的应变能力,建议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多组织培训,并利用多媒体、视听、以及提高训练效果的实用方法。
3.3.4普及中等和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总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宣传、动员、预登记、通信站组织等工作,保证教学环节标准化、顺利实施。
3.4深化配网基础的管理工作
基础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配电网各项工作的基础。同时,完善配电网的安全保障体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更好地指导工作。对电力企业的违法经营,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处罚力度,在行业中树立威信。坚持生命至上,杜绝危害人身安全的现象。
3.5加强对配网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
合理的监督机制可使管理层发挥一半以上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重点对现场配电网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漏洞,造成不必要的后果。监督部门也要建立预防意识,做好对常见问题的预防工作,保证配网安全。
4、结论
我国配电安全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现状可能不容乐观,但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都应该积极协调配合,促进我国配电网安全管理的有效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友军.基于配网安全管理现状及补救的几点对策[J].大科技,2014(34).
[2]温卫泉.配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措施[J].电子世界,2014(20).
[3]罗学伟.配网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