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抗HIV病毒临床治疗进展

T-20抗HIV病毒临床治疗进展

一、T-20抗HIV病毒临床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于丹葳[1](2021)在《HIV-1融合蛋白gp41代偿性突变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膜融合过程是HIV-1病毒入侵宿主靶细胞的首要步骤,而HIV-1包膜蛋白上的gp41亚单位是抗病毒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靶点。源自病毒CHR序列的多肽可以与病毒NHR区结合形成外源性的六螺旋束,从而有效阻止病毒膜融合过程的发生。恩夫韦肽(T20)是目前为止唯一美国FDA批准的可以用于临床治疗的多肽类膜融合抑制剂,近年来研究者们也设计了很多高效广谱的新型膜融合抑制剂,然而耐药问题始终是膜融合抑制剂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对新型短肽类膜融合抑制剂MTSC22的耐药筛选中,我们发现了两个位于gp41蛋白CHR区的代偿性氨基酸突变N126K和E136G,这两个突变经常伴随NHR一级耐药突变位点的产生而出现,并能提高病毒耐药性。本论文主要研究了 N126K和E136G两个代偿性突变对包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对膜融合抑制剂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探索。本研究首先鉴定了N126K和E136G两个代偿性突变对多种膜融合抑制剂的敏感性,发现N126K单点突变能够产生轻度耐药(2-5倍),E136G能够产生中度耐药(5-10倍),而N126K/E136G双点突变能够产生较强的耐药效果(>10倍)。同时我们还选取了 HIV-1病毒中不同嗜性不同亚型的8个毒株NL4-3,92RW020,JRFL,AC10.29,REJO4541,QH0692,ZM53M.PB12,ZM109F.PB4,分别构建了带有N126K和E136G突变的假毒,确定了 N126K和E136G对多肽类膜融合抑制剂的敏感性的影响。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代偿性突变不影响包膜蛋白的表达和加工,但可以影响病毒感染靶细胞的能力;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我们首先以病毒C34序列为模板合成了 N126K和E136G突变多肽,圆二色谱及等温量热滴定检测二级结构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N126K突变形成的6-HB稳定性和结合常数均高于野生型,而E136G突变形成的6-HB稳定性下降,结合常数增大。晶体结构解析直观反映gp41结构的变化:N126K突变后可以改变周围氨基酸侧链的构象,赖氨酸K取代天冬酰胺N后,可以与上游氨基酸E123形成氢键,使CHR自身稳定性增强,E123侧链位置的变化可以使6-HB疏水口袋与口袋结合区结合更紧密;同时,Y127与H53之间形成π键,稳定六螺旋束,这些构象变化共同导致了 N126K与病毒NHR结合更加稳定。E136G突变导致E136和H132间的离子键破坏,螺旋稳定性下降,但同时E49和E136间的电离排斥作用消失,NHR和CHR结合力增强。其次,本研究还探索了 N126和E136位点自然突变对病毒功能的影响,发现N126Y能够显着提高六螺旋稳定性,导致其对膜融合抑制剂产生较强的耐药作用。E136位点自然突变对病毒功能影响很大,多数E136自然突变均导致病毒入侵和融合能力严重下降。最后,我们鉴定了带有N126K和N126Y突变的C34多肽和T20多肽对于不同亚型的HIV-1病毒以及T20耐药株的抑制活性,发现这两个突变都能够使C34多肽的抗病毒活性略有升高,N126Y能够提高T20活性。对于包膜糖蛋白gp41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阐明膜融合抑制剂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的重要前提。本文以CHR区N126K和E136G两个代偿性突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该点突变对病毒功能的影响及对膜融合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从结构生物学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并对N126和E136位点的自然突变也进行了扩展研究,另外还基于N126K和N126Y对六螺旋稳定性的影响,鉴定了带有N126K和N126Y突变的C34及T20抑制活性。这样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HIV-1包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而且能够加深对膜融合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理解,有助于研究者从多角度全面审视病毒和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多肽类膜融合抑制剂的研发、改进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童玲[2](2021)在《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的异常免疫激活研究及联合治疗策略探索》文中提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能够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实现有效控制,但是并不能彻底清除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HIV病毒,绝大多数感染者需要终身进行ART,以避免停药后病毒的反弹。此外,由于体内持续的免疫激活状态,经历ART治疗的感染者慢性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仍然高于正常人。恢复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并清除病毒潜伏库,是实现艾滋病治愈的目标。给予ART治疗建立的潜伏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是进行功能性治愈策略探索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利用该动物模型开展以下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模型与异常免疫激活研究免疫激活即病原体感染后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的激活,过度的免疫激活会造成全身炎症反应。尽管ART治疗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HIV感染者体内异常的免疫激活却持续存在并与艾滋病进展显着相关。然而,病毒的复制状态与免疫激活持续存在的关系尚未清楚。在无病毒复制或病毒抑制情况下,比较感染前和ART治疗病毒抑制期的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变化;或者在病毒复制情况下,比较慢性感染期和停药后病毒反弹期的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变化,有助于理解病毒复制、异常免疫激活与疾病进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用8只恒河猴,自感染前28天至停药后1个月持续监测病毒复制和免疫激活功能。恒河猴在静脉给予病毒91天后,开始实施3个月的ART治疗,停药后继续观察1个月。根据血浆病毒载量,将疾病分为SIV阴性阶段(SIVNegative,SN)、SIV感染阶段(SIV Emerged,SE)、SIV 抑制阶段(SIV Suppressed,SS)和 SIV 反弹阶段(SIV Rebounded,SR)。通过比较SS和SN、SR和SE之间的宿主免疫功能,我们发现与 SN 期相比,SS 期 CD38+HLA-DR-CD4+/CD8+T细胞亚群和 PD-1+CD4+/CD8+记忆T细胞亚群增多,细胞因子MIP-1β、IL-8、IL-10升高(SS vs SN,p<0.05)。与SE期相比,SR期PD-1+CD4+TCM细胞增多,PD-1+CD4+TEM细胞减少,促炎细胞因子 TNF-α、IL-6、IL-1β 和 IFN-γ 水平增强(SR vs SE,p<0.05)。艾滋病潜伏感染模型的纵向研究显示,自感染前至ART停药后,在不受病毒复制的影响下异常免疫激活持续增强,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艾滋病全程病毒感染和宿主免疫的关系,为艾滋病异常免疫激活的全景特征和时相分析提供重要信息。第二部分强效HIV融合抑制剂与ART联用在SIV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潜伏库研究ART能够有效控制HIV的复制,但由于病毒潜伏库的存在,ART并不能根治HIV,一旦停药,病毒便会发生反弹。探索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治疗策略是当今艾滋病研究的重点。我们实验室前期在强效HIV融合抑制剂的研究发现,强效HIV融合抑制剂LP-98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而且部分感染猴在停药后未发生病毒反弹。这一现象让我们期待将强效HIV融合抑制剂与ART方案联用能否延长病毒反弹甚至实现功能性治愈。本研究选用15只静脉感染100 TCID50 SIVmac239的中国恒河猴,随机均分成了 3组:第一组进行ART治疗,第二组进行LP-98+ART联用治疗,第三组作为实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药物治疗3个月后,停止给药,继续观察2个月监测各组感染猴病毒反弹情况。此外,利用Total DNA、QVOA及多色流式等方法观察并比较病毒潜伏库的特征。我们发现LP-98+ART联用治疗停药后病毒反弹时间整体上延迟于单独使用ART治疗组,且联用治疗组感染猴腹股沟淋巴结中携带具有感染潜能病毒的细胞更少,同时腹股沟淋巴结中Tfh、CD32+rTCM、PD-1+rTCM以及TIGIT+ rTCM的比例在治疗后显着增加。本研究初步探索了 LP-98+ART联用治疗的效果并分析了病毒潜伏库特征,为探索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参考信息。

魏雪玲[3](2020)在《新型脑靶向HIV进入抑制剂的表达及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常规的HIV-1治疗药物无法进入大脑,脑内HIV感染的治疗成为本领域的难点。本课题拟构建抗HIV-1新型多肽药物,该候选药物将能靶向脑组织,同时保留HIV-1进入抑制剂活性,实现“靶向-抑制”的双重功效,最终获得一种能有效阻断HIV脑部感染的新型HIV治疗药物,进一步为HIV治疗及脑潜伏库的清除奠定基础。方法1.靶向多肽的设计:首先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设计一系列包括不同氨基酸组成和长度的连接子(linker),将“脑靶向”多肽Angiopep-2与第三代HIV进入抑制剂T1144进行连接,由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我们所需要的融合蛋白。2.靶向多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将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p GEX-6P-1-PDI和p ET-28a分别连接,在大肠杆菌BL21(DE3)和Rosetta(DE3)中表达重组质粒,确定最佳表达条件。将表达成功的蛋白进行包涵体的变性和复性,最终通过镍柱纯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纯化后的蛋白样品,回收蛋白备用。3.HIV检测模型的构建及鉴定:构建质粒PAAV-TRES-GFP-SC422,抽提备用。培养293T细胞和靶细胞TZM-b1,分别转染两个质粒,制备293T/PAAV-GFP-SC422和293T/PAAV-GFP的细胞悬液,在提前铺好的靶细胞TZM-b1中加入制备好的细胞悬液,不同时间点使用荧光显微镜的绿色荧光通道观察并记录细胞的融合情况,利用细胞-细胞融合模型,检测融合蛋白Ang-L6-T1144和T1144-L6-Ang对细胞-细胞融合模型的抑制作用。4.多肽抗细胞融合活性评价:合成多肽N36和C34,通过荧光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FN-PAGE)检测重组蛋白Ang-L6-T1144和T1144-L6-Ang是否可以干扰六螺旋结构束的形成,并进行剂量依赖实验。结果1.成功构建本实验所需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质粒p GEX-6P-1-PDI-Ang-L35-T1144和p GEX-6P-1-PDI-T1144-L35-Ang,纯化失败。将p ET-28a-Ang-L6-T1144和p ET-28a-T1144-L6-Ang重组质粒在Rosetta(DE3)中进行原核表达,大部分表达在包涵体中,通过蛋白变性和复性,使用镍柱纯化成功。Western Blot转印凝胶的结果显示p ET-28a-Ang-L6-T1144和p ET-28a-T1144-L6-Ang的包涵体纯化产物仅分子量约为11 k Da的条带与单抗His结合。2.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AAV-GFP-SC422,转染293T细胞,质粒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GFP,与阴性对照相比,经转染后的293T细胞与靶细胞TZM-b1共培养的结果显示,两种细胞融合4 h后,GFP重新分布,融合细胞变大,荧光变弱,48 h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合胞体,成功构建细胞-细胞融合检测模型。当Ang-L6-T1144和T1144-L6-Ang融合蛋白的浓度分别达到30μM和5μM时,抑制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均已超过90%。3.荧光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FN-PAGE)检测结果显示多肽N36和C34的混合物可形成六螺旋结构束,而无论Ang-L6-T1144和T1144-L6-Ang在N36和C34混合前后加入,均能抑制六螺旋结构的形成,当Ang-L6-T1144的浓度达到50μM、T1144-L6-Ang在浓度为12.5μM时,抑制了六螺旋结构束的形成。结论1.成功构建细胞-细胞融合检测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单个含有293T/SC422/EGFP的细胞与靶细胞TZM-b1共孵育可以发生融合,且在4 h的时候融合效率较好。2.Ang-L6-T1144和T1144-L6-Ang均能竞争性的与N36结合,抑制六螺旋结构的形成,且具有剂量依赖性。3.在HIV细胞-细胞融合检测模型的实验当中,Ang-L6-T1144和T1144-L6-Ang均能有效抑制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且T1144-L6-Ang的抑制效果优于Ang-L6-T1144。

靳惠娟[4](2020)在《HIV膜融合抑制剂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膜融合抑制剂能够抑制病毒与细胞膜融合过程,于感染初期发挥阻断作用,在艾滋病预防中具有较大优势。然而由于其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造成患者顺应性差,且一旦用药中断感染风险极大。因此,亟需开发长效预防制剂满足临床需求。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埋膜融合抑制剂,并使用快速膜乳化技术结合溶剂挥发法,系统考察制备工艺对微球粒径及载药等性质的影响,旨在制备粒径均一、高载药量、高包埋缓释微球。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针对脂肽膜融合抑制剂的两亲特性,对药物形态、亲疏水性、乳化性等性质进行系统分析,根据药物性质确定了适宜的微球包埋方式为W1/O/W2复乳结合溶剂挥发法。(2)采用快速膜乳化技术结合复乳法制备载药微球,考察了预复乳方式、过膜压力、外水相稳定剂浓度、油相PLGA浓度、内水相药物浓度、初乳制备方式等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最终制备获得了粒径为14 μm,Span<0.9,载药量>8%,包埋率>95%的膜融合抑制剂缓释微球。(3)对最优工艺下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性能评价,通过圆二色光谱法和体外抗病毒实验考察包埋前后药物结构和活性变化,结果证明制备工艺对药物结构和活性均无影响;体外释放实验证明载药微球释放速率平稳;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所制备的微球可在大鼠体内持续释放24天;并通过血液生化分析检测发现所制备的微球对大鼠心、肝和肾功能无影响,初步证明生物安全性良好。综上,采用快速膜乳化法结合复乳法制备的粒径均一的载膜融合抑制剂微球缓释效果良好,有望应用于艾滋病的长效预防中。

靳红亮[5](2020)在《基于GPI锚定双功能HIV进入抑制剂的基因治疗策略》文中认为自HIV病毒被鉴定发现以来,它一直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病原体,预防和治疗策略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至今已有近40年的努力,安全有效的疫苗尚无问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依然是控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治疗手段。由于HAART不能根除HIV,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该疗法才能预防病毒相关免疫缺陷的出现。该疗法的局限性,如长期使用带来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也愈来愈明显。因此,一种有效且低毒性的替代疗法已经成为了抗击HIV感染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目前,功能性治愈策略的研制是全球艾滋病治疗研究的重点。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种概念是可行的,并且提示基因治疗策略在实现HIV的功能性治愈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前景。在基因治疗背景下,基因修饰的HIV抗性细胞也就成为了一种最具治疗潜力的手段。基于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的思路,通过降低或消除细胞表面CCR5蛋白表达,多种靶向CCR5策略已经被用于生产HIV抗性(HIV-resistant)细胞。尽管靶向CCR5策略很难产生耐药性毒株,这种策略制备的HIV抗性细胞仍然允许X4嗜性和双嗜性(R5X4)病毒株的感染。因此,具有广谱和强效抗病毒特性的HIV靶细胞亟需研究。本课题旨在利用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平台将靶向病毒Env不同位点的进入抑制剂表达于HIV靶细胞表面,获得具有广谱抗病毒能力的细胞。首先,我们利用GPI锚工具将靶向gp41蛋白的短肽膜融合抑制剂2P23锚定和表达在靶细胞表面,并通过共聚焦实验证明GPI-2P23主要靶向在细胞膜表面脂筏区域。同时,FACS实验证明它的表达不影响细胞表面CD4、CCR5和CXCR4的表达水平。随后的活性评估实验证明了 GPI-2P23能有效保护靶细胞免受HIV-1、HIV-2和SIV病毒感染、并且也能有效阻止HIV-1病毒包膜蛋白介导的细胞膜融合和细胞间病毒的传播。此外,GPI-2P23修饰的CD4+T细胞能够完全抵抗R5嗜性和X4嗜性的HIV-1病毒感染,并能够在病毒复制的情况下表现出选择性存活优势。在进一步研究设计与GPI-2P23靶点不同的强效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过程中,我们探究了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潜在的作用机制,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PBD基序对于GPI锚定膜融抑制剂发挥抗病毒活性是至关重要的。二是Linker对于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不是必需的。三是首次证实了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对病毒包膜蛋白的加工处理过程和子代病毒的感染性均有干扰作用,并且还发现含有PBD基序的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尤其是GPI-CP41)的干扰能力更强。鉴于我们另一项研究发现的两个强效广谱的膜锚定进入抑制剂GPI-10E8(靶向gp41)和GPI-m36.4(靶向gp20),且和膜锚定进入抑制剂GPI-CP41的作用位点不同。最后,为了研究膜锚定双功能进入抑制剂,基于GPI·锚定平台,多肽膜融合抑制剂(CP41)和广谱中和抗体(10E8或m36.4)融合至一个分子并表达在靶细胞表面。基于病毒感染试验和病毒包膜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试验证实了 GPI-10E8-L-CP41、GPI-CP41-L-10E8 和 GPI-m36.4-L-CP41 是膜锚定双功能进入抑制剂。总之,本研究基于靶向HIV病毒包膜蛋白不同位点的进入抑制剂,成功构建了两类膜锚定双功能进入抑制剂,并证实了其制备广谱抗性的HIV靶细胞的能力,因此作为一种HIV基因治疗策略是非常具有治疗潜力的。

王小娥[6](2020)在《几类脉冲治疗HIV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考虑免疫治疗和药物治疗及混合治疗对艾滋病毒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对病毒动力学性态的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使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艾滋病毒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分析艾滋病毒流行的原因和关键因素,进而寻求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最优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部分:基于IL-2的免疫机制,研究一类具有脉冲免疫治疗HIV感染模型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借助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分析脉冲免疫治疗模型解的非负性和一致有界性。其次,利用Floquet乘子理论和比较定理,推导出脉冲免疫治疗模型无感染周期解局部和全局渐近稳定以及病毒一致持续的阈值条件。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理论结果的正确性。第二部分:考虑到T-20的抗病毒作用,研究一类具有周期药物治疗的HIV感染模型。运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讨论周期药物治疗模型解的非负性、存在性和一致有界性。定性分析表明,当R0(t)≤1时无病平衡态全局渐近稳定,反之病毒持续存在。另外,定义了药物剂量临界值Dc,给出有效控制病毒的治疗策略(Di,τ),并针对药物剂量和服药间隔得到了使无病平衡态稳定的阈值条件。而且,研究发现间歇疗法可能是一个失败的治疗策略,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是抗病毒药物治疗成败的关键。第三部分:考虑到IL-2、CD4+T细胞和T-20间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用来描述脉冲混合治疗对病毒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影响。运用差分方程理论和Floquet乘子理论,考虑不同频率应用T-20和CD4+ T细胞以及IL-2情形下无感染周期解的稳定性条件。另外,为了研究如何增强免疫反应,减少病毒种群数量,分析了很多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进行IL-2、T-20和CD4+T细胞治疗。研究发现,高浓度高频率的使用IL-2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反应更有利于病毒的控制。周期性使用高浓度的IL-2和CD4+T细胞分别导致CD4+T细胞计数和IL-2浓度出现小幅度的波动,这一现象体现了 IL-2和CD4+T细胞相互作用的免疫机制。虽然混合治疗无法根除病毒,但频繁运用IL-2的混合治疗的毒副作用小,能够增强免疫反应的同时降低病毒种群的数量,为临床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顾觉奋[7](2018)在《以跨膜蛋白gp41为作用靶点的抗HIV-1药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主要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HAART),它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了最好的希望,因为它阻断了HIV病毒的复制过程,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延长生存。但随着HAART的广泛应用,诸如不良反应和耐药毒株等问题也相继出现,因此人们致力于其他抗HIV药物的研究。以跨膜蛋白gp41为相关靶点的HIV-1融合抑制剂是近年来抗HIV-1药物的研究热点。本文对HIV-1进入抑制剂中HIV融合抑制剂,gp41的结构及融膜机制等进行了介绍,并以gp41为作用靶点的抗HIV-1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张秀娟[8](2018)在《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截止到2017年,全球已有约7100多万人感染,其中已死亡人数高达3500多万,存活感染者3690万人。传统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利用 2-3 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至少 1种蛋白酶抑制剂切断HIV的复制过程,达到抗病毒的作用。这种酶类抑制剂是在病毒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而HIV膜融合抑制剂是在病毒尚未进入细胞时发挥其抗病毒作用,因而具有独特的抗病毒优势。T20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的HIV膜融合抑制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T20已问世20余年,它的抗病毒机制仍未明确。第二代膜融合抑制剂T1249具有高效且广谱的抗病毒活性,但是由于试剂配方问题,停止了临床实验,它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也亟待研究。在第三代膜融合抑制剂中,短肽类膜融合抑制剂HP23L具有强大的抗病毒效能,因此对其抗病毒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晶体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解析了三代膜融合抑制剂中的典型代表及其衍生物的晶体结构,为HIV膜融合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研发抗病毒活性高且广谱的HIV膜融合抑制剂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有:(1)成功解析了第一代HIV膜融合抑制剂T20及其衍生物LP-40分别与靶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第一,位于T20 C端的富含色氨酸基序(tryptophan-rich motif,TRM)上的两个氨基酸与N39N端的融合肽近端区(fusion peptide proximal region,FPPR)上的氨基酸存在疏水相互作用;第二,与之前关于T20与gp41上的口袋区没有相互作用的观点不同,T20N端的氨基酸与口袋区中的两个重要的氨基酸存在相互作用,明确了带有L57R突变的HIV-1突变体对T20和LP-40敏感的原因;第三,LP-40C端的Leu-152与靶肽的相互作用是抑制剂DP-C16比LP-40的结合力和抑制活性低的原因;第四,阐明了 9个由T20诱导的gp41上的耐药位点的分子结构基础。(2)成功解析了第二代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衍生物LP-46与其靶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LP-46N端的口袋结合区(pocket binding domain,PBD)未插入口袋区,而是靠近口袋区,与口袋区中两个重要的氨基酸存在相互作用。(3)成功解析了短肽类抑制剂HP23L及其衍生物LP-11分别与不同靶肽N36、N36KR和N44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首先,HP23LN端的谷氨酸和L-T钩子具有稳定构象和提高抑制剂结合力的作用;其次,LP-11C端的脂肪酸不影响抑制剂和靶肽相互作用;最后,阐明了短肽类抑制剂诱导的gp41上的耐药位点E49K和L57R的分子结构基础。综上所述,我们获得了六个HIV膜融合抑制剂与其靶肽复合物的晶体,收集了晶体数据,对数据进行了解析、修正及分析,阐明了这些膜融合抑制剂抗病毒作用的关键位点及耐药突变的分子结构基础。本研究中的成果将对新一代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设计与研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丁晓慧[9](2018)在《新型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首例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在美国被检测发现以来,AIDS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作为唯一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AIDS患者临床治疗的多肽膜融合抑制剂,恩夫韦肽(Enfuvirtide,T20,又称DP178)的发现开辟了利用多肽类药物控制HIV感染的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可作为“鸡尾酒疗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补救措施。但在随后的治疗研究过程中暴露的一些弊端,比如多次用药易产生耐药性、生物利用度低、对HIV-2抗病毒活性弱等,限制了 T20进一步的临床应用。T1249是继T20之后开发设计的第二代多肽膜融合抑制剂,弥补了 T20抗病毒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对HIV-1各亚型、HIV-2/SIV及T20耐药病毒株均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但随后由于制剂、分子量大等问题限制了 T1249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因此,更具临床应用价值的多肽膜融合抑制剂亟待研发设计。本课题聚焦T20多肽膜融合抑制剂,探讨其具体抗病毒作用机制,同时指导新型膜融合抑制剂的设计。首先,我们通过病毒单次侵染抑制实验及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CD)实验证明了色氨酸富集区(tryptophan-rich motif,TRM)在 T20抗病毒活性及其与相应NHR结合形成六螺旋体(six-helixbundle,6-HB)结构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探讨TRM在T20抗病毒活性中的作用,并研发设计更具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膜融合抑制剂,我们随后用同样具有高度疏水特性且能与靶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的脂肪酸(软脂酸,C16)取代T20羧基端的TRM,从而获得新的脂肽LP-40。相比T20及早期报道的以T20序列为模板设计的脂肽DP-C16,LP-40无论是与NHR结合能力,亦或抗病毒活性都有明显提高。研究发现,不同于早期设计合成的作用于gp41 NHR疏水口袋“pocket”区的脂肽LP-11,在多肽序列与脂肪酸之间Linker的添加不仅没有因为增强多肽的灵活性而使其抗病毒能力增强,反而严重削弱,这表明,LP-40与LP-11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模式同gp41 NHR发生相互作用。有趣的是,随后的研究发现,尽管LP-40抗病毒活性低于LP-11,但在HIV-1各亚型包膜蛋白介导的膜融合过程中却表现出强有力的抑制活性,而且两种多肽联合使用具有中等程度的协同作用,这一方面进一步表明两种多肽作用机制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表明,对于HIV-1来说,病毒进入靶细胞的机制与由其包膜蛋白介导的膜融合机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患者体内,或许这两个过程并不是以完全相同的模式在介导病毒传播。此外,尽管LP-40在很多方面的特性优于其模板多肽T20,但其对T20耐药株及HIV-2病毒株依旧表现较弱的抗病毒活性。因此,受LP-40脂肽设计的启发,也为了克服T20、T1249及LP-40在抗病毒活性中的不足,我们以T1249序列为模板,同样用脂肪酸C16取代其羧基端的TRM序列,合成一新的脂肽LP-46。随后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T20、T1249及LP-40,LP-46对HIV-1的抗病毒活性IC50值接近皮摩尔浓度,对HIV-2/SIV及T20耐药株也表现出极高的抗病毒活性。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更具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多肽膜融合抑制剂,而且以T20/LP-40为探针从新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 HIV膜融合的分子作用机制。

姚成,朱盼盼,谢东[10](2018)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药物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全球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已经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但由于不能彻底地清除人免疫缺陷病毒,长期抗病毒治疗需要面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耐药病毒产生和传播、患者依从性差以及每日口服药物不便利性等问题。在目前无疫苗和治愈技术情况下,随着治疗人群迅速扩大、患者寿命及治疗时间显着延长,临床上对艾滋病新药、新技术有持续需求。复方单片制剂、长效注射药物、广谱中和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全新作用机制药物以及预防性疫苗,将是艾滋病防控突破目前瓶颈的关键。综述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相关新药的研究进展。

二、T-20抗HIV病毒临床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20抗HIV病毒临床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HIV-1融合蛋白gp41代偿性突变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细胞及质粒
    1.3 工具酶及感受态
    1.4 抗体
    1.5 多肽
    1.6 引物
    1.7 溶液和培养基
    1.8 试剂盒
2. 实验方法
    2.1 以实验株包膜蛋白质粒为模板的氨基酸点突变
    2.2 包膜蛋白的表达检测
    2.3 假病毒包装及滴度测定
    2.4 定量单次入侵实验
    2.5 抗病毒实验
    2.6 细胞融合实验
    2.7 Native-PAGE
    2.8 圆二色谱检测螺旋稳定性
    2.9 等温滴定量热仪检测多肽相互作用亲和力
    2.10 晶体结构解析
3. 实验结果
    3.1 N126K和E136G突变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3.1.1 N126K和E136G突变假病毒对膜融合抑制剂敏感性的鉴定
        3.1.2 不同亚型HIV-1病毒N126K和E136G突变对膜融合抑制剂的耐药特征
        3.1.3 N126K和E136G突变对病毒包膜蛋白功能的影响
        3.1.4 N126K和E136G突变不影响包膜蛋白的表达和加工
        3.1.5 代偿性突变能够改变六螺旋束(6-HB)结构的稳定性
        3.1.6 N126K,E136G融合后晶体结构解析
    3.2 N126和E136自然突变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3.2.1 自然突变对膜融合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
        3.2.2 自然突变对病毒功能的影响
        3.2.3 自然突变不影响包膜蛋白表达和加工
        3.2.4 自然突变对六螺旋束结构的影响
    3.3 代偿性突变对膜融合抑制剂活性的影响
        3.3.1 N126K突变C肽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增加
        3.3.2 自然突变影响C34多肽的抗病毒活性
        3.3.3 含有N126K和N126Y突变的C34多肽抗病毒活性鉴定
        3.3.4 N126Y突变可以提高T20多肽的抗病毒活性
4.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HIV-1膜融合抑制剂及耐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历

(2)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的异常免疫激活研究及联合治疗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模型与异常免疫激活研究
    引言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毒株
        3.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
        4. 试剂及常用溶液配制
        5. 流式标记抗体
        6. 耗材
        7. 主要仪器
        8.主要分析软件
    二、实验方法
        1. 中国恒河猴静脉途径感染SIVmac239
        2. SIVmac239感染恒河猴的药物治疗
        3. 动物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4. 病毒学指标检测
        5. 免疫学指标检测
        6.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模型的建立
        1.1 恒河猴血浆中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
        1.2 恒河猴外周血中CD4~+T细胞绝对数和CD~+/CD8~+T细胞的变化情况
        1.3 恒河猴PBMC中病毒总DNA的变化情况
        2. 艾滋病潜伏感染模型的异常免疫激活研究
        2.1 疾病不同阶段恒河猴PBMC中免疫细胞亚群的比较
        2.2 疾病不同阶段恒河猴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2.3 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激活状态的系统比较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强效HIV融合抑制剂与ART联用在SIV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潜伏库研究
    引言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试剂及常用溶液配制
        3. 耗材
        4. 流式抗体
        5. 主要仪器
        6. 主要生物软件和分析工具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设计
        2. 病毒学指标检测
        3. 潜伏库相关指标检测
        4.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强效HIV融合抑制剂与ART联用在SIV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治疗效果
        1.1 联用治疗对恒河猴生存率的影响
        1.2 联用治疗对血浆病毒载量的影响
        1.3 联用治疗对免疫重建的影响
        2. 联用治疗在SIV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潜伏库特征比较
        2.1 SIV感染猴PBMC中病毒总DNA的变化情况
        2.2 静息CD4~+T细胞中感染潜能病毒的分析
        2.3 PBMC静息T细胞中潜伏库细胞变化情况的比较
        2.4 腹股沟淋巴结静息T细胞中潜伏库细胞变化情况的比较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Non-Human Primate Models for a Functional Cure for AIDS
    REFERENCES
致谢
个人基本情况

(3)新型脑靶向HIV进入抑制剂的表达及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靶向多肽的设计、表达与纯化
    第一节 候选脑靶向进入抑制剂的设计及原核表达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第二节 原核表达包涵体蛋白的变性和复性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HIV细胞-细胞融合模型的构建与检测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多肽抗细胞融合活性评价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HIV膜融合抑制剂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艾滋病概述
        1.1.1 艾滋病起源与发展
        1.1.2 抗HIV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
    1.2 HIV膜融合抑制剂及其发展
        1.2.1 C肽类融合抑制剂
        1.2.2 N肽类融合抑制剂
        1.2.3 以融合肽为靶标的融合抑制剂
    1.3 艾滋病暴露前预防药物研究进展
        1.3.1 阴道环
        1.3.2 凝胶
        1.3.3 纳米薄膜/贴片
        1.3.4 电纺纳米纤维
    1.4 微球制剂在缓释中的应用及优势
        1.4.1 缓释微球简介
        1.4.2 膜乳化技术制备粒径均—微球
    1.5 立题依据
    1.6 研究目标
第2章 脂肽膜融合抑制剂性质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药物生物信息分析
        2.2.4 药物亲疏水性测定
        2.2.5 LP-98的CMC和乳化能力测定
        2.2.6 药物形态与形貌测定
        2.2.7 LP-98浓度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LP-98理化性质分析
        2.3.2 药物亲疏水分析
        2.3.3 药物固体形态与形貌分析
        2.3.4 LP-98乳化性能分析
        2.3.5 LP-98浓度检测方法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粒径均—载药微球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空白微球的制备
        3.2.4 载药微球的制备
        3.2.5 微球形貌及内部结构表征
        3.2.6 微球粒径及分布测定
        3.2.7 载药微球红外光谱检测
        3.2.8 微球载药量及包埋率测定
        3.2.9 载药微球内部药物分布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球均—性影响因素分析
        3.3.2 红外光谱法测定微球载药情况
        3.3.3 微球载药量和包埋率影响因素分析
        3.3.4 不同粒径的载药微球的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载膜融合抑制剂缓释微球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载药微球的制备
        4.2.4 包埋前后LP-98多肽结构的检测
        4.2.5 载药微球体外释放测定
        4.2.6 载药微球抗病毒活性评价
        4.2.7 载药微球体内代谢评价
        4.2.8 体内安全性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包埋过程对LP-98多肽结构影响
        4.3.2 载药微球体外释放分析
        4.3.3 载药微球抗病毒活性分析
        4.3.4 载药微球药代动力学分析
        4.3.5 体内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今后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GPI锚定双功能HIV进入抑制剂的基因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软件
        1.1.2 细胞
        1.1.3 菌株
        1.1.4 抗体
        1.1.5 其他试剂和耗材
        1.1.6 质粒
        1.1.6.1 用于制备HIV-1、HIV-2和SIV病毒的质粒
        1.1.6.2 用于制备慢病毒的质粒
        1.1.6.3 用于表达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的表达质粒
    1.2 实验方法
        1.2.1 重组慢病毒的制备及滴度测定
        1.2.2 稳定表达外源基因(GPI锚定抗病毒分子)的HIV靶细胞系的构建
        1.2.3 FACS分析外源基因在稳转HIV靶细胞系中的表达
        1.2.4 Confocal鉴定外源基因定位于细胞脂筏区域
        1.2.5 假型病毒(HIV-1、SIV和VSV-G)和复制型病毒(HIV-1和HIV-2)的制备
        1.2.6 测定假型病毒和复制型病毒的滴度
        1.2.7 评价外源基因在HIV靶细胞中的抗病毒能力
        1.2.8 HIV-1包膜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试验
        1.2.9 HIV-1细胞间传播试验
        1.2.10 FACS分析外源基因在HIV-1病毒生产细胞系中的表达
        1.2.11 评价HIV-1病毒在表达外源基因的生产细胞系中的生产情况及其感染能力
        1.2.12 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源基因在HIV-1病毒生产细胞系中的表达对病毒包膜糖蛋白前体gp160加工处理的影响
        1.2.13 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源基因在HIV-1病毒生产细胞系的表达对病毒包膜糖蛋白gp41亚基掺入至病毒颗粒的影响
第二部分 膜锚定强效HIV膜融合抑制剂的构建及抗病毒活性的评价
    结果
        2.1 GPI锚介导抗病毒多肽在细胞膜上脂筏区域的表达
        2.2 GPI-2P23修饰后的TZM-bl细胞有效地抵抗不同亚型的HIV-1病毒、HIV-2病毒和SIV病毒的感染
        2.3 GPI-2P23修饰后的TZM-bl细胞有效地抵抗T20耐药性病毒感染
        2.4 GPI-2P23能有效地阻止HIV-1包膜蛋白介导细胞间融合
        2.5 GPI-2P23能有效地阻止细胞间病毒传播
        2.6 GPI-2P23修饰后的人源CD4~+T细胞抵抗HIV-1病毒感染
        2.7 GPI-2P23修饰后的CEMss-CCR5细胞在HIV-1感染细胞中具有选择性存活和增殖优势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膜锚定HIV膜融合抑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
    结果
        3.1 GPI-CP28的构建及其抗病毒活性的评估
        3.2 PBD序列对于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发挥抗病毒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3.3 Linker对于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不是必需的
        3.4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在HIV-1生产细胞系HEK293T中的表达
        3.5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限制子代病毒的释放并抑制其感染能力
        3.6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干扰病毒包膜蛋白的加工处理过程
        3.7 GPI锚定膜融合抑制剂抑制病毒包膜蛋白gp120和gp41掺入到病毒颗粒
        3.8 GPI-CP41修饰后的人CD4~+T细胞抵抗不同嗜性的HIV-1病毒感染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膜锚定双功能进入抑制剂的研究
    结果
    4.1 以gp41为靶标构建GPI锚定CP41和10E8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4.1.1 构建GPI锚定CP41和10E8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4.1.2 基于细胞融合试验,验证GPI锚定CP41和10E8是强效的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4.2 以gp120和gp41靶标构建GPI锚定m36.4和CP41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4.2.1 构建GPI锚定m36.4和CP41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4.2.2 基于细胞融合试验,验证GPI锚定m36.4和CP41是强效的双功能进入抑制剂
    讨论
    小结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中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发表论文
综述 HIV基因和细胞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几类脉冲治疗HIV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流行现状
        1.1.2 致病机制
        1.1.3 预防和治疗
    1.2 研究现状
        1.2.1 病毒感染的基本模型和推广
        1.2.2 组合治疗模型
        1.2.3 具有脉冲效应的抗病毒治疗模型
    1.3 预备知识
        1.3.1 脉冲微分方程理论
        1.3.2 差分方程理论
        1.3.3 本文用到的相关定义及引理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1.4.1 本文主要工作
        1.4.2 内容安排
2 类脉冲免疫治疗HIV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1 模型的建立
    2.2 解的非负性与有界性
    2.3 定性分析
        2.3.1 局部稳定性
        2.3.2 全局稳定性
        2.3.3 病毒的一致持续性
    2.4 数值模拟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类周期药物治疗HIV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3.1 解的非负性与一致有界性
    3.2 定性分析
    3.3 治疗策略
    3.4 数值模拟与讨论
        3.4.1 完全依从服药策略
        3.4.2 间歇治疗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一类混合脉冲治疗HIV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4.1 模型的建立
    4.2 无感染周期解的存在性及稳定性
        4.2.1 同时输入IL-2和T-20及CD4~+T细胞
        4.2.2 频繁应用IL-2
        4.2.3 频繁应用T-20和CD4+T细胞
    4.3 不同治疗方案的讨论
        4.3.1 单独治疗
        4.3.2 免疫治疗
        4.3.3 混合治疗
    4.4 本章小节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以跨膜蛋白gp41为作用靶点的抗HIV-1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IDS与HIV
2 HIV-1进入抑制剂
3 gp41的结构和功能
4 gp41参与的融膜机制
5 gp41相关融合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5.1 多肽类
        5.1.1 T-20/恩夫韦地
        5.1.2 西夫韦肽
        5.1.3 C34
        5.1.4 5-Helix
    5.2 单抗类及其衍生物
    5.3 天然产物类
        5.3.1 微生物代谢产物
        5.3.2 海洋天然产物
        5.3.3 中药天然化合物
6 小结与展望

(8)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章引言
        1.1.1 HIV的起源、传播途径与治疗方法
        1.1.2 HIV的进化和分类
        1.1.3 HIV的形态和生活周期
        1.1.4 HIV基因组的特点
        1.1.5 HIV的结合和进入
        1.1.5.1 包膜糖蛋白
        1.1.5.2 CD4的结合
        1.1.5.3 共受体相互作用
        1.1.5.4 gp41的结构、功能与膜融合
        1.1.6 HIV的药物治疗与膜融合抑制剂
        1.1.6.1 HIV治疗药物与研究进展
        1.1.6.2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抗病毒优势
        1.1.6.3 N肽起源的HIV膜融合抑制剂
        1.1.6.4 化学修饰的肽融合抑制剂
        1.1.6.5 D-肽融合抑制剂
        1.1.6.6 以融合肽为靶点的抑制剂
        1.1.6.7 5螺旋(5-Helix)蛋白
        1.1.6.8 C肽起源的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研发历程
    1.2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本章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多肽
        2.2.2 仪器耗材
        2.2.3 实验试剂
        2.2.3.1 试剂来源
        2.2.3.2 缓冲液的配制
        2.2.4 实验原理
        2.2.4.1 透析原理
        2.2.4.2 分子筛凝胶层析纯化原理
        2.2.4.3 蛋白质结晶原理
        2.2.4.4 蛋白质晶体的优化原理及常用方法
        2.2.4.5 蛋白质晶体X射线衍射原理
        2.2.4.6 圆二色(CD)光谱
        2.2.4.7 原位ESI-Q-TOF质谱实验原理
    2.3 实验方法
        2.3.1 6-HB复合物的制备
        2.3.2 6-HB复合物的获得和鉴定
        2.3.3 6-HB复合物的结晶
        2.3.4 复合物晶体的捞取
        2.3.5 衍射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结构解析
        2.3.6 圆二色(CD)光谱
        2.3.7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膜融合抑制实验
        2.3.8 抗病毒实验
        2.3.9 原位ESI-Q-TOF质谱
第三章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解析
    3.1 本章引言
    3.2 实验流程设计
    3.3 T20/N39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3.3.1 T20/N39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3.3.2 T20/N39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3.4 LP-40/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3.4.1 LP-40/N44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3.4.2 LP-40/N44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3.5 LP-46/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3.5.1 LP-46/N44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3.5.2 LP-46/N44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3.6 HP23L/N36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3.6.1 HP23L/N36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3.6.2 HP23L/N36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3.7 LP-11/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3.7.1 LP-11/N44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3.7.2 LP-11/N44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3.8 HP23L/N36KR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3.8.1 HP23L/N36KR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3.8.2 HP23L/N36KR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3.9 讨论
    3.10 小结
第四章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分析
    4.1 本章引言
    4.2 第一代膜融合抑制剂T20及其衍生物LP-40的结构分析
        4.2.1 T20/N39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4.2.2 T20介导的gp41上的主要耐药位点的分子结构基础
        4.2.3 LP-40/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4.2.4 讨论
    4.3 第二代膜融合抑制剂的衍生物LP-46的结构分析
        4.3.1 LP-46/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4.3.2 讨论
    4.4 短肽类膜融合抑制剂HP23L及其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4.4.1 HP23L/N36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4.4.1.1 HP23LN端谷氨酸构象的功能验证
        4.4.2 LP-11/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4.4.2.1 HP23L与LP-11单体在溶液中的多聚状态研究
        4.4.3 短肽抑制剂介导的gp41上的耐药位点的分子结构基础
        4.4.4 讨论
    4.10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新型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TRM序列在T20抗病毒活性中的重要作用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所用细胞及感受态细胞
        1.2 测序所需引物序列
        1.3 突变引物序列
        1.4 实验所用相关工具酶
        1.5 主要试剂
        1.6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多肽合成
        2.2 感受态细胞转化
        2.3 质粒大提
        2.4 HIV假病毒包装
        2.5 假病毒滴度测定
        2.6 圆二色谱(CD)
        2.7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2.8 定点突变
        2.9 Western Blot检测包膜蛋白Env突变质粒表达情况:
        2.10 包膜蛋白Env介导的膜融合过程检测
        2.11 抗病毒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TRM的缺失严重影响T20抗病毒活性及其与相应NHR结合形成6-HB结构
        3.2 T20序列中的TRM与NHR相应位置上的FPPR序列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3.3 HIV-1_(NL4-3) gp41氨基端FPPR序列定点突变
        3.4 FPPR突变对HIV-1包膜蛋白介导的膜融合能力及病毒单次侵染能力的影响
        3.5 FPPR突变对病毒耐药性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以T20序列为模板设计的脂肽膜融合抑制剂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所用细胞、感受态细胞
        1.2 HIV-1病毒包装所用质粒
        1.3 主要试剂
        1.4 各种实验耗材
        1.5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多肽合成
        2.2 感受态细胞转化
        2.3 质粒大提
        2.4 HIV假病毒包装
        2.5 假病毒滴度测定
        2.6 抗病毒实验
        2.7 细胞毒性检测
        2.8 圆二色谱(CD)
        2.9 多肽膜融合抑制实验
        2.10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
        2.11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2.12 协同效应
    3. 实验结果
        3.1 脂肪酸(C_(16))修饰能显着增强T20△TRM多肽的抗病毒活性
        3.2 脂肪酸(C_(16))修饰能显着增强T20△ TRM与NHR的结合能力
        3.3 在多肽序列与脂肪酸之间Linker的添加严重减弱LP-40的抗病毒活性
        3.4 脂肽膜融合抑制剂与gp41 NHR结合模式
        3.5 脂肪酸(C16)修饰能够增强LP-40对HIV-1各亚型病毒株的抗病毒活性
        3.6 脂肪酸(C16)修饰能够显着增强LP-40对HIV-1各亚型包膜蛋白介导的膜融合抑制活性
        3.7 脂肽LP-40与LP-11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抗病毒活性
        3.8 LP-40对HIV-1耐药突变株的抗病毒活性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以T1249序列为模板设计的脂肽膜融合抑制剂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所用细胞、感受态细胞
        1.2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多肽合成
        2.2 HIV假病毒包装
        2.3 假病毒滴度测定
        2.4 抗病毒实验
        2.5 细胞毒性检测
        2.6 多肽膜融合抑制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以T1249序列为模板设计的脂肽膜融合抑制剂具有强有力的抗病毒活性
        3.2 LP-46对不同亚型的HIV-1病毒株具有强有力的膜融合抑制能力
        3.3 LP-46对T20耐药株及HIV-2/SIV病毒株同样表现出高强度的抗病毒能力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
致谢
个人简历

(10)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病毒治疗及药物研发
    1.1“发现即治疗”的全球共识
    1.2 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1.3 简化的两药治疗方案
    1.4 长效注射药物
    1.5 新作用机制药物
2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研发进展及在研新药
    2.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2.1.1 MK-8591
        2.1.2 Festinavir
    2.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2.2.1 Doravirine
        2.2.2 Rilpivirine-LA
    2.3 蛋白酶抑制剂
        2.3.1 TMC310911
        2.3.2 Darunavir/Cobicistat/Emtricitabine/Tenofovir Alafe-namide
    2.4 整合酶抑制剂
        2.4.1 Raltegravir
        2.4.2 Cabotegravir
        2.4.3 Bictegravir
    2.5 融合抑制剂
    2.6 CCR5受体拮抗剂
    2.7 黏附抑制剂
    2.8 广谱中和抗体
    2.9 其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2.9.1 Ibalizumab
        2.9.2 Pro140
    2.1 0 成熟抑制剂
3 结语

四、T-20抗HIV病毒临床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HIV-1融合蛋白gp41代偿性突变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 于丹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艾滋病潜伏感染恒河猴的异常免疫激活研究及联合治疗策略探索[D]. 童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新型脑靶向HIV进入抑制剂的表达及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D]. 魏雪玲. 大理大学, 2020(05)
  • [4]HIV膜融合抑制剂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靳惠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5]基于GPI锚定双功能HIV进入抑制剂的基因治疗策略[D]. 靳红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几类脉冲治疗HIV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D]. 王小娥.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以跨膜蛋白gp41为作用靶点的抗HIV-1药物研究进展[J]. 顾觉奋.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8(06)
  • [8]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 张秀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9]新型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D]. 丁晓慧.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10]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药物研究进展[J]. 姚成,朱盼盼,谢东. 药学进展, 2018(02)

标签:;  ;  ;  ;  ;  

T-20抗HIV病毒临床治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