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联合分离论文_谢秀凤,肖慧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耻骨联合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耻骨,产后,产期,手法,中药,骨盆,清宫。

耻骨联合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谢秀凤,肖慧莲[1](2019)在《电刺激疗法在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刺激疗法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卧床制动+骨盆带固定),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盆疼痛情况、耻骨联合距离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骨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降低,耻骨联合距离较治疗前缩短,且试验组治疗后骨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耻骨联合距离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中应用电刺激疗法不仅能减轻骨盆疼痛、缩短耻骨联合距离,还可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唐芳,姚丽娜,王玉坤,王智利,许志敏[2](2019)在《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骨盆带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中药外敷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骨盆挤压试验,统计两组阳性率;对两组患者的耻骨联合宽度进行X线测量,统计耻骨联合宽度> 10 mm占比情况;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周、6周骨盆挤压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周、6周X线耻骨联合宽度> 10 mm占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周、6周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产后康复,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唐芳,郭玉芝,姚丽娜,王玉坤,许志敏[3](2019)在《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产后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骨盆带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盆带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耻骨联合分离宽度、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耻骨联合宽度均减小,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3、7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7天,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活动、睡眠、食欲、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期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采用骨盆带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骨盆带,且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竺佳晟[4](2019)在《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预防与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耻骨联合分离(symphysis pubis diastasis,SPD)是指骨盆前方两侧耻骨纤维软骨处因外力而发生微小错移,表现为耻骨联合距离增宽或上下错动,出现局部疼痛和下肢抬举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软组织损伤疾病。耻骨联合分离是一种少见的产后并发症,会导致腰椎骨盆的不稳定并损害妇女的健康。现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耻骨联合分离的诊断、预防及治疗进展。(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汪小涛[5](2019)在《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的50例无症状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在产前及产后2周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产后2周的耻骨联合间隙宽度明显小于产前(P<0.05);实验组孕妇产前及产后2周的错合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周的错合差度明显低于产前(P<0.05)。结论超声在孕妇耻骨联合分离症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为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王向阳,陈亮,苏小强,刘波,孙树椿[6](2019)在《清宫正骨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清宫正骨手法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归挤拍打手法)治疗,每周手法治疗1次,共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骨盆绑带治疗,每天骨盆固定绑带制动不少于8 h,3周为1个疗程。在病例筛选入组当天以及治疗后1个月,对两组疗效及下腰痛评分(M-JOA)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90%,对照组分别为25%、60%,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JO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腰骶部功能障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宫正骨手法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症,能快速减轻局部疼痛和改善腰骶部功能,优于骨盆绑带固定治疗。(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04期)

周君,宫玉锁,朱艳国[7](2019)在《耻骨联合分离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骨盆骨折作为骨科常见一类损伤,骨折原因主要为车祸或高处坠落等高能量直接暴力导致骨盆受到挤压或撞击所致,大多数病例病情严重,严重病例多合并腹腔、盆腔脏器、泌尿生殖道等脏器损伤,致残率、病死率高,临床处理比较棘手。现阶段对临床骨盆骨折人群治疗措施首选常常以稳定骨盆环、控制出血、缓解疼痛为主。早期予以骨盆环正确复位、固定利于患者早期活动,能有效降低长期卧床造成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就近些年来所报道文献综述结合实际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临床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孙静璐,屠蕾[8](2019)在《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对孕后期耻骨联合分离孕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对孕后期耻骨联合分离孕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00例孕晚期耻骨联合分离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实施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康复护理认知总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孕妇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孕后期耻骨联合分离孕妇实施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可有效提高孕妇和家属对配合康复锻炼的认知度和配合依从性。(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程芳,杨云洁,刘卫平,朱玉平,徐建华[9](2019)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手法拉伸复位对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及外院转诊的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低频电刺激组、手法复位组,骨盆带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综合治疗组采用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 Ps)针刺联合电刺激和手法拉伸复位治疗,另外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手法复位治疗和骨盆带,对照组给予制动观察。比较各组间的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疼痛评分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6d,综合治疗组、低频电刺激组、手法复位组、骨盆带组和对照组5组的治愈人数分别为18例、7例、4例、0例和0例;治疗后6周,5组的治愈人数分别为20例、13例、11例、4例和0例;治疗后6个月,5组的治愈人数分别为20例、18例、15例、13例和9例。综合组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电刺激组和手法复位组。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联合仿生物理电刺激和手法拉伸复位,能够在短期内迅速缓解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的疼痛,并能够使耻骨联合形态迅速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较好,痛苦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梁金花,何丽丽[10](2019)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在产后耻骨联合分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6.1-2017.12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发生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评估两组疼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恢复更快,治疗情况更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疼痛评分更高,生活质量评分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病情改善更快,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更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耻骨联合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骨盆带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中药外敷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骨盆挤压试验,统计两组阳性率;对两组患者的耻骨联合宽度进行X线测量,统计耻骨联合宽度> 10 mm占比情况;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周、6周骨盆挤压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周、6周X线耻骨联合宽度> 10 mm占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周、6周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产后康复,疗效确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耻骨联合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谢秀凤,肖慧莲.电刺激疗法在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9

[2].唐芳,姚丽娜,王玉坤,王智利,许志敏.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疗效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唐芳,郭玉芝,姚丽娜,王玉坤,许志敏.中药外敷联合骨盆带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竺佳晟.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预防与治疗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5].汪小涛.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J].中国当代医药.2019

[6].王向阳,陈亮,苏小强,刘波,孙树椿.清宫正骨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9

[7].周君,宫玉锁,朱艳国.耻骨联合分离治疗进展[J].甘肃科技.2019

[8].孙静璐,屠蕾.康复管理捆绑式护理对孕后期耻骨联合分离孕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9].程芳,杨云洁,刘卫平,朱玉平,徐建华.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

[10].梁金花,何丽丽.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在产后耻骨联合分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组经皮螺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和髂...术前CT示B1型骨折,骨盆旋转移位,耻第二节 骨盆环一处断裂的骨折-图16-22 阅...组经皮螺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耻...骨盆骨折1∶1模型,图中可见耻骨联2 耻骨联合分离 7 cm

标签:;  ;  ;  ;  ;  ;  ;  

耻骨联合分离论文_谢秀凤,肖慧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