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胶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关节炎,胶原,类风湿,受体,细胞,蛋白,诱导性。
胶原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萍,刘超,张萌,解丽君,黄丽晶[1](2019)在《NTAP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骨破坏的预防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预防给予新型制剂NTAP(又称FNS007)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骨组织破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于Lewis大鼠尾根部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CⅡ)制备CIA模型,在造模同时分别腹腔注射(ip)给予NTAP 0. 25,0. 5和1 mg·kg(-1)(低、中、高剂量组,每周1次)及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0. 5 mg·kg(-1),每周2次,阳性药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溶剂磷酸盐缓冲液(PBS),连续给药35 d。给药期间隔天测量1次评价各组大鼠踝关节宽度; X-ray分析NTAP对CIA大鼠后爪关节损伤及骨破坏的疗效;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分析骨微结构变化;大鼠后肢踝关节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分。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TAP高剂量组踝关节宽度和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显着降低; X-ray和micro-CT结果显示,NTAP低、中、高剂量组及MTX组的关节损伤及骨破坏较模型组减轻,且X-ray评分和micro-CT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各给药组病理学定量评分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NTAP高剂量显着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6水平。结论:NTAP预防给药能有效减轻CIA大鼠关节炎症反应和骨破坏。(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陈玉玲,樊翔,王国庆,王龙飞,张丽华[2](2019)在《胶原性口炎性腹泻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胶原性口炎性腹泻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胶原性口炎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学特征,行Masson、VG及PAS、刚果红及甲基紫特殊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6岁,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伴体重明显下降,肠镜下病变主要位于小肠。镜下表现为小肠绒毛扁平变钝伴上皮下胶原性物质沉积;Masson染色及VG染色阳性。结论胶原性口炎性腹泻是一种罕见的小肠吸收障碍性疾病,需结合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做出明确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汤小雨,王琛,韩乐,张贤政,疏金玲[3](2019)在《CP-25通过调控T细胞亚群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治疗作用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给予CP-25(50 mg/kg)治疗,艾拉莫德(10 mg/kg)为阳性对照药。测定足爪容积、肿胀关节数、关节和脾脏组织病理学和T细胞亚群等。结果 CP-25(50 mg/kg)可以显着降低CIA大鼠足爪体积和关节肿胀;减少脾脏白髓增生和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等;抑制T细胞增殖;减少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 CD4~+ CD25~+ T细胞亚群,下调Th1、Th2和Th17细胞比率,且上述指标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P-25对大鼠CIA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活化T细胞亚群和分化T细胞亚群有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钱飞亚,杨培,张明菲,许阿兰,王祥[4](2019)在《滋肾通络方对胶原性关节炎小鼠Th17/Treg细胞分化及平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滋肾通络方(ZTF)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小鼠Th17/Treg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ZTF组(8.4 g生药·kg~(-1)),造模21 d后每日灌胃给药,连续4周。检测关节炎指数、关节病理改变、血浆IL-10和IL-17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0、IL-17 mRNA水平。结果 CIA小鼠踝关节病变明显,血浆IL-17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h17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7 mRNA表达明显升高;血浆IL-10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reg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0 mRNA表达明显降低。ZTF能明显减轻CIA小鼠关节病变,降低血浆IL-17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h17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7 mRNA表达;升高血浆IL-10水平、外周血和脾脏Treg细胞比例、CD4~+T细胞IL-10 mRNA水平。结论 CIA小鼠存在Th17/Treg细胞失平衡,ZTF可调节Th17/Treg细胞比例,重构Th17/Treg细胞平衡,调节相关细胞因子释放,这可能是ZT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静[5](2019)在《革巴向IgD-IgDR抑制剂,IgD-Fc-Ig融合蛋白对小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T细胞活性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常见的系统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疼痛、肿胀、持续性滑膜炎,进行性破坏手、脚等小关节,最终导致功能障碍为特点。约有20-30%未接受治疗的RA患者,一年内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大量常规药物如改善病情抗风湿性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和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被广泛用于RA的治疗,然而长期使用后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随着对炎症免疫通路的进一步了解,一些靶向炎性细胞因子如B细胞、T细胞共刺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的新型药物被用于治疗RA,疗效好的同时也可引起较严重不良反应、广泛免疫抑制,以及诱发恶性感染和肿瘤等,难以长期应用。这些治疗方法还存在对部分RA患者无效或反应低下的情况,或开始阶段有治疗效果,一段时间后出现耐药。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多样,而免疫球蛋白D的水平升高可能是原因之一。免疫球蛋白D(Immunoglobulin D,IgD)包括分泌型IgD(secreted IgD,sIgD)和膜结合型IgD(membrane IgD,mIgD)。许多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表达表面膜受体,其特异性结构位于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恒定区域(Fc region,FcR),1985年发现IgD受体(IgD receptor,IgDR)在T细胞上表达,IgD可与IgDR结合发挥功能。定量免疫荧光技术显示IgD与T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系结合,IgD可能通过IgDR参与调控T细胞功能。课题组研究发现,sIgD在54例RA患者中的平均浓度为91.93μg/ml,远高于健康对照者(19.8μg/ml)。有文献报道,在约35%的RA患者中发现抗IgD抗体的浓度升高,而对于成年人RA,约有55%的患者血清中抗IgD抗体的浓度明显升高,提示IgD-IgDR可能是治疗针对IgD水平升高的RA患者的一个新靶点。特异性阻断IgD-IgDR信号转导可能成为IgD高水平RA的免疫新疗法。课题组以IgD-IgDR为靶点,已经成功将人IgD-Fc段与人IgG_1-Fc段连接并合成了融合蛋白IgD-Fc-Ig,旨在特异性阻断IgD-IgDR通路,高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异常增殖与活化,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510600762X),本课题以RA患者PBMCs为研究对象,检测IgD对RA患者PBMCs功能的作用及IgD-Fc-Ig融合蛋白对IgD上述作用的影响,并通过小鼠建立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在整体水平观察IgD-Fc-Ig对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以IgD-IgDR作为新靶点,为IgD-Fc-Ig治疗IgD高水平RA的创新药物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明确IgD对RA患者PBMCs功能的影响及IgD-Fc-Ig的作用,揭示IgD-Fc-Ig对小鼠CIA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收集RA患者外周血,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RA患者PBMCs,CCK-8检测IgD-Fc-Ig对IgD诱导RA患者PBMCs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gD-Fc-Ig对IgD诱导RA患者PBMCs表面活化分子(CD4~+/CD69~+和CD4~+/CD154~+)百分比和细胞亚群(CD4~+/INFγ~+、CD4~+/IL-4~+、CD4~+/IL-17~+、CD4~+/CD25~+/FoxP3~+)百分比的影响;QPCR技术检测IgD-Fc-Ig对IgD诱导RA患者T细胞特异性核转录因子(Tbet、GATA、RORγt、FoxP3)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CIA小鼠血浆IgD的水平;分析IgD-Fc-Ig组小鼠血浆IgD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炎指数评分的相关性;研究IgD-Fc-Ig对CIA小鼠整体指标(体重、关节肿胀数、关节炎指数)和脾脏及踝关节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探讨IgD-Fc-Ig对CIA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CCK-8法检测IgD-Fc-Ig对CIA小鼠胸腺T细胞和脾脏B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gD-Fc-Ig对CIA小鼠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4~+/CD154~+)百分比和细胞亚群(CD4~+/INFγ~+、CD4~+/IL-4~+、CD4~+/IL-17~+、CD4~+/CD25~+/FoxP3~+、B220~+/IgM~+/IgD~+)百分比的影响;抗体芯片技术检测IgD-Fc-Ig对CIA小鼠血浆IL-1α、IL-15、MCP-5、MCSF水平的影响;分析IgD-Fc-Ig组小鼠血浆IgD水平与IL-1α、IL-15、MCP-5、MCSF水平的相关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IA小鼠脾脏Lck、p-Lck、ZAP70、p-ZAP7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RA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指标收集33例RA患者,男女比例为6:27,年龄(age,years)、类风湿因子(RF,IU/ml)、C反应蛋白(CRP,mg/L)、红细胞沉降率(ESR,mm/h)及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CP,RU/ml)的均数±标准误值分别为57.24±2.07、171.1±23.8、36.71±5.903、64.7±4.872、683.9±55.04。2.IgD及IgD-Fc-Ig对RA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IgD(3μg/ml)刺激48h后可显着促进RA患者PBMCs增殖,IgD-Fc-Ig在10μg/ml时可明显抑制IgD诱导RA患者PBMCs的增殖能力;IgD(3μg/ml)刺激48h后显着增加RA患者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4~+/CD69~+、CD4~+/CD154~+)百分比,IgD-Fc-Ig(10μg/ml)能明显降低IgD诱导RA患者CD4~+/CD69~+和CD4~+/CD154~+细胞百分比;IgD(3μg/ml)刺激48h后显着增加RA患者Th17(CD4~+/IL-17~+)细胞百分比,上调RA患者Th17特异性核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降低Treg(CD4~+/CD25~+/FoxP3~+)细胞百分比,下调Treg特异性核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IgD-Fc-Ig(10μg/ml)显着降低IgD诱导RA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IgD-Fc-Ig(3,10μg/ml)下调IgD诱导RA患者ROR-γt mRNA的表达;IgD-Fc-Ig(3,10μg/ml)显着升高IgD诱导RA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IgD-Fc-Ig(1,3,10μg/ml)上调IgD诱导RA患者FoxP3 mRNA的表达。IgD(3μg/ml)刺激48h以及IgD-Fc-Ig对RA患者Th1、Th2细胞百分比及Th1、Th2细胞特异性核转录因子Tbet、GATA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3.IgD-Fc-Ig对CIA小鼠整体指标的影响CIA组小鼠体重自d21开始下降,体重变化与正常组体重比较,从d33开始差异显着,一直持续到d44,d44后体重增加与正常组体重增加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给药组间体重变化无明显变化;d33-d54,抗IgD抗体可明显降低CIA小鼠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炎指数,d37-d54,rhTNFR:Fc可明显降低CIA小鼠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炎指数;d47-d54,IgD-Fc-Ig(3.25,6.5mg/kg)可明显降低CIA小鼠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炎指数;d50后,IgD-Fc-Ig(13mg/kg)也降低CIA小鼠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炎指数,IgD-Fc-Ig(1.625mg/kg)以及IgG_1-Fc(13mg/kg)阴性对照组对CIA小鼠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炎指数无明显影响。4.CIA小鼠血浆IgD水平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CIA小鼠血浆IgD水平明显升高。5.IgD-Fc-Ig组小鼠血浆IgD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炎指数的相关性IgD-Fc-Ig组小鼠血浆IgD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炎指数评分呈负相关,血浆IgD水平高的IgD-Fc-Ig给药组,小鼠关节肿胀数、关节炎指数评分较低,关节肿胀改善较明显。6.IgD-Fc-Ig对CIA小鼠踝关节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CIA小鼠关节明显可见滑膜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血管翳出现,以及骨或软骨破坏;IgG_1-Fc(13mg/kg)和IgD-Fc-Ig(1.625mg/kg)无明显改善作用;IgD-Fc-Ig(3.25,6.5mg/kg)剂量组、rhTNFR:Fc组以及抗IgD抗体组滑膜细胞增生明显减少,炎细胞浸润、血管充血、血管翳生成等均有明显改善趋势。与正常组比较,CIA鼠可见白髓增生、生发中心出现、红髓增生、淋巴滤泡增生、炎症细胞浸润。IgG_1-Fc(13mg/kg)和IgD-Fc-Ig(1.625mg/kg)无明显改善趋势,IgD-Fc-Ig(3.25,6.5,13 mg/kg)剂量组、rhTNFR:Fc组以及抗IgD抗体组与模型组比较,淋巴滤泡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生发中心减少。7.IgD-Fc-Ig对CIA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CIA小鼠胸腺和脾脏明显肿大,指数增加。IgD-Fc-Ig(3.25,6.5,13mg/kg)剂量组、rhTNFR:Fc组以及抗IgD抗体组对胸腺指数均有明显下调作用,抗IgD抗体组对CIA小鼠脾脏指数有明显下调作用,而IgD-Fc-Ig(1.625mg/kg)、rhTNFR:Fc、IgG_1-Fc对脾脏指数没有显着影响。8.IgD-Fc-Ig对CIA小鼠胸腺T细胞和脾脏B细胞增殖的影响CIA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增高,IgD-Fc-Ig(3.25,6.5mg/kg)剂量组能明显下调CIA小鼠胸腺T细胞增殖反应,IgD-Fc-Ig(3.25,6.5,13mg/kg)剂量组能明显下调CIA小鼠脾脏B细胞增殖反应。IgD-Fc-Ig(1.625mg/kg)对CIA小鼠胸腺T细胞和脾脏B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9.IgD-Fc-Ig对CIA小鼠T细胞亚群、B细胞亚群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CIA组脾脏总Th细胞(CD3~+/CD4~+)、表达CD40L的Th细胞(CD4~+/CD154~+)、Th1细胞(CD4~+/IFN-γ~+)、Th17细胞(CD4~+/IL-17~+)以及成熟B细胞(B220~+/IgM~+/IgD~+)比例显着升高,Th2细胞(CD4~+/IL-4~+)和Treg细胞(CD4~+/CD25~+/Foxp3~+)比例显着降低,IgD-Fc-Ig(3.25,6.5,13mg/kg)剂量组可明显下调总Th细胞、表达CD40L的Th细胞、Th1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IgD-Fc-Ig(3.25,6.5mg/kg)剂量组可明显上调Th2细胞的百分比,IgD-Fc-Ig(6.5,13mg/kg)剂量组可明显上调Treg细胞的百分比;IgD-Fc-Ig(3.25,6.5,13mg/kg)剂量组可明显下调成熟B细胞的百分比。10.IgD-Fc-Ig对CIA小鼠血浆IL-1α、IL-15、MCP5、MCSF水平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CIA小鼠血浆IL-1α、IL-15、MCP5、MCSF表达明显升高,IgD-Fc-Ig(1.625,3.25,6.5,13mg/kg)剂量组可明显下调CIA小鼠血浆IL-1α的表达,IgD-Fc-Ig(1.625,3.25,6.5mg/kg)剂量组可明显下调CIA小鼠血浆IL-15的表达,IgD-Fc-Ig(3.25,6.5,13mg/kg)剂量组可明显下调CIA小鼠血浆MCP-5和MCSF的表达。11.IgD-Fc-Ig组小鼠血浆IgD水平与IL-1α、IL-15、MCP-5、MCSF水平相关性IgD-Fc-Ig组小鼠血浆IgD水平与IL-1α、IL-15水平呈负相关,即血浆IgD水平高IgD-Fc-Ig的给药组,小鼠血浆IL-1α、IL-15水平下降较明显,而与MCP-5、MCSF水平无明显相关性。12.IgD-Fc-Ig对CIA小鼠脾脏Lck、p-Lck、ZAP70、p-ZAP70蛋白表达的影响Lck和ZAP70的总蛋白表达在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模型组p-Lck和p-ZAP70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IgD-Fc-Ig(3.25,6.5,13mg/kg)剂量组可明显下调CIA小鼠p-Lck和p-ZAP70的蛋白表达。结论:1.IgD可促进RA患者PBMCs的增殖与活化,引起Th17/Treg细胞亚群的失衡,而IgD-Fc-Ig能够下调IgD引起的促细胞增殖、活化作用,恢复IgD所诱导的Th17/Treg细胞亚群的失衡。2.首次揭示IgD-Fc-Ig对实验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改善CIA小鼠的足爪肿胀和病理学改变,CIA小鼠血浆IgD水平明显升高,且IgD-Fc-Ig组血浆IgD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炎指数评分呈负相关,IgD-Fc-Ig抑制T细胞的异常增殖与活化,并逆转Th1/Th2,Th17/Treg细胞亚群的失衡,下调关节炎小鼠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这些作用可能与下调Lck和ZAP70的磷酸化有关。3.该研究提示,IgD-IgDR可能成为RA治疗的一个新靶点,IgD-Fc-Ig对伴有高IgD水平RA的治疗可能具有重要前景。(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韩乐[6](2019)在《IgD-Fc-Ig融合蛋白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及对T细胞IgD-IgDR-Lck-NF-κB信号通路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T、B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炎症、血管翳形成、滑膜增生、软骨和骨损伤是RA的主要病理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在RA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亚群失衡和异常活化参与RA滑膜炎和免疫应答。辅助性T(helper T,Th)细胞可以促进RA关节组织破坏过程,活化的Th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效应性细胞因子来调节这一炎症过程。目前,RA的治疗药物主要是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疾病调修药和生物制剂。然而,这些药物对关节炎症只有部分缓解效果,并且存在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脏毒性和骨髓抑制等。因而,探索新的特异性治疗靶点,开发新的治疗RA靶向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D(Immunoglobulin D,IgD)包括分泌型IgD(secreted IgD,sIgD)和膜结合型IgD(membrane IgD,mIgD)。虽然在体内IgD含量特别低,但在自身免疫性病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临床发现,除IgD型骨髓瘤患者的sIgD水平明显升高,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sIgD水平也较高,如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这些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IgD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的关注。高水平sIgD导致免疫性组织损伤和炎症,关节炎动物模型注射抗IgD抗体可显着缓解关节炎症。1980年在人类外周血T细胞发现有IgDR存在,而后在小鼠T细胞上也发现了IgDR。sIgD通过与IgDR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实验研究发现:IgD与T细胞上IgDR相结合可致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增加。小鼠体外研究发现,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抑制剂能抑制IgD诱导的IgDR表达,因此,我们猜想IgD可能通过PTK信号通路来诱导IgDR的表达,从而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PTK信号通路涉及的蛋白包括Src家族的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Lck)和T细胞特异的Syk家族成员zeta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 protein 70,ZAP70)。Lck主要存在于T细胞中,参与T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活化的信号转导过程,是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过程中最早被激活的上游信号分子之一,在介导T细胞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受到某些外部因素刺激时,Lck表达和活性异常,而参与RA和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提示IgD-IgDR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新靶点,特异性阻断IgD-IgDR信号转导可能成为RA的新的治疗方法。课题组以IgD-IgDR为靶点成功将人IgD-Fc段与人IgG1-Fc段连接构成IgD-Fc-Ig融合蛋白,并已申请专利,该融合蛋白旨在特异性阻断IgD-IgDR通路,高选择性抑制T细胞异常增殖、活化和分化。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RA患者血清中Ig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IgD能明显促进RA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增殖。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抑制RA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增殖。那么IgD-Fc-Ig融合蛋白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无治疗作用?IgD-Fc-Ig融合蛋白对实验性关节炎T细胞增殖、活化和分化有无影响?IgD-Fc-Ig融合蛋白能否调控T细胞上IgD-IgDR-Lck信号通路?目前尚不清楚。本课题拟以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IgD-Fc-Ig融合蛋白对大鼠CIA的治疗作用及对T细胞增殖、活化和分化的影响,阐明IgD-Fc-Ig融合蛋白通过阻断IgD-IgDR-Lck信号通路来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和分化的机制。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RA发病机制,阐明IgD-Fc-Ig融合蛋白治疗RA的作用特点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目的:研究IgD-Fc-Ig融合蛋白对大鼠CIA的治疗作用,揭示IgD-Fc-Ig融合蛋白对T细胞上IgD-IgDR-Lck-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1.Wistar雄性大鼠进行CIA模型的建立。实验分组如下:正常组(Normal group)、关节炎模型组(CIA group)、IgD-Fc-Ig融合蛋白(1、3和9 mg/kg)组和依那西普(3 mg/kg)组。每组10只大鼠。每次给药剂量都是按照大鼠体重进行计算给药,每3天给药一次,均采用尾静脉给药。给药时间为6周。正常组与CIA组根据大鼠体重采用尾静脉注射方式给予生理盐水进行平行对照。2.每3天进行一次体重、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足爪肿胀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以及足爪肿胀容积的测量和评估。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脾脏和关节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评分。CCK-8检测大鼠胸腺T细胞和脾脏B细胞的增殖能力。3.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炎症时期大鼠外周血和脾脏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CD3~+总T细胞、CD3~+CD4~+Th细胞、CD3~+CD4~+CD25~+活化的Th(activated Th)细胞、Th1(CD4~+INF-γ~+)、Th2(CD4~+IL-4~+)、Th17(CD4~+IL-17~+)和Treg(CD4~+CD25~+Foxp3~+)细胞。4.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4、IL-6、IL-17、IFN-γ、TNF-α、MCP-1、Leptin和TIMP的水平变化情况。5.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Lck、p-Lck、ZAP70 p-ZAP70、P38、p-P38、NF-κB和p-NF-κB蛋白表达情况。6.体外实验:用CCK-8法检测IgD对T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以及IgD-Fc-Ig融合蛋白单独作用于正常T细胞的影响;CFSE法检测IgD-Fc-Ig融合蛋白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7.流式细胞术检测IgD刺激的脾脏细胞中CD3~+总T细胞、CD3~+CD4~+Th细胞、CD3~+CD4~+CD25~+活化的Th细胞、Th1(CD4~+INF-γ~+)、Th2(CD4~+IL-4~+)、Th17(CD4~+IL-17~+)和Treg(CD4~+CD25~+Foxp3~+)细胞的百分比。8.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IgD刺激的脾脏细胞中Lck、p-Lck、ZAP70p-ZAP70、P38、p-P38、NF-κB和p-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IgD-Fc-Ig融合蛋白对大鼠CIA有治疗作用分析、评估不同炎症时期CIA大鼠足爪炎症指标,结果显示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减轻CIA大鼠足爪肿胀。IgD-Fc-Ig融合蛋白能明显降低CIA大鼠关节炎指数、足爪肿胀数和足爪肿胀容积,恢复CIA大鼠降低的体重。2.IgD-Fc-Ig融合蛋白能够降低CIA大鼠胸腺、脾脏指数,抑制T/B细胞增殖,改善脾脏和关节病理变化相比正常组,CIA组大鼠胸腺、脾脏指数明显增加;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降低CIA大鼠胸腺、脾脏指数。相比正常组,CIA组大鼠胸腺T细胞和脾脏B细胞增殖反应增强;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抑制CIA大鼠T、B细胞增殖。脾脏病理显示:CIA组大鼠生发中心、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淋巴滤泡数量明显增多;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降低生发中心和淋巴滤泡数量,改善红髓淤血。关节病理显示:CIA大鼠关节中炎性细胞浸润、骨侵蚀以及滑膜细胞增生。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增生。3.IgD-Fc-Ig融合蛋白调控CIA大鼠T细胞的分化和活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炎症时期外周血和脾脏细胞中T细胞亚群百分比。在炎症后期,IgD-Fc-Ig融合蛋白给药组明显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总T细胞、CD3~+CD4~+Th细胞、CD3~+CD4~+CD25~+活化的Th细胞的百分比。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降低脾脏细胞CD3~+总T细胞、CD3~+CD4~+Th细胞、CD3~+CD4~+CD25~+活化的Th细胞、Th1(CD4~+INF-γ~+)和Th17(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增加Treg(CD4~+CD25~+Foxp3~+)细胞的百分比。IgD-Fc-Ig融合蛋白对Th2(CD4~+IL-4~+)细胞的百分比无明显影响。4.IgD-Fc-Ig融合蛋白对CIA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ELISA试剂盒和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4、IL-6、IL-17、IFN-γ、TNF-α、MCP-1、Leptin和TIMP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相比正常组,CIA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17、IFN-γ、TNF-α、MCP-1和Leptin水平明显升高,TIMP水平明显降低;相比于CIA组,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降低IL-1β、IL-6、IL-17、IFN-γ、TNF-α、MCP-1和Leptin水平,升高TIMP水平。IgD-Fc-Ig融合蛋白对IL-4水平无明显影响。5.IgD-Fc-Ig融合蛋白下调CIA大鼠T细胞中p-Lck、p-ZAP70、p-P38和p-NF-κB65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大鼠相比,CIA组大鼠脾脏细胞中p-Lck、p-ZAP70、p-P38和p-NF-κB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CIA组大鼠相比,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下调p-Lck、p-ZAP70、p-P38和p-NF-κB65蛋白表达。6.体外实验:IgD-Fc-Ig融合蛋白抑制IgD刺激的T细胞增殖。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IgD(9μg/ml)在48h能明显刺激T细胞的增殖,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5,6-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SE)法检测显示:IgD-Fc-Ig融合蛋白能明显抑制IgD刺激的脾脏T细胞的增殖作用。而IgD-Fc-Ig融合蛋白单独作用对正常T细胞无明显影响。7.IgD-Fc-Ig融合蛋白调控IgD刺激的T细胞的分化和活化流式细胞术检测IgD刺激的脾脏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结果显示: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降低IgD刺激的脾脏细胞中CD3~+总T细胞、CD3~+CD4~+Th细胞、CD3~+CD4~+CD25~+活化的Th细胞、Th1(CD4~+INF-γ~+)和Th17(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增加Treg(CD4~+CD25~+Foxp3~+)细胞的百分比。IgD-Fc-Ig融合蛋白对Th2(CD4~+IL-4~+)细胞的百分比无明显影响。8.IgD-Fc-Ig融合蛋白下调IgD刺激的脾脏细胞中p-Lck、p-ZAP70、p-P38和p-NF-κB65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在IgD刺激的脾脏细胞中,IgD明显上调了p-Lck、p-ZAP70、p-P38和p-NF-κB65蛋白表达,与IgD(9μg/ml)组相比,IgD-Fc-Ig融合蛋白明显下调p-Lck、p-ZAP70、p-P38和p-NF-κB65蛋白表达。结论:1.IgD-Fc-Ig融合蛋白对大鼠CIA有明显的治疗作用。2.IgD-Fc-Ig融合蛋白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化、分化来调控T细胞功能。3.IgD-Fc-Ig融合蛋白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上IgD-IgDR-Lck-NF-κB信号通路发挥对大鼠CIA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张梅[7](2019)在《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心功能障碍的观察及初步病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病,发病时交感神经兴奋,激活炎症免疫反应,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引起关节炎症。RA除了慢性、进行性的、破坏性的滑膜炎表现外,还累及全身多个内脏器官,例如心、肺、肾和消化道等。虽然现在已经有多种治疗手段,但RA患者的死亡率仍远高于一般人群,最主要的原因为心血管系统受累,最终导致心功能障碍。RA患者在纠正了缺血性心脏病、流行病学和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仍不能降低心力衰竭(HF)发生风险。对600多例RA患者的研究发现,在RA确诊前,部分患者就已经出现心功能障碍,且不能用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来解释。因此认为,RA患者本身的慢性炎症免疫反应和神经体液系统的过度活化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认为,RA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类风湿因子阳性,多种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导致免疫细胞活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展,最终引起心脏功能障碍,上述机制被认为是RA心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AS的新炎症标志物,可直接准确反映血管内炎症的程度,并可作为一个AS的动态监测指标。然而文献报道,Lp-PLA2活性在确诊的RA患者中并没有明显升高。此外,临床上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等的使用或促炎细胞因子的中和治疗如TNF-α抑制剂等,虽然能较好的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关节病变,但HF的发生仍不能得到很好控制,提示RA患者的早期心脏损害可能发生在炎症导致的AS之前,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迄今为止,对于RA心脏病的研究主要为临床回顾性调查,RA动物模型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未见报道。本课题以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心功能以及主要兴奋收缩偶联相关分子肌钙蛋白I(TnI)的动态变化情况,检测病程不同时期心肌组织β_1肾上腺素受体(β_1AR)及其主要调节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和β-arrestin2的表达和分布,同时监测大血管壁AS的发生情况,为RA心脏病的基础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支持,并初步揭示RA早期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目的:观察大鼠CIA心功能障碍出现的病程,揭示CIA大鼠早期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观察全身表现评分、关节炎指数、关节炎肿胀数和继发侧足爪肿胀度等整体指标;根据关节炎症的发展过程于造模后D0、D14、D28、D35、D49、D63、D90分别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CIA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和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观察麻醉下CIA大鼠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变化(PW多普勒模式下检测心脏舒张功能,B和M模式下检测心脏收缩功能),采用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关节的血流情况以及腹主动脉和颈动脉的血管中内膜厚度;于造模后不同时期处死大鼠,进行心脏称重;H&E染色评价关节和心脏的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评价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RK2和β-arrestin2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中β_1AR表达和分布以及β_1AR的S312位点磷酸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中GRK2的表达水平和分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肾上腺素和Lp-PLA2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胸主动脉AS的发生。结果:1.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关节炎症整体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大鼠相比,CIA大鼠注射对侧足爪在造模后D14左右开始出现肿胀,D28关节炎症达到高峰;CIA大鼠体重从D14开始逐渐减轻,D35左右体重开始缓慢恢复,但仍显着低于正常组大鼠。全身表现评分、关节炎指数、关节炎肿胀数和继发侧足爪肿胀度在D28左右也达到最高值,D35之后渐渐回落,关节炎症逐渐消退,D90继发侧关节肿胀基本消退,但原发侧足爪仍有轻度肿胀。2.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关节病理学变化CIA大鼠关节H&E染色显示从D14开始,关节出现滑膜细胞异常增殖、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炎症和骨质侵蚀等病理改变,D35左右为炎症高峰,从D49开始关节病理显着恢复,D63时关节病理指标已接近正常水平。3.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关节超声影像学变化病程不同时期CIA大鼠进行关节超声学检查并进行评分,以D0的大鼠作为对照,D14炎症初期,超声影像学提示关节腔内血流信号轻度增多,D28和D35炎症的高峰期,血流信号最多最强,进入关节炎症缓解期后,关节腔血流信号也随之消退。4.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不同时期的正常大鼠相比,CIA大鼠造模D14时未观察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但从D21开始,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升高,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明显降低;从D35开始,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压(LVSP)和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压力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明显降低。5.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心脏超声影像学变化超声PW多普勒模式下检测CIA大鼠的心脏舒张功能,正常大鼠和CIA炎症早期二尖瓣E/A比值(MV E/A)>1,但是D35开始出现MV E/A<1,提示此时心脏舒张功能出现异常。超声B模式和M模式下检测CIA大鼠心脏收缩功能,与同龄的正常大鼠相比,炎症早期,D14左右,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有轻微的升高,但随着关节炎的发展,在接近D90出现EF和FS的明显降低。6.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心脏重量的变化与正常大鼠相比,CIA大鼠的心脏重量从炎症早期至高峰期,即造模后D14-D35出现连续的降低,D35天以后心脏重量开始恢复,D90心脏重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7.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心脏的病理结构变化H&E染色显示,与正常大鼠相比,到造模后D63,CIA大鼠心脏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没有明显增加,到造模后D90,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明显增加。8.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心脏的胶原含量变化Masson染色显示,与正常组大鼠相比,造模后D35开始,CIA大鼠心脏中出现明显的胶原沉积,随着病程的发展胶原含量不断增加。9.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心脏磷酸化TnI的变化病程不同时期CIA组大鼠心脏组织蛋白印迹法检测发现,D14开始CIA大鼠心脏总TnI显着升高,pTnI/TnI比值明显降低。10.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心脏组织中β_1AR的表达、磷酸化和分布变化免疫荧光实验发现CIA大鼠D35舒张功能障碍时β_1AR表达降低,pβ_1AR表达增高;D90收缩功能障碍时β_1AR降低,pβ_1AR表达增高,D35和D90出现pβ_1AR/β_1AR明显降低。11.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心脏组织中GRK2和β-arrestin2表达的变化CIA大鼠心脏组织蛋白印迹法检测发现,D14关节炎症出现时GRK2和β-arrestin2即出现轻微升高,D35炎症高峰期以后,CIA大鼠心脏组织中GRK2和β-arrestin2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大鼠。免疫荧光检测发现,D90左右CIA大鼠心肌组织GRK2和β-arrestin2的表达仍明显高于正常大鼠。12.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外周血T、B淋巴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表达和分布变化CIA大鼠造模D35外周血T、B淋巴细胞GRK2胞膜表达明显升高,胞质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此后GRK2一直在淋巴细胞胞膜上分布较多。13.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血清中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发现CIA大鼠D14开始血清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此后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4.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血清中Lp-PLA2水平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Lp-PLA2水平,直到CIA大鼠造模后D90,血清Lp-PLA2并未发现明显升高。15.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大动脉壁的影像学变化超声B模式下检测颈动脉和腹主动脉AS指标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至造模后D90仍未观察到CIA组大鼠颈动脉和腹主动脉IMT的增厚,提示CIA大鼠在出现收缩性心功能障碍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动脉AS。16.CIA大鼠病程不同时期胸主动脉油红O染色情况油红O染色法检测胸主动脉AS斑块,造模后D90 CIA大鼠胸主动脉未发现明显的油红O着色,提示没有出现明显的AS。结论:1.CIA大鼠随着病程的进展,先后出现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和心脏收缩功能异常;2.CIA大鼠外周血肾上腺素含量增高,引起心肌中GRK2和β-arrestin2高表达,促进β_1AR磷酸化脱敏和内吞,可能是CIA大鼠早期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3.外周血淋巴细胞GRK2的胞膜表达水平与EF显着负相关,可作为RA早期心功能障碍的诊断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胡珊珊[8](2019)在《IL-6下调腺苷A3受体信号促进胶原性关节炎大鼠Thl7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病,滑膜组织为RA的主要炎症靶点,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到滑膜组织,并产生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7等,最终导致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类肿瘤样异常增生、迁移并获得侵袭性。其中IL-6是非常重要的致炎细胞因子,IL-6水平的增高与疾病的活动、发展以及治疗效果都密切相关,为细胞因子风暴的重要诱导分子。IL-6信号激活诱导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产生IL-17,为另一个关键的促炎细胞因子,这个级联反应被称为IL-6/IL-17炎性轴,在RA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IL-6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改善RA临床表现,如关节炎症和关节破坏,但可能诱发恶性感染、肿瘤等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找阻止IL-6促进IL-17等更多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的关键分子靶点,对于自身免疫病包括RA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已知IL-6与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共同作用,依赖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诱导幼稚T细胞向Th17分化。近期发现,可诱导环磷腺苷早期阻抑蛋白(ICER)是Th17分化的必要分子,其由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产生,可促进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ORγt)的累积。由于c AMP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特异性介导的下游信号,在RA病程中,IL-6如何作用于GPCR信号,调节c AMP-ICER,引起Th17的分化尚无报道。有研究显示,腺苷抑制Th17细胞分化,在RA中,腺苷A3受体(A3AR)参与T细胞活化,A3AR为偶联Gαi的GPCR,抑制c AMP-PKA信号,IL-6引起的GPCR信号变化是否通过影响A3AR受体信号来发挥的尚不清楚。A3AR的活性主要受到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负性调节,IL-6对GRK2有无调节作用未见报道。目前公认的GRK2抑制剂为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苯磺酰芍药苷(CP-25)也具有GRK2活性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显着抑制关节炎症,减少IL-17产生。因此本课题体外应用IL-6、IL-23、TGF-β诱导Th17细胞分化,观察IL-6对A3AR信号及其调节分子GRK2的影响;体内用IL-6抑制剂和GRK2抑制剂治疗CIA大鼠,观察GRK2抑制剂对CIA大鼠Th17分化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IL-6促进Th17分化的分子机制及GRK2抑制剂改善大鼠CIA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揭示CIA的病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推动CP-25这一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创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磁珠分离纯化Wistar大鼠CD3+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观察IL-6、TGF-β、IL-23共同刺激下Th17细胞的分化情况,GRK2及A3AR在T细胞胞质、胞膜表达的变化;体外应用GRK2抑制剂帕罗西汀或A3AR激动剂,观察其对IL-6促Th17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并以Wistar大鼠建立CIA模型,分别给予IL-6受体(IL-6R)拮抗剂托珠单抗(TCZ)、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或甲氨蝶呤(MTX)治疗14天,以及GRK2抑制剂帕罗西汀、CP-25或MTX治疗14天,记录大鼠整体指标变化,包括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关节肿胀数和足爪肿胀度,胸腺和脾脏指数,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百分比和GRK2的分布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冰冻切片中A3AR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1.IL-6体外刺激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TGF-β和IL-23的基础培养体系中加入IL-6,可显着促进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2.IL-6体外刺激对CD4+T细胞A3AR和GRK2胞质胞膜表达的影响。IL-6/TGF-β/IL-23刺激与TGF-β/IL-23基础刺激相比,A3AR在CD4+T细胞膜上的表达降低,在胞质的表达明显升高;GRK2在CD4+T细胞膜上的表达升高,在胞质的表达降低。3.IL-6R拮抗剂对CIA大鼠整体指标的影响。与正常大鼠相比,CIA大鼠出现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关节炎肿胀数和足爪肿胀度的显着升高,体重较正常组减轻,TCZ、rh TNFR:Fc和MTX可明显改善CIA大鼠的各项临床指标。4.IL-6R拮抗剂对CIA大鼠脾脏、胸腺指数的影响。与正常大鼠相比,CIA大鼠的脾脏指数升高,胸腺指数降低,TCZ和MTX可显着抑制CIA大鼠脾脏指数,TCZ、rh TNFR:Fc和MTX可显着恢复CIA大鼠的胸腺指数。5.IL-6R拮抗剂对CIA大鼠胸腺T细胞活力的影响。CCK-8检测显示,CIA组大鼠胸腺T细胞活力明显增强,TCZ、rh TNFR:Fc和MTX体内给药明显降低CIA大鼠胸腺T淋巴细胞活力。6.IL-6R拮抗剂对CIA大鼠脾脏Th17细胞比例的影响。CIA大鼠脾脏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CZ和MTX体内给药显着降低CIA大鼠脾脏Th17细胞比例,rh TNFR:Fc组Th17细胞比例轻度降低,但没有显着性差异。7.IL-6R拮抗剂对CIA大鼠脾脏GRK2在CD4+T胞质胞膜表达的影响。CIA大鼠脾脏CD4+T细胞胞膜上GRK2表达明显升高,TCZ和MTX体内给药明显降低GRK2在大鼠脾脏CD4+T细胞胞膜上的表达,rh TNFR:Fc给药对其没有明显影响;GRK2在各组大鼠脾脏CD4+T细胞胞质的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变化。8.IL-6R拮抗剂对Th17细胞中A3AR在胞质的分布情况的影响。脾脏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IA大鼠脾组织中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TCZ、rh TNFR:Fc和MTX可降低CIA大鼠脾脏Th17细胞的比例;脾脏组织A3AR的表达水平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CIA大鼠脾组织中IL-17与A3AR的共定位增多,TCZ、rh TNFR:Fc和MTX体内给药明显减少脾组织中IL-17与A3AR的共定位。9.A3AR激动剂IB-MECA体外给药对IL-6诱导的Th17分化的影响。IL-6/TGF-β/IL-23体外刺激可促进Th17细胞分化,同时给予A3AR激动剂IB-MECA可阻止Th17细胞的分化。10.帕罗西汀体外给药对IL-6诱导的CD4+T细胞GRK2和A3AR胞质胞膜表达的影响。与基础刺激组相比,IL-6可降低A3AR在CD4+T细胞胞膜的表达,增加其在胞质的分布;与IL-6刺激组相比,同时给予帕罗西汀可显着恢复A3AR在胞膜的表达,减少A3AR在胞质的表达;与基础刺激组相比,IL-6可升高GRK2在CD4+T细胞胞膜的表达,减少GRK2在胞质的表达;与IL-6刺激组相比,同时给予帕罗西汀可降低GRK2的胞膜分布,升高GRK2在胞质的表达。11.帕罗西汀体外给药对IL-6诱导的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与基础刺激组相比,IL-6可显着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GRK2抑制剂帕罗西汀可明显减弱IL-6/TGF-β/IL-23对Th17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12.GRK2抑制剂对CIA大鼠整体指标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CIA大鼠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关节炎肿胀数和足爪肿胀度显着升高,体重较正常组减轻,帕罗西汀、CP-25和MTX可有效改善CIA大鼠的上述临床指标。13.GRK2抑制剂对于CIA大鼠脾脏、胸腺指数的影响。与正常大鼠相比,CIA大鼠的脾脏指数升高,胸腺指数降低,帕罗西汀、CP-25和MTX体内给药可显着降低CIA大鼠脾脏指数,CP-25和MTX可明显恢复CIA大鼠的胸腺指数。14.GRK2抑制剂对CIA大鼠脾脏Th17细胞比例的影响。CIA大鼠脾脏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帕罗西汀、CP-25和MTX体内给药体内给药显着降低CIA大鼠脾脏Th17细胞比例。15.GRK2抑制剂对CIA大鼠脾脏GRK2在CD4+T细胞胞质胞膜表达的影响。CIA大鼠脾脏CD4+T细胞胞膜GRK2表达明显升高,帕罗西汀、CP-25和MTX体内给药明显降低GRK2在大鼠脾脏CD4+T细胞胞膜上的表达;各组大鼠脾脏CD4+T细胞胞质的GRK2分布无显着差异。16.GRK2抑制剂对Th17细胞中A3AR在胞质的分布情况的影响。脾脏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IA大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帕罗西汀、CP-25和MTX可显着降低CIA大鼠脾脏Th17细胞的比例;各组大鼠脾脏组织A3AR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变化;CIA大鼠脾脏细胞中IL-17与A3AR的共定位增强,帕罗西汀、CP-25和MTX体内给药可明显降低脾脏IL-17与A3AR的共定位。结论:1.IL-6升高CD4+T细胞胞膜上GRK2表达,促进A3AR内吞,抑制其信号转导,是其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重要机制之一。2.抑制GRK2活性可减少炎症状态下Th17细胞的分化,是CP-25改善大鼠CIA的重要作用机理。(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王文青,任茜,刘敏,王玉平,郭庆红[9](2019)在《胶原性结肠炎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原性结肠炎是显微镜结肠炎的一种亚型,以慢性非血性水样腹泻为主要表现,内镜下结肠黏膜一般正常,活检组织病理可见上皮下胶原带增厚。胶原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遗传、免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就胶原性结肠炎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肖勇洪[10](2018)在《温阳除湿方对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Treg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温阳除湿方(即蠲痹颗粒,以下统称蠲痹颗粒)对Treg细胞分化影响的调控机制,解析“蠲痹颗粒治疗尪痹(寒湿痹阻证)”的科学内涵。方法:(1)以DBA/1小鼠构建牛II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采用关节炎临床评分法进行评分后,平均分为蠲痹颗粒醇提物组(给予蠲痹颗粒醇提物2.16mg/kg,相当于生药2.16g/kg),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灌胃),每组10只;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Treg细胞表达水平;H&E染色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足爪关节和关节炎病理损伤程度。(2)构建i Treg体外诱导分化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i Treg细胞因子(TGF-β、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CD4+Foxp3+等表达水平,分析蠲痹颗粒对i Treg体外诱导分化趋向性的影响。(3)体外构建Treg细胞转化Th17细胞模型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i Treg(CD4+Foxp3+)及Th17细胞(CD4+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蠲痹颗粒对T细胞分化可朔性的影响。结果:(1)蠲痹颗粒醇提物组模型小鼠局部关节炎症状较模型组明显缓解(P<0.05),并能减轻实验组模型小鼠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增加Treg细胞的比例,实验组的临床评分也显着降低(P<0.05)。(2)蠲痹颗粒醇提物药物干预组实验结果显示Treg细胞比例有增高,显着增大Treg/Th17细胞比值(P<0.05);50?g/ml蠲痹颗粒醇提物明显促进i Treg体外分化培养上清中TGF-?产生水平,i Treg特异性细胞因子及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明显提高,其中IL-10和T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蠲痹颗粒显着抑制Treg细胞向Th17细胞转化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蠲痹颗粒一定程度阻断Treg细胞转化成致病性Th17细胞。结论:蠲痹颗粒醇提物药物可能通过阻止CD4+T细胞向高致病性Th17细胞分化,促进Treg细胞分化所需的关键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表达,使Treg细胞的比例升高,并阻断已分化的Treg细胞向高致性细胞Th17转化,从而维持Treg/Th17的动态平衡,达到介导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期刊2018-05-01)
胶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胶原性口炎性腹泻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胶原性口炎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学特征,行Masson、VG及PAS、刚果红及甲基紫特殊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6岁,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伴体重明显下降,肠镜下病变主要位于小肠。镜下表现为小肠绒毛扁平变钝伴上皮下胶原性物质沉积;Masson染色及VG染色阳性。结论胶原性口炎性腹泻是一种罕见的小肠吸收障碍性疾病,需结合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做出明确诊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胶原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立萍,刘超,张萌,解丽君,黄丽晶.NTAP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骨破坏的预防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9
[2].陈玉玲,樊翔,王国庆,王龙飞,张丽华.胶原性口炎性腹泻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
[3].汤小雨,王琛,韩乐,张贤政,疏金玲.CP-25通过调控T细胞亚群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
[4].钱飞亚,杨培,张明菲,许阿兰,王祥.滋肾通络方对胶原性关节炎小鼠Th17/Treg细胞分化及平衡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
[5].张静.革巴向IgD-IgDR抑制剂,IgD-Fc-Ig融合蛋白对小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T细胞活性的调控[D].安徽医科大学.2019
[6].韩乐.IgD-Fc-Ig融合蛋白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及对T细胞IgD-IgDR-Lck-NF-κB信号通路调控[D].安徽医科大学.2019
[7].张梅.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心功能障碍的观察及初步病理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8].胡珊珊.IL-6下调腺苷A3受体信号促进胶原性关节炎大鼠Thl7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9].王文青,任茜,刘敏,王玉平,郭庆红.胶原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10].肖勇洪.温阳除湿方对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Treg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