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师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学,中师,教学法,批判性,持续性,教科书,中小学生。
中师生物学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1](2012)在《在中师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知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引导,设法让学生主动认识生物事物和现象,掌握规律,自行探究知识,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2年11期)
熊茂荣[2](2011)在《中师生物学教学创新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民族的振兴依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完善学科教育无疑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从生物学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生物学实验教学特点叁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1年18期)
伍燕[3](2008)在《中师生物学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教与学的过程是互动的,产生错误也是难免的,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作及时的补充和纠正,很快就会形成学习上的障碍。生物学知识有其学科独特性,从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易形成的几个学习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提高学习成绩。(本文来源于《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周永[4](2007)在《浅谈CAI在中师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这一转轨过程,计算机这一高科技手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进入中师生物学学(本文来源于《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李云芳[5](2006)在《中师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作为中等师范学校肩负着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面临着改革教学方法,为小学培养适应于新课程改革的师资的任务。 本文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国内外对教育与生活的研究及生物学科的特点,论述了中师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从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出发,以中师《生物学》(上册)的教学为平台,探索了从哪些方面来进行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以及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原则。通过教师的教学观察、期末考试分析及问卷调查说明教学生活化能达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目标,让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生物科学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的教学反思还说明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可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及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还通过对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讨论说明了生物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6)
李云芳[6](2005)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师生物学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等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小学和幼儿教育师资的摇篮,她所培养的中师生的综合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并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国家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本文来源于《科学教育》期刊2005年06期)
张笃伟[7](2005)在《对改革现行中师生物学教材的一些设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中师生物教科书(人教版)是按照1998年12月修订的《叁年制中等师范学校生物学教学大纲(试行)》所规定的生物学课程必修课内容和要求修订而成,与小学《自然》教学需要相适应。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沿用了十几年的小学《自然》悄然隐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5年11期)
林美玉[8](2003)在《中师生物学教学的历史回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恢复了中师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1981年2月,我国中师的《生物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生理卫生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及《生物学》、《生理卫生》教材相继与广大师生见面,从此揭开了中等师范学校生物学教学的新篇章。 综观二十多年来的中师生物学教学,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逐步得到变革和更新,在教学设施和手段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为实现培养小学教师这个培养目标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特别是面临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我国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从叁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中师的生物学教学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困扰。于是,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生物教师,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认真总结以往中师生物学教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分析中师生物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深化中师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相应对策,为中师的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从而为培养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提供参考。 本研究通过对1980年以来教育部颁布的各次生物学教学大纲、教材及有关中师生物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分析,结合与老教师的访谈,对二十多年来的中师生物学教学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即中师生物学教学的初步改革探索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深化改革阶段及面临转型阶段,并扼要分析了每一阶段的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回顾二十多年来的生物学教学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为导向,结合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入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本人的教学工作观察记录、工作反思,认真分析了目前中师生物学教学中面临的关于生物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优化生物学课程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重新明晰生物学的教学方式;构建新的生物学教学评价体系。 本研究分以下六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叁、中师生物学教学的历史回顾 四、中师生物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五、深化中师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相应对策 结束语 后记(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4-28)
何海燕[9](2002)在《中师生物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论中等师范学校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文来源于《河池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2期)
林美玉[10](2002)在《新科学课程标准对中师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颁布的科学课程(实验稿)中从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维度提出课程目标,我们师范的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先进理念的精神实质,以新科学课程标准为导向,在中师的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确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教育理念,突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实现生物科学的教育价值,从而使中师的生物学教学对新课程的成长和发展起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期刊2002-06-30)
中师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个民族的振兴依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完善学科教育无疑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从生物学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生物学实验教学特点叁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师生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永.在中师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知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
[2].熊茂荣.中师生物学教学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
[3].伍燕.中师生物学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周永.浅谈CAI在中师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
[5].李云芳.中师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6
[6].李云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师生物学教学[J].科学教育.2005
[7].张笃伟.对改革现行中师生物学教材的一些设想[J].中国科技信息.2005
[8].林美玉.中师生物学教学的历史回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9].何海燕.中师生物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河池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10].林美玉.新科学课程标准对中师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导向[C].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