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灵:曾国藩的管理之道论文

刘东灵:曾国藩的管理之道论文

因为工作原因,参与编辑和拜读了数本与曾国藩有关的历史著作,其中有谭伯牛先生的《战天京》、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传》、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等。与近几年被追捧的另外一个“圣人”王阳明的天纵奇材、神机妙算大相异趣的是,曾国藩,这个被称为传统中国最后一个精神偶像的“圣人”,原来是一个“笨人”,而他的笨拙精神和做事方法却更给人以学习和成就的可能。

“圣人”原是“笨人”

曾国藩有多笨?他花了7年时间,参加了7次科举考试才考上秀才,他常自我评价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是呀!几天来,有种奇怪的情感在心中萌生:她不在身旁总觉怅惘、空虚,和她在一起,倾听她那娓娓的谈吐,不仅心情舒畅,而且感到无比地充实和满足。这里面有爱的成分吗?我不知道。爱情真是个复杂的概念,对爱,我不敢奢想。对她,只愿她能找个才貌双全、志同道合的伴侣;我自己呢,最好暂不涉足,而实际上,我除了每天学习和工作外,认真备课,授课,学员反映不错。令我不安的是,巴克夏聪明,功课基础好,还在业余时间搞绘画。上一次市美展,他的那幅《金秋》获一等奖。画上那个怀抱稻捆、脉脉含情的姑娘酷似我们站长。

时人对他也多有评价,比如梁启超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左宗棠屡屡批评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于兵机每苦钝滞”。他的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

但这个笨人,却在同时代的伟人豪杰当中,取得的成就最大,达到了儒家认为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境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曾国藩的“笨拙”精神。

出租车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具有运行时间长、油耗大等特点[4],出租车运营公司也亟需一种具有良好数据支撑的评价方法进行出租车驾驶员的辅助考核. 本文以北京市出租车终端采集的数据为基础,从生态节能性维度,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驾驶员个体的驾驶行为进行评价.

(1)向前延伸:顶层规划+EPC总包。将EPC总包业务向前延伸,实现“顶层规划+EPC总包”的项目路径,健全了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建设过程的管理体系。智慧物流园区顶层规划是建设智慧物流园区的首要工作,以园区信息化顶层视角,全面回答智慧物流园区为什么建、建成什么样、如何建、给谁建等一系列重点问题。坚持一园一策、突出特色,通过搭建智慧物流园区的顶层框架,制定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目标,梳理建设任务和重点工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运营模式和保障机制。在这条新的路径中,顶层规划贯穿园区建设的始终,为智慧物流园区EPC总包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规划引领和指导作用。

不仅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成了战神,曾国藩也用笨办法成为了一代大儒。比如他的读书方法是,一段时间内,一本不读完,不会拿起第二本,他说,“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他“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意即是单日读经书,双日读史书,对一些经典著作如《史记》《汉书》《庄子》《资治通鉴》等反复读反复背诵,甚至晚年的时候,在右眼已经失明,左眼视力也不好的情况下,他仍在每天处理完公事后读一点书,有时眼睛实在太疼,就闭目默诵。都说他文章功夫厉害,世人又哪知他在写重要文章前,会拿一册韩愈的书反复翻看,直到看出灵感,才开始动笔。

对于曾国藩的笨拙精神,著名学者张宏杰先生评价道“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这一不留死角的做法和时下提倡的工匠精神何其相似,给世人以结结实实的榜样。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尚拙”是他的人生哲学。这表现在很多事迹上,比如他一生以六字心法打天下,叫“结硬寨,打呆仗”。

最大的笨功夫是写日记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曾国藩30岁。这一年,是他中进士之后入京做官的第三年。他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堪之处,不仅见识狭窄、观念鄙俗,性格上还有很多缺点,诸如浮躁、傲慢、虚伪、好色。举两个小例子,一是他隔三岔五去家附近的菜市口刑场看杀人;二是他听说一个朋友纳了一个小妾,小妾长得很漂亮,就借口到朋友家,非要朋友把小妾叫出来给他看看,看了还不够,还得调笑几句。

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每到一地,安营扎寨后,无论当时刮风、下雨,曾国藩首先要求士兵挖下深达两米的战壕,筑起高达八尺的高墙,墙外还要再挖一道沟。包围城池的时候,他会动不动就挖几十里的战壕,而且通常要挖6道,以至于让人觉得湘军不是一支战斗部队,而是一支工兵部队。每到一个城池,湘军都重复着这挖沟、筑墙的动作,以至于数月乃至数年才会打下这个城池。这就是左宗棠诟病他的“于兵机每苦钝滞”,但他不凭奇谋诡计,只是坚韧踏实、死磕到底,终究取得了盖世奇功。有趣的是,这一六字心法近年来还成为了创业者的热议话题,可见,这个笨功夫背后有大智慧。

这一年,他立志脱胎换骨,要做“圣人”。30年后,世人评价他做到了古人说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境界。那么,“圣人”这万丈高楼是如何平地而起的?方法竟然是如此的简单——写日记。

写日记,这一入圣之基的方法,是他向当时的大儒唐鉴和倭仁请教所得,两位大儒教他,首先要把写日记作为一件大事来做,要用恭楷书写,这反映一种诚敬的心态,凡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其次,要在日记中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仅是行为,甚至是脑海中的一个念头,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来改变自己。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写日记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倭仁还告诫了他最重要的一条:每隔一段时间,把日记送给师友们传阅,让他们监督自己。对此,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几个弟弟说,“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所以我们现在读曾国藩的影印版日记,就会读到很多朋友的批语,好比现在的微博跟帖。比如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申正,赴何子贞饮约。座间太随和,绝无严肃之意。酒后,观人围棋,几欲攘臂代谋,屡惩屡忘,直不是人!”日记边上就有倭仁的批语:“我辈既知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

现阶段很多企业为降低管理成本,大多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忽视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重要性,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严重不足。同时,由于供求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较难招聘到由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就这样,积小善终成大德,积小成而成大功。曾国藩把写日记的习惯坚持了一生,由写日记到展开人生路上的各种事业,做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尊崇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编辑 吴婷婷 wuting24@163.com)

标签:;  ;  ;  ;  ;  ;  

刘东灵:曾国藩的管理之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