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语法论文_张晓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句式语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句式,语法,语义,范畴,汉语,外语教学,语言学。

句式语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东[1](2016)在《句式语法化视角下的日语“Nにする”相关句式群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关注日语"Nにする"成分在句中的作用变化,通过对句式群(N1をN2にする、N1をN2に(して)…、Nにする、Nにしては/も…)的语法化现象考察,剖析群内句式的共性和个性。结果显示它们在句式语义、句法形态、事件识解上有一贯性的语法化倾向。"Nにする"成分伴随句式的主观性程度递增,由作单句谓语向从句成分转变,动词"する"的动作性弱化,"Nにする"形式渐次固定化,结合"は、も"新元素产生新句式。(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6年13期)

李文龙[2](2013)在《“有—V”句式语法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旨在对"有—V"句式语法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有—V"句式产生的动因,并且利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该种句式进行分析,利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该种句式进行解释,得出该句式是由于语法化作用的结果而成。(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3年16期)

严玉培[3](2009)在《从句式语法看被字句的句式语义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典型句式,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句式语法理论看,被字句是一个完型。由于施事N2的作用,受事N1以VP的方式运行,使N1实现了变化,整个句子存在着受动性和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吴茂刚[4](2009)在《魏晋六朝完成貌句式语法属性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能简单地依据语义来判断魏晋六朝时期的两种完成貌句法格式的语法属性;文章倾向于将"V1+О+V"格式及大部分"V1+V完"格式看作主谓结构;同时认为"V+已"此期应该可以视为动结式。(本文来源于《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宋亚云[5](2006)在《《马氏文通》的句式语法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氏文通》卷四“动字”章、卷七“介字”章、卷八“连字”章、卷九“助字”章的多处论述体现了马建忠的句式语法观,同时也表明马氏在语法分析过程中力图摆脱训诂学的影响,逐渐走上语法研究的科学轨道。(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6年17期)

郑靓[6](2005)在《句式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新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句式的语义构成是人类认知对现实的反映 ,近年兴起的句式语法要解决的正是语法研究的核心内容——句法和语义的一致关系。句式即形式与意义 /用法的配对 ,语言的创造性就来自于通过隐喻或转喻等把具体的词语嵌入语言句式中 ,形成句式的多义现象。本文从句式语法的角度对英汉双及物结构进行分析 ,对句式语法理论在跨语言研究 ,心理学的过程与习得以及外语教学 (包括对外汉语教学 )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05年01期)

陆俭明[7](2004)在《“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扼要介绍了"句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具体分析了这种理论对语言研究的贡献。"句式语法"理论促使我们对论元结构理论作进一步的思考。而就汉语研究来说,按照句式语法理论,我们需要重视对一个个具体句式的研究,而且要从具体句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来考察分析句式内部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与语义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04年05期)

马道山[8](2003)在《句式语法与生成语法对比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句式语法是非模块无推导全方位的认知语言学理论 ,和生成语法在句式、模块、推导、研究范围、使用语料、语言处理、层级性以及统一等八个方面的研究存在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03年12期)

阳健[9](2003)在《汉语双宾结构的句式语法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宾结构问题一直以来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的汉语双宾结构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结构主义,一为生成主义。但二者皆有不足。本文试图在句式语法的框架下重新定义汉语双宾结构,并赋予各种类型的汉语双宾同一解释机制。 根据句式语法关于句式的定义(Goldberg,1995),本文认为汉语双宾结构不同于与格结构,它在汉语语法中享有独立的语法地位,有着自己独特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汉语双宾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带有独立于词汇意义之外的语义的论元结构,应该定义为NP V NP1NP2结构与“使转移”语义的句法-语义对。也就是说,所有具有NP V NP1NP2结构与“使转移”语义的汉语句式均应视为汉语双宾结构。汉语双宾结构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给与式,如我给他一支笔,也包括颇具争议的予夺式,如我买你一本书;既包括所谓的叁价动词带双宾,如老李送她一辆自行车,也包括公认的二价动词带双宾,如他扔我一支烟;既包括典型的双宾结构如我给他一本书,也包括惯用语型双宾结构如你赏我个脸吧;既包括表示物体有实质转移的双宾结构如他送了我一辆小汽车,也包括带有隐喻意义的转移,如音乐给了我灵感。所有的双宾结构构成了一个广义的语言范畴(radical linguistic category)。其中,传统意义上的给与式与予夺式可以视为该范畴的原型,而其他的双宾结构则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由原型衍生而来。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两个认知概念,同时也是语义拓展的两个基本途径。其他的双宾结构从原型衍生的过程可以视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原型所体现的时空特征、物体的控制权特征、物体转移的动力特征及所涉人员的利益特征构成了隐喻或转喻的源域,而其他的双宾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则构成了隐喻或转喻的靶域。从原型到其他双宾结构的认知过程实质上是将一个概念域,即源域的图示结构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即靶域从而通过前者来理解后者的一种认知过程。 用句式语法观来解释汉语双宾句式的优点在于:一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解释的覆盖面。以往被语言学家们排斥在外的双宾结构以及那些需要额外的解释机制的双宾结构都被纳入了统一的解释机制,从而保证了理论的简约性和解释的充分性;再次,本文揭示了某些二价动词带叁个论元的原因,从而避免了先用动词所带的名词数量来定义动词的价位而嗣后又用动词的价位来定义其可带名词的数目的尴尬。(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3-04-01)

侯友兰,徐阳春[10](2002)在《“V_1着V_1着……V_2……”句式语法语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V1 着V1 着……V2 ……”句式中V1 及其后续动词V2 在语形和语义上的特点 ,指出V1 需由单音节动作性动词充当 ,是自主动词 ,V2 的动作或状况是动作的主体无法控制的。V2 不限于单音节动词 ,往往不是光杆动词(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02年05期)

句式语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旨在对"有—V"句式语法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有—V"句式产生的动因,并且利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该种句式进行分析,利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该种句式进行解释,得出该句式是由于语法化作用的结果而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句式语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东.句式语法化视角下的日语“Nにする”相关句式群考察[J].课外语文.2016

[2].李文龙.“有—V”句式语法化现象[J].海外英语.2013

[3].严玉培.从句式语法看被字句的句式语义属性[J].红河学院学报.2009

[4].吴茂刚.魏晋六朝完成貌句式语法属性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

[5].宋亚云.《马氏文通》的句式语法观[J].语文学刊.2006

[6].郑靓.句式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新启示[J].外语教学.2005

[7].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2004

[8].马道山.句式语法与生成语法对比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9].阳健.汉语双宾结构的句式语法观[D].湖南大学.2003

[10].侯友兰,徐阳春.“V_1着V_1着……V_2……”句式语法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论文知识图

是据此生成的图像化数据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无宾式B...标准教程3语法练习分布图语法的所有类型及其等级关系图表6 汉语Tp句式:汉语主位焦点化的语法....英语致使移动句生成过程中的语法整合...

标签:;  ;  ;  ;  ;  ;  ;  

句式语法论文_张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