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氨酸激酶论文_高云娜,韩彩静,詹冬玲,方丽,闵伟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冬氨酸激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酶,天冬,氨酸,杆菌,北京,动力学,突变。

天冬氨酸激酶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娜,韩彩静,詹冬玲,方丽,闵伟红[1](2019)在《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M372I-T379S双突变体的构建及其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高酶活力天冬氨酸激酶(aspartokinase,AK),并削弱或解除Lys(lysine)反馈抑制作用突变体,通过定点突变和高通量筛选技术构建突变体M372I,T379S和M372I-T379S,对野生型(WT)和突变体分别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突变体M372I,T379S和M372I-T379SAK与WTAK相比,Vmax分别提高了13.77,15.02,15.60倍,Km和n值均降低;最适pH值分别升高为8.0,8.5,8.5,且半衰期分别延长了1.0,0.9,2.3h;M372I-T379SAK最适温度为30℃,比WT AK高2℃;当浓度为1~10mmol/L时,突变体均削弱或部分解除了抑制剂Lys的反馈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崔秀玉,关圆[2](2019)在《脊髓5-羟色胺耗竭增强蜜蜂毒炎症痛大鼠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及痛相关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脑干下行纤维释放到脊髓的5-羟色胺(HT)在病理性痛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应用蜜蜂毒(BV)炎性痛大鼠模型,探讨脊髓5-HT是否通过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激活发挥调控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足底注射生理盐水,NS组),BV组(足底注射BV),5, 7-二羟色胺(5, 7-DHT)-BV组(鞘内给予5, 7-DHT后足底注射BV),5, 7-DHT-NS组(鞘内给予5, 7-DHT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溶剂-NS组(鞘内给予5, 7-DHT溶剂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溶剂-BV组(鞘内给予5, 7-DHT溶剂后足底注射BV)。大鼠足底注射BV前鞘内连续给予5, 7-DHT预处理4 d,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脊髓NR1亚基、ERK的活化,行为学方法观察痛相关行为学变化。结果溶剂-BV组大鼠注射BV后2 h脊髓背角可见散在的磷酸化(p)-NR1-IR和p-ERK-I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Ⅱ层,与BV组相似。5, 7-DHT-BV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p-NR1-IR神经元数目显着高于溶剂-BV组大鼠。鞘内注射5, 7-DHT同样促进了BV诱发的脊髓背角ERK的活化。与溶剂-BV组相比,5, 7-DHT-BV大鼠足底注射BV后出现了严重的痛相关行为:自发缩足反射持续时间从50min增加到120 min,且每5 min自发缩足反射次数也显着增加;热和机械痛敏更加严重。结论在BV炎性刺激下,5-HT可能通过抑制NR1亚基和ERK的激活而发挥部分镇痛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玉森,董瑞瑞,杨倩,张禄平,李静[3](2019)在《白藜芦醇上调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及蛋白激酶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1)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AD模型对照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20、40和80 mg/kg)干预组,0.8 mg/kg戊酸雌二醇阳性对照组。采用去卵巢合并腹腔注射100 mg/kg D-半乳糖制备AD大鼠模型,同时白藜芦醇灌胃干预12周。干预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MDAR1和PKC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NMDAR1总蛋白、磷酸化蛋白和PKC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MDAR1及PK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各剂量组NMDAR1和PKC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以80 mg/kg组最为明显(P<0.01),对NMDAR1基因上调程度与戊酸雌二醇相当,40和80 mg/kg干预组p-NMDAR1/NMDAR1比值明显增加(P<0.05或P<0.01),PKC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与戊酸雌二醇效果相当。结论白藜芦醇上调NMDAR1及PKC基因的表达并且促进NMDAR1蛋白磷酸化和PKC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AD模型大鼠记忆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陈晨,闵伟红,张芷睿,方丽[4](2018)在《北京棒杆菌E31天冬氨酸激酶突变体T361D酶学性质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中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AK)进行定点改造,为改善突变株的酶学性质,提高突变株的酶活力,削弱或解除AK的反馈抑制作用。对高度保守的T361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及高通量筛选,以大肠杆菌BL21为载体,使突变体T361D在载体中实现高效表达,经分离及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和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wild type,WT)相比,突变体T361D Vmax提高7.63倍,最佳反应p H值降低为7.0,最佳反应温度升至30℃,半衰期延长1 h;突变体T361D在底物抑制剂赖氨酸(Lysine,Lys)存在下表现出激活作用,对金属离子Na~+、K~+和有机溶剂甲醇、异丙醇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试验为获得高产天冬氨酸族氨基酸菌株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17期)

方丽,王锐楠,詹冬玲,张芷睿,闵伟红[5](2017)在《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突变体P184Q的酶学性质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谷氨酸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AK)的结构,筛选可能影响别构抑制剂结合的Pro184位点,对其进行饱和定点突变,成功筛选出突变菌株P184Q.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突变体P184Q的V_(max)比野生型(WT)提高了3倍;n=1.39,低于WT的值(2.6),正协同性下降,同时Km值减小,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大;P184Q最适pH=6.5,最适反应温度为25℃,半衰期为2.8h;P184Q对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解除抑制剂苏氨酸和甲硫氨酸、赖氨酸和甲硫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赖氨酸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张芷睿,陈晨,韩彩静,高云娜,刘春雷[6](2018)在《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突变体Q316P的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AK)进行改造,期望获得具有较高酶活力且酶活性质改善的高产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的优良突变株,并削弱甚至解除Thr对AK的反馈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Gln(Q)316位点进行突变,高通量筛选获得活力提高明显的突变体,并将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对野生型(Wild type,WT)和突变体Q316P AK用镍柱纯化,进行酶动力学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获得突变体Q316P,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Q316P的V_(max)提高8.53倍,n值由2.15降低为1.29,正协同性减弱;最适温度由25°C升高至30°C;最适p H由8.0降低至7.5,半衰期由3.8 h延长至5.0 h;且在实验范围浓度内,底物抑制剂苏氨酸对突变体Q316P表现出激活作用;Q316P AK对金属离子K+和有机溶剂甲醇表现出良好抗性。【结论】获得酶活力提高、酶学性质改善的突变体,并一定程度上解除苏氨酸对AK的反馈抑制,为构建高产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工程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志杰,王鹏,詹冬玲,方丽,闵伟红[7](2017)在《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突变体A380H的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源序列比对和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A380为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AK)的绝对保守位点,对该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分离纯化和性质表征.结果表明:与野生型(WT)相比,突变体A380H的V_(max)提高4.28倍;突变体A380H的最适温度由28℃提高至35℃,最适pH值仍为7.5,半衰期由4.5h缩短至3.5h;底物抑制剂对WT和突变体均有抑制作用,苏氨酸和赖氨酸呈协同抑制作用,苏氨酸单独存在时对A380H具有激活或抑制减弱作用;Mg~(2+),Ni ~(2+)对WT有激活作用,1,5mmol/L的Cu~(2+)对A380H有激活作用;与WT相比,甲醇和异丙醇对A380H的抑制作用增强,正丁醇和乙腈对A380H的抑制作用减弱且表现出激活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徐德雨,郑小梅,赵晶,郑平,赵树欣[8](2017)在《谷氨酸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G359D突变解除赖氨酸与苏氨酸协同抑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AK)是赖氨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其受到代谢产物赖氨酸与苏氨酸的协同抑制,旨在发现其解除协同抑制的新突变体并解析其机理。通过对赖氨酸高产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ZL5与野生型C.glutamicumATCC 13032的天冬氨酸激酶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在高产菌的天冬氨酸激酶中存在G359D突变。通过体外天冬氨酸激酶野生型和G359D突变体酶活检测,发现该G359D突变体在10 mmol/L赖氨酸和苏氨酸同时存在时仍保留了76.94%±1.61%的酶活,而野生酶的酶活仅残留4.38%±1.28%。这一结果在赖氨酸高产菌谷氨酸棒杆菌的回复突变中也可得到验证,其回复突变后使赖氨酸产量下降15.57%。通过同源建模和结构分析发现,与野生酶相比,G359D突变体结合赖氨酸后,其位于活性中心附近的Arg151与Glu74之间无法形成离子键,允许底物分子的结合而具有较高活性。发现天冬氨酸激酶G359D突变体可阻断赖氨酸引起的别构效应,从而有效解除赖氨酸与苏氨酸的协同抑制。(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7年11期)

王锐楠,张芷睿,方丽,闵伟红,刘春雷[9](2017)在《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天冬氨酸激酶P184M酶动力学分析及酶学性质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AK)184位点脯氨酸(proline,P)突变为蛋氨酸(DL-methionine,M)对酶动力学及酶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对北京棒杆菌AK家族同源序列比对,选择出高度保守且远离底物结合位点的Pro184位点,对其进行饱和定点突变,成功构建突变体P184M。结果动力学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P184M AK Vmax比WT(wide type)提高了5.06倍;n值为0.19,突变体由WT的正协同性变为负协同性,同时Km(mol/L)值增大;突变体AK最适pH为6.5,低于野生型最适pH 7.0;最适反应温度28℃,低于WT的30℃,适宜温度区间变窄;半衰期由WT的2.1 h降为1.2 h;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和抑制剂Thr+Met、Lys+Met、Thr+Lys+Met对突变株AK均表现出激活作用。结论突变体天冬氨酸激酶P184M的酶动力学性质和酶学性质改变显着,为构建高产蛋氨酸菌株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孙卫平,吴倩倩,范伟伟,张剑,李超龙[10](2017)在《2型猪链球菌天冬氨酸激酶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原核表达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2)天冬氨酸激酶(aspartokinase,AK)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对S.suis 2中国强毒株05ZYH33的AK编码基因05SSU181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引物,通过PCR从05ZYH33基因组中扩增目的片段。将目的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E.coli BL21(DE3)后采用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用纯化的重组AK免疫BALB/c小鼠4次,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在宿主菌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His亲和层析柱纯化的重组蛋白,能与感染05ZYH33全菌的猪恢复期血清反应。ELISA检测重组AK免疫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102 400,Western blot显示该抗血清能与重组蛋白反应。结论成功制备重组AK蛋白,该蛋白具有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AK在S.suis 2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天冬氨酸激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脑干下行纤维释放到脊髓的5-羟色胺(HT)在病理性痛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应用蜜蜂毒(BV)炎性痛大鼠模型,探讨脊髓5-HT是否通过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激活发挥调控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足底注射生理盐水,NS组),BV组(足底注射BV),5, 7-二羟色胺(5, 7-DHT)-BV组(鞘内给予5, 7-DHT后足底注射BV),5, 7-DHT-NS组(鞘内给予5, 7-DHT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溶剂-NS组(鞘内给予5, 7-DHT溶剂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溶剂-BV组(鞘内给予5, 7-DHT溶剂后足底注射BV)。大鼠足底注射BV前鞘内连续给予5, 7-DHT预处理4 d,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脊髓NR1亚基、ERK的活化,行为学方法观察痛相关行为学变化。结果溶剂-BV组大鼠注射BV后2 h脊髓背角可见散在的磷酸化(p)-NR1-IR和p-ERK-I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Ⅱ层,与BV组相似。5, 7-DHT-BV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p-NR1-IR神经元数目显着高于溶剂-BV组大鼠。鞘内注射5, 7-DHT同样促进了BV诱发的脊髓背角ERK的活化。与溶剂-BV组相比,5, 7-DHT-BV大鼠足底注射BV后出现了严重的痛相关行为:自发缩足反射持续时间从50min增加到120 min,且每5 min自发缩足反射次数也显着增加;热和机械痛敏更加严重。结论在BV炎性刺激下,5-HT可能通过抑制NR1亚基和ERK的激活而发挥部分镇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冬氨酸激酶论文参考文献

[1].高云娜,韩彩静,詹冬玲,方丽,闵伟红.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M372I-T379S双突变体的构建及其酶学性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2].崔秀玉,关圆.脊髓5-羟色胺耗竭增强蜜蜂毒炎症痛大鼠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及痛相关行为[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张玉森,董瑞瑞,杨倩,张禄平,李静.白藜芦醇上调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及蛋白激酶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J].卫生研究.2019

[4].陈晨,闵伟红,张芷睿,方丽.北京棒杆菌E31天冬氨酸激酶突变体T361D酶学性质表征[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

[5].方丽,王锐楠,詹冬玲,张芷睿,闵伟红.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突变体P184Q的酶学性质表征[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

[6].张芷睿,陈晨,韩彩静,高云娜,刘春雷.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突变体Q316P的酶学性质[J].微生物学报.2018

[7].陈志杰,王鹏,詹冬玲,方丽,闵伟红.北京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突变体A380H的酶学性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

[8].徐德雨,郑小梅,赵晶,郑平,赵树欣.谷氨酸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G359D突变解除赖氨酸与苏氨酸协同抑制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7

[9].王锐楠,张芷睿,方丽,闵伟红,刘春雷.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pekinense天冬氨酸激酶P184M酶动力学分析及酶学性质表征[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

[10].孙卫平,吴倩倩,范伟伟,张剑,李超龙.2型猪链球菌天冬氨酸激酶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检测[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

论文知识图

1不同温度条件下水稻灌浆期籽粒中天冬氨...在10mmol/LATP条件下,双倒数作图求重...在10mmol/L的L-Asp条件下,双倒数作图...一10GrJi与来派于谷妞酸棒杆菌中Ly:c同...对重组天冬氨酸激酶tAK活性的...极端嗜热菌的Thermusflavus的AK调控亚基...

标签:;  ;  ;  ;  ;  ;  ;  

天冬氨酸激酶论文_高云娜,韩彩静,詹冬玲,方丽,闵伟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