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场测量系统论文-李进杰,陈鸿,刘开元

远场测量系统论文-李进杰,陈鸿,刘开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远场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载天线,微波暗室,远场测量,天线方向图

远场测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杰,陈鸿,刘开元[1](2018)在《一种机载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载天线几何尺寸小、远场测试距离要求不高的特点,建造了一间7m×4m×3m的微波暗室。在此基础上,依托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自动控制技术构建了一套机载天线远场测量系统,达到了精准、高效测量机载天线参数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8年11期)

王应辉[2](2017)在《天线近远场测量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高精度天线的需求愈发广泛。作为天线性能评估的天线测量技术和系统也日新月异,成为贯穿天线研制、成产、调试的重要技术依托。早期的天线测量系统自主程度较低,导致天线测量效率低下,推广缓慢。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高效率、高精度天线测量系统成为天线测量行业研究的焦点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对高效率和高精度测量系统的研制已进行多年,并投入使用,而我国的对该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根据某单位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的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本系统将服役于微波暗室,用于缝隙天线、询问天线等一些常规天线近场测量,并可对小口径天线进行远场测量,测量频率范围为1.2-40 GHz。该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以工业计算机为核心,首先通过计算机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相关参数初始化,然后通过控制PMAC运动控制器驱动扫描架进行平面近场扫描或柱面近场扫描并同时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接收信号,得到采样点位置坐标以及近场幅度数据和相位数据。最后使用自主研制的数据处理软件处理近场数据并且得出待测天线远场特性,使用输出设备显示和打印结果报告。在研究安排上,本文首先阐述天线测量的基本理论、天线的基本辐射参数及各参数的测量方法,为后面的系统设计和数据处理软件的编写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简单介绍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硬件部分包括扫描架、转台、射频、数控伺服子系统,主要对扫描架的结构和误差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对转台各转动轴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对机械部分进行安全性设计,确保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行;再次,详细介绍PMAC运动控制器的运动控制原理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编写运动控制的界面;最后,使用Delphi和MATLAB语言编写一套数据处理软件。因PMAC具有高精度、多功能,并能够兼容市场上大多数测量仪器设备,因此,本文中的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中使用PMAC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作为天线测量系统的伺服控制组件,从而使得本文所设计的天线测量系统的机械误差小于0.05 mm。相比传统的天线测量系统,本系统测量精度更高。论文中所编写的控制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能够满足既定设计要求,并且操作方便、界面美观。但论文中并没有对天线测量的误差进行有效分析,后续工作将针对系统测量误差进行分析。目前,本文设计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践表明,本文设计的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的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符合单位实际需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杨栋林[3](2015)在《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设计及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通信天线和雷达天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已经成为天线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天线测量系统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性能天线的研发。由于早期天线测量系统自动化程度有限,导致天线测量过程中参杂太多人为因素,从而降低了天线测量系统的测量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的设计有了技术支撑,在国内外,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天线测量系统理论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多家研究机构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本论文结合中国某研究院的生产需求,设计了一套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天线远场测量系统。本系统搭建于矩形微波暗室内,用于完成弹体表面或前后端面的弹载天线的电性能参数测量,测量系统工作频率范围为1-24GHz。天线远场测量系统工作原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首先通过计算机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完成相关参数的初始化工作;其次同步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收发信号和多维转台的转动,得到测量数据;最后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并且自动生成天线测量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意义和天线测量理论知识;其次针对工程项目,完成了对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组成结构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的研究,并对天线测量过程中主要误差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对角锥喇叭天线增益测量过程中的主要误差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且结合实测数据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叁天线法测得增益值进行了补偿。使用MATLAB编写了比对软件,对补偿后增益值、解析计算增益值和仿真增益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且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王思昊[4](2014)在《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远场天线测量系统中,传统架设天线的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流程相当费时,从而造成测量效率低下,所以需要研究新技术设备的高效率测量系统。本文研究的系统是在微波暗室中可实现0.5GHz~40GHz各类型雷达以及雷达对抗装备天线远场方向图、增益等参数进而实现雷达整机性能的精确测量。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而完成对发射源频率、输出功率、工作模式等参数的设置,同时控制转台各个轴的转动,发射源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信号,信号到达接收天线后,由于空间中信号能量的损耗,需要经过低声噪放大器抬高信号功率,通过高频信号线到达矢网仪,采集信号按时间角度的方式显示出来。本文还对天线测量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在保证室内远场距离R=35m,在0.5GHz~40GHz情况下,系统使用旋转天线的方法测绘出方向图,标准天线已标定好增益值,我们在暗室内还通过搭建叁天线测量系统验证标准天线的增益,天线安装高度H为2.6m,收发天线之间的间距R是12.68m,满足远场测量距离,效果良好。随后使用自动化测量系统中使用比较法测出待测天线的增益,接着对系统所处环境,各个子系统的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深入的研究,还有软件功能的具体实现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对自动化远场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主要是对方向图和增益的误差分析。方向图误差从测量距离、测量环境和角度测量叁个方面分析,增益误差从极化失配、阻抗失配、收发天线间的耦合和相位中心不重合的方面分析,主要是对有限测量距离引入的误差进行分析,得出了增益相对误差与天线尺寸、工作频率以及暗室测量间距的关系变化曲线。本文设计研究了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带宽是0.2GHz~2GHz,使用HFSS13.0建模,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得出增益和方向图,与在测量系统中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2-01)

刘龙[5](2014)在《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快速的天线测量技术已成为现代各类天线研发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从天线远场测量的基本原理出发,根据项目指标要求,对整个测量系统的搭建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和分析。该系统具有测试速度快、精度高、架设天线方便等优点,在移动通讯天线测试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国内外微波暗室设计经验,选择了适合于该项目测试使用的矩形微波暗室,给出了暗室的性能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验证了指标的合理性。通过在暗室中部增加特殊吸波脊结构来减小反射波,进一步改善了暗室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暗室性能达到设计要求。2.室内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由发射端子系统、转台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射频子系统四个部分构成。论文对各个部分的原理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根据实际测试天线种类的需求,设计了七轴精密测试转台,控制系统完成转台的精确定位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控制,通过采用扫频多通道技术,实现了多端口天线快速测量。标准天线的增益标定采用叁天线法,从而保证了天线的增益测量精度。最后重点分析了系统的方向图和增益测量误差。3.文章在常规喇叭天线设计的基础上阐明了宽带技术的优点,利用脊波导理论的原理和方法,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FSS设计了一副0.5GHz-6GHz的双脊喇叭天线。通过对天线的脊结构、波导腔和馈电部分进行优化,使方向图、增益和电压驻波比满足了设计要求,实物测量结果与仿真值比较,二者各项参数具有良好的吻合度。(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2-01)

安志怀,王杏林,张文强[6](2014)在《一体化室外单元远场测量系统的场地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体化室外单元是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量一体化室外单元时需保证测试场地的均匀性和对反射波的有效抑制。介绍了一体化室外单元远场测量系统,测试了场地中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有效体积内的电场变化量和两个正交极化的场强差值,分析了场地反射波抑制量测试数据,验证了测试场地的均匀性及对反射波的抑制效果。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远场测试系统测试场地能够满足一体化室外单元的测试需求。(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4年06期)

丁恒[7](2013)在《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线自从出现以来,天线的测量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形状,尺寸大小的天线层出不穷,而分析和设计天线更离不开天线的测量,所以天线的精确测量对了解天线的各方面参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远场测量因具有经济成本小和计算量少的特点而在天线的测量中有着独特优势。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天线测量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情况。然后介绍了测量的基本参数。第二章介绍了远场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第叁章对远场测量系统的构建做出了描述,同时叙述了各模块的工作原理。第四章则是对天线测量系统的射频部分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本文总结给出了5种射频部分搭建方法。硬件运行离不开软件控制,第五章则介绍了系统软件部分,软件分为测量和数据处理两部分。最后第六章介绍了天线远场测量的误差因素,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对搭建系统的方向图做了不确定度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3-06-16)

张士选,傅泉华,李勇[8](2007)在《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及软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集控制与数据采集、近远场数学变换与逆变换、数据分析与图像处理于一体的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及其软件包。给出了程序设计流程及软件功能概要。软件在高精度、多功能、便于开发应用方面较美国NIS和以色列ORBIT公司的同类产品有自己独到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07年02期)

刘亲社,王红卫,李农[9](2006)在《天线远场测量系统场地规划问题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分析了采用开阔的楼顶作为自由空间测试场,建立天线远场测量系统四个基本问题,即场地大小、天线口径、天线架设高度和空间衰减,给出了20m距离上的计算数据,为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场地规划和实施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6年SA期)

刘发明,毛乃宏[10](2001)在《C++ Builder开发的雷达天线近远场测量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系统是用C ++Builder编写的雷达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软件。本文着重介绍了系统方案、编程思想、方法、技巧等内容(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期刊2001年01期)

远场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高精度天线的需求愈发广泛。作为天线性能评估的天线测量技术和系统也日新月异,成为贯穿天线研制、成产、调试的重要技术依托。早期的天线测量系统自主程度较低,导致天线测量效率低下,推广缓慢。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高效率、高精度天线测量系统成为天线测量行业研究的焦点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对高效率和高精度测量系统的研制已进行多年,并投入使用,而我国的对该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根据某单位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的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本系统将服役于微波暗室,用于缝隙天线、询问天线等一些常规天线近场测量,并可对小口径天线进行远场测量,测量频率范围为1.2-40 GHz。该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以工业计算机为核心,首先通过计算机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相关参数初始化,然后通过控制PMAC运动控制器驱动扫描架进行平面近场扫描或柱面近场扫描并同时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接收信号,得到采样点位置坐标以及近场幅度数据和相位数据。最后使用自主研制的数据处理软件处理近场数据并且得出待测天线远场特性,使用输出设备显示和打印结果报告。在研究安排上,本文首先阐述天线测量的基本理论、天线的基本辐射参数及各参数的测量方法,为后面的系统设计和数据处理软件的编写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简单介绍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硬件部分包括扫描架、转台、射频、数控伺服子系统,主要对扫描架的结构和误差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对转台各转动轴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对机械部分进行安全性设计,确保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行;再次,详细介绍PMAC运动控制器的运动控制原理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编写运动控制的界面;最后,使用Delphi和MATLAB语言编写一套数据处理软件。因PMAC具有高精度、多功能,并能够兼容市场上大多数测量仪器设备,因此,本文中的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中使用PMAC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作为天线测量系统的伺服控制组件,从而使得本文所设计的天线测量系统的机械误差小于0.05 mm。相比传统的天线测量系统,本系统测量精度更高。论文中所编写的控制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能够满足既定设计要求,并且操作方便、界面美观。但论文中并没有对天线测量的误差进行有效分析,后续工作将针对系统测量误差进行分析。目前,本文设计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践表明,本文设计的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的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符合单位实际需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场测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进杰,陈鸿,刘开元.一种机载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8

[2].王应辉.天线近远场测量控制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3].杨栋林.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设计及误差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4].王思昊.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分析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5].刘龙.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6].安志怀,王杏林,张文强.一体化室外单元远场测量系统的场地验证[J].现代电子技术.2014

[7].丁恒.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8].张士选,傅泉华,李勇.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及软件设计[J].电子科技.2007

[9].刘亲社,王红卫,李农.天线远场测量系统场地规划问题的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

[10].刘发明,毛乃宏.C++Builder开发的雷达天线近远场测量控制系统[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

标签:;  ;  ;  ;  

远场测量系统论文-李进杰,陈鸿,刘开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