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结构论文和设计-姜子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主龙骨、次龙骨和矿棉板,主龙骨通过吊装组件固定连接于屋顶,主龙骨和次龙骨通过转接件垂直连接,矿棉板安装于相邻次龙骨之间,次龙骨的截面呈工字形设置;转接件包括第一挂接部、第二挂接部和连接部,第一挂接部和第二挂接部分别连接于连接部的同侧,第一挂接部和第二挂接部朝向相同,第一挂接部和第二挂接部相互平行且不重叠,第一挂接部、连接部和第二挂接部之间形成与主龙骨相适配的挂接空间;第一挂接部于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一T字形插槽,第二挂接部于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T字形插槽,矿棉板开设有一字形插槽。本实用新型增强矿棉板的安装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吊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主龙骨(3)、次龙骨(5)和矿棉板(7),所述主龙骨(3)通过吊装组件(1)固定连接于屋顶,主龙骨(3)和次龙骨(5)通过转接件(4)垂直连接,所述矿棉板(7)安装于相邻所述次龙骨(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5)的截面呈工字形设置,所述次龙骨(5)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上横板(51)和第二下横板(53)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横板(51)和第二下横板(53)之间的第二竖板(52);所述转接件(4)包括第一挂接部(41)、第二挂接部(43)和连接部(42),所述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42)的同侧,所述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相互平行且不重叠,所述第一挂接部(41)、连接部(42)和第二挂接部(43)之间形成与主龙骨(3)相适配的挂接空间;所述第一挂接部(41)于远离连接部(4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T字形插槽(411),所述第二挂接部(43)于远离连接部(4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T字形插槽(431),所述矿棉板(7)开设有一字形插槽。

设计方案

1.一种吊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主龙骨(3)、次龙骨(5)和矿棉板(7),所述主龙骨(3)通过吊装组件(1)固定连接于屋顶,主龙骨(3)和次龙骨(5)通过转接件(4)垂直连接,所述矿棉板(7)安装于相邻所述次龙骨(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5)的截面呈工字形设置,所述次龙骨(5)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上横板(51)和第二下横板(53)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横板(51)和第二下横板(53)之间的第二竖板(52);所述转接件(4)包括第一挂接部(41)、第二挂接部(43)和连接部(42),所述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42)的同侧,所述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相互平行且不重叠,所述第一挂接部(41)、连接部(42)和第二挂接部(43)之间形成与主龙骨(3)相适配的挂接空间;所述第一挂接部(41)于远离连接部(4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T字形插槽(411),所述第二挂接部(43)于远离连接部(4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T字形插槽(431),所述矿棉板(7)开设有一字形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3)呈U型设置,主龙骨(3)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横板(31)和第一下横板(33)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横板(31)和第一下横板(33)之间的第一竖板(32);所述第一上横板(3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上限位凸棱(311),上限位凸棱(311)的延伸方向与主龙骨(3)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多个上限位凸棱(311)沿主龙骨(3)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连接部(42)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限位凸棱(421),所述下限位凸棱(421)限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上限位凸棱(3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次龙骨(5)之间设置于限距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距组件(6)包括限距螺杆(61),

所述第二竖板(52)开设有供限距螺杆(61)穿过的限距孔(521),所述限距螺杆(61)螺纹连接有至少四个限距螺母(62),相邻两个所述次龙骨(5)的第二竖板(52)分别限位于两个限距螺母(6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距孔(521)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次龙骨(5)长度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组件(1)包括固定连接于屋顶的吊杆(11)和吊件(12),所述吊件(12)包括与吊杆(11)连接的第一悬挂部(121),所述第一悬挂部(121)向下延伸有第一吊接臂(122),所述第一吊接臂(12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悬挂部(123),所述第一悬挂部(121)和第二悬挂部(123)朝向相同且相互平行,第二悬挂部(123)于远离所述第一吊接臂(122)设置有第二吊接臂(124),所述第一吊接臂(122)和第二吊接臂(124)相互平行且位于第二悬挂部(123)的同侧;所述第一吊接臂(122)、第二悬挂部(123)和第二吊接臂(124)形成用于容纳主龙骨(3)的吊装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部(121)开设有吊接孔,所述吊杆(11)穿设于吊接孔,所述吊杆(11)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吊接螺母,所述第一悬挂部(121)位于相邻两个吊接螺母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接臂(122)和第二吊接臂(124)之间设置有使主龙骨(3)限位于吊装空间内的限位组件(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螺栓(21)和限位螺母(22),所述第一吊接臂(12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吊接臂(124)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限位螺栓(21)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采用限位螺母(22)紧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室内环境的顶部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

目前,传统吊顶包括顺次连接的吊杆、吊件、龙骨及矿棉板,该类吊顶均是以主龙骨和次龙骨做龙骨框架,将矿棉板放置于龙骨框架上进行固定。由于大多矿棉板为规则的矩形或者正方形,所以在吊顶的连接中需要保证主龙骨和次龙骨相互垂直连接,才能适应矩形或者正方形的矿棉板的安装。

在吊顶的连接中,主、次龙骨的连接比较简单,通常是简单的搭接方式(施工中常用的方式为,将次龙骨插入主龙骨内并弯折),主龙骨和次龙骨之间的连接结构比较简单。主龙骨和次龙骨在长期受到其自重以及矿棉板重量的作用下或者在经受较大震动时,主龙骨和次龙骨的连接结构容易失效,并导致矿棉板坠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结构,其增强矿棉板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吊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主龙骨、次龙骨和矿棉板,所述主龙骨通过吊装组件固定连接于屋顶,主龙骨和次龙骨通过转接件垂直连接,所述矿棉板安装于相邻所述次龙骨之间,所述次龙骨的截面呈工字形设置,所述次龙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上横板和第二下横板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横板和第二下横板之间的第二竖板;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挂接部、第二挂接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挂接部和第二挂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侧,所述第一挂接部和第二挂接部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挂接部和第二挂接部相互平行且不重叠,所述第一挂接部、连接部和第二挂接部之间形成与主龙骨相适配的挂接空间;所述第一挂接部于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一T字形插槽,所述第二挂接部于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T字形插槽,所述矿棉板开设有一字形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龙骨的上端插接于转接件的第一T字形插槽以及第二T字形插槽上,实现对次龙骨的安装,与较传统的螺钉固定方式相比,具有组装便捷,拆卸方便等优点,同时矿棉板的板面没有因为安装受到破坏,进而增强矿棉板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上横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上限位凸棱,上限位凸棱的延伸方向与次龙骨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多个上限位凸棱沿次龙骨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限位凸棱,所述下限位凸棱限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上限位凸棱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限位凸棱和下限位凸棱的相互配合,对防止转接件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上滑移,增强转接件和主龙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次龙骨之间设置于限距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距组件的设置对相邻次龙骨之间的距离进行限位,增强次龙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距组件包括限距螺杆,所述第二竖板开设有供限距螺杆穿过的限距孔,所述限距螺杆螺纹连接有至少四个限距螺母,相邻两个所述次龙骨的第二竖板分别限位于两个限距螺母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杆穿过的限距孔,且相邻两个次龙骨的第二竖板分别限位于两个限距螺母之间,从而实现对相邻次龙骨之间的距离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距孔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次龙骨长度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限距组件进行安装,防止开设于相邻两个第二竖板的限距孔由于没有对准而导致限距组件无法安装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屋顶的吊杆和吊件,所述吊件包括与吊杆连接的第一悬挂部,所述第一悬挂部向下延伸有第一吊接臂,所述第一吊接臂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悬挂部,所述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朝向相同且相互平行,第二悬挂部于远离所述第一吊接臂设置有第二吊接臂,所述第一吊接臂和第二吊接臂相互平行且位于第二悬挂部的同侧;所述第一吊接臂、第二悬挂部和第二吊接臂形成用于容纳主龙骨的吊装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龙骨放置于吊装空间,从而实现主龙骨和吊装组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悬挂部开设有吊接孔,所述吊杆穿设于吊接孔,所述吊杆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吊接螺母,所述第一悬挂部位于相邻两个吊接螺母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吊杆和吊件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吊接臂和第二吊接臂之间设置有使主龙骨限位于吊装空间内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使主龙骨限位于第一吊接臂和第二吊接臂,增强主龙骨和吊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所述第一吊接臂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吊接臂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限位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采用限位螺母紧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强矿棉板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平视图。

图中,1、吊装组件;11、吊杆;12、吊件;121、第一悬挂部;122、第一吊接臂;123、第二悬挂部;124、第二吊接臂;2、限位组件;21、限位螺栓;22、限位螺母;3、主龙骨;31、第一上横板;311、上限位凸棱;32、第一竖板;33、第一下横板;4、转接件;41、第一挂接部;411、第一T字形插槽;42、连接部;421、下限位凸棱;43、第二挂接部;431、第二T字形插槽;5、次龙骨;51、第二上横板;52、第二竖板;521、限距孔;53、第二下横板;6、限距组件;61、限距螺杆;62、限距螺母; 7、矿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吊顶结构,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主龙骨3、次龙骨5和矿棉板7。

主龙骨3呈U型设置,主龙骨3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横板31和第一下横板33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横板31和第一下横板33之间的第一竖板32。

主龙骨3通过吊装组件1固定连接于屋顶,吊装组件1包括固定连接于屋顶的吊杆11和吊件12。吊杆11的上端套设有膨胀螺栓套管,膨胀螺栓套管的下端设置有套设于吊杆11的垫片,垫片的下端设置有与吊杆11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吊件12包括与吊杆11连接的第一悬挂部121,第一悬挂部121向下延伸有第一吊接臂122,第一吊接臂12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悬挂部123,第一悬挂部121和第二悬挂部123朝向相同且相互平行,第二悬挂部123于远离第一吊接臂122设置有第二吊接臂124,第一吊接臂122和第二吊接臂124相互平行且位于第二悬挂部123的同侧;第一吊接臂122、第二悬挂部123和第二吊接臂124形成用于容纳主龙骨3的吊装空间。第一悬挂部121开设有吊接孔,吊杆11穿设于吊接孔,吊杆11螺纹连接有两个吊接螺母,第一悬挂部121位于相邻两个吊接螺母之间。第一吊接臂122和第二吊接臂124之间设置有使主龙骨3限位于吊装空间内的限位组件2,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螺栓21和限位螺母22,第一吊接臂12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吊接臂124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对设置,限位螺栓21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采用限位螺母22紧固。

次龙骨5的截面呈工字形设置,次龙骨5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上横板51和第二下横板53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横板51和第二下横板53之间的第二竖板52。

主龙骨3和次龙骨5通过转接件4垂直连接,转接件4包括第一挂接部41、第二挂接部43和连接部42,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分别连接于连接部42的同侧,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朝向相同,第一挂接部41和第二挂接部43相互平行且不重叠,第一挂接部41、连接部42和第二挂接部43之间形成与主龙骨3相适配的挂接空间;第一挂接部41于远离连接部4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T字形插槽411,第二挂接部43于远离连接部4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T字形插槽431,次龙骨5的上端插接于第一T字形插槽411以及第二T字形插槽431内。

矿棉板7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字形插槽,次龙骨5的下端分别插接于矿棉板7的两个一字形插槽内。

主龙骨3的第一上横板3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上限位凸棱311,上限位凸棱311的延伸方向与主龙骨3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多个上限位凸棱311沿次主骨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转接件4的连接部42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限位凸棱421,下限位凸棱421限位于相邻两个上限位凸棱311之间。

相邻次龙骨5之间设置于限距组件6。限距组件6包括限距螺杆61,第二竖板52开设有供限距螺杆61穿过的限距孔521,限距孔521为腰型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次龙骨5长度方向相同。限距螺杆61螺纹连接有四个限距螺母62,相邻两个次龙骨5的第二竖板52分别限位于两个限距螺母62之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吊顶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2644.7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82568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E04B 9/06

专利分类号:E04B9/06;E04B9/16;E04B9/18;E04B9/28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北京中北国泰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中北国泰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南街6号院1号楼5层510

发明人:姜子华

第一发明人:姜子华

当前权利人:北京中北国泰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吊顶结构论文和设计-姜子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