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论文_刘健伟,王雁

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基因,半胱氨酸,酶抑制剂,多态性,诱导,大豆。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刘健伟,王雁[1](2019)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基因G73A位点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基因(CST3)G73A位点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1至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住院患者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其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155例,无认知损害的脑梗死(CI)患者21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ND)250例。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CST3 G73A位点和APOE基因的多态性。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析,经多元Logstic回归纠正影响因素后分析这两种基因多态性对VCI的影响。结果 CST3 G73A位点基因型频率(χ~2=3.40,P=0.18)及等位基因频率(χ~2=3.95,P=0.14)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OEε4/4基因携带型与非携带型比较,发生VCI的风险是CI组4.98倍(P<0.01,95%CI:1.94~12.80),是ND组的5.68倍(P<0.01,95%CI:2.22~14.60)。将CST3 G73A位点与APOE基因经多元Logstic回归纠正相关危险因素后,结果表明,G73A位点为AA突变型时,APOEε4/4基因携带型发生VCI的风险是CI组的7.19倍(纠正OR:6.30,95%CI:1.34~29.60,P=0.013),是ND组的8.22倍(纠正OR:7.26,95%CI:1.55~34.10,P=0.008)。结论 CST3 G73A位点AA基因突变型可能增加APOEε4/4基因携带型发生VCI的发病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洪子茜,杨秋萍,侯馨怡,邓鸽,张立[2](2018)在《甘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I)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CPI)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超家族,它可以与巯基蛋白水解酶形成动态平衡,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甘薯CPI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徐薯18为研究材料,利用甘薯转录组数据库中的注释信息,通过RT-PCR扩增得到全长CPI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甘薯CPI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并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然后在高温、PEG6000等胁迫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含有CPI基因的重组菌株在干旱和高温的环境下胁迫能力有所增加。这表明CPI基因在甘薯抗逆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甘薯CPI基因的功能以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提升甘薯抗逆作用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8年15期)

徐一榕,朱妍,张燕茹,王旻,张莉[3](2018)在《即墨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解析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特异性,应用RT-PCR方法从即墨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中扩增出胰蛋白酶抑制剂两种编码基因Kunitz型(KTI,654 bp)及Bowman-Birk型(BBI,357 bp)的基因全长序列,并对两个基因序列做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登录到Gen Bank Accession No.AB112031.1和Accession No.AB081833.1并进行同源性鉴定,证明这两个基因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家族中的成员。结果表明:即墨野生大豆的KTI基因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No.AB308134.1)、大豆(Glycine max,No.EF541136.1)的KTI基因序列同源性都为99%,具有6个保守基序;BBI基因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No.AB081834.1)、大豆(Glycine max,NM_001250058.3)BBI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99%,具有5个保守基序,通过二级、叁级结构分析发现与栽培大豆有着明显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曾军[4](2018)在《柞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基因(Apserpin-6)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类能抑制蛋白酶的水解活性的多肽或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在许多生命活动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Serpin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超家族,它主要通过调控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SPs)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s,CPs)的活性来发挥作用。昆虫serpin可以通过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调控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为了阐明serpin在柞蚕(Antheraea pernyi)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作用,从serpin基因的克隆入手,研究了serpin基因的结构、进化以及表达特征等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柞蚕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御反应奠定基础,结果如下:1.柞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基因(Apserpin-6)的克隆依据柞蚕中肠转录组数据库中一段编码serpin的CDS序列设计PCR引物,以柞蚕幼虫总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一段全长1 239 bp的序列,经序列分析后命名为柞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基因(Apserpin-6)(GenBank登录号:MF944108)。该基因编码412个氨基酸残基,其中N端第1~17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在C端第357~391位氨基酸之间有一个反应中心环(RCL),第374位丝氨酸(Serine)和第375位丝氨酸之间是预测的蛋白质裂解位点,证明其属于serpin超家族,是典型的抑制型serpin。预测的Apserpin-6蛋白的分子质量(Mw)为46.49 kDa,等电点(pI)为7.15,含有6个磷酸化位点。2.柞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基因(Apserpin-6)系统进化分析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Apserpin-6与其他昆虫serpin-6序列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pserpin-6与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Msserpin-6、家蚕(Bombyx mori)Bmserpin-6及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Bmdserpin-6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与Bmserpin-6、Bmdserpin-6聚在一个分支上。3.柞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基因(Apserpin-6)的表达谱分析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Apserpin-6在柞蚕5龄幼虫的脂肪体中表达水平最高,血淋巴和头部组织次之,在中肠、马氏管和丝腺中的表达水平较低;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发现受到柞蚕肠球菌(Enterococcus pernyi)、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以及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侵染后柞蚕幼虫的血淋巴中Apserpin-6表达量均显着上调。4.柞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基因(Apserpin-6)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利用原核表达系统pEASY~?-Blunt E1-Apserpin-6/BL21(DE3)表达重组Apserpin-6蛋白,重组蛋白经镍离子鳌合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用于体外试验,检测其对柞蚕幼虫血淋巴中的酚氧化酶前体(prophenoloxidase,proPO)活化及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酶活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能够抑制proPO的活性,但对PO活性没有影响。综上,本研究克隆得到了柞蚕一个抑制型serpin的基因——Apserpin-6,该基因在血淋巴中表达水平受病原菌诱导后明显上调;原核表达的重组Apserpin-6蛋白体外活性试验提示Apserpin-6可能作为一种负调控因子参与proPO的活化进程,从而调控柞蚕血淋巴中PO参与的抗病原菌免疫防御反应。(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25)

何雨娟,鞠迪,王悦,杨雪清,王小奇[5](2018)在《水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的组成型及诱导型表达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蛋白质,具有抵御植食性昆虫取食危害的功能。然而,水稻(Oryza sativa)PI基因在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取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水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在二化螟取食及机械损伤下的表达模式,为明确OsLTPL164和OsLTPL151在水稻防御二化螟中的作用及今后利用这两个基因构建转基因水稻株系打下基础。【方法】以东北地区常规种植的3个水稻品系辽盐2号(1654)、辽星17号(1665)和长白17号(1688)为研究对象,在二化螟危害关键时期(分蘖期)通过机械损伤和接虫处理,在处理后不同时间(0、3、6、12、24、48、72 h)分别对根、茎、叶3个组织进行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3个水稻品系中OsLTPL164和OsLTPL151的表达模式。【结果】OsLTPL164在3个品系中的组织表达模式一致,在叶片和茎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根部;OsLTPL151在3个品系中的组织表达模式不一致,在1654品系中茎和叶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根部,但在1688和1665品系中根部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茎和叶片;此外,这两个基因在3个品系间的相同组织中都有不同的表达模式,OsLTPL164在根、茎、叶中均呈现在1665品系中表达量最高、在1688品系中表达量次之、在1654品系中表达量最低的表达模式,但OsLTPL15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OsLTPL164不同:在根中,OsLTPL151在1665品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1688和1654品系;在茎中,OsLTPL151在1654和1665品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1688品系;在叶中,OsLTPL151在1654品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1665和1688品系。二化螟取食诱导OsLTPL164和OsLTPL151在3个品系的叶片中表达上调幅度高于茎和根,且在1665品系中上调的幅度较1688和1654品系中大。在二化螟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不同时间后,两个基因均呈现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OsLTPL164和OsLTPL151在机械损伤6 h后才被显着诱导表达,而二化螟取食3 h后便可诱导OsLTPL164和OsLTPL151上调表达。【结论】OsLTPL164和OsLTPL151在3个水稻品系中二化螟取食以及机械损伤均能诱导其表达,推测这两个基因可能与水稻抗二化螟有关,但这两个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系中其他具体的功能可能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何雨娟[6](2018)在《二化螟取食诱导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的表达模式及干扰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作为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对水稻产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作为防治二化螟最主要的武器,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已导致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粮食安全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凸显。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螟水稻品种是较安全、高效的方法,但水稻抗螟虫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相对匮乏。植物蛋白酶抑制剂(Potease Inhibitor,PI)是一类低分子量的多肽或蛋白质,参与植物对害虫和其它逆境胁迫的抗性。然而,编码水稻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的分子鉴定和表达模式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以东北地区常规种植的水稻1688、1665和1654品系作为供试材料,克隆了两个水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并运用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了OsLTPL164和OsLTPL151在叁个水稻品系中、二化螟取食及机械损伤下的表达模式;测定了二化螟取食及机械损伤下叁个水稻品系不同组织的α-淀粉酶活性;通过RNAi技术和超表达技术构建了OsLTPL164和OsLTPL151的沉默载体和超表达载体。研究结果为明确OsLTPL164和OsLTPL151在水稻防御二化螟中的作用,以及今后利用这两个基因构建转基因水稻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如下:1.水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的二级结构预测及表达模式分析预测结果显示,OsLTPL164蛋白由159个氨基酸、5个α螺旋组成,其中包括10个半胱氨酸;OsLTPL151蛋白由96个氨基酸、4个α螺旋组成,其中包括8个半胱氨酸。OsLTPL164基因在叁个水稻品系中的组织表达模式一致,在叶片和茎中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根部;OsLTPL151基因在1654品系中茎和叶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根部,但在1688和1665品系中根部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茎和叶片;此外,这两个基因在叁个品系间的同一组织中有不同的表达模式。二化螟取食诱导OsLTPL164和OsLTPL151基因上调表达,且在1665中上调的幅度较1688和1654中大。在二化螟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不同时间后,两个基因均呈现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二化螟取食和机械损伤下水稻α-淀粉酶的活性分析在叁个水稻品系不同组织中,茎干和叶片中α-淀粉酶活性均高于根;在同一组织中,1654的α-淀粉酶活性高于1688和1665。二化螟取食及机械损伤胁迫下,α-淀粉酶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均在3 h时酶活显着下降,12 h时降至最低值;二化螟危害和机械损伤后,1654的α-淀粉酶活性下降幅度较1688和1665大。3.OsLTPL164和OsLTPL151基因沉默载体和超表达载体构建分别克隆得到243bp、203bp的OsLTPL164基因和OsLTPL151基因正向和反向干扰片段,构建了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的沉默载体和超表达载体,并成功获得了颗粒较黄、较紧实的愈伤粒,为后续转基因植物种植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颖[7](2018)在《四川地区汉族寻常痤疮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和白细胞介素-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尤其是重度痤疮皮损如囊肿、结节等给患者带来显着的面容损害,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造成巨大影响。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寻常痤疮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病,因此,本研究拟对四川地区汉族寻常痤疮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和白细胞介素-1ɑ(interleukin-1ɑ,IL-1ɑ)2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394人,包括正常人104例,寻常痤疮患者290例(其中轻度98例,中度109例,重度83例)。1.采用统一设计的寻常痤疮调查表,对每一位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由被研究者自行填写。2.抽取每一位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mL用于提取白细胞DNA,获取目的基因后,采用基因测序和SNaPshot分型技术检测寻常痤疮患者及正常人TIMP-2基因的rs8179090位点和IL-1ɑ基因的rs180058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1.四川地区汉族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一级亲属的寻常痤疮患病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组(P<0.05),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最高。2.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对寻常痤疮是一种疾病的认识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轻度寻常痤疮患者(P<0.05)。3.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认为患寻常痤疮会对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比例明显高于轻度寻常痤疮患者(P<0.05),在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中比例最高。4.与寻常痤疮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情绪差(OR值为8.466)、一级亲属患寻常痤疮(OR值为2.897)、高脂食品(OR值为2.513)、高糖食品(OR值为2.432)、洗脸方式为清水洗脸(OR值为2.365)、辛辣食品(OR值为2.332)。5.寻常痤疮患者与正常人TIMP-2基因的rs81790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P<0.05),C等位基因的存在将增加寻常痤疮的患病风险,但轻度、中度、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6.寻常痤疮患者与正常人IL-1ɑ基因的rs180058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中度、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之间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一级亲属的寻常痤疮患病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组,病情越重一级亲属患病率越高。2.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对痤疮是一种疾病的认识明显优于正常人和轻度寻常痤疮患者。3.寻常痤疮病情越重者认为该病对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越大。4.情绪差、家族史、不健康饮食和不当护理方式均对寻常痤疮发病具有影响。5.TIMP-2基因的rs81790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寻常痤疮发病有关,但与寻常痤疮严重程度无关;TIMP-2基因的rs8179090位点C等位基因的存在将增加寻常痤疮的患病风险。6.IL-1ɑ基因的rs180058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寻常痤疮发病及其严重程度均无关。(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柯丹霞,彭昆鹏,贾妍,曾硕,王英枝[8](2018)在《大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GmCYS2的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YS)在结瘤,根瘤发育和衰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1个大豆CYS家族基因GmCYS2,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表明,GmCYS2与木豆(Cajanus cajan)CYS相似性最高。在体外对该基因编码蛋白进行了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GmCYS2的酶活性抑制实验显示,该蛋白对L类和B类组织蛋白酶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对H类组织蛋白酶,并且在30 d根瘤提取物中的抑制活性高于在60 d根瘤提取物中。此外,构建GmCYS2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百脉根毛根转化法获得转GmCYS2基因的超表达复合体植株。GmCYS2的超量表达增加了百脉根的结瘤数目,并且上调共生标记基因的表达。结果说明GmCYS2蛋白具有一定的酶活性抑制作用,并且正调控百脉根共生结瘤过程。(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冯旭龙[9](2018)在《新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DsCystatin纳米抗体的制备以及受甲基化调控的USP44基因在食管鳞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骆驼血清中能表达一种没有轻链的抗体,通过克隆其可变区获得了目前已知分子量最小的抗原结合片段,称为纳米抗体。与传统抗体相比,纳米抗体的分子量小,亲水性高,比较容易地与其他分子或前体药物共价连接。因此在新药开发、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Cathepsin蛋白家族在免疫细胞内参与抗原降解、加工和传递,进而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而人体被蜱叮咬后,蜱唾液腺中的Ds Cystatin蛋白会被分泌到人体内,抑制Cathepsin蛋白家族的活性,帮助蜱长时间在宿主上吸血,逃避宿主免疫反应,促进了蜱携带的病原体传播到宿主体上。我们希望能获得针对Ds Cystatin蛋白的纳米抗体,以便帮助人们在关于蜱叮咬方面的诊断治疗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带有GST标签的Ds Cystatin融合蛋白,利用GST标签纯化该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带有GST标签,使用procession蛋白酶切除,最终得到单一的Ds Cystatin抗原蛋白。用纯化后的抗原蛋白免疫健康的双峰驼,经过数次的免疫后以其外周血为材料建立纳米抗体免疫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吸附、洗脱、富集等一系列操作筛选具有抗原特异性的纳米抗体。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获得与Ds Cystatin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单克隆。将ELISA实验中的阳性结果摇菌、质粒抽提,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使用相关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最终获得1株纳米抗体。将所获得的纳米抗体诱导、表达、纯化后,通过pull-down技术来验证筛选到的纳米抗体与Ds Cystatin蛋白具有相互结合的作用。基于实验室的另一研究方向,我们还进行了受甲基化调控的USP44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中食管鳞癌甲基化差异位点并结合本实验室收集到的94对食管鳞癌组织中甲基化差异的测序结果,最终确定USP44基因在食管鳞癌中呈现显着的异常高甲基化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计算该基因对食管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诊断的敏感度为0.73,特异性为0.8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说明该基因具有潜在的食管鳞癌临床诊断价值。为了进一步探究受甲基化调控的USP44基因的生物学机制,我们使用去甲基化药物(5-Aza)处理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和Ca Es-17,发现在去甲基化后USP44表达量明显上升。之后我们构建了针对USP44基因启动子区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并对启动子区域进行高甲基化处理,经检测后发现荧光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在患者成对的癌与癌旁组织中,USP44基因的表达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以上结果说明USP44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是受DNA甲基化调控的,并且高甲基化导致了该基因的低表达。为了进一步探究USP44基因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我们构建了p CDH-USP44过表达载体。经过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等实验,表明该基因在食管鳞癌细胞中起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通过细胞凋亡实验也表明,该基因可以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凋亡。最后,为了评估USP44基因过表达后在体内肿瘤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小鼠荷瘤试验。根据肿瘤体积的统计结果,说明USP44基因抑制了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吴秋莲,郑利平,陆俊佳,杨兰[10](2018)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汉族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及其基因位点+148和+73的多态性与广西壮族及汉族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壮族、汉族MS患者和壮族、汉族健康人(各100例)血清中Cys C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ys C+148和+73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血清Cys C水平及Cys C的基因多态性与壮族及汉族MS的相关性。结果壮族及汉族MS患者血清中Cys C水平分别与健康人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壮族、汉族MS患者组及壮族、汉族健康人对照组Cys C+73、Cys C+148位点不同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39,P=0.791;χ~2=4.841,P=0.564)。壮族、汉族MS组Cys C+73位点为GG基因型的患者Cys C水平低于AG和AA型,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MS组外周血Cys C水平与肌酐水平相关(P<0.01),与Cys C+73基因位点多态性亦有相关性(P<0.01)。结论广西地区壮族、汉族MS患者Cys C+73位点不同基因型Cys C水平存在差异,且与肌酐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CPI)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超家族,它可以与巯基蛋白水解酶形成动态平衡,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甘薯CPI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徐薯18为研究材料,利用甘薯转录组数据库中的注释信息,通过RT-PCR扩增得到全长CPI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甘薯CPI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并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然后在高温、PEG6000等胁迫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含有CPI基因的重组菌株在干旱和高温的环境下胁迫能力有所增加。这表明CPI基因在甘薯抗逆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甘薯CPI基因的功能以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提升甘薯抗逆作用打下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刘健伟,王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基因G73A位点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9

[2].洪子茜,杨秋萍,侯馨怡,邓鸽,张立.甘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I)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J].新农业.2018

[3].徐一榕,朱妍,张燕茹,王旻,张莉.即墨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大豆科学.2018

[4].曾军.柞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基因(Apserpin-6)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

[5].何雨娟,鞠迪,王悦,杨雪清,王小奇.水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的组成型及诱导型表达模式[J].中国农业科学.2018

[6].何雨娟.二化螟取食诱导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LTPL164和OsLTPL151的表达模式及干扰载体构建[D].沈阳农业大学.2018

[7].刘颖.四川地区汉族寻常痤疮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和白细胞介素-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

[8].柯丹霞,彭昆鹏,贾妍,曾硕,王英枝.大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GmCYS2的功能鉴定[J].作物学报.2018

[9].冯旭龙.新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DsCystatin纳米抗体的制备以及受甲基化调控的USP44基因在食管鳞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10].吴秋莲,郑利平,陆俊佳,杨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汉族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临床检验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美洲牡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因子基...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不同植物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一1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n信号...几种生物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序列

标签:;  ;  ;  ;  ;  ;  ;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论文_刘健伟,王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