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梢凸唇斑蚜论文_沈文节

导读:本文包含了竹梢凸唇斑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群,温度,生殖力,积温,乐果,森林保护,起点。

竹梢凸唇斑蚜论文文献综述

沈文节[1](2018)在《竹梢凸唇斑蚜林间防治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表明,以4%阿维啶虫脒乳油1∶16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3000倍液喷雾防治竹梢凸唇斑蚜效果较好。根据森林健康和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管理理论,竹梢凸唇斑蚜防治,应以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保护天敌,提高竹林持续抵御病虫能力为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选择具有内吸性、渗透力较强的药剂进行防治,以及时降低虫口,防止成灾。(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8年10期)

王大伟,马良进,周湘[2](2014)在《暗孢耳霉侵染竹梢凸唇斑蚜的生物学特征及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蚜科专化菌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的侵染特征。孢子附着在蚜虫体表后可迅速萌发直接侵入虫体,24 h后即有蚜虫感病死亡。在寄主死亡6 h内,假囊状体先突破体壁,分生孢子梗随后出现,后者可通过产孢启动新一轮的侵染循环。毒力生物测定结果显示,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具有高毒力。在高剂量接种浓度(192.6±20.3)个孢子·mm-2时,92.8%的接种蚜虫5天内死亡。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第5天的半致死浓度低至51.6个孢子·mm-2,半致死时间在接种浓度100个孢子·mm-2时仅为2.3天。(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4年10期)

徐华潮,施祖华,吴鸿[3](2006)在《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生殖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3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REBb01,B12和Bxs对竹梢凸唇斑蚜Takecallis taiwanus生殖力的影响。感染的成蚜在死亡前能正常产仔。竹梢凸唇斑蚜在接种球孢白僵菌后,就群体而言,由于部分感菌成蚜的死亡导致在观察时限内平均产仔量明显下降,但就单个蚜虫个体而言,感菌与否对其死亡前的产仔量并没有太大影响。竹梢凸唇斑蚜在接种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后其内禀增长力虽比对照要小,但下降不是很明显。图1表2参7(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徐华潮,施祖华,吴鸿[4](2006)在《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来自不同虫源的5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结果表明:5个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都表现出一定的致病力。根据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考查不同菌株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指标值lg(LC50)和LT50,菌株B12,Bxs,REBb01,Zhe-B和F-263在接种后第9天的lg(LC50)值分别为4·0549,4·4620,4·6261,4·9290和5·1580;在1×106个孢子·mL-1浓度下LT50分别为3·63,3·70,4·31,4·34和5·20d。根据该蚜虫累积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变化的叁维曲面图综合评价,5个菌株的毒力从强到弱依次为B12,Bxs,REBb01,Zhe-B和F-263。(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6年01期)

徐华潮,姚伟,唐炜国,吴卫阳,罗秀强[5](2004)在《竹梢凸唇斑蚜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竹梢凸唇斑蚜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竹梢凸唇斑蚜在竹林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种群聚集主要是由昆虫本身的习性和某些环境因素引起。在空间分布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04年03期)

徐华潮,施祖华,吴鸿[6](2003)在《竹梢凸唇斑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0~30℃之间的5种恒温下观测了竹梢凸唇斑蚜Takecallistaiwanus的发育历期,测得其1~4龄若蚜及全若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 76℃,9 24℃,7 28℃,6 45℃和8 10℃,有效积温分别为19 66d·℃,19 88d·℃,28 52d·℃,36 49d·℃和115 82d·℃,可供当地预测该蚜虫发生代数和发生期参考。表2参6(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徐华潮,施祖华[7](2003)在《温度对竹梢凸唇斑蚜种群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5~35℃范围内的7个恒温下测定了竹梢凸唇斑蚜Takecallistaiwanus(Takahashi)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温度对竹梢凸唇斑蚜的发育速率、存活率、寿命、生殖力和生殖率都有直接的影响.在5~30℃范围内,该蚜虫均能存活和产仔,成蚜产仔数以16℃时最高.平均世代长度随温度升高而缩短,5℃时为54d,30℃时为9d.成虫寿命10℃时最长(33d),高于或低于该温度时,随温度升高或降低而缩短.在25℃下,若蚜发育历期和种群倍增时间最短,内禀增长力最大.但在35℃下,若蚜不能完成发育.(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徐华潮[8](2003)在《竹梢凸唇斑蚜生物学特性及白僵菌对其毒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竹梢凸唇斑蚜Takecallis taiwanus Takahashis是竹子的主要害虫之一,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目前对它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其他防治方法应用很少,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该蚜虫的综合治理,生物防治方法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尚未有人系统地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因此,作者首次比较系统、定量地开展了竹梢凸唇斑蚜生物学特性及白僵菌对其致病力的研究,旨在为该蚜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在5~35℃范围内的7个恒温下测定了竹梢凸唇斑蚜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温度对竹梢凸唇斑蚜的发育速率、存活率、寿命、生殖力和生殖率都有直接的影响。在5~30℃范围内,该蚜虫均能存活、产仔,成蚜产仔数16℃时最高。平均世代长度随温度升高而缩短,5℃时为54天,30℃时为9天。成虫寿命10℃时最长(33天),高于或低于该温度时,随温度升高或降低而缩短。在25℃下,若蚜发育历期和种群倍增时间最短,内禀增长力最大。在35℃下,若蚜不能完成发育。 在10℃~30℃的温度范围5种恒温下观测了竹梢凸唇斑蚜的发育历期,测得该蚜虫1龄、2龄、3龄和4龄若蚜及整个若蚜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76℃、9.24℃、7.28℃、6.45℃和8.1℃,有效积温分别为19.66日度、19.88日度、28.52日度、36.49日度和115.82日度。这些数据可供当地预测该蚜虫发生代数和发生期时参考。 测试了来自不同虫源的5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结果表明:5个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都表现出一定的致病力。相比较而言,菌株B_(12)和菌株Bxs表现出较强毒力,能使竹梢凸唇斑蚜的累积死亡率在第7d即达到100%和96.4%。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即CLL模型)分析了5个球孢白僵菌菌株,每个菌株7个浓度(10~4~10~7个孢子/ml)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考查了不同菌株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指标值Ig(LC_(50))和LT_(50)值,如菌株B_(12),Bxs,REBb01,浙B和F-263在接种后的第9天的Ig(LC_(50))值分别为4.0549,4.4620,4.6261,4.9290和5.1580;在10~6个孢子/ml浓度下LT_(50)的值分别为3.63d,3.70d,4.31d,4.34d和5.20d。 本文绘制了竹梢凸唇斑蚜累积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变化的叁维曲面图,并据此综合评价各菌株处理该蚜虫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比较了各菌株间毒力的相对强弱,从强到弱依次为B_(12),Bxs,REBb01,浙B和F-263。 测定了3个球泡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成蚜生殖力的影响。感染的成好在死亡前 能正常产仔。竹梢凸唇斑蚜在接种球抱白僵菌后,就群体而言,由于部分感菌成蚜的 死亡导致在观察时限内平均产仔量明显下降,但就单个蚜虫个体而言,感菌与否对其 死亡前的产仔量并没有太大影响。竹梢凸后斑蚜在接种不同浓度的球抱白僵菌后其内 禀增长力rm虽比对照要小,但下降不是很明显。感菌成蚜所产后代仍能正常存活和 发育,表明病菌没有感染母体内的仔蚜。 综合分析以上研究结果,球抱白僵菌对竹梢凸后斑蚜的致病力以及接种后对该蚜 虫种群增殖的控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将使用球施白僵菌作为防治该蚜虫的唯一 措施,可能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明显抑制其种群增长的效果,有必要把它作为该蚜虫 综合治理中的一个因子继续加以研究和利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5-01)

胡国良,俞彩珠,楼君芳,陈小忠,徐惠[9](2001)在《竹梢凸唇斑蚜生物学特性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竹梢凸唇斑芽在浙江临安 1a繁殖 5 0余代 ,无越冬阶段 ,月月危害竹子。若蚜有红色和绿色 2种颜色 ,有翅孤雌蚜绿色为多。有翅孤雌蚜和若蚜常成堆地聚集在嫩竹叶背面、笋尖和未伸展的幼竹叶上刺吸危害。气温是影响竹梢凸唇斑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防治可采用烟熏、喷雾和刮干涂药等多种方法 ,防治效果达 97%以上。参 6(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徐华潮,陈培金,周云娥,肖新方[10](2000)在《叁种农药防治竹梢凸唇斑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氧乐果、虫螨光、吡虫啉3种农药的不同配比,通过涂杆、喷务的方法对雷竹园中竹梢凸唇斑蚜防治的试验表明,氧乐果的防治效果最好,氧乐果与吡虫啉、虫螨光的混剂,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中氧乐果与吡虫啉混剂喷雾(1:2或2:1混和,稀释5000倍),氧乐果与虫螨光混剂喷雾(1:2或2:1混和,稀释5000倍)的浓度配比较好。药吡虫啉单剂涂杆(稀释15倍)防治效果也达到99.1%左右。它具有低毒、低残留性,建议竹农使用吡虫啉来代替氧乐果防治蚜虫。(本文来源于《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0-10-01)

竹梢凸唇斑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蚜科专化菌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的侵染特征。孢子附着在蚜虫体表后可迅速萌发直接侵入虫体,24 h后即有蚜虫感病死亡。在寄主死亡6 h内,假囊状体先突破体壁,分生孢子梗随后出现,后者可通过产孢启动新一轮的侵染循环。毒力生物测定结果显示,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具有高毒力。在高剂量接种浓度(192.6±20.3)个孢子·mm-2时,92.8%的接种蚜虫5天内死亡。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第5天的半致死浓度低至51.6个孢子·mm-2,半致死时间在接种浓度100个孢子·mm-2时仅为2.3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竹梢凸唇斑蚜论文参考文献

[1].沈文节.竹梢凸唇斑蚜林间防治试验研究[J].吉林农业.2018

[2].王大伟,马良进,周湘.暗孢耳霉侵染竹梢凸唇斑蚜的生物学特征及毒力测定[J].林业科学.2014

[3].徐华潮,施祖华,吴鸿.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生殖力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

[4].徐华潮,施祖华,吴鸿.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J].林业科学.2006

[5].徐华潮,姚伟,唐炜国,吴卫阳,罗秀强.竹梢凸唇斑蚜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4

[6].徐华潮,施祖华,吴鸿.竹梢凸唇斑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

[7].徐华潮,施祖华.温度对竹梢凸唇斑蚜种群增长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

[8].徐华潮.竹梢凸唇斑蚜生物学特性及白僵菌对其毒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3

[9].胡国良,俞彩珠,楼君芳,陈小忠,徐惠.竹梢凸唇斑蚜生物学特性与防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

[10].徐华潮,陈培金,周云娥,肖新方.叁种农药防治竹梢凸唇斑蚜试验[C].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0

论文知识图

竹梢凸唇斑蚜在不同温度下生命生...随剂量而变化的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球孢白僵菌作用下竹梢凸唇斑蚜随...由CLL模型式(14)得出的F一263作用下~#...由CLL模型式(,4)得出的Bxs作用下竹由CLL模型式(14)得出的Bl:作用下竹

标签:;  ;  ;  ;  ;  ;  ;  

竹梢凸唇斑蚜论文_沈文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